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经济视角下我国电子竞技产业的结构升级研究
彭柯清
作者简介:
彭柯清(1989—),男,江苏无锡人,汉族,本科学历,腾竞体育文化发展(上海)有限公司,英雄联盟职业联赛的社交内容运营及推广工作
【摘要】电子竞技运动是一项发展较快的竞技体育运动,与此同时,我国电子竞技产业规模日渐庞大。文章针对体验经济下的电子竞技产业结构升级进行研究,着重分析我国电子竞技产业结构升级面临的困难,以竞技体验为发展目标寻求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为促进电子竞技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帮助。
【关键词】体验经济;电子竞技产业;结构升级
一、引言
体验经济是现代服务经济的延伸,最早由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莫提出,它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业经济后的全新经济发展形态。体验经济既是对以往服务业经济的延续,也是在新的服务业形态下更加具备个性化服务能力的全新经济形式。电子竞技产业是以电子竞技运动为基础,综合电竞赛事、KOL直播、衍生品交易等具体产业形态的新兴产业。电子竞技产业在人工智能和信息经济的高速发展下具有潜力大、经济附加值高的诸多特点,同时又因其广泛的受众和多元的参与形式愈发受到欢迎。体验经济视角下,电子竞技产业以其丰富的参与感和视听感知成为这一全新经济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明确的是,早在 2003年,电子竞技就已被正式列为我国体育竞赛项目,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竞技产业的内涵和呈现方式也发生着显著变化,主要体现在从以往注重娱乐的被动参与式体验逐渐向审美的、文化的全新形态转变方面,竞技者以多种姿态主动参与其中,也丰富了电子竞技体验经济的内涵。我国电子竞技产业的规范化发展较晚,新兴产业的属性使得日常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产业结构畸形、经济效应不足的问题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本研究从体验经济视角入手,着重剖析电子竞技产业在体验经济视角下的结构升级,对于促进电子竞技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价值。
二、我国电子竞技产业结构现状与升级困境
1.我国电子竞技产业结构现状本节分别从我国电子竞技产业的空间结构、市场结构两方面阐述产业结构现状。从空间结构层面来看,我国电子竞技产业总体表现为“东强西弱、南高北低”的
非均衡发展格局。电子竞技产业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快速发展,其中以上海为核心。现阶段上海市作为电竞产业之都,在市场规模、赛事组织、赛事运营以及下游的直播平台和电竞旅游、衍生品贸易等方面已经形成完整的电竞产业链。截至 2022年,上海是我国举办电子竞技赛事最多的城市,赛事数量占全国的 22.39%。以英雄联盟赛事为例,自 2017年起,该赛事全球总决赛多次在上海举办,上海电竞俱乐部的收入超过 8.1亿元,占全国电竞俱乐部收入的比例超过50%。根据“中国电竞城市发展指数”可知,上海、北京、深圳、杭州、成都是国内电子竞技产业发展最快的五大城市,从
电竞之城的区域分布不难看出,东部及东南沿海地区相比华北以及广阔的西北地区具有更加完善的电竞产业体系。
从市场结构来看,电子竞技从一项运动发展形成产业,是市场规律和客观需要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电竞产业现已形成相对稳定的产业链,基本结构仍然是:上游 ——竞技内容提供方;中游 ——赛事举办和内容制作方;下游——内容传播方。除此之外,电竞产业的运作还受到公安部门、文化部门、体育部门和广电总局对内容授权、赛事执行、内容制作及传播的全面监管。在整个产业的中游和下游,电竞选手、电竞战队、电竞主播、赛事解说等作为重要的参与方,提高了电竞产业市场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赋予了整个产业以更加多元的经济价值。
2.我国电子竞技产业结构升级面临的困境
(1)电子竞技产业区域分布失衡
