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OBE理念的《西方经济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张 一
作者简介:
张一(1997—),女,黑龙江伊春人,汉族,硕士,大连财经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要素流动、市场分割、市场一体化
【摘要】《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学科的入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整体经济思维以及思考、理解并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课程的培养目标与 OBE理念较为一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因此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必要性。文章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分析基于 OBE理念的《西方经济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面临的问题,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优化对策。
【关键词】OBE;翻转课堂;西方经济学
一、引言
《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学科的入门课程,包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学生通过对这些理论内容的学习,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可以对现实经济社会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当前,《西方经济学》的授课方式仍然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并不注重,同时,这也不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对所遇问题的科学分析能力以及创新解决能力,成为学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目标。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以 OBE理念为导向,通过课堂翻转的方式授课,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加强对学生应用、分析和创新能力的训练,能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理念概述
1.OBE理念
OBE,即成果 /需求 /目标导向教育,英文全称为 Outcome Based Education,是Spady于 1981年提出的理念,目前是英美等国家主要应用的教育理念。该理念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当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成果为目标导向,授课之前的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获得能力。因此,与现在的教学方式相比,OBE理念无论是对于授课过程中,还是课前备课、课后教学反思的模式都是巨大的突破。OBE理念以学生最终能力作为评价标准,将导致西方经济学的整体教学设计方案做出相应的改变。
2.翻转课堂设计理念
翻转课堂是通过学生在非上课时间,自主获取课程相关的知识及内容。学生在课前课后搜集、讨论、探索相关知识点,教师在上课时间辅助学生吸收知识,答疑解惑,同时讲解学生在课下无法自主学习吸收的知识点。翻转课堂与传统的教学授课模式不同,翻转课堂需要结合现代化的技术,实现混合模式的教学,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解答融合式教学,更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
三、OBE理念翻转课堂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整体经济思维以及思考、理解并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因此本门课程的培养目标与 OBE理念较为一致。故而笔者在近几年的《西方经济学》授课过程当中,尝试以OBE理念为导向,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比如,利用“超星学习通”软件实现教学模式的融合创新,通过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地点及学习时间的不同安排,以此实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效率的目的。
具体来说,以 OBE理念为导向的《西方经济学》翻转课堂设计要分为课前准备、授课过程、课后考核这三个部分实施。
1.课前准备
首先是教学目标的设定。OBE理念应当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整体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课程,能够掌握经济学整体的逻辑结构,同时能够思考并理解相关的现实经济现象及问题。在整体教学目标设定后,课程的每一章也设置了相对应的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细化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每个章节的重要知识点。比如,在“导论”这一章,学生通过学习应当先对《西方经济学》整体概况有一个认知,并且能够清楚地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学会判断现实经济现象哪些属于微观经济问题,哪些属于宏观经济问题。将每个章节的教学目标具体化,并整合到一起,最终实现课程整体的教学目标。
其次是课堂资源的准备和提供。翻转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在课前掌握一些简单易于理解的知识点,同时也要了解当节所学内容的相关社会经济问题。然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盲目地寻找知识点相关的材料犹如大海捞针,因此在授课前教师将会帮助同学寻找相关材料,并上传至“超星学习通”的课程群。比如,在“需求、供给及均衡价格”这一章上课前,梳理总结相关的知识点,整合成知识材料;同时,寻找社会新闻热点及视频,整理成视频材料。这种点对点的课前资源提供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学生能自主思考,并在上课时与教师沟通交流所发现的问题及疑惑。
2.授课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要充分体现 OBE理念及翻转课堂的模式。课前已经设定了相应章节的教学目标,同时相关课程资料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因此在正式的授课过程当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课程相关知识点。
以小组讨论法为例,在讲授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曲线时,在教师讲完正常品的曲线推导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派出代表讲解吉芬商品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曲线的推导。学生首先复习正常品与吉芬商品的特点,其次讨论,巩固对替代与收入效应曲线的推导过程,最后学生通过讲解互动能够加深对此知识点的印象,并掌握推导过程及细微区别。此方式可以使学生掌握中高难度的知识点,还能迁移应用到完全竞争市场与不完全竞争市场、IS-LM曲线的移动、AD-AS曲线的移动等知识点。翻转课堂的模式使得学生在课前已经掌握低难度知识点,中高难度知识点则需在课上教师讲解。
