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时代的商业变革与商科高等教育改革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2年度高等教育国际化专项课题(2022ZJY3094)阶段性成果;南宁学院科研基金项目《RCEP框架协议对商业活动的影响研究》(2023KY117)成果
薛 璐
作者简介:
薛璐(1984—),女,广西南宁人,汉族,法学硕士,南宁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企业合规管理
【摘要】RCEP的生效实施,对我国商业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营商环境的复杂化和规范化,以及商业业态的创新和优化,对未来商科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商科高等教育不能完全匹配 RCEP时代对商科人才的要求,有必要通过扩大新商科的交叉属性和适当务虚,对商科高等教育做出适应性改革,培养具备全且有长的专业知识能力、具有敏锐宏观意识的新型商科人才。
【关键词】RCEP;商业;商科;高等教育
一、引言
构建自由贸易区(FTA),是促进我国持续发展、参与全球治理的一项重要战略。于 2022年 1日正式生效实施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即是迄今为止全球体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RCEP是 WTO允许并约束的 FTA,除直接援引了 WTO的相关规则外,还对一部分事务做出了更具体的规定,也增加了一些不同于 WTO的独有内容。就企业而言,意味着营商环境的变化,企业亟须对此作出适应性的改变和安排,其对人才的需求也将发生变化。正是在此意义上,商科高等教育也应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RCEP对我国商业活动的影响
RCEP提供了体系的、新的国际贸易规则,势必对包括我国在内的成员国的商业活动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对商务部编纂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专题培训教材》进行综述,结合 RCEP文本及相关统计数据,认为,RCEP对我国商业活动的影响至少包括:
1.商业经营的规范化程度更高
RCEP是经贸规则的“整合器”,其内容完整覆盖了现代商业活动可能涉及到各个方面,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首先必须要在上述规则的框架之内行事。2018年《合规管理体系指南》(GB/T35770-2017)正式实施后,企业合规也成为企业重要的管理环节。但就现阶段而言,我国企业对于商业规则的理解和使用,仍多停留在“个案、够用”阶段,仅在遭遇违法或违规风险时,才向专业人士寻求事后处理,而在 RCEP时代,企业须将法务和合规事务列为业务前置的、常态化的管理事项,否则将直接失去参与竞争的资格,或遭遇巨大的经济损失。
2.产品优化趋势更显著
对比商务部对我国外贸领域优势产业的分业分析发现:随着自贸安排的落实,产业的规模效应和关税等价格的减让,将更有利于成员国间的进出口,但这些利益是共享的,其最终实现有赖于各国的产业结构,以及对贸易各项目顺差、逆差的平衡。
现阶段,这些优势出口品多为中低端原材料和工业制品,而进口项目则更多集中在技术含量或价格更高的高端产品和原材料方面。然而,随着产业向人工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转移,我国的中低端产品出口量势必受到影响;反之,来自日韩澳等国的高价值商品进口则会增加。因此,我国企业未来的竞争优势需更倾向于:一是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使之在同等价格上更具有品质竞争力;二是加大技术研发,提升高端产品的产值。
3.跨域协同与业态创新更活跃
在 RCEP时代,将出现越来越多的跨国跨业协同运作,以及在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基础上衍生的新业态。
从产业结构来看,RCEP项下的投资准入规则、原产地规则、降税安排以及服务机制等,将使产业链重构以及跨国合作成为必然,跨国的资源优化配置、跨行业的分工合作,将成为产业价值新增长点。
从商业形式来看,RCEP首次在亚太区域内,对电子商务提供了范围全面、水平较高的诸边规则,也为促进区域内外贸新业态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和制度保障。
同时,我国还在 RCEP服务贸易承诺中,给予了已有自贸协定最高水平的市场开放,承诺开放的服务部门达到120多个,37个服务部门提高了承诺水平,另有 24个部门已承诺未来推动进一步自由化。由此可见,服务业的细分、服务形式的多样化,也将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向。
三、适应 RCEP时代的商科人才新要求
RCEP促进了我国与 RCEP伙伴的货物贸易与投资合作,为我国稳外资稳外贸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地缘政治风险和不确定性等,又给区域合作带来了极大挑战。竞争与合作形势的复杂化,必然促使国内产业强筋壮骨、战略转型升级。国内、国际供需两侧的发展变化,对商科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具备全且有长的商科专业知识能力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未来的分工是一种非异化、自由的分工,人们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或自己的爱好进行生产的流转。将上述原理映射到商业生活领域,表现为从业者和管理者的一专多能及群体协作。传统直线型、职能型的企业组织结构向事业部制、矩阵制转变的趋势,正是消除劳动者分工的体现。
以对外贸易业务流程的实现为例,过去商流、物流、资金流和单据流分由不同的部门和人员进行处理,相互间仅需进行少量的信息共享和交换,操作者仅需掌握与本职业务环节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但在 RCEP时代,高度信息化的业务处理,使四流实现集成,加之贸易规则、交易业态的复杂化,任意一个业务环节的风险都有可能随着业务推进而放大、蔓延至全流程,这就要求操作者能够理解业务相关的其他领域知识,从而在纷杂的环境信息中辨识风险。
2.具有敏锐的宏观意识
RCEP时代的商业活动,要求操作者从系统化的角度来完成业务。而对决策者而言,要做出准确、及时决策,更需要敏锐的宏观意识。
