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会计稳健性对融资方式的影响分析
 

会计稳健性对融资方式的影响分析

郭 彦

作者简介:郭彦(1983—),女,江苏常州人,汉族,本科,安徽省徽商集团有限公司,注册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企业融资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企业融资方式与影响要素,其次通过专业的研究与调查,以若干上市公司为例,经过试验,全面分析会计稳健性与企业融资方式的关系,不同稳健性数值对不同融资方法的影响。试验过程包括选择样本、挑选融资方式、设置会计稳健性、控制影响变量及分析试验结果等。借助试验结果,能确认会计稳健程度对企业融资方法的具体影响,为此后企业选择融资方式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关键词】融资方式;债权融资;股票融资;会计稳健性

    一、引言
    随着企业融资方式的增多,企业要规范对融资方式的选择,并将融资方式与会计稳健程度相结合,利用会计方式来确认融资方法,有效解决企业融资困难,提升企业整体发展质量。

    二、企业融资方式与影响要素
    1. 融资方式
    (1)租赁融资
    租赁融资,顾名思义,指利用资金融合手段和融物有效结合,不仅具有金融职能,还具有贸易职能,能够提升企业的筹资融资成效,助力企业技术上升到新高度。租赁融资包含多种形式,比如直接购买租赁、售出后回租等。另外,租赁具有多种结合形式,如租赁与加工装配、补偿贸易相结合等。租赁融资业务的进行,让企业技术在改造阶段得到一条新型资金融合途径,很多企业投资时采取融资、融物的形式,提升了技术的引进速率,同时能够将资金投入量限制在较小范围内,提升资金的实际应用率。
    (2)债券融资
    租赁融资与企业债券具有密切联系,也被称作公司债券,是指企业在法律规定的程序下,发行有价证券,并约定在一定时间限度内还本付息,公司债券表示发债企业与资金投入人员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对于债券拥有人员,其不加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但是他们在收回约定的本息方面具有优先权。当企业破产清算期间,相关人员应该比股东更加具有优先权,能够在企业的剩余财产中实行索取权。同股票一样,企业债券同样属于有价证券,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转让。
    (3)股票融资
    股票存在着永久性,若没有到达到期时间,不用归还,无还本金、付利息的压力,资金筹集的风险相对比较小。在股票市场中,股票融资可以助力企业进行经营机制的转换,达到自主经营的效果。与此同时,总结股票市场的发展趋势,能为资金重组带来发展动力,促进企业组织结构更加优化,让企业整合能力短时间内提升。
    (4)银行贷款
    在企业资金融合中,银行属于主要的一种应用途径,依照资金的性质,可以划分为流动资金、固定资产、专项这三类贷款形式。专项贷款有着特定的作用,贷款利率通常比较低。对贷款分类,可以分成信用贷款形式,还可以分成担保贷款形式、票据贴现形式。
    2. 影响要素
    企业从事资金投入活动过程中,资金是所有经营活动顺利开展的动力。在现代化财务管理中,筹集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是当前的重点内容。各个企业选择筹资方式时,应该清晰全面了解企业资金融合方式的相关因素。
    (1)外部要素
    在企业资金融合阶段,需要考虑影响资金融合方式的外在因素,根据对企业资金融合方式所产生的影响作用,研究各种外部的客观环境。外部的客观环境一般包括法律、金融、经济环境。外部客观环境的状况会影响企业,特别是资金融合方式的选择。企业在选择资金融合方式时,一定要依照税收的具体规章内容来展开,同时注意税率产生的变化,考虑在资金融合方面产生的影响作用。金融政策产生变化,将会干扰企业多项活动,比如资金融合、资金运营、利润分配等。在此阶段,资金融合方式的风险、成本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经济环境主要是指企业参与理财活动期间出现的宏观经济情况。当经济短时间内快速增长时,企业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比如负债处理,或者利用增发股票的方式,从而筹集大量资金,促进经济发展。当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变化时,决策机构实行新的经济政策,对其进行相应调整,企业的资金融合方式也需要加以调整。
    (2)内部要素
    企业资金融合方式中,影响其方式选择的内部因素比较复杂,涉及企业的盈利水平、经营情况、发展空间等,同时还包括资本结构、企业信誉等因素。利用已经存在的信用等级,做好外在资金投入工作,也可以实现资金融合的操作,在资金融合环节极大节省所应用的成本。受到市场机制的影响,内部因素会逐渐开始变化,企业的资金融合方式也会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在不同时间段满足资金融合的需求波动。资金筹划,实则为企业的一种财务管理行为,其目的是规范企业的资金融合方式,尽量争取到合法的财务效益,改善企业资金的利润率,从根本层面提升企业资金筹集的管理水平。为明确内部因素,资金的流动方向要清晰,相关人员尽可能保证流向决策达到一致的效果,这样不但可以保证资金安全,还能促使资金的处理手段符合法律规章的内容。

