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沈阳和大连在 Y1 和 Y2 的得分均是正向的,所以两座城市在发展中可以扶持得分为负的城市的发展,沈阳和大连在生活质量、经济质量和生态质量建设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在这一类城市发展过程中应该发挥带头作用,利用自身优势辐射周边城市。地区之间可以加强交通纽带建设,提高地区之间连通性。同时大连的经济发展较快,而且大连的生态环境建设程度高,可见大连的发展是利好的。从表 5 中还可以看出,对于一些城市排名较为靠后的城市来说明情况。从这一类城市来看,Y2 的得分较高,环境因子得分较高。像葫芦岛市、朝阳市、锦州市的环境因子得分都为正,说明目前这些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较好,但是 Y1 得分也相对较低,说明他们的经济水平发展还有待提高。这类城市的城市竞争力均较弱,在各个方面的发展上都具备较大的潜力和上升空间。对于这一类城市来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发展经济,建设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
从表 5 的成绩与名次还可以发现,各省市间具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沈阳市与大连市,经济综合实力在辽宁省的十四个市中遥遥领先,从此可以看出沈阳、大连与其它城市的发展水平相距甚远,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其中,常住人口数排名首位,对综合得分作用很大,表明了他们的永久居住地已趋向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锦州市、营口市、盘锦市、铁岭市、朝阳市和葫芦岛市综合得分均为负值,但均大于 -1,属于经济欠发达城市,而这七个城市主要是因为人口逐渐趋向省会城市而导致经济能力相对薄弱。抚顺市、本溪市、丹东市、阜新市和辽阳市综合得分均在 -1 以下,说明城市规模和区域能力薄弱,未来成长空间很大。从总体上来讲,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距,发展极不均衡。
五、结论和建议
以辽宁十四个县级市为主要调研对象,从人口基数、经济水平、基础设施、投资环境、对外贸易等五个方面展开了调研:通过选择九个指标建立辽宁各城市的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标,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了辽宁各城市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差距较明显的结果。辽宁各市的整体经济能力,从高至低顺序是:大连市、沈阳市、朝阳市、辽宁市、鞍钢市、盘锦市、葫芦岛市、铁岭市、营口市、丹东市、抚顺、辽阳市、阜新城、本溪市。大连和沈阳市中,这二座城市的综合得分最高,分别为 4.35 和4.42,其综合发展能力在辽宁各市中名列第一位、第二位,并遥遥领先于全国其余地级市。通过实证分析可以看出,这套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测量城市当前质量发展水平,同时还可以看出城市在高质量建设过程中的长处和短板。综合来看,辽宁省各市经济综合实力数据反映出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尽管沈阳和大连等核心城市表现强劲,但其它市的发展相对落后,需要进一步加大发展力度,提升经济实力。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建议:对于辽宁省发展而言,要实现经济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增长动能和新兴产业。需要注重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互动,促进资源优势互补和市场开放,推动辽宁经济的整体提升和协调发展。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等。同时,还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制定灵活的人口政策,鼓励人口流入和人才引进,提高人才吸引力和人居环境品质,促进人口流动和城市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对于发展质量较高的城市来说,往往这些城市的生活质量和经济质量发展较高,但是生态环境质量有待提高,应该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环境污染;而对于目前发展质量不高的城市来说经济发展落后是主要原因,所以应该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改善生活水平质量。辽宁省各市需稳健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从而实现全面振兴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燕虹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安徽省各市经济综合实力评价 [J]. 对外经贸,2022(2):67-70.
[2] 胡月 . 辽宁省城市综合实力评价 [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18):12-14.
[3] 宋焕斌,朱俏俏 . 基于因子分析的辽宁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J].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3(6):93-96.
[4] 王辉,郭玲玲,宋丽 . 辽宁省 14 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研究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5):35-40.
[5] 张京美,盖美,耿雅冬 .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时空演变研究 [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28(5):409-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