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商业画布的供应链金融商业模式研究
——以网商银行“大雁”供应链金融系统为例
王振宇 甄云龙
作者简介:王振宇(1999—),男,海南琼海人,汉族,河北金融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小企业融资与创新
甄云龙(2000—),男,河北安国人,汉族,本科,中国工商银行安国支行,客服经理,研究方向:中小企业融资
【摘要】我国小微企业数量众多,融资需求旺盛,但往往很难得到满足。作为小微企业融资的新兴模式和重要渠道,供应链金融有着特殊的发展地位。本文以网商银行“大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商业模式要素画布分析模型探讨大雁系统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并解构分析其商业模式特征,探寻大雁供应链金融系统的特点及优势。最后从创新产品和服务、充分利用核心资源、提升市场认可度三个维度为供应链金融方案提供方作出普适性启示。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大雁系统;商业模式;网商银行
一、引言
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主体是中小企业,截至 2021 年末,我国企业总数已高达 1.54亿家,其中小微企业占比高达 97.1%。小微信贷未来市场广阔,有丰富的客户群体。林毅夫等(2015)认为传统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搜集中小企业的软信息的成本较高、激励不足,对企业借贷的各方面要求较高,这成为企业在传统银行融资渠道方面屡屡碰壁的主要原因。王馨(2015)认为在传统大型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体制下,长尾群体易被忽略,小微企业就包含在内。罗玉辉等(2016)指出互联网银行在发展小微信贷业务方面有着独特优势。
数字供应链金融是随着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而逐渐崛起的一种新型金融服务。相比于传统金融服务,数字供应链金融具有更高的效率和精度,将小微企业的经营数据与金融服务紧密结合起来,为其提供更加便捷、灵活的融资渠道(胡尧、吴庆跃,2021),其核心在于将金融科技融入金融机构的决策流程中,提升其信息甄别、风险控制等能力(Cornelli et al.,2020)。
二、案例概述
网商银行是 2014 年 9 月由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的以云计算架构为基础,以建设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为定位,以服务小微企业、支持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为三大发展战略的纯网络银行。通过与蚂蚁金服等合作共享其金融数据及科技,创新建立了独特的运营体系,并结合多项信息化技术手段,于 2021 年正式推出“大雁”供应链金融系统。
大雁系统是一款专门为中小微企业供应链关系开发的数字化产品矩阵。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中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资金需求问题。大雁系统通过信用赋能,将供应链上的众多小微企业化为信息中心,能够通过还原贸易关系网络的方式预测潜在的信用风险,为小微企业提供关键增信维度。该供应链金融系统于 2022 年 12 月荣获首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先锋奖。
三、网商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商业画布模型
1. 产品或服务界面分析
网商银行大雁系统实现其价值主张主要表现为更加迎合小微信贷主体的信贷需求特点,构建更加普惠的供应链金融体系。小微企业信贷拥有贷款需求急,贷款成本要求低的特点。网商银行采用纯线上、纯信用信贷模式,提高了放贷效率,纯线上运营模式降低了使用者在金融服务过程中的各项成本。
在产品或服务界面,大雁系统通过运用资产管理界面的核心资源,结合自身技术资源和平台优势建立的纯线上办理模式,一方面能够通过大雁系统动态地评估小微企业信贷风险,降低产品的授信成本;另一方面,高效的线上服务可以实现独有的“310”信贷模式,小微企业只需要通过支付宝平台提交材料申请融资就可以快速获得贷款额度。
2. 资产管理界面分析
资产管理界面主要包括核心资源、关键业务、重要合作三个要素,资产管理界面的有效运用是网商银行实现其价值主张的基础。
(1)核心资源要素分析
网商银行的核心资源主要有品牌价值、蚂蚁金服技术资源、阿里系数据资源和交易平台,其核心资源具有独特性很难被复制,在市场上有较高的竞争优势。据不完全统计,淘宝卖家已突破千万,支付宝用户达到 10 亿级别,其中理财用户超过 2 亿,雄厚的客户资源及成熟的信息数据处理平台推着网商银行大雁系统业务规模的快速发展。通过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的合作,一方面能够共享电商平台的后台交易数据和客户,为大雁系统提供数据及客户资源支持;另一方面,利用阿里系生态的品牌优势能够扩大大雁系统的覆盖范围,增加大雁系统的服务主体,进而提高网商银行品牌价值和影响力。
(2)关键业务要素分析
本文研究主体为网商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其主要产品由价值主张、收入来源等决定。网商银行大雁系统的关键活动即为解决企业信贷需求及综合资金管理需求,并针对性地推出中标贷、回款宝等金融产品,以“1+N 2 ”的模式帮助客户解决在上中下生产环节的金融问题。
(3)重要合作分析
大雁系统重要合作主要作用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通过共享淘宝后台交易数据获取数据资源和客户流量,增加大雁系统的服务主体,获取客户资源优势。二是通过与蚂蚁金服的合作,获取技术支持和数据模型,搭建数字化计算服务平台,从而可以实现高并发、高效率的小微信贷服务。三是通过与支付宝合作获取客户流量和支付接口,进一步扩大了网商银行大雁系统的知名度,维护其核心资源的品牌形象。
