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基于标准成本法的制造业成本管理分析
 

基于标准成本法的制造业成本管理分析
黄荣明
作者简介:黄荣明(1979—),男,福建华安人,汉族,本科,明达实业(厦门)有限公司,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会计管理
    【摘要】在现代商业环境中,制造业成本管理是企业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之一。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以及迅速适应市场变化等重大挑战。基于此,本文简单讨论基于标准成本法的制造业成本管理价值,深入探讨管理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标准成本法;制造业;成本管理
    一、引言
    基于标准成本法的制造业成本管理作为一种计划、控制和改进成本的方法,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标准成本法通过建立合理的成本标准,准确估算和追踪成本,帮助企业实现成本可控,并为决策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
    二、基于标准成本法的制造业成本管理价值
    基于标准成本法的制造业成本管理具有以下价值:第一,提供成本控制和预测能力。标准成本法基于对生产过程的细致分析和估算,建立了标准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通过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制造企业能够及时发现成本偏差,从而迅速采取控制措施。标准成本也为企业提供了预测能力,可以根据标准成本法进行预测,帮助企业做出决策。第二,促进决策和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标准成本法可以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分析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企业可以确定成本偏差的原因,并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标准成本法还可以为企业提供资源配置的依据,帮助企业合理配置各项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三,优化生产过程和提高效率。标准成本法能够帮助企业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企业可以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瓶颈,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通过不断优化生产过程,企业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第四,提升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标准成本法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通过有效的成本管理,企业可以在同行业中实现较低的成本,提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和服务。
    三、基于标准成本法的制造业成本管理要点
    1. 标准成本的确定
    基于标准成本法的制造业成本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和管理成本。首先,标准成本的确定需要考虑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原材料的成本。确定标准成本时,需要分析产品的材料清单和用量,结合当前市场价格和供应商的价格,估计每单位产品所需的直接材料成本。还需要考虑材料的浪费和损耗因素,以确保标准成本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其次,标准成本的确定需要考虑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参与产品制造人员的工资和相关福利的成本。在确定标准成本时,需要对产品的生产流程进行分析,根据每个工序的劳动时间和对应的工资率,估计每单位产品所需的直接人工成本。还需要考虑劳动效率、加班工时和员工福利等因素,以确保标准成本的准确性。再次,标准成本的确定需要考虑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产生的间接成本,如工厂的租金、设备折旧、能源消耗等。在确定标准成本时,需要对相关制造费用进行详细分析和估计,将其以适当的方式分配到每单位产品的成本中。这可以通过制定制造费用的分配依据和方法来实现,如基于工时、产量或制造过程的消耗等。此外,标准成本的确定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包括市场推广费用、销售人员的工资和奖金等,管理费用包括一般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设备的折旧等。这些费用需要按照合理的依据和方法分摊到每单位产品的成本中,以实现成本的全面计算和管理。最后,标准成本的确定应该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制造业成本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环节,在确定标准成本时,需要紧密合作,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沟通和协商。各个部门和岗位的专业人员可以提供关键的数据和信息,参与标准成本的分析和估计,确保标准成本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总之,基于标准成本法的制造业成本管理中,标准成本的确定是一个关键环节。通过考虑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和其他相关因素,团队合作并遵循合理的依据和方法,可以确保标准成本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这为企业提供了基于成本管理的决策和控制的依据,促进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的提高。
    2. 成本控制和分析
    基于标准成本法的制造业成本管理在成本控制和分析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和优化。首先,成本控制需要建立有效的控制机制。制造业企业可以建立成本控制的责任制,明确成本控制的责任人和相关指标,确保每个环节和部门都参与成本控制的工作,企业还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成本控制流程和制度,包括制定成本预算、成本控制的措施和方法、定期进行成本分析和评估等。这样可以确保成本控制有序、系统和规范地进行。其次,成本控制需要进行成本差异分析。成本差异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可以进一步分为材料成本差异、人工成本差异和制造费用差异等。通过对成本差异的分析,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成本差异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比较实际执行与预期标准之间的差异,从而指导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提高效率。再次,成本控制需要注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提供及时、准确和全面的成本数据和分析报告,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通过建立成本核算体系和数据录入的规范流程,确保成本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对成本进行分类和分析,实现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此外,成本控制还需要关注关键的影响因素。制造业企业的成本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等。企业需要关注这些重要影响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成本控制策略。企业可以与供应商进行合作,谈判获取更具竞争力的采购价格,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提高生产效率来降低劳动力和能源成本;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能力和质量等。最后,成本控制需要持续改进和优化。成本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跟进市场变化和企业内部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和改进成本控制的方法和策略。企业可以借鉴行业最佳实践,引入新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进行成本控制的创新和优化。总之,基于标准成本法的制造业成本管理中,成本控制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建立有效的控制机制,进行成本差异分析,注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关注关键影响因素,以及持续改进和优化成本控制的方法,企业可以实现成本的有效管理和优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 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
