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甘肃省中小型旅行社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
基金项目:2023 年高校教师创新基金项目(自筹项目):后疫情时期甘肃省中小型旅行社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2023B-333)2022 年度校级重点资助科研项目“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天水市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路径探索”(gsgzxy20220103)
赵文秀
作者简介:赵文秀(1984—),女,甘肃天水人,硕士,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教育
【摘要】在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形式下,甘肃省旅行社行业尤其是据大多数的中小型旅行社,如何找准定位、创新发展,努力在旅游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新时期甘肃省中小型旅行社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同时也指出了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大资源整合、创新产品业态、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调整营销策略等一系列转型升级的路径,以期为甘肃省中小型旅行社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关键词】甘肃省;中小型旅行社;转型升级
一、引言
近年来,甘肃省旅游业发展迅速,旅行社的数量也逐年增加,据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数据显示,截至2022 年12 月31 日,甘肃省旅行社的数量已达960 家。其中大部分为中小型旅行社。甘肃省中小型旅行社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和收入来源,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提升了甘肃省的知名度和形象等,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新时期,定制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云端旅游等新型旅游模式受到旅客的青睐,新形式、新需求、新格局、新手段倒逼中小型旅行社做出调整与转变,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趋势。
二、新时期甘肃省中小型旅行社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1. 客户需求变化
新时期,旅游客户需求多样化,主要表现在:对文化体验的兴趣不断增加。他们希望了解当地文化、历史和传统,参与文化活动,如传统节庆、手工艺品制作等;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性旅游关注度提高,如徒步旅行、生态保护区游览等;更加注重满足个人兴趣和需求,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团队旅游,希望有更多自由度和选择。根据甘肃省旅游协会的数据,近几年内,甘肃省旅游业中个性化旅游定制服务的需求增加超过了50%。中小型旅行社通过提供个性化定制旅游包,满足了这一需求。
2. 资源整合和合作困难
甘肃省中小型旅行社在资源整合和合作方面面临困难。一是中小型旅行社之间缺乏统一的合作平台,难以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和合作。缺乏一个可信赖的平台来促进合作和信息共享。二是中小型旅行社之间在合作意识和文化方面存在欠缺。缺乏共同愿景和目标,以及缺乏相互信任和合作的文化,使得资源整合和合作变得困难。三是资源分散,没有形成集中的资源池,这也导致了资源整合的困难,无法实现规模效应和提高竞争力。四是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和规范,如合作协议、业务配套等。
3. 市场竞争加剧
甘肃省的大型旅行社具有品牌、资金、人力、市场规模等优势,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旅游选择、价格竞争、便捷的预订渠道等方式吸引客户,而中小型旅行社的品牌知名度通常较低,资金、人力以及市场规模有限,可提供的旅游选择不足,在面对价格竞争时也不占优势。根据市场调查,竞争对手的价格通常相差不大,导致价格敏感的客户往往选择既便宜又具有品牌的旅游产品。再加上新时期数字技术的应用、在线旅游平台的崛起加剧了中小型旅行社的竞争。
因此,中小型旅行社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另辟蹊径,如可以在产品创新、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等方面下功夫。
4. 资金短缺
中小型旅行社通常面临资金紧张的情况,包括运营资金、市场推广费用和投资旅游资源的资金需求,因此需要寻找外部资金来源。根据行业研究,许多中小型旅行社需要通过银行贷款或私募股权来融资,但银行对风险较高的旅游行业也会持谨慎态度,融资渠道有限、难度较大。而转型升级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产品开发、市场推广、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成本。根据行业数据,中小型旅行社进行转型升级计划的平均资金需求可达数百万人民币。再加上旅游业具有季节性和不确定性,这增加了融资的风险。中小型旅行社可能在旅游旺季获得较高的收入,但在淡季可能面临亏损。根据甘肃省旅游业的历史数据,季节性和市场不确定性导致中小型旅行社的财务波动较大。
5. 高素质人员缺乏
旅游行业吸引了大量求职者,但高素质员工相对稀缺。中小型旅行社可能难以与大型竞争对手竞争高素质人才。一是中小型旅行社的经营状况和利润水平相对较低,因此无法提供较高的薪酬待遇,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二是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提供全面的员工培训和发展计划,这导致员工技能的提升受限。三是甘肃省的地理位置较为偏远,难以吸引来自其他地区的高素质员工,本地区的专业人员因地理位置、薪酬待遇、发展前景等影响也会选择到甘肃省大型旅行社或省外发展。四是甘肃省旅游业受季节性影响较明显,这就可能导致员工在淡季时失业的现象,降低了对高素质员工的吸引力。
因此,面对新挑战,甘肃省中小型旅行社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趋势。
三、新时期甘肃省中小型旅行社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
1. 加大资源整合,联合经营,提升风险预判及危机应对能力
资源整合和联合经营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带来规模效益和资源优势,可以推动不同行业之间的合作创新,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金,带动甘肃省经济增长和就业,同时也能提升风险预判及危机应对能力。
(1)资源整合与资源细分
