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国有企业战略规划管理问题及措施
 

国有企业战略规划管理问题及措施
王艺霏
作者简介:王艺霏(1990—),女,贵州贵阳人,硕士研究生,贵州铁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级经济师,高级职员,研究方向:战略规划
    【摘要】“战略”可以为国有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指明方向,同时也是其发展的目标,“规划”则是确保国有企业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从当前国有企业战略规划管理具体实施的情况来看,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笔者针对国有企业战略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规划管理的过程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具体规划管理的有效措施,希望本次研究有助于国有企业的战略规划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国有企业;战略规划;管理问题
    一、引言
    战略是以长远、整体的视角对组织的壮大发展做出指导的重要方针,自古以来我国对战略都十分的重视,战略涉及的学科较多,其中不单单包括管理学科,同时还包括经济学、军事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国有企业若想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实现长远发展,就需要对战略规划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通过各种有效措施不断优化和改进战略规划管理工作。
    二、国有企业战略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战略规划的编制流于形式
    部分国有企业在进行战略规划编制时存在着流于形式的情况,在经营与发展中未能够对战略规划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未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当前企业所处于的环境加以分析,致使这部分企业依然把短期经济效益的提高作为经营目标,这就很容易导致国有企业内发生风险事件,从而影响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部分国有企业的战略规划编制意识较为薄弱,仅仅是按要求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任务,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质量均难以得到保障。这部分企业在编制战略规划时,一旦遇到很难化解的问题,通常都会选择视而不见,并未针对问题做出深入的研析,导致编制的战略规划缺乏严谨性,很难为企业的发展做出科学的指导。还有一些国有企业在编制完战略规划,并向有关部门上报后便将其搁置一边,未将其具体的落实。
    2. 频繁的调整战略规划
    国有企业在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和优化国有资本的结构和布局。近些年,混合所有制全面改革实施,僵尸企业被清理以后,国有资本正在加快竞争优势较差的企业退出行业市场的速度,以此集中发展重要领域、民生行业以及国家经济支柱型企业。而国有资本结构和布局在不断的调整和优化,甚至经常是部分国有企业刚刚完成战略规划的制定,企业的业务和核心资产就面临着充足的问题,导致企业在执行战略规划时频频出现被中断的情况,最后造成战略规划的编制和执行不了了之。
    3. 战略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得不到保障
    部分国有企业虽然在董事会下方设置了战略委员会,但是却空有其名,不仅配置的工作人员较少,同时还有部分工作人员的专业不对口,并未切实的履行自身的职责,战略规划管理工作中关键一环缺失,董事会也很难站在战略规划的角度有效地把控企业的重大决策。还有一些国有企业则未针对战略规划管理工作设置专门的部门,而是由其他部门代为实施,而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被非战略规划工作占据着。还有一些国有企业缺乏战略规划管理制度,管理流程不够明确,战略规划管理工作仅停留在表面,得不到有效保障。
    三、国有企业战略规划管理的过程
    战略规划是一项涉及国有企业财务、投资、经营与生产等活动,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国有企业战略规划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第一,战略规划分析。调查、分析现阶段国有企业所面临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以此为企业制定符合其发展需求的战略规划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制定战略规划。国有企业需要结合战略规划分析结果制定战略规划,明确企业发展的目标、愿景以及任务。在具体制定的过程中,通常会制定多个方案,再借助外部机构或者专家的论证、内部评议、上级部门的审批,从中选择出最为契合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这也是企业后续顺利落实和执行战略规划的重要前提。第三,执行战略规划。执行战略规划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将战略规划转变成为企业发展动力的过程,是推进国有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第四,评估战略规划。针对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估,对战略规划制定的有效性与科学性进行审视,以此确保制定的战略规划与国有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情况相符。在评估战略规划时,国有企业需要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战略规划,以此确保战略规划可以为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由此可见,通过战略规划评估工作的适时开展,可以为企业战略规划调整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依据。
    四、优化国有企业战略规划管理的有效措施
    1. 深化对战略规划管理的认知
