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课题项目:2021 年校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项目名称: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电子商务专业,项目编号:LGJG2021041
李有萧
作者简介:李有萧(1996—),女,甘肃兰州人,汉族,硕士研究生,福州理工学院,助教,研究方向:
涉外投资与管理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跨境电商与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其次,探讨跨境电商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主要从提升出口贸易规模、促进出口贸易升级、促进出口二元边际增长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再次,分析跨境电商对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技术外溢削弱比较优势、信息透明降低谈判优势、激烈竞争导致获利减少;最后,提出三点发展建议。
【关键词】跨境电商;出口贸易
一、引言
2020年4月10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提出,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优势,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推动中国的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我国跨境电商飞速发展,且出口跨境电商居于主导地位,各经济体不断聚焦跨境电商这一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做强有力的支撑。加快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有利于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从而扩大对外贸易。但创新发展历来是一把“双刃剑”,因此,本文将深入探究跨境电商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二、我国跨境电商与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1.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999—2003 年,传统外贸上网,拉开了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序幕,“线上展示,线下交易,向企业收取会员费”模式盛行;2004—2012 年,跨境电商平台开始摆脱纯信息黄页的展示模式,逐步实现服务电子化,开启“线上交易,向企业收交易佣金”模式;2013 年至今,跨境电商快速发展,进入“线上线下融合,主体多样化”模式。
在此过程中,如下图 1 所示:我国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稳步提升,且出口跨境电商居于主导地位,历年均占整个跨境电商市场规模 75% 以上。
.png)
2. 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坚决实行对外开放,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进行对外贸易。尤其是在 2001 年加入 WTO 后,我国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全球贸易,贸易伙伴持续增多,贸易往来日益密切,逐渐成为贸易大国,并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如下图 2 所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成熟,贸易规模逐渐壮大,呈稳中求进之势。但由于疫情影响,2019、2020 年外贸规模小幅下降,之后再次回升。其中,从 2018 到 2022 年,我国出口贸易规模稳定增长,历年均占进出口贸易规模的 50% 以上,且稳居顺差之位。
.png)
综上所述,我国出口贸易发展成熟,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无疑为国际贸易的流通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径,助力出口贸易升级。
三、跨境电商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
1. 提升出口贸易规模
首先,物流畅通化促进出口贸易。跨境电商依旧以电子商务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为主要特征。随着我国跨境电商的飞速发展,国际物流体系随之搭建起来并逐渐成熟,有效降低了跨境物流所耗费的时间,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快捷的物品配送服务。它既可以节约物流成本,又可以给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周转时间。对传统外贸出口企业来讲,国际物流体系是更便捷的贸易流通渠道,它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便利化发展,从而提升出口贸易规模。
其次,营销便利化加快出口贸易步伐。跨境电商的营销离不开互联网。从营销方式来看,跨境电商网络营
销方式繁多,例如:通过关键词广告,实现由消费者主导的精准营销;通过搜索引擎营销,实现站内外高效联动;通过平台活动参与,实现流量快速转化。从营销渠道来看,跨境电商主要有三种网络营销渠道:通过第三方电商平台,可以利用平台的天然流量;通过 PC 端独立站,可以沉淀独立用户、建立营销闭环;通过移动端 App,可以挖掘更多潜在消费者。跨境网络营销成功打破了传统贸易中的地域限制,巧妙解决了传统贸易营销难题,有效提升了营销的便利性,从而达到加快出口贸易步伐,提升贸易量的作用。
最后,为消化富裕产能提供便利。一方面,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更多中小企业开始参与产品生产与销售,我国产能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商品都适用于出口贸易,例如:部分价格低、体积小、交易频繁、时间要求高的产品不适合进行大宗商品对外交易。跨境电商这一新业态发挥作用,商家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在国外市场销售过剩商品,从而实现过剩产能的转嫁,提升外贸交易量。
