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浅谈“逆全球化”对我国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研究
 

浅谈“逆全球化”对我国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研究
刘志一
作者简介:刘志一,男,湖北襄阳人,青海民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跨境电商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跨境电商出口取得了重大突破。但逆全球化思潮影响部分国家采取措施保护自身利益,割裂全球化经济和联系,对我国跨境企业的出口带来不利影响。据统计分析,汇率波动、贸易保护主义、技术封锁和制造业回流已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我国跨境企业的出口成本和风险。作为企业,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危机应对能力。作为政府,我们需要提供保障措施来创建稳定的出口环境,维护跨境企业的合法权益。通过对逆全球化的研究,尤其是其对我国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研究,我国跨境企业可以降低出口风险,扩大盈利水平;国家经济实力可以得到稳步发展,国际影响力也会有所提升。
    【关键词】逆全球化;跨境电商;出口
    一、引言
    2023 年9 月27 日,印度尼西亚贸易部发布了《2023 年贸易部长第31 号条例》。规定“禁止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电商交易”,社交媒体须与电商切割,社交与商业分离。随后全国性的直播带货封杀行动在整个印尼蔓延。甚至将印尼作为全球第二大市场的抖音国际TikTok,也迫于压力于10 月 4 日正式关停在印尼的电商业务。印尼政府给出的原因是保护个人数据和中小微企业。除此,印度也宣布全面禁止电商和直播带货业务。截至2023 年10 月14 日,全球已有印度尼西亚,印度,越南,马来西亚,美国,欧盟等30 多个国家宣布禁止或限制直播电商。这一以保护本国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为目的的逆全球化行为,正在全球愈演愈烈,更多国家和地区正在研究是否也将直播电商列入禁止。作为跨境电商出口的重要手段之一,直播电商是跨境企业出口的的重要命脉。这对我国跨境出口企业,乃至全球的跨境行业,都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二、逆全球化的概念
    1. 概念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经济逆全球化,即“去全球化”最早由Bello 提出,是与全球商品、劳动力和资本市场一体化的全球化进程相背离的行为,它重新赋权给地方和国家层面以封闭和保守,并会彻底改变现有的全球经济治理模式。
    2. 背景
    2008 年全球经济危机,2010 年欧债危机,2016 年英国脱欧,2018 年中美贸易战,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2022 年俄乌冲突等危机不断冲击全球经济。其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如全球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全球供求关系失衡等,而西方国家以自身利益为考量,通过政策导向施行保护主义来解决危机。王晋斌提出逆全球化大致分三个阶段:一是2008 年全球经济危机到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此间贸易摩擦加剧,进口限制快速增长;二是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到2022 年俄乌冲突,此间全球产业链被重新配置,趋向区域化;三是2022 年俄乌冲突至今,此间地缘政治冲突,意识形态对立更加剧了逆全球化的进程。
    三、我国跨境电商出口现状
    1. 进出口数据
    (1)进出口总值
    据海关统计,2023 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30.8万亿,比上年同期微降0.2%,其中,出口17.6 万亿,同比增长0.6%,进口13.2 万亿,同比下降1.2%,贸易顺差4.4万亿,同比扩大4%。
    (2)主要贸易伙伴
    前三季度,东盟、欧盟和美国分别为我国第一、第二和第三大贸易伙伴。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4.68 万亿元,同比增长0.8%,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5.2%。其中,对东盟出口2.71 万亿元,同比微降0.7%;自东盟进口1.97 万亿元,保持稳定;对东盟贸易顺差7432 亿元,同比微降1.4%。我国与欧盟贸易总值为4.15 万亿元,同比下降1.9%,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3.5%。其中,对欧盟出口2.67 万亿元,同比下降5%;自欧盟进口1.48 万亿元,同比增长4.2%;对欧盟贸易顺差1.17 万亿元,同比下降14.4%。我国与美国贸易总值为3.46 万亿元,同比下降8.9%,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1.3%。其中,对美国出口2.60 万亿元,同比下降11.3%;自美国进口8613.10 亿元,微降0.4%;对美国贸易顺差1.74 万亿元,同比下降15.9%。
    (3)一带一路倡议沿途国家
    前三季度同一带一路沿途国家进出口贸易实现稳定增长,进出口量为14.32 万亿元,同比增长3.1%,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46.5%。
    2. 出口受阻情况
    (1)我国前三季度对前三大贸易伙伴出口值和顺差量同比均有下降,其中以对美、对欧盟下降幅度最大。这对我国跨境电商企业造成较大损失,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和盈利水平。
    (2)2022 年全球共发起113 起贸易救助案件,其中46 起涉华,占比40.71%;截至11 月,2023 年全球共发起163 起贸易救助案件,其中72 起涉华,占比44.17%:可见涉华贸易救助数量和在全球中占比均呈上升趋势。这对我国跨境电商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拉低产品竞争力和企业形象。
    四、逆全球化对我国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
    1.外汇市场波动加剧提高了我国跨境电商企业的出口风险,压缩企业的盈利水平
    外汇市场稳定对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出口至关重要。前三季度,人民币汇率波动剧烈,总体呈贬值趋势。最高点6 月30 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7.2258;最低点2 月2 日,报6.713。变动跨度达0.5128。人民币升值,抬高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标价,竞争力相应下降,不利于跨境企业在目的国市场的开拓和维护,加大了人员、储存、推广等成本,甚至造成采购商弃货、退货等损失;人民币短期内急速贬值,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会大幅降低,打破目的国市场平衡,易招致目的国同行不满,甚至目的国政府的反倾销调查。同时,短期内获大利会给我国跨境企业错误信号以至盲目扩大生产,破坏供需平衡,长远看不利于企业发展,出口风险升高,企业盈利水平下降。
