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转型背景下商业银行业财融合路径探究
牛伟伟
作者简介:牛伟伟(1990—),女,山西高平人,汉族,河南理工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公司财务与资本运作
【摘要】近年来,我国正在全面开展金融体制的改革工作。对此,商业银行也需要紧随时代的发展,对经营模式进行改革。业财融合已经成为目前财务转型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在银行业财融合工作开展时,需要关注到的内容较多,因此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导致银行的转型工作受到了影响。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加快银行转型的速度。本文针对财务转型背景下商业银行业财融合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财务转型;商业银行;业财融合
一、引言
财务转型背景下,社会对于银行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需要创新财务管理的模式,以此来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业财融合的发展在银行转型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大现实意义,能够有效降低银行风险发生的概率,实现工作人员能力水平的快速提升,进而提高银行的管理水平,促进银行的快速发展。但是,银行业财融合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难度,导致很多银行在转型时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这需要引起各银行的注意,及时找出改正问题的措施,以此来促进银行的全面发展。
二、商业银行业财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1. 有效降低银行发生风险的概率
业财融合是指将银行的财务管理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在一起,加大内部工作的融合,有利于银行工作效率的提升。在以往的工作当中,很多风险的出现都是由于部门之间联系不紧密、消息传递不及时导致的,给银行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业财融合发展模式的出现能够很好地规避上述的问题,将银行的财务管理工作与业务服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能够提高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效率,从而提高信息沟通的质量,减少工作漏洞的出现。这样能很大程度上减少由于信息传递不及时带来的风险的发生频率,有利于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2. 实现银行工作人员能力水平的快速提升
由于业财融合发展模式与以往的经营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员工原有的能力水平已经难以满足工作的需求,因此员工需要通过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来顺应时代的发展。在以往的工作模式下,很多员工都存在能力提升不及时的问题,而传统的发展模式对员工能力水平提升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很多员工都不能及时参与到能力培训活动,使得员工整体水平停滞不前。业财融合发展模式的出现,使得银行的工作人员不得不及时提升能力水平,这样才能够满足工作的需求,保障自己不被时代所淘汰。业财融合发展模式的出现对员工能力水平的提升能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进一步发展。
3. 提高银行管理水平,促进银行快速发展
银行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于银行的发展能够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对银行管理水平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很多银行管理工作不完善也可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但是财务转型的背景下,银行业的竞争在不断增大。银行之间的竞争是管理水平的竞争,提高银行的管理水平重在做好银行各部门之间的管理工作,而银行的财务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更是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与此同时两个部门的管理工作也是银行管理工作的难点内容。业财融合的背景下,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加强,尤其是业务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的联系得以加强,旨在实现业务与财务的融合,这样为银行的管理工作提供了便捷,有利于银行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促进银行的快速发展。
三、商业银行业财融合时存在的不足之处
1. 银行内部业财融合管理机制不完善
由于业财融合发展模式与传统的经营发展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原有的管理机制已经难以满足实际发展的需求。但是很多银行都未及时关注到管理机制改革的重要性,导致业财融合改革的流程比较混乱,严重阻碍了工作开展的进程,不利于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很多银行在业财融合转型过程中,都没有制定出详细的整合计划,导致工作在开展时缺乏制度的约束,一些工作在开展时仅仅做好了表面的工作,工作的实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最后会导致银行业财融合模式发展遇到困难,进而导致银行转型失败,无法顺应当下时代的发展,不利于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2. 缺乏专业的业财融合策划人员
银行业财融合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专业的人员加以指导,从而提高业财融合的效率,促进银行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大多数银行都未及时引进专业的业财融合策划人员,在开展业财融合工作时,依靠原有的人力资源探索,导致工作出现了很多纰漏。非专业人员策划出来的融合方案会存在不全面、质量低的问题。然而由于业财融合发展模式在我国推行的时间尚短,因此我国业财融合专业策划人员数量少,难以满足银行发展的需求。这也就导致目前很多银行缺乏专业的策划人员,从而导致银行业财融合在发展时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
3. 银行潜在的风险无法及时识别出来