3. 客户界面分析
客户界面主要包括客户细分、渠道通路、客户关系三个要素,客户界面主要描述了商业模式中,通过运用资产管理界面实现其价值主张的客户群体和渠道通路,以及在这过程中所建立或维护的客户关系。
(1)客户细分要素分析
网商银行大雁系统所瞄准的客户群体为长尾客户中的小微企业和小微经营者,致力于解决小微企业、个体户、经营性农户等小微群体的金融需求,包含多个行业厂商的下游经销商等,处于利基市场,庞大的小微企业客户群体为小微信贷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渠道通路要素分析
渠道通路是产品与消费者之间联系的管道,大雁系统金融业务主要通过线上通道办理,极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小微信贷贷款周期长、申请复杂、审核速度慢等问题,成为网商银行小微信贷业务的重要通道。
(3)客户关系要素分析网商银行所建立的是“以客户为中心”的自动化服务型客户关系。在贷前客户关系上,网商银行大雁系统基于主要合作中蚂蚁金服数据库和电商平台的交易数据,针对不同的客户形成不同的授信评估和授信额度。在贷中客户关系上,小微信贷客户只需按照网商银行业务指引就可完成贷款申请、确定授信额度、发放贷款等流程。在贷后客户关系上,大雁系统能够依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评估客户贷款收回效率和违约成本,提高贷款回收反应速度及服务客户的质量与效率。
4. 财务界面分析
财务界面主要包含成本结构和收入来源两大要素,描绘了商业模式下企业通过运用资产管理模块资源,精准服务客户群体,实现价值主张所产生的成本与收益。
(1)成本结构要素分析
网商银行因其架构于云上,依靠蚂蚁金服及阿里数据资源信息平台独有的技术优势,成本控制优势明显。其主要成本来自平台相关成本、业务相关成本、研发相关成本,固定资产如房屋、设备成本相比传统商业银行来说较少。网商银行 2021 年利息支出 631916.34 万元,同比增长27.1%,相比于 2018 年增长了 2.5 倍,可见网商银行在吸收存款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效,为供应链金融体系的运行和价值主张的实现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来源。从研发费用来看,2019—2021 年间,网商银行研发费用从 55095.38 万元上涨至 103797.60 万元,呈现出倍增态势,得出网商银行注重在系统研发、数据库维护、授信模型等方面的研发投入,以此来降低授信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2)收入来源要素分析
小微信贷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为净息差收入,网商银行净息差从 5.81% 到 2.79% 不等,低于传统商业银行净息差。网商银行 2021 年小微信贷业务实现净息差 1001669.19 万元,同比增长 51.5%,利息收入处于较高水平、高速增长态势。这说明网商银行小微信贷业务取得了一定成效,为网商银行带来了丰厚的净息差收益。
总体来看,网商银行小微信贷业务在收入来源和成本构造模块的布局基本匹配,在最重要的核心资源和关键业
务上花最多的钱,从而实现其价值主张带动利息收入的增长,但收入来源缺乏多样性,扩展小微信贷业务范围和创新增值服务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png)
5. 小结
本章将网商银行大雁系统商业模式的多个要素逐一进行了分析,为了使分析结果更加直观、明确,经过整理使用商业模式要素画布进行可视化展现如表 1 所示。
四、启示
1. 创新产品和服务,持续为“毛细血管”输血小微经营者是产品供给市场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市
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融资需求不能忽略。如何为“N 2 ”提供有效融资的方式,持续为供应链毛细血管输血,保障供应链稳定运行,是体现自身普惠金融价值主张的关键。
2. 充分利用核心资源,有效扩充重要合作
客户群体数据及数据处理中心等作为当前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不可或缺的信息基础设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融资解决方案的开发不能固步自封,而应通过不断丰富资产管理界面中的核心资源和重要合作,通过共享其他平台数据、技术等资源,完善银行小微信贷授信数据库,从而在关键业务中创造出更个性化、多元化的小微信贷产品,这也是开发和保持优质客户的关键。
3. 增加收入来源,提升市场认可度
供应链金融方案提供方应结合自身优势,继续向上向下延伸,向上延伸至中小企业,向下继续延伸至农村地区、低收入人群,使小微信贷不再单一指向小微企业,而是覆盖更多小微群体,从而获得更多的收入来源。在开拓收入渠道的同时展现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普惠属性,提升业务的市场认可度并使得更多客户参与到小微信贷服务中来,不断促进业务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林毅夫,孙希芳 . 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 [J]. 经济研究,2005(7):35-44.
[2] 王馨 . 互联网金融助解“长尾”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 [J].金融研究,2015(9):128-139.
[3] 罗玉辉,侯亚景 . 我国互联网银行发展战略及政策监管——基于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的案例分析 [J]. 现代经济探讨,2016(7):42-46.
[4] 胡尧,吴庆跃 . 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发展趋势 [J]. 中国金融,2021(24):55-56.
.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