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的企业成本核算探索
 

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的企业成本核算探索
熊欣
作者简介:熊欣(1987—),女,江西南昌人,汉族,本科,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师,研究方向:基础理论
    【摘要】企业成本核算是企业整个管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经营规范、科学生产与预期效益获得等方面,会发挥出决定性作用。科学、规范的成本核算工作,能够有效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助推企业上升发展。对此,本文针对企业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如何实现优化成本核算工作展开探讨。通过分析企业成本核算转向精细化管理面临的困境,指出企业不仅要从宏观视角挖掘问题所在,也要把控成本核算工作中的细节,从制度到核算方法都需要进行创新、优化。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企业;成本核算;困境;策略
    一、引言
    为了规范各行业企业的成本核算,财政部相继推出《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煤炭行业(2016)》《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电网经营行业(2018)》《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油气管网行业(2021)》等文件。从大环境背景下来看,企业成本核算规范化是主流趋势,2021 年11 月24 日,财政部印发《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进一步加强会计管理,为“十四五”规划与“2035 远景”目标实现创造有利条件。因此,企业要适应社会发展变革,全面优化内部管理体系,就需要切实把握住成本核算这一关键,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革新成本核算工作,对目前成本核算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更加规范、合理地控制,来保障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稳定,增强自身综合实力。
    二、精细化管理对企业成本核算的价值作用
    1. 有利于纠正成本预算偏差
    企业成本核算工作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进行优化,可以进一步保障企业运营成本的合理控制。企业有望将运营生产的实际消耗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甚至是远低于预算的具体估值。这能够充分保障企业在满足自身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实现企业所期望的经济效益追求,还能助推企业拓展业务的活动空间与必要条件。企业成本控制是以成本预算为参考,各部门执行需要按照预算要求的各项内容进行合理的控制。有部分企业为了完善对成本支出的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加大对成本的管控力度,会设置一些硬性指标来削减预算,敦促部门减少成本支出。这种方法看似在进行精细化管理,却并没有产生实际效益,反倒是对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增加了负担。真正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精细化管理,是能够实现合理节约日常开支,符合企业预算要求,保证企业实现运营目标的管理方式。
    2. 有利于保障成本控制稳定
    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优化,可以作用到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环境的层面上,为企业全面推进科学高效的成本核算工作提供充分保障。而且实现企业核算成本管理环境的优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为企业应对行业发展新形势保驾护航。传统模式下,企业成本核算工作呈现出粗放式特点,对于企业信息溯源、成本核算透明度等方面会造成一些影响。而企业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对传统模式进行补充,或者直接建立全新的成本核算工作模式,有序推进各项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可以增强企业内部运营的稳定性与发展动力。因为精细化管理理念指导下,企业可以将原本繁琐、复杂的成本核算过程与内容进行梳理,以相对固定的框架支撑相关工作的开展与推进,有效提升成本核算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3. 有利于增强企业发展实力
    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等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广泛应用,为各行各业的转型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快的时代环境下,企业要紧密关注提高自身竞争力与持续发展能力。人才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与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成本核算则是巩固企业竞争力与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企业稳步上升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革新成本核算工作,对内部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更加严谨的成本核算工作,确保从预算到支出的全过程,都完全符合规范与企业运行的实际需要,减少运行过程中的成本浪费。同时企业从统筹规划角度把控整体的协调性,保证不同环节之间的资源合理配置,提高企业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如此,有望帮助企业巩固市场地位,站稳脚跟。在成本核算工作的人员管理层面,企业又能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有效规避企业经营风险,保障企业的综合实力。
    三、企业成本核算转向精细化管理面临的困境
    1. 成本核算方法不合适
    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实际效益如何,是由成本核算方法所决定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企业在传统模式下开展成本核算工作,倾向于以自身财务状况为主要依据,选择操作相对方便的成本核算方法。近年来,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与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企业越来越重视检验内部财务状况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与真实性,以保证成本核算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但是,也有一些企业由于没有选择更为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或者没有对自身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导致成本核算出现错误。例如,企业部门使用了品种法或分步法来开展成本核算工作,仅针对一些重要业务进行了分批核算,以至于最后的核算结果不准确。
    2. 成本核算内容不完整
    虽然财政部面向部分行业推出了具体的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这些行业中的企业有直接的参考依据来推进成本核算工作,可以保证成本核算工作的规范性。但是其余行业并没有实现统一的执行依据。基于此,一些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比较容易出现一些规范性的问题,或者是因为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而出现信息混乱、内容不完整等问题。另外,有学者认为,基于我国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起步较晚、发展较慢,以至于一些企业对此并没有产生足够多的重视,成本核算的内容完整性不足,不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企业又没有积极推进这部分工作的改革。
