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视域下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
【基金项目】中国民办教育协会 2023 年度规划课题(学校发展类):高质量视域下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课题批准号:CANFZG23191)
2022 年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大数据时代统计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研究(立项编号:JG-2022434)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十四五”规划 2021 年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一般项目“独立学院转设后高质量内涵发展研究”(编号:21GYB73)
姚丽 王勇
作者简介:
姚丽(1986—),女,广东湛江人,湛江科技学院会计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会计与统计核算
通讯作者:王勇(1980—),男,山西长治人,湛江科技学院会计学院教师,副教授,会计师,研究方向:民办高校教育与管理
【摘要】科学评价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这是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现状及问题,引入 CIPP 教育评价模型,构建了适用于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从背景、输入、过程和结果等多个维度综合考量,以确保评价全面准确。同时,针对高质量视域下的需求,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升的策略,这为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持,对于推动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与创新创业实践融合,促进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质量;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
一、引言
创新乃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蓬勃发展的不竭源泉。在当今全球竞争激烈、知识经济日益崛起的背景下,创新已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增长和国家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动力。而教育,则被认为是培养人才、塑造未来的根本途径。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扮演着引领人才培养、推动创新创业的重要角色,尤其在构建创新型国家、实现人才储备的过程中,其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期,需要以创新为引领,通过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这个发展大背景下,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成为关键所在,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又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贡献不可忽
视。然而,鉴于其相对于公办高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差距,如何在高质量视域下评价和提升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成为了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现状及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培养创新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民办高校
中也日益受到关注。然而,如何对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进行评价,以确保其真正发挥作用,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分析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情况,归纳总结出以下现状及问题。一是评价体系不完善,未充分考虑民办高校的特殊情况和挑战,需调整和改进;二是评价方法和数据局限,定性方法受主观影响,定量方法难捕捉多维特征,核心能力难量化。三是缺乏有效对比和参照,需与同类高校或行业标杆比较;四是教育质量与创新创业绩效关联性不强,评价过程需关注实际表现和成就。
三、高质量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借鉴美国学者 D.Stufflebeam 提出的 CIPP 评价模型,该模型的核心包括四个要素:背景(Context)、输入(Input)、过程(Process)以及结果(Product),这些要素的结合为教育系统提供了全面的评价信息。不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采用CIPP 模式作为主要的评价框架,而且该模型也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应用。因此,本文在高质量视域下,基于 CIPP 评价模型构建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见图 1),该评价模型不仅为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科学评价提供了有力的指导框架,还通过其全面性和系统性,确保了评价体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PNG)
基于 CIPP 教育评价模型的实际启示,结合学校现实情况,以四个评价层面为基础,构建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 背景评价
背景评价指标关注创新创业教育大环境中的多个要素。师资力量考量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学习资源评估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等资源是否支持学生的创新学习。校园文化考虑是否鼓励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政策支持分析政府和学校是否提供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和资源。综合这些要素,能更准确地衡量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2. 输入评价
输入评价指标关注创新创业教育在背景基础上所投入的外部条件。师资投入评估教师团队的专业背景和教学能力,对教育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资源配置考量学校的实验室、设施等是否适配创新创业教育需求。资金支持分析学校是否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教育活动。课程设计则关注教学内容是否与创新创业目标相契合。这些要素共同构成输入评价,对于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
3. 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时具有持续监测和反馈的特点,为改进提供重要依据。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从课程实施、实践活动、技术培训到实践反思等角度,进行全面考量。课程实施方面,关注教学方法、内容更新、案例引入等,以确保教学质量和学习体验。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参与度、实际应用能力提升等,推动创新创业实践的有效开展。技术培训考虑培养学生实用技能,以应对创新创业挑战。实践反思则强调学生对实践经验的深度思考和总结。通过综合这些角度的评价,学校能够不断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过程,提升教育质量。
4. 成果评价
成果评价的依据在于目标的达成和满意程度,结果能够为解释、判断以及循环决策提供支持。以人文素养、学生发展、创业效果和社会影响等指标来诠释成果绩效,是一种有效手段。人文素养方面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发展包括创业意愿、创新创业能力和领导能力等提升;创业效果评价学生创业率、参赛获奖率、创业项目的商业价值和市场影响;社会影响衡量学校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贡献。这些指标综合呈现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指导学校做出持续改进和决策。
四、高质量视域下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升策略
1. 构建跨学科创新平台,促进师生合作
在高质量视域下通过构建跨学科创新平台,以促进师生合作,提升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民办高校通常资源有限,难以在各个领域都建立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实验设施。因此,通过创建跨学科的创新平台,可以将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汇集在一起,促进师生之间的深度合作。这种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建立创新实验室,汇集工程、设计、商业等多个专业的师生,共同解决现实中的复杂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2. 建立创业孵化体系,支持优秀项目
在高质量视域下,民办高校可以建立完善的创业孵化体系,以支持优秀创业项目的孵化和发展。创业孵化体系包括创业导师团队、创业加速器、风险投资等,可以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创业导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经验分享,创业加速器可以为项目提供资源和网络支持,风险投资可以为优秀项目提供资金支持。通过建立这样的体系,民办高校可以将创业教育与实际创业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创业梦想。
3. 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为了全面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民办高校可以积极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策划并建立具有产学研合作特色的基地。这样的合作平台将教学、科研和产业紧密融合,从而将学生创新项目与实际产业需求有机连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通过与产业界紧密合作,学生将得到更多真实而宝贵的实践机会,从而加强他们的实际操作、团队合作以及创新思维等多种能力。同时,合作平台也将为教师提供更广阔的教学内容和科研方向,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深化教学提高质量。这种产学研合作基地的建立还将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双方的共赢。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紧密合作,获得实际项目、行业信息和前沿技术的支持,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培养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创业人才。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平台发现新的创新点、招聘人才,甚至参与到创新项目中,实现技术和人才的双向流动。
4. 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培养核心能力
为了全面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民办高校应该开设针对创新创业的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这些课程可以包括市场营销、商业模式创新、创业融资等内容,以确保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创业所需的关键知识和技能。此外,课程设置应该注重实践性,可以引入案例分析、团队项目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并应用所学知识。通过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民办高校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创业能力。
五、结语
本文基于 CIPP 教育评价模型构建了适用于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融合学校现实情况,为高质量视域下的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升描绘了清晰的蓝图。文中所提出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升策略强调了产业对接、跨学科融合、创新创业实验基地和课程等关键要素,这些策略将在实际实施中为民办高校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高等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这些策略的可行性将在不断实践中得到验证,为培养更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提供有力支持。然而,我们也认识到这项研究仍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未来的工作可以进一步细化指标体系,深入挖掘创新创业教育的多维度特征,以及加强实际效果的监测与评估。
参考文献
[1] 刘燚,李莹 . 基于 CIPP 模型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 [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2(6):100-107.
[2] 吕美,周昱雯 . 基于 CIPP 模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 [J]. 商展经济,2021(10):90-92.
[3] 寇龙,陈江燕 . 基于 CIPP 模型和 AHP-FCE 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 [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10):177-181,189.
[4] 杨剑,杨惠茜,郑志伟 . 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民办本科院校为例 [J]. 经济师,2022(9):148-149,151.
[5] 宋宏伟 . 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路径研究 [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22,31(3):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