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企业经济效益提升途径研究
 

企业经济效益提升途径研究

雷雨轩

作者简介:
雷雨轩(1991—),男,湖北天门人,汉族,硕士研究生,中铁建设集团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企业经济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本文从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内部管控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分析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途径。通过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优化企业人力资源、创新企业管控模式和抑制企业风险发生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经济效益;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内部管控;风险管理

    一、引言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如何应对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成为众多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提升途径,以期为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
    1.财务管理因素
    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资金筹措、资金使用、成本控制、财务分析等多个方面,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等具有直接影响。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血液,合理的资金筹措和使用是确保企业稳定运转和高效盈利的基础,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资金筹措方式,如股权融资、债务融资等,以确保资金的稳定供应。
    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要支出,合理的成本控制可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应对成本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控制,从成本结构入手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例如,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加强库存管理等手段,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企业应进行定期的财务分析,包括财务比率分析、财务风险评估等,从财务数据中获取有关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的信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通过财务分析,企业可以及时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提升经济效益。
    2.人力资源因素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员工素质包括员工的教育背景、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等。具备高素质的员工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和业务挑战,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应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提供学习机会和职业晋升路径,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员工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和成本,企业应重视员工的技能培训和经验积累,鼓励员工参与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经验,通过人才引进和团队建设,整合和优化人力资源,提高整体的工作效能。
    绩效管理包括设定明确的工作目标、评估员工的工作绩效、提供反馈和激励等。通过有效的绩效管理,企业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明确工作目标和绩效标准,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激励,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企业应根据员工的素质、技能和特长,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发挥员工的潜力,提高工作效能,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供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晋升机会、培训机会等,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内部管控因素
    内部管控是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物流管理等多个方面,良好的内部管控可以确保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规范、高效和安全,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应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确保按时交付高质量的产品,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优化生产工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加强生产现场的监管和管理,确保生产安全和环境卫生。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全面的质量监控和检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要求,强化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等环节的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从而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
    此外,物流管理也是内部管控的重要方面,企业应优化物流流程,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和配送网络,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跟踪和反馈,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降低物流成本,加强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合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赢。
    4.风险管理因素
    风险管理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多个方面,通过预测、识别、评估和应对各种风险,企业可以降低风险对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会对企业的销售额、市场份额和利润率产生直接影响,为了降低市场风险,企业应进行市场分析和预测,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及时调整企业的产品定位、市场定位和销售策略,企业通过与供应商、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合作,共享市场信息和资源,降低市场风险。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和监控,确保与信用状况良好的客户进行合作,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方式降低信用风险,如设定信用额度、提供担保措施、签订合同等,建立良好的信用管理体系,企业可以降低坏账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操作风险包括人为错误、技术故障、设备损坏等方面,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加强岗位职责划分和工作流程管理,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企业还应加强设备维护和更新,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通过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企业可以防止事故和损失的发生,提升经济效益。

    三、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途径
    1.强化企业财务管理
    企业通过加强财务管理,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资金,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合理规划和运用资金,利用预算管理、现金流管理、资金筹措和投资决策等手段,实现资金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与金融机构的合作,获得优质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增加资金收益。优化成本控制是强化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应通过全面的成本分析,识别和核算各项成本,找出成本高的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降低。如优化生产流程,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强化供应链管理,降低采购成本;控制人力资源成本,合理安排人员和工资福利等。通过成本控制,提高盈利水平,增加经济效益。
    此外,企业应制定周密的预算计划,明确具体的目标和指标,财务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财务状况,揭示财务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预算和财务分析,企业可以实现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财务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在实施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还应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内部控制是保障财务管理有效性和准确性的重要环节。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和权限,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审计可以发现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2.优化企业人力资源
    企业通过合理配置和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员工的工作效 率,提升整体竞争力,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招聘和选拔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人才质量和团队素质,制定明确的招聘标准,严格选拔程序,选拔出具有专业技能和素质的人才,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为员工提供培训和晋升机会,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企业应优化薪酬和福利制度,薪酬和福利是员工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是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效率的重要因素。企业应根据市场行情和员工绩效,制定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确保员工的努力得到相应的回报,关注员工的福利待遇,如提供健康保险、假期福利、培训机会等,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降低员工流失率。
    绩效管理是衡量员工工作成果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径,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明确绩效指标,对员工的工作成果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关注员工的个人发展,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和辅导,提升员工自身能力。
    3.创新企业管控模式
    企业管控模式是指企业对其下属机构和业务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包括组织架构、决策机制、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组织架构是企业管控模式的基础,直接影响企业的运作效率和整体竞争力,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发展战略,设计符合实际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和高效运转,关注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根据市场变化和业务需求,及时调整组织架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决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果和发展方向,企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明确决策流程和决策标准,确保决策的客观、公正和科学,关注决策的效率和执行力,加强信息收集和分析,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招聘、选拔、培训、薪酬福利等方面,企业应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提供良好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企业还应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和福利保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信息化技术可以提升企业管理的效率和精度,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企业应加强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工具,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和反馈,关注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的应用,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加准确和科学的支持。
    4.抑制企业风险发生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识别、评估和应对各种风险,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了解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预测潜在的市场风险,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避免信用风险的发生,加强操作风险管理,规范员工操作行为,降低操作风险的发生率。内部控制是企业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包括内部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安全防范等方面,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关注信息安全和数据保护,确保企业的商业机密和核心数据的安全。
风险分散和转移是企业应对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保险、担保、合作等,企业通过购买保险、与其他企业合作等方式,将部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降低企业的风险损失,关注合作对象的信用状况和经营能力,确保合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实施风险控制的过程中,企业还应关注风险应对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当企业面临重大风险时,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包括应急预案、救援措施等,加强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确保企业的整体安全和稳定运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通过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优化企业人力资源、创新企业管控模式和抑制企业风险发生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企业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适应市场变化和竞争环境,以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邵晓睿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3(07).
[2]范秉元 .铸造企业经济效益分析及财务管理研究 [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23(03).
[3]程武 .企业基于经济统计学的经济效益提升路径研究 [J].商场现代化,2023(04).
[4]褚长湘 .人力资源管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及措施 [J].中国市场, 2023(05).
[5]孙杰 .推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融合发展 [J].中国物业管理,2023(01).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886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