我国电子竞技产业区域分布失衡,东部地区发展快、产业质量高,西部地区缺乏成熟的电子竞技产业基础和大规模且稳定的游戏赛事消费主体,因此在电子竞技产业发展速度和质量方面仍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同时,电子竞技产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体量、人口、场地和技术支撑。东部沿海省份由于经济发达、产业门类齐全,现代化科技创新投入水平较高,因此能够为电子竞技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特别是在体验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东部省份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利好驱动更多不同层级的消费群体作为赛事体验者提振电子竞技产业体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效。但西部地区对电子竞技产业的投入、扶持的力度和普通民众对电子竞技的认知等方面均与东部省份存在显著差异,这也是导致电子竞技产业区域分布失衡的重要诱因。
(2)电子竞技产业场景式开发能力不足
体验经济的本质是一种以为参与者提供独特、个性化的体验为核心的经济活动,体验经济尤其注重参与者独特的体验感,这会激发其消费欲望,继而促进产业竞技高质量发展。现阶段,我国电子竞技产业针对体验经济特点进行场景式产品开发的能力不足。比如,打造沉浸式体验的赛事产品的能力较低,引导用户参与的主要方式仍聚焦于游戏或比赛本身,对能够促进全员参与的电竞衍生品开发缺乏成熟的规划,现有产品主要以赛事竞猜和支持用户付费参与为主。另外,由电子竞技衍生出的动漫展、周边产品社群交流等体验经济形式认可度不足,受众群体较窄,特别是围绕学生及青年群体开发的游戏视听产品由于价格高昂,未能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3)企业收入结构单一,波动性强
当前我国电子竞技产业收入结构过于集中,出现了收入结构单一、收入波动性强的困境,从事内容生产的企业对用户类型细分化的挖掘不足,云用户和新玩家等新的收入增长点尚未被充分发掘,对游戏周边爱好者的 VIP服务、电子竞技精准营销的布局尚不完善,对资深电竞用户更倾向于消费赛事相关的游戏道具、赛事门票等全新需求研判不足,导致产业内部各环节的收入结构单一,无法实现多元化转型。
(4)电子竞技产业链环节缺乏配合
我国电子竞技产业链可细分为游戏授权、内容生产、内容传播以及终端营销等方面。游戏授权产业链具有较强的头部效应,腾讯游戏、网易游戏占比较大,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竞技游戏的开发和移动电竞赛事体系的建设。相应的产业链下层都需根据头部厂商的战略规划进行经营,这也导致电竞赛事和游戏产品的商业价值单一。电子竞技产业链各环节的配合协调程度不足将导致产业结构粗放。此外,现阶段我国电子竞技产业在规范制定、服务细则等方面仍缺乏行之有效的协调机构,导致竞技产业链各环节各自为政,协同配合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电竞俱乐部、电竞选手和电竞赛事服务方面的粗放式发展,在电竞运动员选择、电子竞技赛事组织以及电子竞技游戏开发和市场监管方面尚未形成协同机制,这也是导致竞技产业链低效率运行的关键。
三、体验经济视角下电子竞技产业结构升级路径
1.努力构建电子竞技产业链区域关联模式
鉴于现阶段国内电子竞技产业面临的区域结构失衡困境,需要从加强跨区域电子竞技产业资源交换、促进区域产业信息沟通共享、引导电竞产业人才和资源流动等方面构建电子竞技产业链区域关联模式。第一,可通过组织中小规模的电竞赛事,如大学生英雄联盟竞技赛等,搭建不同区域电子竞技产业技术交流的平台,由此建立起相对规范且现代化的产业生态环境,为促进电子竞技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第二,以政策为先导,消除不同区域电子竞技产业发展的信息壁垒,构建理性平等的对话交流机制, 整合区域资源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电子竞技产业发展模式,促进中西部地区学习和继承东部发达地区电子竞技产业发展的优势经验,在本地扩大电子竞技影响力,不断提高电子竞技产业的区域间协同。第三,规范电子竞技产业人才流动和赛事资源跨区域流动的保障制度,中西部地区要以电竞酒店、电竞赛事为载体,引进人才,通过建设电竞产业园,实现电子竞技资源在区域内的集聚,不断夯实电子竞技产业发展的基础。
2.提高场景式电竞产品开发能力