甘肃省的地形狭长,资源较分散,在进行资源整合时可将其进行细分,如文化旅游线路、研学旅游线路、康养旅游线路等。其资源整合既可以涵盖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等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艺术价值的文化遗产,形成文化旅游产业链;也可以辐射敦煌莫高窟、张掖丹霞地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研学基地,形成完整的研学旅游产业链;同时还可以带动温泉度假村、健身机构、医疗机构等多个领域,形成康养旅游的完整闭环等等。
(2)建立共同合作愿景
甘肃省政府可委托信赖的专业机构或大型旅行社建立一个或几个旅游平台,将中小型旅行社串联起来,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同时中小型旅行社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和协调机构,各方共同制定规范和标准,明确各方的责任和权益,对合作伙伴提供的资源进行评估和整合,充分利用各方的优势,形成协同效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合作会议,及时沟通问题并解决。政府对合作较好的中小型旅行社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并将合作经验向省内其他中小型旅行社推广。
2. 创新产品业态,构建旅游与文化、教育、康养、信息技术等深度融合的旅游新模式
为适应新时期旅游发展需要,甘肃省中小型旅行社应积极创新发展业态,以“旅游+”模式的新产品为核心,以个性化服务为依托,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文化美、生态美、百姓富的文化和旅游强省为目标,实现转型升级。
(1)“旅游+ 文化”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甘肃省中小型旅行社可以和景区合作开发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培养本土化、专业化的文化传播者,包装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创产品,促进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并利用信息技术将这种“文化载体”进行传承和弘扬。
(2)“旅游+ 教育”
“旅游+ 教育”是一种将旅游与学习相结合的教育形式,通过实地考察和互动体验,为学生提供实践和跨学科的知识。中小型旅行社可以和学校或教育机构合作,开展定制化的旅游+ 教育项目,结合科技和创新教育方法,利用虚拟现实、在线学习和社交媒体等工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团队合作、领导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机会,促进他们的个人成长和综合素质发展。
(3)“旅游+ 康养”
甘肃省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具有发展旅游+ 康养的潜力。中小型旅行社可以和康养度假村、养生山庄等合作,结合科技和创新,利用健康管理App、智能设备等工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康养服务,满足老年人、工作压力大的白领、健康养生爱好者等不同人群的需求。信息技术始终贯穿于旅游、文化、教育和康养中。
3. 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构建规范化、专业化、智能化的新格局
(1)培训和发展员工
中小型旅行社可以通过培训和发展员工来提高管理水平。这包括提供相关培训课程、研讨会和培训计划,以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技能。建立员工培训计划,包括培训新员工、提高客户服务技能、了解目的地知识等。确保员工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一家中小型旅行社引入了员工培训计划,包括旅游目的地培训、客户服务技能培训和数字化工具的使用培训。据旅行社内部数据显示,员工满意度得到提高,客户投诉率下降了10%。
(2)制定战略计划
制定战略计划是提升管理水平的关键。确保公司有明确的愿景、使命和战略目标,以指导管理和决策。与管理团队合作,制定战略计划,包括市场定位、产品开发、市场推广和财务目标。定期评估战略计划的执行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调研中,一家中小型旅行社制定了一份三年战略计划,明确了扩大客户群体、提高服务质量和增加盈利能力的目标。根据公司内部数据,公司成功实施了战略计划,实现了盈利能力的增长。
4. 调整营销策略,提升跨界营销、整合营销能力,塑造品牌形象
(1)专业化发展
甘肃省中小型旅行社在进行市场定位时需要避开大型旅行社的定位策略,进行集中市场定位,走专业化发展道路。一是可以根据旅游者的需求和偏好,将目标市场进行更细致的细分,如家庭亲子游、生态探险游、养生旅游等,这有助于更精确地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也能更好地发挥中小型旅行社的资金、人力、宣传等方面的优势。二是深挖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内涵,增强旅游者体验的深度和广度,进而从本质上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2)优化数字营销
新时期,线下的旅游服务逐步与“线上云端”“云端博物馆”等融合,因此,甘肃省中小型旅行社也应加强数字营销,包括社交媒体、搜索引擎优化(SEO)、电子邮件营销等,以扩大在线可见性。投资于在线广告、社交媒体推广和网站优化,以提高网站流量和在线预订率。利用分析工具来跟踪数字营销活动的效果。调研中,有一家中小型旅行社增加了在社交媒体平台的宣传投放,制作了吸引人的旅游视频,并通过Google Ads 提高了网站的搜索排名。根据旅行社内部数据,网站流量增加了30%,在线预订率提高了10%。
(3)强化品牌建设
建立强大的品牌形象可以增加客户的信任和忠诚度。中小型旅行社应重视品牌建设。重新评估品牌标识、口号和核心价值观,以确保它们与目标市场细分相匹配。提供一致的品牌体验,包括线上和线下。调研中,一家中小型旅行社重新设计了其品牌标识和网站,以突出其文化探索和生态旅游的核心价值。根据旅行社的数据,品牌重塑后,客户满意度提高了15%。
四、结语
在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形式下,甘肃省中小型旅行社需要重新进行市场定位,进行资源整合、联合经营,创新产品并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服务,塑造中小型旅行社特有品牌,才能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为甘肃省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赵文秀. 后疫情时期天水市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索[J].国际公关,2023(11):92-94.
[2] 吴萍,董畅.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互联网+”推动智慧旅游发展的思考[J]. 互联网天地,2021(7):51-56.
[3] 吴媛. 后疫情时代旅行社发展对策探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21,42(17):37-38.
[4] 郭海茹. 后疫情时期旅行社面临的问题及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3(2):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