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策略探析
林 青
作者简介:林青(1990—),女,重庆人,本科,重庆艺术学校,会计师,研究方向:内部控制、成本管理、预算管理、风险管理、绩效管理
【摘要】职业院校作为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重要机构,财务管理对于其运行和发展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推进,职业院校财务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内外部风险和挑战。因此,加强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职业院校财务内部控制的框架和要素,阐述了其对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准确性的重要作用,列举了职业院校财务风险的常见类型,如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探讨了职业院校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面临的挑战,包括系统安全和数据保护不足、技术设备老化和更新不及时等,并提出了加强职业院校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的建议,以此来促进职业院校财务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职业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防范策略
一、引言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职业院校在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职业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在学校的日常运营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财务内部控制是保障学校财务活动正常运行和风险防范的关键机制。随着职业院校规模的扩大和运作复杂性的增加,财务管理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内外部风险挑战。因此,深入探索职业院校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职业院校财务内部控制概述
1. 财务内部控制框架和要素
职业院校财务内部控制是确保财务活动有效运行和风险防范的关键机制,它由一系列框架和要素组成。职业院校财务内部控制框架包括制定明确的财务目标和策略、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确立适当的授权和审批程序、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制度和流程等。
职业院校财务内部控制的要素包括风险评估和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和审查以及监控与反馈。风险评估和管理要素涉及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应对措施的制定。控制活动要素涵盖了各种内部控制措施,例如审计和审查制度、预算控制、财务报告的准确性验证等。信息与沟通要素包括财务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确保各级管理者及时获得准确的财务信息。监督和审查要素涉及内部审计和监管机构的监督、评估和审查工作。
2. 职业院校财务风险的常见类型
一是市场风险,即涉及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包括经济周期波动、竞争压力、招生情况不佳等因素对学校财务状况的影响。二是政策风险,包括政府政策变化对职业院校财务运作的影响,如财政拨款减少、教育补贴政策调整等。三是流动性风险,指职业院校在资金流动和现金管理方面面临的风险,如资金短缺、不合理的资金运用等。四是信用风险,包括职业院校与相关方之间的信用关系,涉及未能按时支付款项、合作伙伴违约等情况。五是操作风险,指职业院校内部业务流程和操作活动可能出现的错误、失误或不当行为所导致的风险,如内部控制不足、人为失误等。六是技术风险,涉及职业院校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风险,如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
3. 职业院校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1)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建立明确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职业院校的财务活动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合理的授权和审批机制、科学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制度,以及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提高财务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报告效率,减少错误和失误的发生,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降低财务风险和损失
通过制定适当的控制措施和风险评估机制,及时识别和应对潜在的财务风险,防止财务资源的浪费和损失。例如,建立完善的审计和审计制度,加强对财务活动的监督和检查,可以有效防范财务舞弊、错误和盗窃等风险,保护职业院校的财务安全。
(3)增强财务透明度和信任度
通过规范的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使财务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对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清晰可见。这样可以增强职业院校的财务透明度,提高各方对财务信息的信任度。透明的财务管理和披露能够建立起职业院校与政府、合作伙伴、投资者等各方之间的信任关系,有利于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三、职业院校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面临的挑战
1. 系统安全和数据保护不足,技术设备老化和更新不及时
首先,职业院校在财务管理中涉及大量的敏感数据,
包括学生和员工的个人信息、财务交易记录等。由于缺乏足够的投入和关注,院校的信息系统安全措施可能不够完善,存在数据泄露、网络攻击和恶意软件等安全威胁。缺乏有效的数据保护机制可能导致财务信息的泄露和不当使用,对职业院校的财务安全和声誉造成潜在风险。其次,职业院校往往面临有限的财务预算,导致技术设备的更新和升级相对滞后。老化的硬件设备和过时的软件系统可能存在性能低下、易受攻击和不兼容等问题,影响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例如,财务系统的运行速度缓慢或出现故障,可能导致财务数据的延误或丢失,增加财务风险和管理成本。
2. 流程缺失或不规范,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
首先,流程缺失或不规范可能导致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和步骤存在漏洞或盲区。职业院校的财务管理涉及众多的流程和程序,包括财务预算、采购、支付、报销等。如果这些流程缺乏明确的规定或不规范执行,就容易造成财务管理中的失误、遗漏或滥用等问题,增加了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其次,即使职业院校建立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如果执行不到位,同样会降低财务管理的效果和风险防范的能力。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需要有合适的人员、适当的授权和责任分工,以及严格的监督和审查机制。然而,职业院校可能存在人员素质不高、内部监督不力、审计机制薄弱等问题,导致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 财务人员素质和能力不足,培训不完善
