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业财融合”视角的高校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构建探究
孙舒越
作者简介:孙舒越(1992—),女,山东沂水人,汉族,硕士研究生,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高校预算编制、财政一体化、高校税务、项目支出绩效管理
【摘要】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财务工作应当探索管理过程中的提质增效,通过引入多元信息技术实现构建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借助信息技术实现高校财务工作的“业财融合”。本文初步阐述了高校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构建中的“业财融合”的概念内涵,简要分析了基于“业财融合”视角的高校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的构建特点与价值,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构建策略及实践方法。
【关键词】业财融合;高校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构建策略
一、引言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治理水平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发展趋势,“业财融合”旨在将高校财务工作和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开展智能化的管理建设,构建出财会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在“业财融合”视域下,高校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应当注重业务进程化、财务信息化、管理智能化以及发展国际化的构建特点,有利于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降低财务风险的概率,节约财务管理的成本,推动建设信息化的智慧校园。
二、高校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构建中“业财融合”基本概述
高校信息化建设视域下,财务工作作为高校建设管理中的核心板块,应当积极探索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融合渗透。高校可以构建财务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利用信息平台系统的多样化沟通推动高校财务工作的“业财融合”。业财融合是一种将业务和财务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的协同管理方式,旨在通过信息、资源以及数据的沟通共享,充分发挥财务工作对学校发展的推动促进作用。在高校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的构建进程中,“业财融合”旨在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和教育业务之间的融合发展,以优化教育业务为基础进行财务参考和预算管理,打造科学化、信息化、协同化的财务治理进程。
三、基于“业财融合”视角的高校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构建特点
1. 业务进程化
在业财融合视域下构建高校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的首要核心在于实现高校财务工作的业务进程化,建设全面、规范、系统的业务流程,通过一体化信息平台的设计工序保障高校各部门工作协调运行。传统模式下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缺乏整体视角,各部门和工作板块之间相互独立,阻碍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优化提高。基于“业财融合”视角构建高校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能够立足于优化高校业务管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通过系统科学的业务进程化设计促使高校财务工作高质高效运行。
2. 财务信息化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基于“业财融合”视角的高校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实现高校财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优化提高。财务信息化是其中最显著的构建特点,旨在利用一体化信息平台,高效获取各工作板块和各部门之间的财务数据,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和软件平台统计分析技术进行数据整合,利用一体化信息平台打破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孤岛和信息屏障,进而为高校的财务优化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3. 管理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打造“智慧校园”已经成为当下高校建设管理的核心发展趋势,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基于“业财融合”构建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能够充分体现财务管理工作的智能化发展。终身学习视域下,高校财务管理人员既要注重专业性工作能力的提高,更要关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融合应用,时刻保持着危机意识进行自我提升,借助“业财融合”与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打造高校复合型财务人才队伍,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在管理智能化建设进程中,能够借助一体化信息平台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避免和减少工作失误造成的影响,有效推动了高校财务工作效率的优化提高。
4. 发展国际化
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高校的国际化交流趋势愈发明显。近年来高校留学生比例逐渐升高,高校生源也不仅仅局限于国内范围,具有显著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基于“业财融合”的教育一体化信息平台也具有发展国际化的特点,平台交流语言、管理功能、操作机制等等逐渐适配于国际化的发展需求,有效提高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充分适应了全球化时代的发展需求,为高校的国际化发展保驾护航。
四、基于“业财融合”视角的高校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构建价值
1. 有利于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时代发展进程中对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旨在以最大程度上减少管理所占用资源、降低管理成本、落实管理责任为主要目标,强调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科学发展。基于“业财融合”视角构建高校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能够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动态管理,对财务预算规划工作、成本核算工作、财产清查工作等内容落实精细化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度和精度,增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充分推动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全面落实。
2. 有助于降低财务风险的概率
高校传统财务管理模式需要财务工作人员针对各项业务内容进行综合管理与细致分析,容易出现人为失误问题,从而造成高校的财务风险。基于“业财融合”建设高校财务一体化平台,能够加大高校内控建设力度,促使财务管理人员充分了解业务基本情况,明确和树立业务风险点和控制点,通过与业务负责部门的协同工作,利用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促进业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加强资金层与信息层的有效融合,完善了财务风险管理预警机制和防范机制,大幅度减少了高校财务工作风险概率,助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稳定运行。
3. 有利于节约财务管理的成本