RCEP区域总人口、GDP总值、货物贸易金额均占全球比重约 30%,庞大的市场地域和人口构成,意味着决策者面对的是更为复杂的宏观环境,这加剧了营商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其预测难度,决策者只有在综合考虑更多决策变量的基础上,才有机会做出正确决策。
而在 RCEP规则下的国家间工商界合作以及产业链的价值重构,也要求决策者以更高远的视野,对世界格局的形势进行预判,从而帮助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核心竞争力,避免昙花一现。
四、我国现行的商科高等教育范式
商科是培养商业或称经营管理人才的学科。现行商科高等教育,是在亚当斯密分工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商科高等教育也以职业和岗位为依据进行专业划分,按管理职能分为财会、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专业,或按所属行业分为工商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等。
近年来,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高等院校开始设立更符合时代特征的新的商科专业。教育部《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当年新增较多的商科专业是供应链管理和大数据管理;一些具有行业特长的院校,还开设了健康服务与管理、药事管理、信用风险管理等特色专业。这些新专业的设置,仍以职业和岗位为导向,且呈现出分工更细的特征。
人才培养标准和课程设置方面,商科高等教育遵循专业化教育的一般做法。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的工商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例,该标准适用于工商管理、国际商务等 10个专业,除思想政治理论和公共基础课程外,课程体系主要由专业课程构成,其中,包含管理学、会计学等 11门课,并要求各专业根据办学定位和特色,开设其他专业课;通识性、素质性教育的部分则未有硬性要求,教学实践中多以公选课、第二课堂等形式存在。这种以经管知识为核心的课程结构,并不利于未来商科人才所需的系统观的养成。
五、关于 RCEP时代商科高等教育改革的设想
基于单一学科培养范式的商科高等教育,由于专业划分过窄、课程设置固化等原因,不足以完全适应与 RCEP时代相伴到来的商业发展新形势,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对商科高等教育进行持续改革,以动态实现对 RCEP商科人才的需求。
1.扩大新商科的交叉属性
2018年,以全国教育大会为契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建设提上日程,传统商科也在新文科理念下开始向新商科迭代,通过将数字经济时代的新技术融入商科教育,用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为学生提供综合性交叉学科教育。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金融科技等新增商科专业即是典型代表。从能力结构和课程设置上看,其所“交叉”的主要是信息学科,即区块链、大数据等影响商业活动的数字技术。
然而,对于商业行为,新技术仅是经营管理的工具,而非经营管理活动本身。参考工商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表述,商科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洞悉人类经济管理活动的基本原理和普遍规律,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管理技能和决策能力。新技术固然是重要的方法手段,但并不能改变商业逻辑的本质。因此,从商科素养的构成看,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理学都是必要的知识储备,文科、理科、工科交叉互补的教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2.适当务虚
作为职业导向的专业教育,商科教育具有浓郁的务实色彩,教育中多强调能力和成果的产出,OBE、CDIO等教育理念也成为近年来商科教育改革的热点,这些改革的成果为商科教育注入了新的力量,也使得商科学生具备了更高的职业贴合度,但同时,也限制了学生未来的择业和就业。
因此,要适应未来多变的就业形势和岗位需求,有必要在高等教育阶段,通过适当务虚,帮助学生在思想和理论上做好应对变化的准备,提升其对商业社会发展规律与走势的宏观把握能力。
六、结语
RCEP的落地是商业发展的重大利好,商科人才也将在新的时代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新的规则和业态下,只有具备强技能、高站位的职业素养,才能在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这是商科高等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杨国华 .论 RCEP与 WTO规则的关系 [J].国际商务研究, 2021,42(05):3-10.
[2]商务部国际司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专题培训教材 [EB/OL]. http://fta.mofcom.gov.cn/zwgkp/rcep.shtml,2022-05-20.
[3]冯其予 .RCEP促进稳外资稳外贸 [N].经济日报,2023-09-25(006).
[4]林春霞 .紧抓契机 RCEP生效倒逼国内产业升级 [N].中国经济时报,2021-12-30(003).
[5]陈树鹏 .论马克思分工理论和人类社会分工的发展趋势 [J].政治经济学研究,2023(02):18-27.
[6]光明网 .《2023中国进口发展报告》:中国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口占比增至 33%[EB/OL]. https://economy.gmw.cn/2023-11/05/content_36942891. htm,2023-11-05.
[7]吉峰,张宏建,李新春,等 .数智时代跨学科商科人才培养的内涵要求与实现路径 [J].高校教育管理,2023,17(06):40-50.
[8]张平,范保珠 .新商科的现状及其内涵优化——以新商科大学集团实践为例 .2022教育教学与管理(高等教育论坛)论文集 [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