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跨境资金集中管理难点与对策初探
——以 Z集团为例
孙 萌
作者简介:
孙萌(1987—),女,黑龙江大庆人,本科,中海石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方向:风险控制与跨境资金管理
【摘要】中央企业在积极践行“走出去”发展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加快构建安全、有效的跨境资金管理体系能够对企业集团国际化经营战略提供坚实保障。本次研究基于 Z集团资金管理时间,归纳中央企业跨境资金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方案。为中央企业司库管理体系向境外有效延伸,构建符合世界一流示范企业要求、适应国际化战略需要的资金管理体系提供支撑。
【关键词】中央企业;财务公司;境外财资中心;跨境资金管理
一、研究背景
1.加快发展更高层次开放经济宏观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常态,国家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着力发展更高层次开放经济,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近年来国家在外汇领域持续、有序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一方面稳步扩大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着力提升资本项目开放的质量。另一方面持续引导企业加强汇率风险管理服务,推动我国银行体系建立健全服务企业汇率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2.中央企业“走出去”发展背景
改革开放初期,中央企业对外经营性投资基本从零起步。经过改革开放 40余年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央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参与对外合作的领域也从最早的资源获取与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逐渐扩展到多元化的产业链、供应链深度参与,为推动本地经济发展和项目所在国经济发展都做出了积极贡献。根据国资委披露数据,截至 2018年底,央企境外单位,中央企业境外单位户数超过 11000户,分布于 185个国家和地区;中央企业在境外资产总额超过 7.6万亿元,全年营业收入 5.4万亿元,境外经营利润超过 1300亿元。
在高质量开放背景下,中央企业作为国家“走出去”战略的主力军,持续加大国际化经营力度,业务覆盖面更广、与世界整体经济水平联系更高。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不确定性持续上升,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难度不断加大,对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管理和调配需求持续扩大,对加强境外资金风险管控的需求愈发强烈。
伴随着中央企业境外合作的持续深化,境外资金管理也进入精细化发展的改革深水区,进一步推动资金有效配置、安全使用面临了一系列难点问题有待解决。
二、中央企业跨境资金集中管理难点分析——以 Z集团为例
Z集团起步于对外合作,在四十余年的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对外合作、境外发展一直是集团特色和优势,境外资产占比超过 30%,境外项目遍布 46个国家和地区。集团各板块均在境外有重要业务布局。
作为最早开展资金集中管理的中央企业之一,Z集团经过多年不断探索实践,通过制度建设、系统建设、业务指导、监督检查等方式持续强化对境外资金业务的合规、安全、规范管理。但是,随着司库体系建设和资金集中管理不断细化和深化,相较于其他设立境外资金集中管理平台的中央企业,Z集团在提高境外账户的直连监控覆盖比例、增强跨境资金灵活调度和统筹力度、加强境外结算集中管理等方面,还面临着许多难点和挑战。
1.集团境外账户管理难点
随着海外业务的深入拓展,中央企业境外开户单位和境外资金沉淀在不断增加。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资金管理涉及币种和面临的项目所在国外汇管制也日趋复杂。目前大部分中央企业集团采取通过对境外银行账户开立审批权限集中、限额控制、结算分级授权管理、收支两条线管理、账户动态监控等手段管控境外账户资金风险。在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司库体系建设持续推动的背景下,大多数中央企业通过着力建设银企直联等信息化交互途径,实现了较高比例的直连监控的账户监控比率约为70%。
现阶段,中央企业以 Z集团为例,境外账户管控的难点主要体现在对于账户的动态监控方面和账户动账介质管理方面。部分境外银行账户资金变动、结余情况监控的及时性和客观性受到制约。在付款指令发送过程中仍有相当比例账户需通过网银方式发送付款指令,支付信息重复录入效率低、易出错,同时网银 U盾的管理规范性难度较高,存在潜在操作风险。
2.集团境外融资管理难点
Z集团境外债务主要为外部融资。其中长期债券部分固定利率且难以提前偿还,外部商业银行贷款融资期限较短,再融资压力大,同时伴随美元加息进程,融资成本特别是浮息贷款利率大幅上升。
