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与企业相互提升数据素养的途径研究
基金项目:2023 年度院级科研类项目“提升中小城市高职院校教师数据素养途径研究”(2023YKY12)
黄 翼
作者简介:
黄翼(1982—),女,广西北海人,汉族,本科,北海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大数据与会计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更是数据技术的时代。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要适应社会技术变革提高其数据素养,企业则要建立数据战略和规划,实现长足发展,二者的数据素养的相互提升是全民数据素养提升的关键环节。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数据素养和企业数据素养提升的重要性,其次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建立合作关系、数据共享与交流、专家指导与培训、合作开展实践教学项目和举办研讨会或论坛等方面,提出高职院校教师数据素养和企业数据素养提升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数据素养;会计专业教师;企业
一、引言
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时代跨进数据技术时代,教育行业也随之进入大变革和大发展,数据素养相关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高职院校教师的数据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大数据时代已经不是口号,企业数据素养不断提升是提高全民数据素养的关键环节,培养企业数据专业人才是推动大数据信息产业建设的重要力量。
中小城市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必须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变化,了解数据发展情况和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能,不断提高数据素养,提高会计信息分析能力。企业数据素养也要不断提升,建立数据战略和规划,促使企业数据组织和管理能适应社会需求,为核算、监督和决策提供更合理的数据依据,推动企业与高校的相互促进和可持续发展。
二、提升高职院校教师数据素养和企业数据素养的重要性
在当今大数据时代,数据素养已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无论是在高职院校还是企业竞争中,及时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教师数据素养和企业数据素养,是非常重要、有必要性和有意义的。
高职院校教师在培养未来人才中占据重要角色。首先,拥有良好的数据素养可以使教师更好地解读和分析学生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进展情况,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支持。其次,数据素养不断提升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教学成果和效果,进行教学改进、优化和研究。最后,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更有效地与企业进行交流和合作,为推动行业和全民数据素养贡献力量。
企业的数据素养是组织构建成功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从财务会计核算层面看,企业面临着大量的数据,能够有效地处理和分析会计数据可以帮助企业在考核和投资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具备良好数据素养的员工能够进行通过数据驱动,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质量,不断提高行业竞争优势,占据市场份额。企业数据素养提升,意味着企业员工能够更好理解和运用数据工具和技术,从而更好地从数据中获取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商业机会。
提升高职院校教师数据素养与企业数据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于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来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可以促进教育和商业的创新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
三、高职院校教师数据素养和企业数据素养存在的问题
1. 高职院校教师数据素养方面
(1)专业培训知识面和力度不足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可能缺乏与数据相关的培训和专业知识。例如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技术;与数据分析、数据科学或数据处理相关的数据分析工具的运用。对于会计专业教师而言,了解如何应用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来处理财务会计数据,进行数据建模和财务预测等专业知识尤其的重要。
(2)教材和课程内容更新滞后
由于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教材和课程内容可能滞后于实际需求。中小城市参加与数据技术相关的行业会议和研讨会机会少,无法与专家和从业人员互动,无法了解最新的趋势和实践,无法知晓其他人正在关注和实践的最新技术,与同行交流经验、见解和分享最新的教学方法。
(3)缺乏实践机会和运用经验
仅仅理论培训是不够的,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都需要通过实践机会来应用和巩固所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技能。如果能进入企业实践,运用真实实际的数据对分析理论进行技能演练,能够获得项目合作的机会,能够在真实的会计环境中应用数据技术和工具,那么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才能合一。
2. 企业数据素养方面
(1)缺乏长期的数据战略和规划一些企业可能缺乏明确的数据战略和规划。没有明确数据在企业决策中的重要性,不知道如何有效地收集、管理和分析各项财务数据,不知道数据收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新方法和新工具。
(2)数据质量和格式一致性问题
企业可能面临数据质量不高和数据在不同系统和部门之间不一致的问题。没有采用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没有梳理数据清洗、验证和监控的流程,无法确保不同系统和部门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缺乏财务数据分析能力
一些企业可能缺乏财务数据分析的能力和技术工具,无法充分利用数据来获取洞察和支持决策。员工缺乏专业的培训和技能学习,数据分析能力一般,不熟悉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数据可视化和统计分析能力不强不系统,专业的数据分析不到位。
(4)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
随着企业和行业数据的不断增加和反复利用,企业面临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挑战。一般企业没有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体系,没有制定和执行数据安全政策,无法对应加强数据访问和权限管理,没有能够坚持进行定期的安全审计和风险评估等。
四、教师和企业数据素养相互提升的政策建议
通过对上述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是可以通过相互提供相关资源和支持,通过加强相互数据素养的培训和教育,推动教师和企业数据素养的相互提升。下面提出五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以此逐步完善和加强两者的数据素养合作和提升。
1. 建立合作关系
建立合作关系,是相互协助提升素养的第一步。首先签订合作协议或协议框架,明确双方的合作内容、目标和责任,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双方在共同开展数据分析项目或合作研究时,通过充分沟通和协商,确定项目的具体内容、时间和资源投入。根据各自的需求和优势,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并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计划。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进行定期的交流和反馈,及时解决问题和调整方向,共同讨论和分析项目的进展和成果,分享经验和教训,以提高项目的效果和质量。共同制定项目的评估标准和考核机制,以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标。
