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物流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对策与路径
2023 年度中国物流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课题(2023CSLKT-221),项目名称:“双碳”目标下物流企业绿色转型路径研究
葛彩红
作者简介:葛彩红(1989—),女,山东菏泽人,汉族,研究生,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摘要】社会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磨灭的损伤,生态恶化、物种灭绝、能源枯竭等问题相继出现,为改变生存环境,为我国居民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空间,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战略任务应运而生。而物流行业作为现代化经济产业链群中的关键环节,其能源消耗量一直居高不下。因此,为推动“双碳”重要战略任务的发展,物流企业需要尽快完成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物流企业绿色化发展,以适应碳减排和环保的趋势。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物流企业当下的发展现状,并探讨了在“双碳”背景下物流企业绿色化发展之对策与路径,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碳”;物流企业;产业转型;绿色化;路径
一、引言
为缓解经济快速发展伴生的生态环境恶化和能源枯竭等多项问题,我国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探寻绿色化产业经济发展路径,提出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 年9 月提出,在2030 年力争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2060 年努力实现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就目前而言,在电商平台上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网民的主要消费方式,作为电商行业的伴生行业,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耗量的疾速提升。因此,基于绿色化的物流企业转型发展,从整体上降低物流行业的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耗量,不仅能够降低我国的能源压力,还能促进物流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二、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现状
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经济发展过快的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协调作用,同时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助推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物流行业也深受其害,但在我国良好的疫情防控和经济统筹下,物流行业2020 年1 ~ 11 月物流总额累计266.2 万亿,同比增长3%,这无疑表明受疫情影响的物流需求在逐渐回升。在这种背景下,物流企业的规模得以迅速扩张,随之而来的是物流行业的运输需求加剧,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迅速提升。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碳排放总量约为121 亿吨,其中物流运输的碳排放量约占10.4%。而在物流运输中,又以公路货运的碳排放量为主,尤其是重型卡车的碳排放量,能达到公路货运碳排放量的85%。由此可见,要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绿色化物流企业发展是必经之路。
三、“双碳”目标下我国物流企业低碳发展的政策要求为提高物流行业效率,保证物流行业的经济效益,我国在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来推动物流行业的绿色化发展,为物流企业的绿色化转型升级和发展提供了方向和目标。如图表1 所示的物流企业低碳发展重要政策解读中,明确提到发展绿色化物流产业供应链的重点任务,要求物流企业加强绿色物流新技术和新设备的研究,从绿色包装材料、绿色运输、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供应链优化、碳中和和碳抵消等多个层面上鼓励物流企业构建新型绿色化物流体系,打通物流行业产品推行全生命周期,实现绿色化管理和持续的绿色化创新。
.jpg)
四、“双碳”背景下物流企业转型升级与发展路径
1. 积极推行先进有效的低碳发展举措
在我国物流企业中,中国邮政和顺丰永远是走在其他物流企业的前方的,就绿色低碳发展方向,中国邮政和顺丰已经做出了大量的尝试,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当下物流行业环境的物流企业低碳发展举措,其中包括包装合理化、物流单简单化、包装可回收率提升、物流供应链智能化等。另外,通过对丹麦马士基、美国联邦、日本通运、中国邮政等国内外典型的物流企业分析,可以发现他们在低碳发展上,都有一些较为典型有效的低碳发展举措,具体举措如图表2 所示。
.jpg)
通过对图表2 分析,可以发现,这些物流企业的低碳发展措施,都主要集中在包装材料、运输配送以及基础设施优化等重要领域。
2. 强化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
物流企业想要从资源回收的角度进行减碳发展,首当其冲的就是从包装材料上着手。从绿色化的角度来看,物流包装材料,应当遵循4R1D(Reduce 减量化、Reuse 回收重组、Recycle 循环再生、Recover 能量再生、De-gradable可降解)的核心理念,在包装材料从生产到实际使用的全过程实施绿色化减碳。首先,物流企业在生产包装材料时,可尽量选择可降解的环保材料,在保证材料具有包装功能性的同时,降低包装废料产生的污染。对此,物流企业可以设立回收站点,并与回收厂商合作,将废弃物与可回收物品分开收集和处理。将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和循环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其次,物流企业在供应链中选择和合作的供应商时,应优先考虑那些具有绿色认证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供应商。建立绿色供应商数据库,并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监督,以确保其符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最后,在此基础上构建物流资源内循环经济,通过减少物流包装的使用和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同时,可以探索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如回收废弃物来制造新的产品或材料,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3. 创新绿色运输解决方案
物流企业的运输涉及到运输路径、运力结构、运输能源以及运输装载率等多项问题,想要创新绿色运输解决方案,就需要对这些环节进行逐一优化。如运输路径优化,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使用无人机或无人驾驶技术进行最后一公里配送,推广共享运输模式,以及集装箱物流的智能化管理等。运力结构优化,可以对现有运输车辆进行改造,一方面是逐一替换老旧货运车辆,将货运车辆逐渐标准化,便于统一管理和维护;另一方面是推进多式联运方式发展,提升铁路运输在货运全过程中的占比。运输能源优化,物流企业可以逐步转向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为运输和仓储等环节提供能源。此举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并增强企业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运输装载率优化,物流企业可以推行共享运输业务模式,共享货运信息,减少货车空驶率的同时,优化物流运输方案,同时,还可以用装箱算法来提升货箱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降本增效。这些新的技术和模式可以减少碳排放、优化运输效率,实现更可持续的物流运作。
4. 构建智能化绿色物流体系
在信息时代,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信息高速传播速率和信息共享性强的特点,构建“互联网+”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将物流企业的信息资源通过信息服务平台进行共享互通,实现不同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拉齐,同时保证所有物流活动的可追踪、可溯源、可记录,以便于让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更快捷地找准问题的症结点,并制定相关措施,与生产、消费、流通等相关环节直接对接,使物流企业的服务更加智能化。为了保证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对物流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物流企业还可从供应链、运输、用户、反馈等方面着手进行开发。如与供应链伙伴进行合作共建,共同建设绿色仓储设施、运输网络和物流平台等,共同推进碳减排和环保工作;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优化运输路径和货物配送计划,减少不必要的行驶里程和运输时间,降低碳排放;重视用户需求和体验,推动服务创新,提供更绿色、高效的物流服务;定期对企业的绿色物流措施和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以便不断改进和优化等。
五、结语
虽说物流企业的绿色化低碳发展是在“双碳”政策和目标下的强制要求,但同时,他也是在能源枯竭的时代环境下,物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对此,物流企业应当基于自身当下的发展现状,从包装、运输、供应链、政策、人员、智能化等多个角度制定低碳减排发展措施,结合国内外优秀物流企业的典型低碳发展措施,对自身的物流发展模式进行优化和改造,使其在实现自身减排的同时,带动相关行业实现价值链减碳,推动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参考文献
[1] 朱月友.“双碳”目标下物流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5):52-55.
[2] 王伊阳.“双碳”目标下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J]. 产业创新研究,2023(20):57-59.
[3] 甄家琪.“双碳”视域下物流企业双元绿色创新路径探析[J].商业经济,2023(8):104-106.
[4] 杨震,刘迪,谢昂. 数字经济下物流企业转型升级发展[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2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