    三、会计稳健性对融资方式影响的试验分析
    1. 选择样本
    本试验主要分析了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这些公司在完成了股权分配改革后,进行了多种类型的融资。为保证会计稳健性对融资方式影响的单一性,选择数据时及时剔除出了一些受更多复杂因素影响的数据。比如,在选择公司内部融资方式的数据样本时,及时剔除了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其原因在于金融行业的发展状态极易遭受外部环境影响。此外,还剔除了变量存有缺失的公司、创业板上市类公司与当年上市的公司。在挑选数据样本时,还观察到样本选取时间的年底,355 家公司想要筹集830 亿元,而实际筹集到的金额达到了2310 亿元,该类数值的变化代表着融资方式的增多,也可说明高度实现的股权融资会给试验结果带来较大影响,改变大众对会计稳健性与融资方式关系的判断。工作人员将从公司内部提取出的样本数据投放到数据库中,应利用全新技术手段精准探究会计稳健程度对不同融资方式的对应影响。
    2. 挑选融资方式
    企业融资方式存在较多类型,如租赁融资、债券融资、股票融资与银行融资等,而企业传统融资形式又包括债务融资、股权融资与内部融资等。为更好地考察会计稳健性对企业融资方式的影响,且缩减试验风险,本文选取了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两种,将其当成融资方式的研究对象,对债务融资增长率与股权融资增长率进行了精准测算。将公司设置成i、年设置成t,负债总额、债务融资的增长率、资产总额、未分配的利润总额、盈余公积总额、所有者名下的权益总和、股权融资增长率等分别用Deb、Gde、Ass、Und、Sur、Equ、Gep 来代替。若想了解公司内部对不同融资方法的偏好选择,应科学设置融资方式的选择标准:同时满足Gde 在5% 以内、Geq 在5% 以上时,可将融资方式的选值设定成1,也即存在偏好的股权融资方法;若Geq 在5% 以内、Gde 在5% 以上,则将融资方式的选值设定成0,即存在偏好的债务融资方法。融资方式的内部变量可设定成Eis。本实验选择的融资样本数据多为外部融资较高的公司,主要原因在于:若外部融资比例较高,会计稳健性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小,试验中的各项数据也将变得更加精准,提升此后会计稳健性测算的敏感程度。因此,要在开展试验操作的过程中,合理规划债务融资增长率与股权融资增长率的变化范围。
    3. 设置会计稳健性
    会计稳健性包括条件稳健性、非条件稳健性。通常来讲,条件稳健性多为不同外部信息作用下产生的差异类反应,相较于坏消息确认标准,对好消息确认标准更为严格,即事后稳健性;非条件稳健性为负面信息产生前即开展的稳健类措施,具体操作内容包含历史成本法的使用、加速处理固定资产的折旧,为事前稳健性。在明确了条件稳健性、非条件稳健性的应用范畴后,要为本文试验挑选出合适的处理方式,根据所选择的公司具体发展状态,会计稳健性中的关键性指标为条件性稳健,其原因在于事后性稳健的数据将变得更为精准,有助于切实掌握其与公司融资方式的关系。完成了会计稳健性条件的设定后,要开展会计稳健性的计算。操作人员要科学设置OLS 回归模型,将改变公司融资效果的融资方法都投入回归模型。在观察回归模型中的各项变量时,可明确各项数据指标的具体含义,如Lev、Mtb、Siz、Dr、R、P 与Eps 等分别代表着资产负债率、年尾的账面市值比、公司规模、虚拟变量、股票年度的收益率、年尾各股价格、年尾各股盈余,其中在探究虚拟变量的变化范围时,可科学规范R 的数值范围,即R 在0以上时取值为0;R 在0 以下时取值为1。试验操作人员在明确了回归模型中的不同变量后,还对误差项、坏消息确认速度与好消息确认速度的影响度都进行了全面规范。完成回归模型中的数据测算后,可获取条件稳健性的具体评分。在观察条件稳健性的实际评分时,可发现当前试验中的公司对坏消息确认、好消息确认的倾向性,也就是说,随着测算数值的增加,坏消息确认速度也出现较大提升,对该类消息的获取较为敏感,即公司内部带有着较强的条件稳健性。
    4. 控制影响变量
    试验操作人员在完成会计稳健性的合理设定后,还要全面规范不同类型的影响变量,精准控制各项变量可能出现的数据变化。具体来看,影响公司融资方式的要素较多,进行影响变量的控制操作时,需合理设计股利支付率、破产危险、现金流、公司整体规模、资产股债率、成长性、股价风险与股票回报率等利润,也要科学控制行业虚拟变量与年份。完成多种影响变量的高效控制后,试验操作人员还要利用新型网络技术全面测算数据模型,只有充分考虑公司内部经营情况与不同融资方式的应用状态,测算出的试验结果才能更准确。开展影响变量控制的过程中,还要对不同类型数据变化进行描述性统计,详细阐述各类数据参数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全面检验观测值、平均数、标准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等,确保融资方式的选择使用更加规范。借助对数据模型的精准测算,试验操作人员获取了不同融资方式下各个影响变量的控制性数据,有效规范两种融资方法,找到了两种融资方法与会计稳健性的具体关系。
    5. 分析试验结果
    根据试验结果,操作人员观察到坏消息确认速度与好消息确认速度的异同,通过该类数据的具体变化,笔者了解到当前投资者在日常经营中更加关注坏消息,并利用会计稳健性来测算出坏消息的具体特征、发出速度。相关部门在此后经营中要精准挑选稳健类会计政策,对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进行适当规划。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还要不断缩减融资成本,利用融资额度的提升来增加融资门槛,使此后的融资操作更为规范、科学。在开展生产经营操作时,企业需恰当规范资本结构,还要寻找与企业自身发展相适应的会计政策,利用对该类政策内容的切实规范,提升整体经营效果,帮助企业管理层顺利优化调整资本结构,满足经营发展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会计稳健性对融资方式的影响试验时,操作人员需将所有融资方式与会计稳健程度充分结合,合理规范不同类型的融资方式,确认融资方式与会计稳健性对企业的积极影响。企业管理层应利用会计稳健程度与内部发展情况来科学挑选融资方式,确保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孙金花,王三银,于翠萍. 会计稳健性与企业技术创新非线性关系差异性研究[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22(3):65-69.
[2] 王晓明. 会计稳健性、融资方式与企业创新绩效[J]. 财会通讯,2020(19):25-28.
[3] 刘柏,琚涛. 会计稳健性与公司融资方式选择:外源融资视角[J]. 管理科学,2020,33(5):126-140.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8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