3.课后考核课后考核部分,分为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
过程性考核包括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及课程报告。课堂表现主要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情况及学习态度等;作业指教师完成一定教学内容之后安排的常规作业,包括线上作业和线下作业两种;课程报告包括课程论文、课程报告、实验报告、课程小论文等。课程期末考试是终结性考核的实施主体。终结性考核以教考分离为核心,试题除了考查学生对该门课程基本理论的掌握以外,更侧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课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四、《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问题优化
1.细化课前准备
由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培养方案有一定的差距,《西方经济学》作为学科基础课,面向的专业颇多,包括金融学、投资学、财政学、会计学及财务管理等各个专业,因此不同的专业所面对的 OBE理念本质上有所不同。各个专业在培养人才方面成果导向有所区别,在有限的课时内,培养出学生对社会和生活中经济现象的思考能力、思维能力就很关键。
《西方经济学》主要面向的学生是大二年级的学生,财务管理和会计专业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专业相关的基础专业课,对自己的专业有整体范围的一个认知。因此课前准 备资源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相关专业知识,分析相关专业经济问题。而资产评估等专业并没有学习过专业课,对于这部分学生,要从社会热点和生活小事等结合经济学理论准备课前资源,更加贴近 OBE理论的应用。
2.丰富授课方式
《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在授课过程当中,低难度知识点由学生自主学习讲解,中高难度的知识点仍由教师授课。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授课的过程仍然以传统的教师讲授模式为主,方式比较单一,会导致学生产生“畏难”心理,长期使用就会使学生对本门课程失去兴趣。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当丰富中高难度知识点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授课过程中,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进行鼓励式教育。如果学生回答错误,教师首先要肯定他们积极踊跃的态度,其次再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回答正确。也可以通过课堂表现加分的方式,激发同学主动回答问题。还可以使用互动软件开展问题的抢答与投票,增加课堂趣味性,促使畏惧答错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在增加学生课堂参与感的问题上,可以在每个章节末留出 15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自己找 3~ 5分钟左右的视频,或者是专业案例,并由学生自己结合本章所学以及自身专业讲解。这种方式让学生了解案例中是如何运用的经济学知识点,促使同学在找视频的过程中提前预习知识点,更加了解专业的应用,也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思维和内心想法。
3.完善考核方式
《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总成绩构成中,过程性考核比例占 30%或 40%,终结性考核比例占 70%或 60%。然而事实上这种考核方式并未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作为考核指标,仅仅是在过程性考核中的实践报告中有所体现而已。而期末试卷中除了部分主观分析题之外,其余题目均有标准答案,虽然可以通过此种方式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但并不能考核学生的分析经济问题的实际能力,并不能充分结合 OBE理念进行教学效果考核。
改变传统单一的考核方式,应当加强课程的实践环节,将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实践训练课程,通过各类经济学相关沙盘演练、实训软件等,丰富课程的考核方式。沙盘实训演练可以采取团队合作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全方位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最终提升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五、结语
基于 OBE理念的《西方经济学》翻转课程教学模式具有很多优点,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提升课堂组织和引导能力等。此外,学生也要转变传统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这种课程教学模式通过分专业确定教学目标、细化课前资源准备、丰富教师授课方式、全方位考核学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效率、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教育与大数据结合越来越紧密。未来授课的过程中将有更多的方式将传统授课方式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细化、专业且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综合性的专业人才需求也日渐上升,因此基于 OBE理念的《西方经济学》翻转课程教学模式应用将在培养人才方面具有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韩宪洲 .课程思政方法论探析: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 [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2):1-6.
[2]黄颖 .应用型本科高校《宏观经济学》混合式教学改革设计与实践:以武昌首义学院为例 [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25): 142-144.
[3]蒋文全 .基于 OBE教育理念的《营销策划实务》课程教学策略探究 [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7):149-150.
[4]吕凤琴 .应用型本科院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 [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14(5):60-62.
[5]杨英男 .OBE理念下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0(6):41-45.
[6]赵存有,于信伟,徐鹏 .基于 OBE理念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探究 [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8):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