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人才 + 资金”服务“双创”和科技经济深度融合
 

“人才 + 资金”服务“双创”和科技经济深度融合
——探讨“科创”带动“双创”的浙江新模式
项目来源: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服务科技创新与科学素质提升软课题项目:“科创中国”带动浙江“双创”协同创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HSZB-2022-174)

王国彪 何柏岩 陈清 许雅琴 王鹏

作者简介:
王国彪(1964—),男,博士研究生,天津大学浙江国际创新设计与智造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科技政策与管理

    【摘要】“科创中国”与“双创”融合发展,既是适应当前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未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基于对浙江省“科创中国”和“双创”融合发展现状的回顾分析,深入探讨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浙江省目前已基本形成“科创中国”与“双创”自然融合、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并正在探索构建“科创”带动“双创”的浙江新模式,以推动“科创中国”在浙江全域的深化,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融合机制亟须完善、融合深度亟待提升等问题。
    【关键词】科创中国;双创;协同创新;浙江省
一、引言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应对新发展形势和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变量。“科创中国”以“科技创新驱动、改革发展牵引、全民创新参与”为创新发展战略理念,而“科创中国”与“双创”的融合发展,则可以进一步汇聚我国科技力量,从而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增长,因而,“科创中国”的提出既适应当前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未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2021 年,浙江省出台《关于推进“科创中国”浙江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 浙科协发〔2021〕18 号 ) 等政策文件,在系列举措的推动下,浙江省目前以基本形成“科创中国”与“双创”的自然融合、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并已进入构建“科创”带动“双创”的浙江新模式的探索阶段。
二、研究回顾
    随着“科创中国”与“双创”的实践融合,学界对相关领域问题的关注度也持续增长。关于“双创”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双创”战略及作用、“双创”政策规划、创新创业生态与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在“双创”战略及作用相关研究中,朱桂龙等认为,“双创”战略的有效实施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高质量增长的重要保障。针对“双创”政策规制的探讨,许欢和孟建国从政策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视角指出,“双创”政策属于政策创新和管理创新相互叠加的政策。王宏起和李婧媛将区域“双创”政策划分为供给推动型政策、环境影响型政策和需求牵引型政策,并发现其均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产生积极影响。
三、“科创中国”与“双创”理念
    2018 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科创中国”理念,并明确“科创中国”是一个以“科技创新驱动、改革发展牵引、全民创新参与”的创新发展战略。在国家宏观战略指引下,“中国社科院”提出了一套科学的科技创新体系,以推动高新技术创新机制的发展,并促进创新发展体系的构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各项举措的推动下,我国已经形成了融合发展思想和政策的完整体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融合发展思想提到新高度,并据此做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四个全面”“五位一体”,城乡融合以及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重大决策。
四、浙江省“科创中国”与“双创”融合的现状
    “十三五”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创中国”浙江试点工作,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听取汇报、做出批示或出席相关活动,以切实举措推进浙江省“科创中国”与“双创”的融合发展。在浙江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更是明确提出打造“科创中国”浙江样板间。在宏观政策方针的引导下,浙江省各级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探索“科创中国”与“双创”的融合形式,并立足各地资源优势,建立了政、产、学、研、金、介、用“七位一体”的开放式创新体系,以构建“融合、协同、共享”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从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不断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级。
    1. 政策规划相互协同以奠定制度基础
    在中国科协启动“科创中国”试点工作以后,2020年 1 月 6 日,浙江省政府发布《浙江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规划(2021—2025)》(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实施科创中国政策,构建“开放合作、智能创新、聚力发展”的科技创新空间体系。自“科创中国”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浙江省立足“科创中国”政策,聚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创新文化培育等以全面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并坚持政界、学界、产业界等跨界对话对接,以推动多元异质性主体的开放交流与合作共享。
    2. 平台载体与科技经济融合以全面推进政策落地
