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字经济对大众消费升级的传导机制
祝玉浩
作者简介:
祝玉浩(1999—),山东沂源人,山东工商学院国际商学院本科,悉尼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社会消费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科技的力量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而数字经济作为其中重要一环,也在时刻影响着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和资产配置情况。我国很早就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并且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已经开拓出了符合我们自身发展的道路,即国际上加强品质输出,在国内则加强居民消费升级,通过国内国外两手抓的方式,满足不同人群的内需适配需求。本文以居民消费升级为研究目的,探索在数字经济背景下该技术对居民国民消费的影响量级,从产品升级、产业创新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剖析。
【关键词】数字经济;消费升级;传导机制
一、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1.数字经济概述
数字经济是指以数字化的知识作为内容载体,通过通信技术、网络信息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作为传播渠道,利用技术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活动,实现全面、快速地将现代数据进行传播的效果。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AI智能等许多现代高质量技术正在快速发展起来,不仅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打破了信息壁垒,而且还促进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人类创造了技术,也越来越受益于技术,在通信业、农业、制造业等各个领域,都可以看到行业里发生了大的改变和进步。未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数字经济都将成为创造价值、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2.我国数字经济规模
我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发展总体呈现出逐年平稳增长的态势,尽管近两年受疫情、国际形势等影响经济呈现下行发展趋势,但数字经济的发展规模依然在不断扩大。近几年,各地政府纷纷以数字经济作为抓手,结合自身区域优势,实行经济增长新动能发展策略;许多企业也开始借助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手段,进行自身产业优化升级,打造高质量产品。我国数字经济规模 2022年达到 50.2万亿元,相比于2017年的 27.2万亿元,增长了84.56%。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近年来呈现逐步增长的态势,预计未来发展规模也将继续扩大。
二、我国消费现状情况
1.居民消费规模及倾向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无论是从消费规模还是从消费质量来看,一直呈现稳步增长态势,这与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有密切的关系。如图 2所示,我国人均居民消费由2000年的 3711元增长到 2022年的 31717.76元,消费水平呈现指数型增长,反映了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与 21世纪初相比确实有了很大提升,但同时也要注意到,从 2018年开始消费支出增长变缓甚至出现停滞现象,这与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发展环境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消费水平从客观上来讲能够反映内外部的经济发展状况,从居民主观角度来看,则与个人消费意愿有关,这也反映了目前居民消费动力缺乏的现状。


2.新兴消费业态崛起
数字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不同行业进行产业优化,也催生了一些新兴行业的崛起,比如网络零售行业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从交易规模来看,线上零售交易从 2015年的 3.87万亿的交易量变成 2022年的 11.76万亿的交易量,这其中重要原因是线上交易的便捷性和优惠性,使得这种模式的普及对象众多,普及范围也很广。从交易商品来看,线上交易的物品种类涵盖范围广泛,从日用品到数码产品,从小家电到定制家私,多样的种类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从营销方式看,线上零售交易的交易方式和宣传方式也在不断升级,从原先的淘宝、京东的线上自主购物,到后面小红书、B站等专业博主测评推荐,再到现在抖音、快手等平台直播带货,这些手段不断刺激着消费者,激起消费需求,从而带动行业消费扩张。
三、数字经济对大众消费升级的传导机制
1.产品创新机制
数字经济能够促进产品的不断创新,是促进居民消费升级、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外在动力。可以看到,当产品的产业链完善到一定程度时,其产品定位、经营方式、受众群体都会相对固化,无法拓展新的消费群体,也容易流失原有的消费群体。数字经济可以借助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分析最新的市场环境,了解同行的产品资讯,从而为自身的产品升级研发带来强大的数据支撑,也能够在中后期节约大量的时间成本。另外,数字经济所体现的创新性,不仅仅体现在全新的产品上,也体现在对原有产品进行创新改造,比如故宫文创产品就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而衍生出来的新创意商品,让其增添更多国家韵味。我们可以从“量”和“质”两个角度,分析数字经济对推动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
