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成本管理需求及应对举措分析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成本管理需求及应对举措分析

王曦雯

    【摘要】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普遍实施了财务智能化升级转型,对其成本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前正值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应紧跟时代步伐,持续提升成本管理水平。文章以此为背景概述了数字经济的基本内涵与发展现状,通过剖析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成本管理需求,分别从业财融合、数字赋能、管理会计三个方面,提出了几点较有针对性的应对举措。
    【关键词】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成本管理;需求;应对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企业通过实施企业治理与加强内部控制,一方面完善了企业治理结构,另一方面增强了自身对抗外部风险与内部风险的能力。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已为企业宏观的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微观的要素投入奠定了扎实基础。在当前数字经济高质量建设与高水准运行过程中,企业有必要加强对其成本管理的探究,进一步探索成本管理模式、成本控制方法等。下面先对数字经济做出简要概述,再对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成本管理需求及应对举措展开具体讨论。
二、数字经济概述
    1. 基本内涵
    根据《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中的对数字经济的界定看,它属于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主要是在现代信息网络基础上借助对算力、信息力、管理力、想象力的运用,推进经济发展。从我国近几年数字经济建设现状看,已经建立了其发展所需的“四梁八柱”,而且明确了“数字中国—数字化转型—互联网 + 改革—数字化智慧化改造”的实施路线,旨在对应生产要素、生产力、生产关系,利用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理辅助企业进行产业数字化转型。
    2. 发展现状
    从发展现状看,我国的数字经济先后经历了信息化建设起步阶段、电子商务发展与信息化建设深入阶段、数字经济发展新阶段,在不同阶段的数字经济建设虽然存在差异,但是均为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撑与发展动力。按照 2020 年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与 2022 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数据看,截至 2020 年底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 39.2 万亿,同时于 2012—2022 年期间,随着数字经济发展已使数字基础设计建设、数字产业化创新、产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网络安全保障与数字经济治理、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六大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企业实施财务智能化转型奠定了必要条件。
三、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成本管理需求分析
    目前,我国已全面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在时代精神号召与时代潮流推波助澜下,企业从数字经济的普惠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特征出发,清醒地认识到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区域结构调整与优化条件下,必须在微观成本管理中增强要素投入、扩大要素配置比例、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性。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积极开展同行交流及总结工作经验,认为在当前数字经济高质量建设期间企业的成本管理需求主要集中在创新成本管理模式、提高成本控制精准性、建设管理会计队伍三大方面。分述如下:
    1. 创新成本管理模式的需求
    从 2018 年我国全面实施“互联网 +”改革以来,企业陆续进行财务信息化改革。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后进一步深化了财务信息化改革并将其发展至财务智能化升级转型阶段。然而,受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在财务信息化管理理念更新后,并未将其拓展到成本管理,造成了成本管理模式滞后的情况。具体而言,传统时期的财务管理模式以集权型、侵权型两种为主。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一方面吸收了前两种财务管理模式应用优势,另一方面借助要素投入与要素配置,进一步促进了融合型财务管理模式的探究及应用。在这种现状下,企业有必要探索适配于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财务管理模式,并在其模式下创新成本管理模式。
    2. 提高成本控制精准性的需求
    数字经济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数字经济时代提高企业成本控制精准性主要依托技术要素提供的“算力”和成本管理方面的“管理力”。事实上,经过近几年的财务信息化改革与财务智能化升级转型,大多数企业根据同行业质量体系管理标准制定权(一般简称为“定价权”)与供应链竞争方面的面对的双重竞争压力,
引入了 ERP 软件、甲骨文软件及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金蝶、用友软件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成本管理效率。但是,在成本控制精准性方面,由于要对时间成本、材料成本、人力成本、信息成本、研发成本等进行关联分析与数据挖掘,部分企业因技术要素配置比例偏低,以及不同技术之间的要素融合较差,尚未真正达到成本控制精准性目标。例如,一些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只注重成本类型、成本要素、成本指标的管理,不够重视市场价格机制与成本管理之间的关系,在缺乏数据关联分析的前提下,易造成成本预算不合理、成本管理目标设置不精准,进而导致执行成本预算方案后,或增加成本费用或减少成本费用的情况。对此类企业而言,在数字经济时代亟须汲取其建设产生的显著成效,并将其中的一些先进技术工具与管理理念等融入企业成本管理,进而保障成本控制精准性。
    3. 管理会计队伍建设的需求
    现阶段,企业根据《管理会计基本指引》(财会[2016]10号,以下简称“指引”)内容与提供的指引开展了管理会计建设工作,包括会计管理部门设置、机构组织建设及相关人才的招聘与培训上岗等。然而,我国管理会计建设工作具有起步晚、发展速度快的特点,人力资源市场的管理会计专业人才供给量不及需求量,在这种供给小于需求的客观条件下,部分企业为解决管理会计队伍建设问题,主要采用了两种办法:(1)与专业机构合作,将管理会计相关业务分包。该办法的优点是建设速度快,业务处理专业化程度高。缺点是受到信息安全管理影响,企业与专业机构并不能开展深入合作,较难达到预期效果。(2)将部分财务人员转型为管理会计。该办法应用后有利于企业建立比较完整的管理会计队伍,但是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数量有限,易发生身兼两职的情况。尤其是一些企业缺乏配套的管理会计培训,容易造成转型后的管理会计知识结构不完整、专业技能不过硬、职业素质不全面的情况。此时,企业需要权衡利弊,尽可能按照“指引”与自身的成本管理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建立综合素质全面、胜任力强的管理会计队伍。
四、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成本管理应对举措
    1. 结合业财融合理念,建立全过程成本管理模式
    建议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按照融合型财务管理发展趋势引入业财融合理念,创建全过程成本管理模式。首先,企业应充分意识到新时期市场竞争内容从规模化竞争向定价权竞争与供应链竞争方向的转移,然后从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双循环、双流通的新发展格局出发,清晰明确地认识到全球范围内已成为主流的业务财务一体化改革事实,并根据国内融合型财务管理模式发展趋势,在业财融合理念引导下创建业财融合财务管理模式,操作时可按照 IT环境下借助融合业务流程、资金运动过程及数据流程构建财务管理模式(如图 1)。同时,对照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中的构成要素,一一设置具体内容。例如:(1)针对运行基础,设置财务共享中心;(2)对应中心工作,设置业务发展内容;(3)将重点目标调整为降低企业运营风险,促进各部协同发展;(4)在管理方式方面,则实施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等。