    基于标准成本法的制造业成本管理不仅关注成本控制和分析,也需要进行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提高整体运营效率。首先,绩效评估需要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制定具体的绩效指标,如成本效益、生产效率、质量水平等,来评估员工和团队的工作表现。这些指标应该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并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以显示出绩效表现的优劣。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有助于明确员工的工作目标,同时也为绩效评估提供了可量化和可比较的依据。其次,绩效评估需要及时、公正和客观。制造业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定期的绩效评估机制,以确保对员工和团队的绩效进行全面的评估。评估过程应遵循公正的原则,采用客观的标准和可靠的数据,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和可信度。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员工,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表现,并鼓励他们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再次,激励机制应与绩效挂钩。为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动力,制造业企业可以建立激励机制,将绩效与薪酬、晋升和其他福利相挂钩。例如,可以设立奖金制度,对达成或超越预定绩效目标的员工给予额外奖励,通过晋升机制,给予表现出色的员工更大的职业发展机会,还可以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以帮助员工提升技能和知识,提高绩效水平。此外,团队合作和知识共享也是激励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企业可以建立团队奖励机制,鼓励团队之间的协作和合作,以实现整体业绩的提升。建立分享机制,鼓励员工分享经验和知识,提高团队的整体水平,也可以促进绩效的改进和提升。最后,持续改进和反馈是激励机制的关键。制造业企业应不断改进激励机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企业应定期进行评估和反馈,与员工进行绩效对话,共同探讨成绩、问题和改进措施,以提高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4. 预算编制和控制
    基于标准成本法的制造业成本管理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管理方法,它通过预算编制和控制,帮助企业实现成本的有效管理和控制。预算编制和控制是制造业成本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它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首先,预算编制需要基于准确的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是用于预测和计划成本的理论参考点,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对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和估计,确保标准成本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从而为后续的预算控制提供可靠的基础。其次,预算编制需要精细化和灵活性。制造业成本管理涉及多个环节和细节,因此,预算编制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分项预算,并考虑不同的业务周期和需求变化。预算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便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变化的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保持预算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再次,预算控制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只有通过监控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才能有效控制成本。在预算控制过程中,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包括制定合理的成本指标和监控方法,定期开展成本分析和比较,及时进行成本偏差的解释和改进措施的制定。再次,预算控制还需要与实际业务活动的衔接。预算不仅仅是一个纸上的计划,它需要与企业的实际生产和运营活动紧密结合,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预算控制不仅仅是对成本的监控,还包括对生产过程、供应链和销售等方面的控制,以保证成本的有效管理和降低。最后,预算编制和控制需要持续改进和优化。制造业的成本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和变化,不断改进和优化管理方法和流程。企业应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积极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不断改进预算编制和控制的方式,提高成本管理的水平和效果。总之,基于标准成本法的制造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是预算编制和控制。通过准确的标准成本的制定和灵活精细的预算编制,结合有效的监控机制和持续改进的措施,企业可以实现成本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标准成本法的制造业成本管理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不断探索和应用,我们相信,基于标准成本法的制造业成本管理将会在未来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并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遇和成功。
参考文献
[1] 陈文锦. 制造业标准成本法下成本核算与管控探讨[J]. 广东经济,2022(9):78-81.
[2] 槐影. 标准成本法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探究[J]. 中国产经,2021(18):134-135.
[3] 姚杜莹. 标准成本法在制造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产经,2021(5):177-178.
[4] 薛玉洲. 浅谈标准成本法在制造业企业中的运用[J]. 纳税,2020,14(30):187-188.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886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