2. 促进出口贸易升级
首先,跨境电商与对外贸易有异同点。不同点在于:
(1)相比于对外贸易,跨境电商交易呈现多边化、去中间化、高频率化、交易数据化的趋势;(2)跨境电商交易产品品种多、涉及金额小、交易频次高、单次批量小;相同点在于:(1)二者均为跨国交易、从业人员均需具备外语外贸相关知识与技能;(2)在跨境电商的加持下,对外贸易实现流程电子化、营销便利化,在此方面二者趋同。由此,二者联系愈发紧密,边界逐渐模糊化,出于替代性风险考虑,传统外贸企业可以从产品上做明确区分,促进产业升级,以保证跨境电商这一新业态的发展不会瓜分传统外贸份额,反而起到加持作用。
其次,从上图 1、2 可以看出,我国对外贸易和跨境电商规模均不断增大,业务上的相似性和出口市场上的交集使得二者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竞争。为了避免竞争带来的消极影响,产业升级是最优选择之一。问题在于:从交易主体来看,参与对外贸易的企业通常是资金实力强劲的大企业,参与跨境电商的企业可以是初入外贸行业的中小企业,外贸企业更容易进行投资研发、实现产业升级。因此,出于竞争性考虑,跨境电商的发展会刺激传统外贸行业进行产业升级。
最后,如上图 2 所示:我国历年出口贸易均占进出口贸易规模的 50% 以上,说明我国持续贸易顺差。在此基础上,跨境电商的发展也带来大量产品交易,我国向贸易伙伴国的产品输出规模越来越大,长期的贸易顺差不利于贸易关系发展。因此,出于贸易关系考虑,外贸行业可以通过产业升级的形式拉开与贸易伙伴国在同类产品上的技术差距,从而有效缓解贸易顺差带来的关系僵化。
3. 促进出口二元边际增长
出口贸易的结构边际一般分为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两种。集约边际指一国向世界各国某类产品出口的平均额,数额越大表示该国此类产品出口规模越大;扩展边际指一国某类产品出口国家的数量,数量越多表示该国此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受众越多。
一方面,跨境电商的发展在国际贸易不便于交易的产品方面起到了弥补作用,从而促进集约边际增长,带来出口规模的提升。另一方面,跨境电商打破传统贸易中的时空束缚,实现贸易便利化,让我国和更多国家成为贸易伙伴,从而促进扩展边际增长,亦提升出口规模。马述忠,房超(2021)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跨境电商产业政策能够促进出口增长,通过降低信息成本,可以有效促进出口再扩展边际的提升,通过实现规模经济,可以有效促进出口在集约边际上的增长。
四、跨境电商对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
1. 技术外溢削弱比较优势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两国只要存在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就会使得两国在不同产品上具备比较优势,从而进行国际分工,开展贸易活动。以此理论,我国出口的产品是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比较优势的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让我国外贸口径扩大,贸易量不断攀升。但与此同时,频繁的贸易往来可能导致相关技术外溢风险增加,他国模仿技术并弥补劣势,导致我国可能丧失部分产品出口优势,存在出口贸易恶化的风险。
2. 信息透明降低谈判优势
跨境电商交易逐渐走向数据化,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数据化让越来越多的贸易信息暴露于外贸市场,由此带来的信息透明化可能让我国在对外贸易中丧失部分谈判优势。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贸易国与第一大出口国,在出口谈判中更容易居于优势地位。但跨境电商带来信息透明化和各国贸易关系紧密化,使得更多进口国对进口产品相关信息有了更多的了解与比较,同时有了更多的合作伙伴选择。我国在出口贸易中的谈判优势因此受到威胁,最终结果是部分出口贸易受阻,出口量降低。
3. 激烈竞争导致获利减少
数字化技术降低了外贸交易的进入门槛,将越来越多的企业推向国际,国际贸易市场竞争激烈,其中,价格竞争是常用手段之一。一方面,当产品生产成本不变而出口价格降低时,企业所获取的利润降低,越来越多的企业退出贸易市场,我国出口由此减少;另一方面,激烈的竞争降低产品出口价格时,企业选择降低成本来扩展利润空间,此时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产品质量的参差会对出口贸易产生负面影响,出口贸易走向萧条。
五、结语
跨境电商既属于国际贸易的一种新形式,又属于电子商务的特殊形式。它的成熟发展既能助力国际贸易提升,又会带来一些隐患与威胁。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建议:第一,持续加大研发投资,促进技术创新升级,拉开与其他国家的技术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技术优势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升竞争地位;第二,加强与世界各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持续深入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促进健康良好的贸易关系。第三,出台更多更为严谨的跨境电商相关政策,支持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壮大,让它在促进外贸增长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黎,张弛 . 跨境电商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视角
[J]. 经济问题探索,2023(11):37-55.
[2] 唐万欢 . 规模经济视角下跨境电商发展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结构边际影响
[J]. 商业经济研究,2023(15):135-138.
[3] 马述忠,房超 . 跨境电商与中国出口新增长——基于信息成本和规模经济的双重视角
[J]. 经济研究,2021,56(6):159-176.
[4] 后锐,程飞霞,林晓刚 . 价格与质量双重竞争下电商平台渠道模式决策研究
[J]. 运筹与管理,2022,31(11):9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