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大致包括了教职工薪资、设备资源折旧情况、资产摊销信息等等,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反复核算。基于“业财融合”视角构建高校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能够利用平台功能将内部控制嵌入信息系统之中,减少财务管理工作中重复性工作环节,通过系统操作代替人工操作,科学合理地利用财政资金,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损耗,有利于高校财务管理成本的节约。
4. 有益于建设信息化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是教育信息化的高级建设形态,旨在构建智慧教育环境、智慧教学资源、智慧校园管理以及智慧校园服务。基于“业财融合”视角构建高校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能够从校园管理层面推动高校管理工作的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发展。利用一体化信息平台一方面可以共享数据和传递信息,解决财务独立问题,另一方面还能够促使管理人员全面掌握各种财务数据,为业务活动的开展提供科学指导。
五、基于“业财融合”视角的高校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构建策略
1. 建设信息化领导小组,强化业财融合思想认知
“业财融合”视域下构建高校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需要提供科学完善的人员机制保障,建设信息化的领导小组,注重强化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业财融合”思想认知,主要包括权责划分、人才引进和教育培训三个层面。一是权责划分:业财融合的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囊括了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各个层面,高校应当建设科学完善的信息化领导小组,立足于业务财务相结合视角进行具体的责任分配,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有序运行。二是人才引进:是指高校应当加强“财务+ 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力度,打造出一支具有专业水准、高业务能力和多元技术水平的高校财务管理队伍,助力高校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的有效应用与科学落实。三是教育培训:是指对于高校原有的财务管理人员,需要结合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的应用进行专项化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加强工作人员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培养,促使管理人员能够自主操作系统运行、后台管理以及运行维护等工作。通过专业讲座、线上教育、定期会谈等多样方式,加强“业财融合”思想的培养与渗透,充分推动高校财务一体化建设,促进高校财务管理队伍能力水平的发展提高。
2. 推动数据标准化治理,加强部门信息系统对接
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落实“业财融合”理念,构建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需要坚持全校同步发展的统一思想,注重各项数据的标准化治理,加强各部门之间信息系统的有效对接,充分利用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进行数据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交流整合,助力高校财务管理效率的优化提高。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应当统一编码规则,强化学生收费系统、核算系统、预算系统、工资管理系统、人事部门、教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等各个板块的统一对接,通过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进行相关数据的实时传输与信息交换,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同理合作,避免财务管理工作出现衔接脱节的问题,进一步推动业财融合建设,借助构建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为企业赋能助力。
3. 利用智能化信息平台,优化财务管理基本流程
“业财融合”视域下,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运用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能够充分推动财务管理各项流程内容的智能化建设,助力财务管理成效的发展提高,主要包括财务预算分析流程、财务报账核算流程以及财务收费管理流程三个板块。一是财务预算分析流程:在高校预算工作中基于业财融合视角建设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有利于高校预算中在线申报、流程审批、项目库管理等各项流程的规范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预算效果,减少预算后期的调整风险,有助于减少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自动生成预算报告等等。二是财务报账核算流程:传统保障核算需要报销人员在各个部门之间反复核对,具有报销程序复杂、报销流程长、报销效率低的问题。将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应用到财务保障核算管理流程之中,能够通过业财融合的理念进行区块链的技术划分,将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放置到线上平台中来,保障数据信息的流通性和一致性,增强财务报账核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平台优势,助力高校保障核算工作效率的优化提高。三是财务收费管理流程:主要指学生缴费工作中的财务管理,能够通过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收费管理工作的精细化运行。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基于学生基础信息,全面掌握学生的休学情况、退学情况、缴费情况等内容,收费系统由银行卡拓展为线上多元渠道,通过一体化信息平台促使学生自助缴费和系统管理,通过系统软件定期核查,促进高校收费管理水平的发展提升。
4. 强化全面性风险意识,做实高校内控建设发展
基于“业财融合”视角构建高校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的进程中,“强化风险意识、做实内控建设”是高校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任务。能够加快推进财务、资产、科研、教学等各个业务板块的科学对接,通过平台制度建立明确的财务管理规则和流程,减轻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人员影响,有效推动高校内部控制效果的优化提高。利用平台系统能够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全流程控制,利用大数据分析将风险问题排除于系统之外,准确把握业务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和潜在风险点,实现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的科学统一,助力强化高校财务管理的风险意识,促进高校内控体系的建设发展。
六、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应当充分落实“业财融合”理念,构建财务一体化的信息平台,推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发展。高校应当建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强化业财融合思想认知,推动数据标准化治理,加强部门信息系统对接,利用智能化信息平台,优化财务管理基本流程,强化全面性风险意识,做实高校内控建设发展,充分发挥高校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的管理优势,助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成效的优化提高。
参考文献
[1] 黄莉. 业财融合视角下企业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研究分析[J]. 现代营销(上旬刊),2023(5):1-3.
[2] 陈思琪. 业财融合视角下高校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分析[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3(7):43-45.
[3] 王琳,王春子,朱慧丽等. 业财融合背景下高校财务预算一体化管理的策略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23(3):162-164.
[4] 刘锐军,罗德慧. 基于“业财融合”视角的高校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构建探究[J]. 教育财会研究,2022,33(02):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