    2. 贸易保护主义打压我国跨境电商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限制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商品出口的品类、时效等,提高了企业的出口成本。近年来,单边主义、民粹主义盛行,贸易壁垒、惩罚性关税等层出不穷,无一不严重影响我国的对外贸易。截至11 月,2023 年全球共发起163 起贸易救助案件,其中72 起涉华:反倾销51 起,保障措施11 起,反补贴10 起。这些抬高了我国跨境产品的价格,降低市场竞争力;延长货物到货时间,损害跨境企业的信誉和后期订单;影响和增加企业的回款风险和资金链流动,不利于后续生产运营,其中以出口时令性、周期性或有严格质保期限商品的企业为甚。出口风险和成本增加所带来的压力会使他们完全放弃或调整原有产业布局,转而生产受国际市场限制更小的产品,影响我国的产业结构。
    3. 技术封锁阻碍我国跨境电商企业正常生产流程及交付,拉低企业信誉
    2018 年《科技日报》报道了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包含光刻机、芯片等在内的35 项“卡脖子”关键技术,这些技术极大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进步。尤其对许多主营加工贸易或高新研发的跨境电商企业,技术封锁对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是致命的。由于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技术设备等依赖进口,技术封锁会严重影响相关企业的研发、生产进度,延误交期或被取消订单、索赔,甚至上诉,极大地降低了我国企业的国际信誉度,造成出口锐减和经济损失。
    4. 制造业回流破坏我国跨境市场的供需平衡,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制造业回流是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投资和生产从国外向国内转移的一种现象。以美国为例,自2009 年奥巴马首次提出要把重振制造业作为美国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到2016 年特朗普强调要引领海外制造业回迁,到拜登政府的强化关键供应链自主性,无一不是借制造业回流来纾解国内经济困境。继而缩减进口需求,影响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出口总量和结构,导致供过于求,造成滞销。同时,为保护本地企业发展,当地政府多与贸易战、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同步施行,采取一系列措施打击、阻碍他国产品流入和销售推广,给我国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五、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商出口的对策及保障体系
    1. 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商出口的对策
    (1)跨境电商出口企业应提高收汇结汇风险意识,关注汇率动态,如有必要可同银行签订锁汇协议;预先同客户商定供货价格变动规则,减小汇率损失;合理安排生产,确定最佳备货量;鼓励客户以人民币支付,规避汇率风险;发展国内市场,扩大内需市场产品投放比例。
    (2)跨境企业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取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企业预警机制,优化内部管理,适时调整供货计划。大力发展品牌战略,提升产品质量、内在价值、技术含量及文化传播属性,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辨识度和影响力。
    (3)跨境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攻破“卡脖子”及其他依赖进口的关键技术,加快达成产品的全“国产化”。同时深化同对口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联系,加强以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4)跨境企业应积极同目的国同行竞争,发挥自身产品优势;熟悉并利用国际法,勇于抗辩并维护自身权益;积极开拓多方市场,避免单一化,分散风险;同境内外商企业加强沟通合作,发展友好关系。
    2. 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商出口的保障体系
    (1)政府应积极拓展经济全球化合作伙伴,尤其“一带一路”及东盟国家,完善人民币结算体系及货币互换协议,提高收汇抗风险能力,削弱美元依赖;健全跨境电商支付体系,创建安全、稳定、快捷的国际支付环境。
    (2)政府应为跨境企业提供坚强后盾。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履行国际义务,提高国家影响力和话语权。坚持国内国际双循环,调整产业结构,引导企业发展方向,降低高能耗、高污染、价值链低端产业的比重,提升新兴产业比重。
    (3)政府应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 增强民营企业发展活力;鼓励院校深化科技创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创建和谐的技术发展氛围;鼓励企业、学院和科研院所深度交流,推动科技向生产力转化;扩大国际科技交流。
    (4)政府应优化出口流程,简化通关程序,降低通关成本,为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出口减负。优化整体营商环境,加大重点领域外资引进力度,拓宽外资吸引渠道,保障外商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
    六、结语
    在当前逆全球化思潮下,尤其是疫情之后,世界各国逐渐意识到对中国的依赖,部分国家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割裂这种亲密性。但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对自身经济的发展保护力度有限,更不符合共赢的理念和目标。我国跨境电商出口企业和政府需要从汇率风险控制、企业管理、技术创新、营商环境政策等多方面入手,积极应对逆全球化带来的不公正挑战,大力发展经济,展现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参考文献
[1] 陈敏娟,李柔,李辉. 东盟对华贸易保护的出口效应研究——基于包含“多边阻力项”的引力模型[J]. 社会科学家,2023(5):77-84.
[2] 张广婷,刘涛. 经济逆全球化:现象、困境与对策[J]. 金融市场研究,2023(9):18-28.
[3] 毛雯莉,严骏欣,孙建明. 贸易战促进美国制造业回流了吗——基于双重差分析法的实证研究[J]. 北方经贸,2023(9):20-29.
[4] 刘雨菲. 浅谈逆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 现代商业,2022(16):22-24.
[5] 万为众. 逆全球化思潮对我国零售商品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 商业经济研究,2021(8):156-158.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886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