体验经济下的游戏场景更加多元化,同时竞争也更加激烈。电子竞技产业需要围绕多元化的竞技场景不断提高产品开发能力,丰富数字娱乐体验方式,实现电子竞技产业结构转型。一方面,要围绕“超级数字场景”重塑竞技游戏格局,提高游戏自身的价值空间,强调人与人的连接、人与社会的连接以及产业之间的连接。在此过程中,运用现代 AI生成技术,实现游戏客户端、直播平台等渠道的沉浸式体验,开辟电竞职业化与大众娱乐化兼容的全新产品形态,让电竞爱好者与职业玩家之间能够共享体验,促进竞技游戏体验价值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构建更加科学规范的电子竞技产品场景,在“项目知识产权提供方”+“内容创造与传播者”+“用户”三方的共同推动下,营造更加良好的电子竞技产业生态,赢得广大电竞爱好者的积极认同。
3.完善商业体系,发掘业务收入增长点
在体验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电子竞技产业的发力需要重点聚焦多元化的收入方式,比如通过布局电子竞技生态产业,挖掘电竞赛事和电竞角色的 IP价值,据此陆续推出以电竞 IP为核心的音乐、书籍、动漫等;英雄联盟电竞携手陈奕迅打造动画剧集《双城之战》,并同步推出热门推广曲《孤勇者》,通过线下发起万人陪看和街头打卡参与等方式,提高游戏的 IP价值,充分实现沉浸式体验下的粉丝经济效应,提高制作方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看到,拓宽电竞产业链,发掘业务增长点,是实现电子竞技产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未来,电子竞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可在深度挖掘电竞 IP的经济价值的基础上,建设主题公园、电竞小镇等大型综合性项目,不断丰富业务收入,提高收入结构的合理性,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4.合理运用政策激励,促进产业链协同电子竞技产业协会组织应在规范电竞选手行为、提高
电竞俱乐部规范管理水平、促进电竞赛事服务等方面主动作为,在明确电子竞技产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结合电竞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管。同时要细化监管政策以打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比如,鼓励城市自主培育市场价值大且有地区影响力的电子竞技赛事,对电竞俱乐部和参赛者予以一定的经济扶持、办赛补助;此外,运用政策支持电子竞技产业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支持健康向上的体育竞技游戏研发、电子竞技直播运营、体感游戏引擎打造、电竞 +衍生品开发等新兴业态发展,并拨款建设电竞研发、赛事培训和衍生品行业加工制造的专业化园区,不断推动电子竞技产业结构高级化、国际化发展,实现对传统单一游戏产业链的现代化改造,形成体验氛围良好、参与感强的现代电子竞技产业。
四、结语
体验经济视角下,我国电子竞技产业面临更加复杂且多元的外部形势,受此影响,电子竞技产业应顺势完成产业结构升级,以此提高发展水平。本文的研究结论显示,当前我国电子竞技产业结构升级面临诸多困境,包括:区域分布失衡;场景式开发能力不足;企业收入结构单一,波动性强;电子竞技产业链环节缺乏配合等。在体验经济视角下,电子竞技产业要通过努力构建电子竞技产业链区域关联模式;提高场景式电竞产品开发能力;完善商业体系,发掘业务收入增长点;合理运用政策激励,促进产业链协同等具体途径实现结构升级,不断促进电竞产业竞争力提升,为体验经济发展拓展新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李浩宇,郝龙,王安洪 .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现实审视与发展对策 [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3(22):128-130.
[2]王思行,毕静,赵依琳,等 .人工智能在电子竞技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分析 [J].玩具世界,2023(5):12-14.
[3]张顺哲 .国内外电子竞技发展状况分析 [J].当代体育科技, 2022,12(15):186-189.
[4]徐田浩,王龙飞 .体验经济视野下我国电子竞技产业的结构升级研究 [J].辽宁体育科技,2021,43(06):53-58,64.
[5]程昱迪,高广阔 .体验经济视角下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发展研究[J].电子商务,2019(1):30-32.
[6]钱亦舟 .电子竞技产业发展思考 [J].体育文化导刊,2015(8): 1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