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绩效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之间的关系
无论是经济效益审计,还是绩效审计,或者是经营审计,其实都是对被审计对象的经济成效以及效率性进行审计。绩效审计是一种没有偏见且较为公平的评价活动,能够给实践活动、项目以及岗位职能的绩效提供信息支撑,同时还能在关键时期指出需要优化的地方,以及优化后,可能会产生的各种影响。绩效审计目的是探索提升组织经营成效的途径,进而提升价值,这一理念是大家普遍认同的。而依照相关规定,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领导班子在就职期间,在自己管辖范畴内,落实党和国家经济方针策略以及各项决策部署,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并对国有资产和资源,以及公共资金进行管理,预防并控制重大经济风险活动等工作目标落实情况进行审计。简而言之,可以将经济责任审计视为被审计对象是否落实经济目标,履行责任等情况而展开的审计。
首先,有专家认为,我国经济责任审计与西方国家绩效审计虽然名称上存在差异性,但从本质上而言,其审计类型相同。此理念在研究起始环节所获认同不高,大部分学者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在结合传统审计理论实践与现代审计理论实践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真实国情而发展与制定的新型审计模式。而伴随着深入研究不难发现,绩效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对象以及目标相同,虽然其是否完全相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讨论,但经济责任审计借鉴绩效审计此类发展较为成熟的审计模式是完全可行的。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的主要区别在于,过去的审计对象专指组织或者是事物,而经济责任审计对象专指人。只是人与事之间有着紧密联系,通过某一个自然人的行为以及做出的事情,进行客观反映,以此评价自然人履行义务与经济责任的具体情况。
其次,相关学者 Ronell 提出有关绩效审计的定义中提到了职能,而绩效审计能够给职能提供的审计信息,实际上就是审计评价,这表明了绩效审计对象可以是某一组织履行责任的具体情况,也可以是对组织领导班子履行自身义务与责任的情况。细而言之,绩效审计对象可以是实践活动,也可以是职能,而经济责任审计是对某个履行经济责任职能的具体情况展开审计。
再次,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绩效审计涵括量很大,而经济责任审计实际上就是其中一种。绩效审计的被审计对象可以是领导管理层(自然人),也可以是一个组织或者投资,还可以是活动或者成果。只是因为所在角度具有差异性,西方国家将履行职能的具体情况视为客体,而审计客体又会牵扯一个甚至是一个以上的管理人员。一般来说,某一个职能的落实或者是政策的落地,需要多个政府部门以及领导层进行协作,所以,西方国家落实绩效审计时,常常会将某一组织作为核心。由于不同的政府体系与管理机制,我国立足于真实国情,迅速发现了自然人在组织中的关键性,因此,我国除传统审计与财务审计等审计类型之外,创造了以领导班子以及管理层干部为核心的经济责任审计模式。
最后,绩效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也存在不同的差异性,对于经济责任审计而言,其抓手为人,组织成效高低、管理层职责落实详情、政策是否贯彻落到实处,以及这些情况与领导班子实施情况如何划分界定,都是经济责任审计会面对的问题,而绩效审计通常止步于组织审计以及项目落实情况等方面。
六、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责任审计是绩效审计的一种形式,两者之间是存在一定联系的。同时,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具有共同的目标和内容,即“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这一目标,其内容主要包括对组织内部控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有关管理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和监督。此外,无论是经济责任审计还是绩效审计,其都属于独立的审计师对组织进行定期的监督和评价活动。
参考文献
[1] 晁毓欣,辛胜入 .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行政单位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探究 [J]. 中国内部审计,2022(10):80-89.
[2] 张丹 . 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下经济责任审计机制构建探析 [J]. 西部财会,2022(9):72-74.
[3] 徐雪峰 . 基于绩效审计前提下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研究 [J]. 财经界,2021(25):191-192.
[4] 辛胜入 . 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研究 [D]. 山东财经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