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和襄阳市跨境电商企业对接服务研究
 

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和襄阳市跨境电商企业对接服务研究
基金课题:2022 年度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和襄阳市跨境电商企业对接服务研究》
编号:Q2022LGKY03
杨梦璐
作者简介:杨梦璐(1991—),女,湖北襄阳人,汉族,硕士研究生,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等英语教育
    【摘要】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支持各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与此同时,跨境电商人才的紧缺已成为限制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本文从为企业培养更多高质量跨境电商人才的目的出发,探索襄阳市应用型本科院校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打造能够为襄阳市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复合型人才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路径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从税收减免、信保和信贷支持、外汇服务优化,到新海外仓建设等各项政策都为跨境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支持。在海外市场,网上购物也已成为海外消费的新常态,跨境出口电商行业正在迎来巨大的增量空间。襄阳自贸片区自2017 年上旬正式挂牌以来,跨境电商已经成为襄阳市推动外贸转型升级、打造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突破口。2021 年襄阳市又出台了《关于促进跨境电商突破性发展的实施意见》,从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物流、海外仓储、产业聚集、示范引领、人才培养、品牌创建等十三个方面,加大对跨境电子商务新业态的扶持力度。襄阳综合保税区于2022 年5 月底正式通过验收。据襄阳海关统计,2022 年,襄阳综保区进出口总值6.9 亿元;2023 年1 至4 月,襄阳综保区进出口总值已近8 亿元。但另一方面,襄阳地区跨境电商人才的严重稀缺已成为限制本地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襄阳市应用型本科院校之一,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设置了商务英语相关专业并开设了跨境电商方向的相关课程。因此,探析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需求,构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应用型本科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为襄阳市跨境电商行业输送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襄阳市跨境电商行业分析
    1. 襄阳市跨境电商行业发展概况
    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襄阳片区成立于2017 年4 月1 日,襄阳片区以“制度+ 模式”开拓创新为发展中心,以不断提高开放开发水平为导向,为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新思路,为区域协调发展探索新模式,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积累新经验。截至2023 年7月底,湖北襄阳自贸片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已入驻企业150 余家,进出口贸易额5.43 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00 余个。在人才需求方面,提出要进一步重点落实跨境电商复合型专门人才的培养,鼓励本土院校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对于跨境电商人才培育的相关要求和指标,开设相关理论和实训课程,并积极与本土跨境电商企业展开合作,打造专属的跨境电子商务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加快培养符合本地跨境电商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2. 襄阳市跨境电商企业概况
    襄阳自贸片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借助“先试先行”的跨境电商各业务模式,吸引了阿里巴巴国际站、敦煌网等全球头部B2B 贸易服务平台以及亚马逊、虾皮等国际知名第三方代运营跨境电商平台落户襄阳,并与知名世界领先新能源公司骆驼集团、国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金鹰重工、集金融培训与理财交流为一体的电子平台财智联盟等企业展开合作。襄阳市自贸片区进行了突破性的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互助式推进,积极响应智能生产、低碳行动等号召,打造“一个龙头、六大支柱”产业格局;推广并落实“双碳”战略,走出了一条高效率、低成本的发展之路;推进数智赋能,将本地产业运营模式持续向智慧化、低碳化、高端化升级,为智能制造服务领域奠定基础。
    3. 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伴随襄阳自贸片区的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将成为未来襄阳外贸的快速增长点。“跨境电子商务需要综合型、国际型的电子商务人才,这些人才需要精通电商、外贸、英语等知识。”有丰富电子商务教学教研经验的李鄂委员建议,目前我市应不断完善和推出跨境电商人才引进策略,鼓动一大批跨境电商高素质人才进入襄阳跨境电商行业。
    三、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存在的普遍问题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在规模上出现持续增长势头,与之伴随的却是跨境电子商务从业人才的巨大缺失,缺乏稳定的高素质的专业跨境电商从业人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限制不少企业开拓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痛点。襄阳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人才培养与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及企业的需求脱节,人才问题成为跨境电子商务亟须解决的问题。襄阳的高校,尤其是应用型高校,作为跨境电商人才供应的主要来源,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迅速调整人才培养体系,并努力增强师资队伍建设。商务英语专业,在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而当前襄阳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在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方面仍存在一些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案亟待健全和完善
    作为最近十年才蓬勃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高校对于其相关专业设置需经过前期调研和探究,因此存在不可避免的滞后性。自2020 年教育部新增跨境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以来,开设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院校还不够多,造成的连锁效应就是高校在向企业输送合格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方面出现人才供应短缺、质量参差不齐,尚未能满足跨境电商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迫切需求。