从“量”的角度分析,数字经济可以帮助传统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提高机械工作效率,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更大的工作量。传统的制造业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特定机械和特定的流水线工人进行固定的操作,这种生产方式在现代企业中则难以与其他高新技术产品比拟生产效率,降低了投入产出比。而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借助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的算力分析等手段,可以完成高水平的精细化复杂加工流程。另外,工业机器人的操作并不是一成不变,它可以根据不同产品的特性设置不同的检测加工工序,这样既能够改进工艺,也能够解放劳动力,促进产品创新升级。
从“质”的角度分析,企业在解决了前期的效率问题后,就要开始考虑个性化问题,即消费升级中如何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差异化需求。数字经济通过自身的智能化设定,从产品的生产环节就开始分析市场需求,了解特定用户的特定需求,并通过自身的计算分析,创造出更加柔性的个性化产品。如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智能家居,但基本款式较为单一,并没有针对不同客户群体进行定位分层,其实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可以根据不同国家甚至不同区域的居民生活消费特点和消费习惯,进行家居定制,同时计算预估产量,从产品的设计、预产、检测、售后等每一个环节都有大数据实时跟踪,精准监测,实现产供销紧密结合。另外,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信息的互通互联,让产品上中下游的商家能够显示信息共享,让供应商最快了解到客户的实时需求、消费习惯,捕捉到市场未来潜在的热点。因此从“质”的角度看,数字经济并不是传统产业的“敌人”,相反,数字经济的存在,恰恰能够帮助传统产品摆脱原先停滞不前的发展状态,最大限度地拓宽自身的产品道路。
2.产业结构升级机制
产业结构升级主要体现在产业外在框架的完善性和内在逻辑的自洽性。从横向角度来看,不同产业之间需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纵向的角度来看,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有完整的产业线规划,即生命周期的分析。数字经济能够帮助产业实现结构的合理规划,也能够帮助搭建一个完善的生命周期。
(1)合理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一个宏观概念,从大的方向看即是三大产业之间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从具体的方面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向:第一是资源配置。首先要了解不同产业之间的成本配置占比,包括产品加工深浅、加工复杂程度、资本密集度等,在了解了基本信息以后,需要结合产业具体发展情况进行资源重置。我国之前将重心放在了发展重工业上面,而现在则开始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其次,农业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产业,无论在什么时期,一直都被放在重点领域,这就体现了不同产业之间的合理配置。第二是区域产业协调性。不同地区会根据自身地理位置、经济情况来合理配置产业,但是不管是哪种产业,都可以借助数字经济作为辅助,如发展农业时,我们会借助智慧温室、自动驾驶收割机、植物保护无人机等来最大化保障粮食安全;又如工业方面,我们研发了智慧语音、指纹识别、3D打印机等高新技术产品,不同产业之间进行了合理配置,从而发挥区域最大优势。数字经济的发展,让传统部门原先以资金、资源密集为主导生成方式,变成了以技术、信息、知识为主要竞争力,这样能推动部门资源不断整合更新,加速迭代更新,不断让产业结构合理化。
(2)高级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其主要是指产业从初期研发到中期成熟、从简单到复杂、从较低水平到较高水平的蜕变过程。
数字经济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方面,可以从以下几点体现:第一是数据线上整合的高效化。数字经济技术融入到产业的各个方面,能够将不同环节的数据情况都汇总到一个数据库里,便于研发人员随时抓取和分析数据;同时这种一体式的数据管理方式,能够降低前期搜集数据的成本,具体较强的持续使用性。第二是提升了管理者的管理能力。管理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调取相应数据,同时可以借助技术平台进行数据的量化分析,还可以快速收集、整合其他部门的意见,从而制定出更加合理的管理计划。
四、结语
总而言之,数字经济在当前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我国的数字经济目前在平稳健康地向上发展,它在促进产品的更新迭代、刺激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上起了决定性作用;同时,数字经济也能够降低产品成本、促进居民消费升级。未来也应该看到,数字经济技术自身在不断更新迭代,必然会继续对大众消费结构优化、消费层级丰富等起到更大的帮助,从而不断优化居民消费结构,促进居民消费升级。
参考文献
[1]李嘉美 .数字经济赋能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的路径研究 [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03):41-44.
[2]陈岩,吴超楠 .数字战略构建中国数字经济新格局 [J].科技导报,2022,40(2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