    若想将战略规划管理工作切实地落到国有企业的各项活动中,就需要深化相关工作人员对战略规划管理工作的认知,促使其可以积极地化解以往该项工作流于形式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发挥该项工作的效能。尤其是国有企业管理阶层,更加需要认识到当前企业经营与发展所处的复杂环境,并意识到该项工作开展对企业应对风险的重要作用。国有企业管理阶层需站在长远发展的视角,对现阶段企业发展的形势进行分析,不仅需要认识到国有企业可创造的效益,同时还需认识到自身需要履行的社会责任,确保企业制定的战略规划符合国家发展。国有企业管理阶层还需要加大战略规划管理的宣传力度,促使企业内部工作人员意识到开展战略规划管理的必要性,以此实现对内部资源的整合,通过对企业生产、人员以及资产要素的统筹管理,将战略规划管理工作落实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国有企业在完成战略规划的制定后,需将战略规划管理任务落实到各个部门,促使各个部门可以清晰地了解自身在战略规划管理中需要承担的责任,并根据自身的工作内容选择具体的执行方式,从而保证战略规划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2. 战略规划管理中需重点关注的外部因素
    第一,国家战略。现今我国国有企业不单单需要自主经营、创造经济效益和自负盈亏,同时还需要切实地履行国家以及党赋予其的重要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这也是国有企业和普通企业之间的差异所在。国有企业在进行战略规划制定时,需要将国家战略作为重要指导,准确地定位自身在国家战略中的位置。只有将国家战略融入到企业自身的战略规划中才能够更好地把握国家战略的红利,为企业的主动发展赢得机会。
    第二,城市发展。各地国有企业在地方发展中同样占据着非常关键的位置,不仅可以为城市发展贡献利税,同时还可以提高城市居民就业率,并且还可以促进城市产业的做大做强,甚至关系着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地方国有企业在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被烙印上所在区域的印记,与其所在城市的发展为相辅相成的关系。为此国有企业在制定战略规划时一定要以其所在城市的发展定位为依据,准确地定位自身在城市功能或者当地产业中的位置,从而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三,产业环境。国有企业在进行战略规划制定时,需全面地、深入地针对其所处行业产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还需针对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社会群众的消费趋势等进行分析,以此对产业的发展趋势做出合理的预判,全面了解价值链中各利益相关主体的诉求,从而准确地把握商业时机,为自身在行业市场中的生产与发展助力。
    3. 严格地把控战略规划审查
    首先,加强战略规划质询机制的构建,针对战略规划的具体执行情况和年度评价结果,由相关责任人对战略规划和具体执行情况之间的差异进行汇报,同时提出合理化的改进方案,并针对战略规划执行不理想的部分进行质询,以便及时诊断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助推国有企业战略规划目标的达成。
    其次,加强战略规划反馈机制的构建。针对国有企业战略规划的执行的评估和质询结果,收集企业执行战略规划时的反馈意见,并针对战略规划进行合理的调整与优化,确保企业各项活动的开展均在战略规划的控制范围内。
    再次,大力维护国有企业战略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从而更好地指导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
    最后,针对国有企业战略规划的执行进行资源上的整合,为战略规划的执行提供重要的资源支撑。
    4. 为国有企业战略规划的执行提供重要保障
    国有企业在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要将战略规划有效地运用起来,而并非是将其挂起来。借助战略规划执行考核,将战略规划落到实处。在这一过程中,国有企业需要积极地以发展为导向构建完善的战略规划执行绩效考核体系,对战略规划各项指标进行分解,并将其融入到企业经营计划以及各部门经营考核中。国有企业还应该积极地成立绩效考核小组,由其负责实施各部门战略规划执行情况的考核,根据绩效考核评分对被考核对象做出相应的奖惩,其中既包括精神方面的鼓励和批评,也包括物质方面的奖励与惩罚,同时还需要为其提供岗位晋升的机会。除此之外,国有企业还应该为战略规划的执行提供重要的企业文化保障。国有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将企业的发展愿景和使命,在企业文化中融入战略规划,这样更加有助于提高企业内部整体工作人员对企业的认同感,才能够促使其可以树立起战略规划管理意识,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行为中,从而提高企业整体工作人员凝聚力,形成企业整体工作人员上下齐心协力执行战略规划的局面,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在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在国家战略中、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和承担的社会责任,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制定战略规划。国有企业在具体制定和执行战略规划时,既不可以裹足不前,也不可以妄自菲薄,积极地整合自身现有的资源,同时客观地认识自身存在的短板与问题,准确地把握发展的时机,未雨绸缪地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制定战略规划。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战略规划十分的关键,其关系着企业的发展,所以企业一定要在执行战略规划的过程中,及时地进行纠偏、纠错,避免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发生“假大空”的情况,从而确保自身可以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嫣娜. 从风险管控视角分析国有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体系构建[J]. 财会学习,2023(17):4-6.
[2] 孙鹏. 基于战略视角的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3(5):90-92.
[3] 黄翀. 新时期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研究[J]. 中国产经,2023(6):35-37.
[4] 胡延岸. 国有企业战略重组绩效评价研究[D]. 山西财经大学,2023.
[5] 钟培长. 国有企业战略型财务管理体系构建探究——以W 集团为例[J]. 国际商务财会,2022(24):74-77.
[6] 韩争荣. 新形势下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的应用价值及实践路径研究[J]. 中国市场,2022(34):151-153.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886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