    2. 跨境电商涉及学科亟待交叉和融合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跨境电子商务从业者,必须同时具备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和商务英语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许多高校内部专业融合性较弱,使很多毕业生在毕业之后无法直接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跨境电商从业者的转换,也就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
    3. 跨境电商实操教学不够还原现实
    高校要想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跨境电商人才,就必须做到分层次和有针对性培养这两点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处于刚刚开设跨境电商专业的起步阶段,对实验实训重视程度不够。即使有很多高校打造了跨境电商实训室,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与真实的跨境电商行业内部运营模式相差甚远,学生进入跨境电商行业很多技能都没有牢牢掌握,呈现理论知识丰富但实操经验缺乏的尴尬局面。
    4. 跨境电商师资队伍亟待扩充和壮大
    跨境电商行业的兴起,跨境电商市场人才的缺乏对各大高校承担相应教学任务的授课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而目前大部分的高校教师普遍缺乏从事跨境电商的丰富经历,无法用亲身经验为学生讲授真实场景中的跨境电商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出现流于形式或者照本宣科的尴尬局面。
    四、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的路径
   1. 完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
    就培养跨境电商人才而言,高校应加强和当地政府、跨境电商行业协会和跨境电商企业的联系,发挥“政校行企”协同育人优势,展开形式多样的合作和资源共享。高等院校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参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确保满足社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现实要求,竭尽全力打造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阵地。
    2. 强化跨境电商配套实操教学
    跨境电商课程应与实际行业需求挂钩并不断更新以适应市场变化,掌握跨境电商平台的各种实践操作能力是重中之重,为此,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应打造“认知—竞赛—实训—实习”环环相扣的实操教学培养战略。认知环节,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整合优化,整合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行业特色项目课等课程模块,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跨境电商信息技术运用技能、跨境电商运营沟通能力、跨境电商综合专业技能、跨境电商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核心能力。竞赛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外贸从业能力大赛和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等各级各类技能大赛,通过展开第二课堂活动在训练过程中进一步将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竞赛让学生学到新知识和新技能,看到自身的巨大潜能和不足之处,提升自信和自我认知的同时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强化自我。实训环节,学校应积极与襄阳自贸区跨进电商企业展开深度合作,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真实的跨境电商运营环境中去,掌握跨进电商平台的具体运营规则和细节,强化自身跨境电商运营能力。实习环节,充分利用各种实习机会,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政府、行业、企业、学校、教师全方面深度参与的专业技能实习体系,充分发挥实习的宝贵机会,提高参与质量,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开拓更多的工作机会和职业发展前景。
    3. 打造跨境电商专业师资队伍
    首先,应培养和形成专业的跨境电商师资队伍,采取集体备课,进行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建设和参加高质量跨境电商行业培训和行业讨论会议,不断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其次,应邀请有丰富跨境电商从业经验的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对任课教师开展跨境电商专题讲座和有针对性的指导,实现跨境电商教师团队从传统理论型向实践技能型转变。
    4. 构建“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模式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应响应襄阳市政府号召,按照政府对于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未来部署,积极开展与当地跨境电商行业组织和相关企业的合作,形成四方联动的有效平台,构建“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模式,努力培养新形势下适应社会需求的跨境电商专门人才。
    五、结语
    本文针对目前襄阳市跨境电商发展的蓬勃之势,以及面临的跨境电商人才缺口这一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充分发挥高校在输送高质量跨境电商人才的重要作用,面对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所面对的诸多困境,如人才培养体系不够成熟、相关学科交叉融合不够深入、配套实操教学不够还原现实和师资水平与人才培养不匹配等,提出了完善育人顶层设计、建立多元化师资团队、强化实践应用能力和构建“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模式的相应解决办法,以期培养出符合企业和行业需求的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
参考文献
[1] 代梦. 民办高校校企融合背景下英语跨境电商专业课程建设探索[J]. 英语广场,2022(33):95-98.DOI:10.16723/j.cnki.yygc.2022.33.022.
[2] 高洁. 国际视域下跨境电商“政校行企”协同育人的优化路径探索[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6):100-103.
[3] 涂山峰.“双轮驱动”推进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建设[J]. 政策,2017(1):43-45.
[4] 王锐,李医群,杨守双. 我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热点及趋势分析[J]. 高教学刊,2020(14):124-128.
DOI:10.19980/j.cn23-1593/g4.2020.14.030.
[5] 吴远. 高校在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营销界,2019(30):182-184.
[6] 姚丹. 基于跨境电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究[J].商场现代化,2019(16):30-31.
[7] 杨玮琪. 襄阳自贸区跨境电商发展策略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9):132,254.
[8] 周银新,程忠国,李霜. 基于跨境电商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实践探索[J]. 职业时空,2016,12(02):42-45.
[9] 张小帆. 全力推进湖北自贸区襄阳片区建设[J]. 政策,2017(1):46-48.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886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