风险的存在会影响银行业财融合工作的开展质量。但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金融风险识别的能力较弱,导致很多银行都存在潜在风险。一旦发生风险,就会影响到银行业财融合模式的开展,不利于银行的发展。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金融风险识别的方式比较落后,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这种方式会导致最终风险评估的结果不准确,使银行无法及时发现一些潜在的风险。同时,银行盲目追求业务目标的实现,开展了大量的贷款业务。且在贷款业务开展时,对贷款人的资质分析不及时,导致出现了一些不良借贷行为的出现,从而加大了银行发生风险的概率,为业财融合的发展埋下了风险的隐患。
4. 银行绩效评价体系不全面
绩效评价体系的设立能够对员工的工作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能够达到提高工作质量的目的。业财融合模式的发展需要得到整个银行员工的支持。但是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都比较单一,无法综合评价出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因此,银行无法及时找出存在问题所在,影响了银行业财融合模式的发展。以往的绩效评价管理体系,往往针对业务目标开展,如规定出员工需要完成的业务量,根据员工的完成程度进行评价。这样会导致员工过度追求业务目标的实现而恶意竞争、质量较低的问题,进一步导致银行业财融合模式发展效率降低。
5. 内部监督工作存在漏洞
内部监督工作的开展能够保障员工的工作质量,从而加快银行业财融合的发展速度,满足银行发展的需求。很多银行在监督工作方面都开展得不到位,这样会导致银行内部
秩序出现问题。银行在监督员工的工作时,往往将精力放在了工作的结果中,而忽视了员工工作过程的监督。然而,很多问题的出现都与工作过程存在关系,监督工作的不到位会导致员工在工作时,不注重工作的质量,给银行的发展埋下了一定的风险。并且监督力度不够不利于银行优良工作风气的形成,进而养成一些不良的工作作风,导致银行整体工作效率低,不利于银行业财融合模式的发展。
四、促进商业银行业财融合发展的具体措施
1. 进一步完善银行内部业财融合管理机制
由于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业财融合管理机制并不完善,因此银行需要重视业财融合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能够为银行业财融合模式的发展设计出合理的发展规划,为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整个银行的工作效率,促进银行的发展。银行相关工作人员首先需要结合实际的工作内容,根据银行业务与财务工作的特点设计符合需求的管理机制。其次,需要按照工作的需求依次制定出详细的人才培养、风险管理、绩效评价等工作体系,这样能够使银行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以此提高银行工作的效率,满足银行业财融合发展的需求。
2. 加大业财融合专业人员的引进力度
业财融合计划的设计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因此银行需要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工作,从而为银行业财融合模式的发展提供内在动力。由于目前我国相关领域优秀人才的数量较少,该市场领域人才资源供不应求。因此商业银行之间可以实现人才资源的共享,实现优秀人才的高效利用。同时银行可以从内部工作人员中挑选出具有策划潜力的人员,为其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可以前往高校学习先进的业财融合理论。另外银行之间可以组织学习交流活动,为工作人员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从而实现工作人员能力水平的提升。工作人员能力水平的提升能够满足银行业财融合模式的发展需求,提高银行的整体水平。
3. 提高银行风险识别的能力
银行风险识别能力的提高能够为业财融合模式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内部环境,有利于银行的转型。目前,大多数银行都存在风险识别手段落后、识别工具引进不及时的问题。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及时引进先进的风险识别的方式以及工作,以此来提高风险识别的质量,满足业财融合发展的需求。首先需要完善风险识别的方式,根据实际工作的需求选择定性分析或者量化分析,使最终的分析结果更加准确。其次,银行需要及时引进先进的风险识别工具,如数理统计模型、金融工程等。通过工具的使用能够提高风险识别的质量,从而减少银行发生风险的概率,以此来促进银行业财融合模式的发展。
4. 多元化设计绩效评价体系
目前,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比较单一,这就需要银行针对员工的特点多元化地设计绩效评价体系,从而使评价的结果更具科学性。银行可以根据员工工作的内容定期开展员工能力水平测试,如在业财融合工作的开展当中,各部门在掌握原本工作范围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其他部门一些基础的知识有所了解,可以以试卷的形式对其学习的成果进行测评,将测试的结果列为绩效评价板块。另外,针对员工平时的工作表现上级领导也需要进行评价。通过创新绩效评价的内容能够使评价的结果更具客观性,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为银行的发展提供优秀的工作团队。
5. 加大对员工工作质量的监督管理
员工工作质量会极大地影响到整个银行的发展,因此银行需要加大对员工工作的监督力度,从而确保员工的工作质量。这就需要上级领导部门在监督时,不能单单以员工工作的结果为准,需要监督员工工作的过程,避免员工工作过程出现问题。另外需要加大对员工贪污受贿行为的监督,贪污受贿行为的出现会给银行带来严重的金融风险,给银行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提高对员工的监督力度,能够确保员工在银行以及国家要求的范围内工作,在提高工作质量的同时降低银行的风险,有利于银行业财融合模式的进一步推进。
五、结语
通过上文能够看出,商业银行业财融合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得到处理。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在原有的发展基础上完善银行内部业财融合的管理体制,为业财融合的进一步推进打好基础。另外银行需要关注到员工的培训工作,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为银行业财融合的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同时需要提高银行风险识别的能力、多元化的设计绩效评价体系,为业财融合打好基础,以此来促进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琳. 财务转型背景下商业银行业财融合路径探究[J]. 财务管理研究,2023(1):115-118.
[2] 张佳. 商业银行业财融合策略探析[J]. 新乡学院学报,2022,39(4):23-25.
[3] 杜铜方. 大数据时代农村商业银行业财融合路径研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9):127-128.
[4] 孙统海. 基于财务管理转型背景的商业银行业财融合路径研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8):139-140.
[5] 高峰. 财务管理转型背景下商业银行业财融合路径探究[J]. 金融纵横,2019(10):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