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西部某省分行小微企业风险管理分析
 

西部某省分行小微企业风险管理分析

马静文

    【摘要】在国民经济中,小微企业正在发挥出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为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很多小微企业信贷政策,使小微企业信贷数量在短期内激增。由于小微企业资质不足,产品技术含量低,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大量企业难以在有效期限内偿还银行贷款,信贷风险问题突出。文章首先介绍了西部某省分行小微企业信贷的基本情况、授信评级体系和管理的流程、措施和方法;其次,结合西部某省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分析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上述问题及成因提出改进措施;最后,为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提供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西部某省分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风险管理
一、引言
    自 2011 年小微企业概念提出后,我国一直致力于扶持小微企业,先后出台了多个创新型政策减轻小微企业的压力。2017 年,国家对小微企业的标准进行了重新定义,即总资产不超过 5000 万、员工不超过 300 人、纳税额不超过 300 万的企业。
    我国一些发达地区的中小微企业发展状况整体良好,可以直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激发其余企业创新活力,能满足经济发展新需求,体现一定的就业黏附力,在当地的产业结构转型以及特色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尚不成熟,属于起始阶段,仍存在许多难题。
以西部某省分行为例,其信贷文化建设力度不足,信贷保全体系不健全,小微不良贷款率较高,严重影响其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有效开展。这既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所面临的普遍问题,也是西部某省分行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西部某省分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1. 西部某省分行的小微企业信贷情况
    从西部某省分行整体贷款的业务总量上看,截至 2022 年末,各项存款余额 785亿元,较年初净增 99 亿元,增长 14%。各项贷款 960 亿元,较年初净增 86.87 亿元,增长 9.95%,贷款余额和增量占比均处于领先地位。
    2. 西部某省分行的小微企业授信评级体系
    银行客户经理在小微企业进行信贷调查后所提供的具体评估报告,可以决定小微企业能否获得授信。在评估过程中,客户经理要根据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估表,来确定出该企业的等级。
三、西部某省分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 信贷结构不完善
    (1)西部某省分行的营销模式过多依赖规模化产业。由于该省工业、物流业、农业等产业发展速度慢,严重影响了信贷结构优化的进程。
    (2)西部某省分行中不同支行贷款余额差距过大。总体来说,各地支行贷款余额占比过高,而且不同行业贷款分布不均衡,批发零售业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导致西部某省分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的总体利益和风险难以把控。
    (3)融资品种不合理。例如,小企业贸易融资占贷款余额比例高于全行平均水平,而网络循环贷款占比低于全行平均水平。
    (4)企业授信流程过于传统且效率偏低。其流程为多层结构,银行中每个分支机构的工作人员只承担自己内部规定的职责,而上级管理部门不能直接安排分支机构的具体工作,无法直接对分支机构进行风险管理。
    (5)该省小微企业资产规模较小、资金链不稳定、风险管理能力不足,而传统的思维模式阻碍了小微企业开展信贷业务,也阻碍了西部某省分行的信贷业务发展,不利于完善其信贷结构。
    2. 信贷审查流程不严谨
    目前西部某省分行所采用的信贷审查流程中,贷款审批部门和贷款调查部门相互分离,信贷调查的评估员和审查员相互独立,贷款的审批工作统一由上级负责。这种流程过于依赖宏观经济环境。在风险频发时,审批部门由于对风险认知不足,审批偏离实际;负责审核贷款的部门又因为不用承担主要责任,没有充分调查企业的潜在风险。不严谨的审查流程提高了信贷业务风险。
    3. 信贷产品及办理效率过低
    在客户群体不同的融资需求下,单一的内部经营管理模式会降低客户的信任,增大其运营成本,同时也会大大减少银行的利润,不利于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发展。
四、西部某省分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风险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从西部某省分行的管理方法上看,第一,内部的评级系统存在不合理之处,评级的结果没有办法保证可信度;第二,在风险度量技术上很难确定贷款违约上的损失;第三,管理人员素质不够高,无法匹配风险把控的技术。这些问题都使得银行系统的评估机构变得异常脆弱。
    2. 信用评级体系不完善
    大多数小微企业处在发展初期,并且承担了疫情防控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其财务压力不堪重负。虽然疫情结束后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大多数小微企业财务报表上仍缺乏出色的数据资料,导致它们在西部某省分行的信用评定结果较低,这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银行对企业发放贷款的决定。
    此外,银行在贷款前的审查阶段会进行信用判定,而贷款发放后便不再评级,但小微企业的经营具备动态性,风险伴随经营的始终,一旦后期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发生改变,银行很难在第一时间掌握真实情况,信息不对称也会让银行蒙受风险。
    3. 信贷文化建设不足
    西部某省分行的员工对于风险管理的认知程度不同,管理层越来越能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加大控制管理风险,例如自发学习风险管理知识等。但基层员工普遍对风险管理认识浅薄,其认知不能与岗位需求相匹配,在实际工作中也很难排除风险隐患。在信贷文化建设方面,推广力度不够,管理层和基层员工之间缺乏沟通,银行内部还没有达成共识。
    4. 信贷人员综合素质低
    截至 2022 年末,西部某省分行共有员工 427587 人,其中总行及境内分支机构 404090 人,境内主要控股公司员工 7619 人,境外机构员工 15878 人;营业网点 15767 家。近几年,西部某省分行重视信贷业务,为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往来投入了大量人力资源,但该行信贷业务人员综合素质仍然有待提升,如表 1 所示。