其次通过共同开展数据分析项目和合作研究,高校和企业可以共享资源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数据分析的水平和能力。高校可以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数据分析人才培养和教育资源,而企业可以提供实际业务数据和场景,供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进行分析和研究。高校与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人才培养和数据分析实践的良性循环,共同推动数据分析素养的提升。
2. 数据共享与交流
数据共享与交流是高校与企业开展数据分析专项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高校与企业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推动数据分析领域的进步和发展。这种合作方式不仅有助于提升高校培养教师学生的实际能力,也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应用数据分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企业可以提供实际业务数据,供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进行分析和研究,而高校可以分享最新的数据分析理论和技术成果。企业提供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是企业实际的业务数据,这样的数据来源可以使高校的教学更贴近实际,对于高职院校教师来说,实际业务数据的使用可以丰富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通过使用实际财务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数据分析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场景和挑战,可以基于实际业务数据开展相关研究,挖掘数据中的价值和潜力,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推动数据分析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同时,高校可以分享最新的数据分析理论和技术成果给企业,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用数据分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高职院校教师和研究人员在数据分析领域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将最新的数据分析理论和技术成果应用到实际场景中,了解企业的需求和挑战,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并且开展联合研究和创新项目。双方可以共同探索数据分析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并共享研究成果。这样的合作可以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加速数据分析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3. 企业专家指导与培训
高校可以邀请企业的数据分析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开展培训或提供指导,介绍实际案例和经验。通过邀请企业的专家分享实际案例和经验,高职院校教师可以深入了解数据分析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场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的经验分享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据分析的价值和应用,提升他们在数据分析领域的技能和素养。
企业专家的实际案例和经验分享可以使高职院校教师更贴近实际业务需求和挑战,了解数据分析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和效果。与企业专家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共同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数据分析方法和策略。这样的交流和合作有助于构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推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促进数据分析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4. 合作开展实践教学项目
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数据分析项目,高校教师在数据分析项目或实习中,可以通过收集和清洗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预测模型等环节,进行实际的数据分析工作。通过实际操作,他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数据分析的过程和方法,进一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企业在参与实践项目的过程中,可以锻炼数据团队的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企业的新项目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践教学项目中,教师和员工需要与团队成员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团队合作、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市场上更具行业竞争力。
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项目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合作方式,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满足企业的创新需求,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
5. 举办研讨会或论坛
通过举办研讨会或论坛,高校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企业代表参与交流和分享。专家和企业代表可以分享他们在数据分析领域的经验和见解,介绍最新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这样的交流和分享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到行业前沿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拓宽他们的视野,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数据分析素养同时也促进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交流与合作。
研讨会或论坛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可以促进两者之间的合作项目的形成。教师与企业代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彼此的优势和需求,进一步探讨合作的可能性,共同开展数据分析项目或研究,推动数据分析领域的创新和发展。这种紧密的校企合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也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付秋静,于春滨 .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数据素养教育培养研究 [J]. 大学,2022(34):156-160.
[2] 杜彬,杨宏伟,云桂桂 . 数据赋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C]//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网络应用分会 2022 年第二十六
届网络新技术与应用年会论文集 .[ 出版者不详 ].2022:298-303.
[3] 马玉荣 . 高校教师数据素养现状调查及精准化提升策略研究[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22,42(7):59-61.
[4] 周晴,陆熠娟,王汝杰 .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数据素养的培养研究 [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22(6):135-138.
[5] 魏淑娟,石娅妃,包莹 . 基于 SWOT 分析的高校教师数据素养培育路径探索 [J]. 大众标准化,2021(15):89-91.
[6] 何旭曙,叶国平 . 基于“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师数据素养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 [J]. 经济师,2020(5):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