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低碳经济思想的回顾及中国低碳经济实现路径探究
 

低碳经济思想的回顾及中国低碳经济实现路径探究

杨树 应婠偲

作者简介:
杨树(2003—),男,福建福州人,汉族,西安外国语大学经济金融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数字经济与贸易
应婠偲(2003—),女,广东广州人,汉族,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统计科学系本科生,研究方向:经济统计学

    【摘要】低碳经济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境和应有之义,是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经济形态。本文以“低碳经济”一词正式见诸于政府官方文件为时间节点,梳理 20 世纪以来中西方学者对于低碳经济及其相关理念的研究结论和主流观点,并结合中国现实语境提出中国低碳经济实现路径和未来发展方略。
    【关键词】低碳经济;思想回顾;文献梳理;实现路径
一、引言
    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随着“双碳”目标稳步推进,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发展战略。在国际上,低碳经济也是世界关注的重要发展模式,联合国于 2015年通过的《巴黎协定》标志着“低碳世界”转型的开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于 2021 年表示,过去一年全球共有 92 个经济体和 4500 多个非政府参与方加入“奔向零碳”行动,直至 2030 年减排 50% 已成全球共识。低碳环保的经济思想正在全球范围内被接受并付诸实践。
二、早期低碳经济思想
    1. 世界主义经济学思想
    世界主义经济学并不是一门有严谨逻辑的经济学科,而是基于“世界主义”这一意识形态的理念。弗朗斯瓦·魁奈(1694—1773)在《重农主义,或最有利于人类支配力量》中提出,所有的商人,无论所属国家,都处于同一个商业联邦之下。魁奈的思想具有全球意识。亚当·斯密(1723—1790)深受魁奈思想的影响,其自
由主义的核心思想便是全球范围内的商业贸易的自由放任,认为经济学研究是世界范围内的研究。同样,法国政治经济学家萨伊(1767—1832)也就经济学的作用进行的阐述,在其著作《实用政治经济学》中表明,所谓政治经济学是立足于一切国家利益和全体人类利益的研究。西斯蒙第强调政治经济学是以增进全人类幸福为目
的的一门科学。以这些学者为代表的“世界主义经济学”具有很强的全球意识,认为经济学的根本目的是造福全人类,是低碳经济全球思想的源头和全球碳排放问题协商的理论基础。
    2. 肯尼思·艾瓦特·博尔丁的“太空船理论”
    肯尼思·艾瓦特·博尔丁于 1966 年在《即将到来的太空船地球经济学》一文中创新性地将经济模式分为“太空船经济学”理论和“牛仔经济学”理论“。在“太空船经济学”理论中,地球如同太空船一般,是一个资源有限、生产能力有限、封闭的生态系统,若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太空飞船将加速走向毁灭。“牛仔经济学”则是随性所欲地消耗自然资源,不加以节制的高消费和环境污染。博尔丁认为,人类应该把现行的“牛仔经济学”替换为“太空船经济学”,即以储备经济代替传统的增长型经济;以休养生息的经济代替传统的消耗性经济;以福利量经济代替传统的生产量经济;以循环式经济代替传统的单程式经济。博尔丁首次将物质
循环和限制自由的地球理念引入经济学,其理论价值在于将巨大的地球形象地刻画成渺小的太空船,告诫人们单程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必定使得环境遭到毁灭性破坏,循环式的“低碳经济”才能实现长久发展。
    3. 艾瑞克·戴维森的循环经济思想
    艾瑞克·戴维森的经济学思想是建立在经济于科学迅速扩张的背景之下的。他将现行的经济制度比做“一
只闯入瓷器店的大公牛”,大公牛的身型过于硕大,会造成许多损失,为了避免这些损失,我们必须加以驯服
大公牛,即建立可以降低甚至挽回损失的经济制度。因此,他推崇使用建筑师威廉·麦当诺提出的解决垃圾问
题的新方法——“内建式回收设计”,即在商家设计产品支出就赋予其可回收属性,在一定年限后通过“以旧
换新”的方式回收产品,在这种方式下,商家知道产品最终会回到自己手中,便会使用较环保的材料生产产品。同时,戴维森认为“每一物种至少留下一对”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发展有重要意义,是自然物质循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每一种生物都像是支撑机翼的铆钉,人们通常不会在意一两个铆钉的松动,但当有大量铆钉松动时,机翼就会摇摇欲坠。因此戴维森提倡尽可能地扩大动物园、公园、生物保育区的规模。此外,他还提出通过调节税费和补助计划、开展国际协商等方式来鼓励保护环境的行为。戴维斯的循环经济思想深刻剖析了当前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对地球的危害,并强调在环保实践中,“预防”相比于“补救”所耗费的资源更少,应在预防污染和资源保护方面投入更多的“心力”。
    4.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马克思的生态观可分为自然辨证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两个部分。自然辩证观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
从人本主义自然思想出发辩证自然观,认为人属于自然,物质与精神生活来源于自然,尽管人类具有改变自然的能力,但离开自然人就无法生存。人可以通过生产劳动获取生活所需资源,具备再生产自然的能力,使自然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之下。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马克思所著的《自然辩证法》中进行说明,该理念认为人不可能一味根据自身意志对自然界进行无节制的征服,自然界也不可能任凭人类摆布,甚至会将人类行动以不同形式反作用于人类本身,因此人类要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予以足够的尊重,并与自然保持一定距离。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研究的基础,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得到了后世学者的充分肯定,对于指导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21 世纪以来的低碳经济思想新发展
    1. 莱斯特·R. 布朗的清洁能源经济思想