五、西部某省分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 构建与完善信贷风控机制
    建立小微企业信贷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贷前监察、贷中审批以及贷后管理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设置相对应的指标。银行监察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监控具体指标,并将关注重点放在核心企业上下游和产业集群中;同时还要充分结合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金使用情况,通过各部门的风控来加强对于风险管理决策的支撑;最后,应对贷款企业每月通报一次监察结果。
    完善风险控制机制,要发挥银行内所有部门的优势,鼓励每个部门积极参与,根据各项指标的推进情况来制定奖惩制度。这就要求西部某省分行实施内部管理时,上下级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管理,风险监管部门也需受到风险委员会监督,形成制约的闭环。
    2. 完善信用评级体系
    信用评级体系除了包括基础的财务指标之外,还要纳入非财务指标。西部某省分行的小微企业信用评级财务指标体系如表 2 所示,非财务指标的内容如表 3 所示。

    3. 加强信贷流程审查基于信贷审查流程不严谨的问题,西部某省分行要进一步优化信贷流程,通过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来防范信贷风险。具体的做法有:(1)根据小微企业的申请贷款金额、企业实力和担保情况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对应不同的信贷业务流程,让不同种类的小微企业都获得针对性的服务;(2)针对优质小微企业,信贷流程要尽可能简化,提高办事效率,尽快发放贷款,提升客户满意度;(3)在考核机制上,在现有小微企业尽职免责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明确免责条款的标准。
六、结语
    当前经济的飞速发展带给小微企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小微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多也反过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种良性的循环吸引了中央、地方的大力支持。然而我们在看到小微企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要看到其面临的困难,其中最主要的是资金缺乏。造成这一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小微企业自身资金实力较弱,经营能力有限,大型的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上更倾向于大型企业,小微企业只能向银行寻求资金方面的帮助。此外,很多小微企业出现不良贷款,也影响到小微企业的整体借贷效果。为了更好地促进银行和小微企业的共同发展,就要加强对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控制与管理。
    文章以西部某省分行为例,对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如信贷文化建设不足、信贷保全体系不健全以及信贷人员结构不合理等,并基于这些问题归纳总结出改进措施和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同样可以应用在其他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控制管理上,对于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钱瑜.基于大数据的小微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分析[J].商业经济,2023(4):166-167.
[2] 刘延吉 . 基于全流程风险管理的 X 银行小微企业风险管理研究 [D]. 天津工业大学,2022.
[3] 赵玉龙,邓大松,王林 . 我国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成因分析 [J]. 海南金融,2017(6):68-73,82.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886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