    其次,企业应在业财融合财务管理模式下,利用“鱼骨图”分析企业实际运营项目各环节的资源及对应成本,再编制成本管理预算方案。执行期间,应该落实到具体的成本管理要素清单、成本质量控制指标上,最终形成全过程成本管理模式。以制造业企业为例,可以运用“鱼骨图”对产品开发设计、物料采购、生产加工、订单处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诸环节的成本做出专业分析,进而通过各成本管理要素-管理指标表,对其开展全过程成本管理,保障每一分钱都“有去处,有用处”等。
    2. 优化配置数字技术,提高成本控制精准性
    建议企业吸收前期财务信息化改革与数字经济时代的财务智能化升级转型经验,继续在技术赋能路径下,紧扣高质量成本管理要求按照技术要素主导的资源配置方案,优化现有的成本管理系统,进而提高成本控制精准性。具体如下:(1)企业应在 ERP、甲骨文、用友、金蝶等软件应用基础上,按照“大平台 + 小系统”的基本框架,以财务管理中心为平台,配套设计成本管理系统、管理会计系统、财务会计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等。其中的成本管理系统,可选择上述软件中自动定义功能或单独设计。(2)在业务层-数据采集层-数据管理层-应用层构成的财务共享中心架构下,配置传感器、执行器等物联设备,利用大数据清洗技术、数据存储引擎、机器人学习,完成对相关数据的采集、存储、关联分析、数据挖掘,全面提高成本管理精准性。
    3. 加快管理会计转型,建设管理会计队伍
    建议企业细致研读“指引”选择内部建设办法,通过加快管理会计转型,促进管理会计队伍建设。具体如下:(1)企业应严格按照“指引”中的要求,建立组织结构完整的管理会计部门,并根据权责机制设置岗位与职能范围及责任。(2)企业应在管理会计转型过程中,按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专题化培训方法,由财务部与人事部门协同专业机构的咨询师,编制管理会计知识结构优化专题、专业技能拓展专题、职业素质提升专题,并结合企业实际成本管理案例对相关人才进行培训,最后根据按能配岗的方式建设管理会计队伍。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经济内容丰富,已产生显著成效。在数字经济时代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水平时,一方面应遵循思路决定出路的基本原则加强对其需求的分析,另一方面应按照“具体需求、具体分析、具体应对”的方法制定举措。建议企业尽可能在数字经济发展提供的基础上,结合业财融合理念建立适配性较高的全过程管理模式,并在技术赋能路径下通过扩大技术要素配套比例提高成本控制精准性。尤其应突出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建设管理会计队伍,使其与成本管理队伍协同合作,进而辅助企业提升成本管理水平,产出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 郝建秀 . 如何优化企业成本管理 [J]. 品牌研究,2023,5(13):177-180.
[2] 张译元 . 企业成本管理的困境和解决对策 [J]. 品牌研究,2023,10(21):56-58.
[3] 孙秀娟 . 企业成本管理的创新探究 [J]. 品牌研究,2022,9(26):25-28.
[4] 张美园 . 对企业成本管理中的思考和建议 [J]. 财经界,2023,7(14):39-41.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886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