首先,财务工作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需要财务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然而,一些职业院校的财务人员可能缺乏必要的专业背景和培训,导致其在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不足。缺乏专业素质的财务人员可能无法正确理解和应用财务管理的原理和方法,从而增加了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其次,职业院校可能存在培训不完善的问题。财务工作不断演变和发展,新的财务管理方法和工具不断涌现。如果职业院校没有及时提供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机会,财务人员就无法跟上最新的发展动态,无法了解和应用最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和实践,限制了其提升财务管理能力和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例如,职业
院校的财务人员缺乏相关的会计和财务知识,可能会导致账务处理错误或财务报表不准确。另外,如果财务人员没有接受过适当的培训,可能会对新出台的财务法规和政策不了解,无法正确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增加了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
4. 监督机制不健全,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首先,监督机制不健全可能导致财务内部控制的执行和效果无法得到有效监督和评估。在职业院校中,监督机制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个层面。内部监督涉及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和监察等部门的职责,而外部监督则涉及相关监管机构和审计机构的监督职能。如果监督机制不健全,可能导致监督职责不落实、监督措施不完善,从而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其次,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可能影响其对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评估,从而增加了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
四、职业院校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对策
1. 加强信息系统安全防护,定期更新与维护
第一,应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这包括采取适当的网络安全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数据加密等,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同时,建立严格的访问权限管理制度,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敏感财务信息。第二,定期更新与维护信息系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威胁的不断演变,职业院校应定期更新系统软件和补丁,以修复已知漏洞和弥补安全风险。此外,对硬件设备也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第三,建立信息系统安全团队,负责监测和处理潜在的网络安全威胁。该团队可以进行系统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及时发现并修复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
2. 完善内部控制流程,落实职责和权责
第一,制定明确的内部控制流程,包括财务活动的规范步骤、审批流程和相关记录。流程设计应考虑到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权责,确保各项财务活动的合规性和规范性。第二,明确每个人员的职责和权责,并建立相应的岗位职责说明书或工作手册。财务人员应清楚自己的职责范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减少职责模糊和责任推卸的情况发生。第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规范财务活动的操作和流程。制度应包括授权制度、审批制度、核算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等,确保内部控制措施得以有效执行。例如,可建立内部审计部门或委员会,负责对内部控制流程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各项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该部
门或委员会可以定期进行内部控制的自查和检查,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3.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强化内部控制培训
第一,制定全面的内部控制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的目标、内容和方式。培训计划可以包括基础财务知识、内部控制理论、财务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内容,以满足财务人员的不同培训需求。第二,组织内部控制培训课程,邀请专业人士或外部机构进行培训。这些培训课程可以包括理论讲座、案例分析、实操演练等形式,帮助财务人员深入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第三,建立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内部控制学习资源,如电子书籍、学习视频、在线课程等。财务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自主学习和提升内部控制知识和技能。第四,定期组织内部控制培训活动,如内部控制讲座、研讨会、案例分享等。通过与同行的交流和经验分享,财务人员可以加深对内部控制的理解,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4. 建立内部监督机制,提高内审机构独立性
第一,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负责对财务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估。该机构应与财务部门相互独立,并直接向高级管理层或董事会汇报,确保其独立性和权威性。第二,明确内审机构的职责和权限范围,包括内部控制评估、风险识别、审计计划制定、审计实施、问题发现和整改跟踪等。确保内审机构能够全面、独立的开展审计工作,并对审计结果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第三,内审机构应与高级管理层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向管理层汇报审计进展和结果,共同讨论并解决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增强内审的透明度和有效性,确保内审意见得到充分重视和采纳。
五、结语
综上,通过建立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框架,职业院校能够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准确性,降低财务风险和损失,并增强财务透明度和信任度。未来,职业院校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的研究将继续深入探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普及,职业院校将面临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财务风险,如网络安全风险、数据隐私风险等。因此,需要不断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技术支持和创新,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陈琴 . 职业院校财务管理水平提升的策略 [J]. 营销界,2021(Z6):110-112.
[2] 钱周年 . 会计信息化对职业院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 当代会计,2021(3):177-178.
[3] 辛宇 . 浅析职业院校财务管理体制创新 [J]. 财会学习,2020(7):51,53.
[4] 杨华凤 . 职业院校财务管理体制创新探析 [J]. 财经界,2020(6):176-177.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