    3. 成本考核体系不完善
    一些企业还没有对成本核算建立健全的考核体系,成本考核制度有缺失,成本指标没有实现全面覆盖,所以企业的成本考核工作开展缺乏强有力的支撑。这也是企业推进成本核算实现精细化管理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有企业甚至没有进行严格核算分类,将不同的项目、部门的成本核算工作杂糅在一起,不仅难以保障企业把控非必要成本消耗,还会对企业的内部运行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并且会造成部门无法及时解决成本运作中心问题。不仅如此,企业的成本考核体系不完善,还会对成本挖掘工作造成阻碍,增强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任务量,不利于企业提升核心能力。
    4. 成本核算监督不充分
    企业成本核算的监督工作,也是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成本核算工作本身就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企业要基于自身生产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进行计算,同时要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对此,企业就需要加强对计算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所有数据的真实、有效、完整。但是一些企业因为尚未针对成本核算工作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以至于企业成本核算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并不理想。甚至有企业还没有认识到对此进行监督管理,以及对核算人员的监督管理。所以,企业可能无法及时发现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等到更大的问题出现时,已经无从入手去解决这些麻烦。
    四、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的企业成本核算策略
    1. 应对具体情况整理合适核算方法
    企业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优化成本核算工作,主要目的是实现强化内部的成本管控,保证成本预算与成本支出之间的协调、合理,从而提升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为了促进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效益最大化,企业需要坚持从自身财务状况出发,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企业可以根据部门业务的特点与规划,将品种法、分类法、分批法、平行结转分步法、ABC 成本法、加权平均法等进行组合应用。一方面可以保证同步核对核算内容与信息,另一方面可以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另外,企业还要根据实际需要设计自身适用的会计成本核算体系,根据企业以往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应急方案,以此保障成本核算工作的高效,还能有效改善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这也方便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确切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信息,妥善选择核算方法。
    2. 衔接市场分析工作完善内容补充
    企业要促进成本核算工作精细化管理,完善成本核算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企业可以将成本核算工作同市场分析工作进行有机结合,让工作人员给各个部门项目的成本信息和数据进行统计,同时结合市场行情与企业业务涉及的信息,进行综合性分析并整理汇总。企业还要对工作人员强调,要加强对企业基本状况的分析与管理,在成本核算过程中进行查漏补缺,及时补充信息以保证成本核算内容的完整性与可靠性。为了提高信息内容补充工作的效率,企业还可以建立健全资料管理流程,基于企业的OA 系统等,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业务联系,保证重要信息资料的及时共享。通过提高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管理水平,来优化企业内部的运行环境,基于成果反馈助推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更加精细化。
    3. 基于分类核算完善内部考核体系
    精细化管理理念下,企业完善成本考核体系可以通过分类核算来实现。第一,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活动对成本进行分类,基于全过程管控把握成本预算、成本支出、成本核对,确保所有信息的完整、准确。第二,企业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按照活动人工成本、活动材料投入成本、活动开展资金成本等进行分类,要求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内容补充,以动态化管理模式推进成本核算精细化管理。第三,企业要制定清晰的成本核算与控制指标,结合分类核算规划出成本核算的具体实施内容,对成本核算的每一环节都进行单独的核对管理。第四,企业要基于工作人员的成本核算工作完善人员考核制度,将个人绩效考核与此挂钩,充分保障成本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4. 核算过程进行精细化监督管理
    企业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完善核算过程监督管理,要结合企业内部的实际成本消耗情况进行分析,再结合企业资源配置与发展规划,整理出具体的管理指标。企业要将成本核算过程中各环节的指标考核,纳入日常管理的工作中,对重要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同时,为了加大企业成本核算过程管理力度,避免出现计算结果不准确等问题,企业要基于个人职责划分,完善成本核算负责人员的管理制度。企业还可以对部门开通直接联系到管理层、决策层的反馈通道,顾及员工对违规人员及其行为进行举报,确保企业成本核算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也能得到监督,方便管理层和决策层及时进行把控。除此之外,企业还要灵活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成本核算过程监督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降低工作人员计算出错的发生概率。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优化成本核算工作,要从缩小企业成本预算与实际消耗成本之间的差距,重点把握成本核算方法选择、成本核算内容完整性、成本核算考核体系完善和成本核算过程监督管理等几个方面。
参考文献
[1] 翟冠男. 基于精细化管理的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J]. 财讯,2023(10):71-73.
[2] 高文龙. 煤化工企业成本核算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探讨[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12):142-144.
[3] 王华川. 钢铁企业成本核算的精细化管理策略[J]. 财富生活,2021(22):62-63.
[4] 戴生雷. 化工企业成本核算与精细化管理研究——评《化工企业管理》[J]. 分析测试学报,2020,39(03):427.
[5] 刘德艳. 企业成本核算的精细化管理与成本控制研究[J]. 商讯,2021(9):116-117.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886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