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研治印五十年
——– 记篆刻艺术家裘必毅
.png)
裘必毅,上海市黄浦颤音抽象艺术研究院院研究员,海派篆刻艺术的传承人,颤刀的发明人。他出生于 1960 年,12 岁时拜唐云大师学艺,并在唐云大师推荐下,向单晓天、叶潞渊、钱君匋等大师学习篆刻。
1984 年,参展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办的迎春书法篆刻大赛,获篆刻二等奖;1985 年,唐云为裘必毅手书“必毅印稿”字条鼓励他,并在绘画作品中,多次使用裘必毅刻印; 1983 年,拜王个簃为师(吴昌硕的传人),开始专攻吴昌硕治印艺术。王老还把吴昌硕刻印后,用印面在布鞋底下磨擦绝技传授给他,让他专研治印五十年。
篆刻家不但要有娴熟的技术,还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裘必毅无疑是当今篆刻领域的佼佼者。在篆刻艺术上,裘必毅追求吴昌硕的海派艺术之道,刻苦临摹“石鼓文、毛公鼎”等经典篆书碑帖。他刻字,直接用毛笔在原石上写出反写的篆字,刻刀飞舞,目不暇接, 把“方寸之间见天地”篆刻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
.png)
作为海派篆刻的传承人,裘必毅属于浙派,是以切刀为主的篆刻家。但他不保守,不论是海派的吴昌硕还是黄牧甫都是他学习的大师。他常说:不论是切刀还是冲刀,当你在篆刻过程中,用冲刀冲不过去的时候,就要用切刀,反之亦然。如今,他的篆刻艺术已到达炉火纯青的地步,复旦大学一些著名教授纷纷找他刻章,并被新民晚报等媒体报道。
随着对篆刻艺术的“天趣”和治印的“古意”不断探索实践,裘必毅形成了独特的治印特色。目前,他已成为黄浦颤音艺术研究院的篆刻艺术代表,并纳入颤音艺术范畴。工艺上简称:颤刀。 (黄淮海)
.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