    浙江省高度重视创新平台载体对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并致力于推动“科创中国”和“双创”在平台载体建设与科技经济方面的融合。一是从制度机制入手,建立政产学研一体化的科创政策体系,完善科创统筹规划、严格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并建立科创单位融入市场体系合作机制,为科技创新空间打造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二是从投融资着手,加大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力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并创新资本投资模式,推动资本、企业、服务和资源的有效融合。三是从创新服务入手,完善科创企业技术创新服务措施,构建科创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加强成果审评和跟踪服务以支持企业技术成果转化。
    3. 聚焦区域创新空间建设以推动创新集聚
    浙江省“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形成“一廊引领、多廊融通、两区辐射、多点联动”的创新空间格局,以培育国家战略创新力量,并明确提出打造“互联网 +”、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双创”空间在创新能力、资源整合、技术转化和创业孵化等方面的优势作用,决定了其在创新驱动中的重要载体功能。浙江省“科创中国”与“双创”融合推进路径,正是以区域创新空间建设为依托而合流聚力,通过有效促进创新创业要素的集聚以推动创新创业资源汇聚与循环,从而推进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
五、浙江省“科创中国”与“双创”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浙江省“科创中国”与“双创”融合发展态势来看,两者自然融合已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也有力地推动了浙江省科技的高质量发展,但也存在融合机制亟须完善、融合深度亟待提升等问题。
    1. 融合推进机制亟须完善
    虽然“科创中国”和“双创”融合已成为浙江省的一张重要名片,但在其推进过程中仍存在社会资源难以充分聚焦科技创新的问题。第一,浙江省的“科创中国”活动多以企业及学术机构为主,而个人参与机会较少,即组织参与形式过分集中。第二,技术转移渠道与体系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技术转移机制,也缺乏技术转移渠道和体系。第三,“科创中国”和“双创”在融合机制方面存在分工不明确、考核主体和标准不完善、发展路径不清晰等问题。
    2. 融合深度亟待提升
    “科创中国”和“双创”均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存在诸多相似之处的同时,也存在本质上的差异。浙江省在“科创中国”和“双创”融合的背景下,无论是科技型企业数量,亦或是企业的创新能力,均得到了快速提升,但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未来“科创中国”和“双创”应该进入深度融合发展新阶段。
六、加快浙江省“科创中国”与“双创”融合的对策建议
    基于当前“科创中国”与“双创”融合发展现状,未来,浙江省应从完善“科创中国”人才服务体系、建立“科创中国”投融资服务体系、构建“科创”与“双创”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以及助力两者融合发展等方面予以推进。
    1. 完善“科创中国”人才服务体系
    以“科创中国”为支点,系统深度调研创新企业的人才需求,以全面掌握产业界的人才需求实际和变化趋势,提升科技人才引育的针对性与精准性。同时,动态跟踪企业科技人才的发展需求,并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与行业组织提供企业人才继续教育,树立科技人才终身学习理念,推动科技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2. 构建“科创”与“双创”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科创中国”与“双创”相互融合是区域协同创新的未来发展方向。浙江省应立足“一廊引领、多廊融通、两区辐射、多点联动”的创新空间格局规划,以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和共融发展为主要目标,推动区域创新空间的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和协同合作,以强化重点区域赋能,持续培育浙江“科创”“双创”优势,加快形成服务本土、面向国际的科技创新发展格局。
    3. 推进“科创中国”与“双创”的有机结合
    立足浙江省本土需求与发展实际,从完善机制、优化制度、政策举措等顶层设计着手,推动“科创中国”与“双创”机制的有机融合,宏观把控“科创中国”浙江样板间的建设路径。注重平台载体建设,搭建企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的合作桥梁,以推动跨界信息交流互通,通过多重跨界机构以协同推进核心技术研发和技术“瓶颈”的突破,以及技术研发及生产制造与市场服务的联结。增强创新创业者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行为,并构建现代创新型企业及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以“科创中国”支持“双创”发展,从而充分发挥创新创业者在商业机会、社会影响和社会公正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七、结语
    “科创中国”与“双创”融合发展,既是适应当前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未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通过对浙江省“科创中国”和“双创”协同创新的融合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目前已基本形成“科创中国”与“双创”自然融合、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同时,也存在着融合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融合深度需要进一步提升等问题。未来应进一步加强“科创中国”与“双创”两者的深度融合,为新征程下“科创中国”浙江样板间建设和“科创中国”浙江示范区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朱桂龙,杨俊青,胡海青等 . 国家“双创”战略实施路径与对策 [J]. 中国科技论坛,2019(3):1-10.
[2] 许欢,孟庆国 . 政策和管理叠加创新研究:以“双创”为例 [J].中国行政管理,2016(6):103-108.
[3] 王宏起,李婧 . 区域双创政策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影响机理[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18):36-41.
[4] 艾丰 . 新时代更加重视融合发展 [N]. 学习时报,2018-05-30(A1).
[5] 丁焕峰,张育广 . 粤港澳大湾区“双创”空间协同创新发展研究 [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0,35(5):80-88.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886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