    莱斯特·R. 布朗在《B 模式:拯救地球 延续文明》一书中提出了转变地球经济发展模式的“B 模式”,即相比与传统的“A 模式”,“B 模式”的水生产率更高、土地生产力更高、碳排放更少。其中便蕴含着转变能源模式的低碳经济发展思想,通过开发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氢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将以碳为基础的能源结构转化为以氢为基础的能源结构,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提高能源生产率。布朗从能源角度分析了现阶段能源的低效使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未来能源结构的转变道路。同时,布朗提倡解决社会问题从而解决环境问题,通过稳定人口数量、普及教育、遏制艾滋病传播、全民医疗等方式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在政策实施层面,布朗也提倡通过建立实事求是的市场、税制转移和补贴转移的方式支持低碳行为、遏制不环保的生产活动。
    2. 李克欣的“七伦道”低碳经济思想
    东方前贤将人与人的关系称为“五伦”,李克欣参考这一概念,将人类与环境友好相处,和谐共存的低碳思想和实践称为“七伦道”,蕴含人类在进行衣、食、住、行、乐、康、寿等七项生存活动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七伦道”思想认为,地球只有一个,生态环境安全与人类生产息息相关,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环境,应当融入其中,即“天人合一”的环境理念。基于此,在《低碳思想七轮道:人类低碳生存之道》一书中蕴含的低碳思想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更新环境理念。人类需要树立低碳保护的环境理念,以低碳生存为宗旨;二是明确技术路线。建立能够进行环境调和,从城市布局、生态流、交通流、信息流、物流、水流、碳流等领域优化城市设计的“单元城市”和通过微电网、微热网、物联网智慧管理区域产能的“智能城网”;三是制定行为规范。制定能在垃圾发生之前就控制的“垃圾自理”制度,建立能够制定低碳规范的高效政府;四是支持留学事业,加强国际合作。留学能够建立人类思想文化交流沟通的桥梁,能够吸收全球的节能减排经验,而践行低碳生存也应当加强国家合作,全球共同低碳实践。该思想创新性地将中国先贤的思想融入环保实践,并提出
了国际交流对于低碳经济发展的作用。
    3.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生态文明思想的新发展,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低碳经济理论,是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指导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系统工程理念、生态环境与生产力的辩证思想、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三个部分(刘磊,2018)。系统工程理念认为环境治理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要树立系统全局观、坚守思维红线、重塑生态政绩观,系统化、制度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与生产力的辩证思想认为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挖掘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将“绿水金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同时健全生态市场机制,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为生态文明建设建立稳定预期;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与传统的生态治理与民生发展存在矛盾的观念不同,认为“改善环境就是改善民生”,通过将生态与民生相统一、培育生态价值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式,把全体人民的行动都统一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针对生态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做出了时代应答,在全球工业转型和低碳社会建设的探索中贡献了中国智慧。
四、总结与思考
    低碳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新时代的发展趋势,是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式。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具有特殊的经济和生态环境,想要如期实现“双碳”,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走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道路。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观点的回顾与总结,结合现实语境,归纳出三条中国低碳经济的实现路径:其一,构建并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的总体框架。国内当前的低碳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能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修复方面,对于低碳经济实现的整体框架没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规划,难以充分指导当前低碳经济发展,应从环保理念、政府措施、行为规范、生物保护、水土保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低碳经济框架构建,通过顶层设计推进低碳社会模式的整体发展。其二,发挥非国有企业在低碳建设中的作用。在当前的低碳经济建设中,大多节能减排的责任由国有企业率先承担,非国有企业是重要的社会生产主体,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完善低碳管理等实现企业生态化。其三,加强数字经济建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深刻影响世界格局的变化,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能够嵌入传统的碳排放重点领域,通过工业机器人应用和企业数字化经营理念,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生产中的碳排放,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磊.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8(3):14-22,71.
[2] 方大春,张敏新 . 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经济学价值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7):91-95.
[3] 李克欣 . 低碳思想•七伦道:人类低碳生存之道 [M]. 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886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