虽然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境外沉淀部分美元资金,但由于多板块分散备付需要,在境外实现跨二级单位资金调剂难度较大,一般通过集团总部进行一对一撮合安排,导致内部融资在整体债务中占比较低。集团境外资金沉淀特别是收益率低的活期资金沉淀尚未得到充分运用,集团通过构建统一的资金调剂平台和统一风控机制,以内源性融资降低集团境外整体负债还不够充分。
3.境外结算集中管理难点
与大部分中央企业一样,Z集团境内通过财务公司建立了境内资金结算管理平台,境内业务的结算均通过财务公司内部账户办理,资金沉淀和收付活动在财务公司高度集中。但由于财务公司无法开展境外结算业务,因此集团境外资金尚未实施集中结算,结算风险管控、效率提升缺乏有力抓手,预算管控、会计核算和资金结算贯穿的业财一体链条还存在断点,较难实现付款管理的主动预警跟踪,结算效率有待提升。
综上所述,为进一步落实国资委政策关于中央企业加强境外资金管理的要求,针对性解决集团境外资金管理面临的难点问题,打开集团境外资金管理的新局面,Z集团层面迫切需要在境内已具备较完善司库管理基础的情况下,将司库体系建设向境外延伸,搭建集团境外资金管理平台,与财务公司境内资金管理职能高效协同,实现集团全球资金“一体化、集约化”管理和全球金融资源的充分整合。
三、Z集团加强跨境资金管理优化策略方案
1.跨境资金管理优化方案总体思路
本研究以解决 Z集团在境外资金管理上所遇到的问题作为起点,坚持从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以保持“资金管理一体化”策略为原则,提升集团司库管理体系在境内境外资金与账户资源、投融资资源、金融机构统筹资源、金融风险控制资源以及金融人才资源统筹能力。
2.跨境资金管理组织框架总体构想——“一核双翼”全球资金管理体系
“一核双翼”全球资金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为了加强集团统筹管理境内、境外资金,强化集团资金的平台建设目标基础上提出。该体系以集团总部资金管理部门作为资金管理中心,在境内财务公司资金运作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由集团为出资主体在境外设立普通工商企业形式的境外资金运作平台(境外财资中心),共同构成“一核双翼”集团全球资金管理体系。
其中,集团总部资金管理部门作为司库管理体系的顶层核心,承担金融资源集中管理和高效运作职能,统筹协调境内外金融资源。财务公司作为全球资金管理体系的境内一翼,负责集团境内资金管理与运作,并通过企业集团跨境资金集中运营资质和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的跨境资金通道实现资金境内外灵活调度。境外财资中心作为集团境外资金管理和金融服务运作平台,负责境外司库运行。
“一核两翼”的全球资金管理体系将共同实施集团境内外资金集中管理,为集团业务发展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通过上述职能定位,由集团总部资金管理部门统筹境内财务公司资金池、境外财资中心资金池的资金横向贯通,一体化统筹调度和灵活配置,促进资金收益管理、流动性管理、合规风险管理等多目标的协同兼顾。
3.跨境资金集中管理关键领域优化策略方案
在跨境资金集中管理的关键领域,重点聚焦企业跨境管理资金的难点问题,由境外财资中心在财务公司指导下,承担境外账户集中全覆盖监控、境外资金收付集中代理结算、境外资金自动归集及全球备付共享、境外资金余缺调剂、境外资金保值增值运作职能。
(1)境外银行账户管理
优化境外银行账户集中管理,综合运用多渠道实现集团境外银行账户监控全覆盖,着力防控境外资金风险。持续提高已开通银企直连银行所开立账户的监控覆盖率,加强对无法纳入资金归集和结算集中的外汇管制地区银行账户的监控。
(2)境外现金管理
加强境外资金集中管理,实现境外资金在集团层面有效归集,提升境外资金运作效益。搭建以促进集团境外资金集中管理为目标的境外资金池,实现集团全球美元备付资金共享。境外财资中心充分运用统筹效应,优化存款定价,最大化归集境外资金。
(3)境外结算管理
构建适用于不同场景的多层次境外资金集中结算体系,通过结算集中对境外资金异常支付实施监控,强化境外资金操作风险防控,同时也有利于集团境外资金头寸的最大化集中使用,减少交易和管理成本,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4)境外筹融资管理
发挥境外财资中心资金集中调剂平台功能,优化集团境外债务结构。通过境外财资中心建立统一风控机制,优化内部金融资源整合运用,将有效推动外部债务置换,降低集团整体融资成本。依托境外金融市场,开拓多种直接、间接的融资渠道,满足成员单位融资需求。
四、跨境资金管理策略方案的不足
虽然本优化策略方案为集团加强全球资金管理体系建设提出有益建议,但仍有以下不足之处需要关注:
一是在构建“一体两翼”的一体化管理结构和机制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财务公司监管对于高管任职、兼职以及业务范围的合规性要求限制。
二是本方案重点关注美元等流动性货币的集中管理,未彻底解决集团在外汇管制地区对小币种等非流通货币集中汇兑和使用便利问题。
三是实施集中结算的资金池账户体系搭建需要对现有成员单位账户进行重构,开销户及汇款路径变更将带来较大工作量和人工成本。
五、研究结论及展望
在“一核两翼”资金管理体系方案中,财务公司作为司库体系在岸主体,深化跨境通道建设,承担境内外资金统筹协同主职能。境外财资中心作为司库体系离岸主体,承担境外资金集中管理平台职能。
该方案能够充分利用财务公司已有的资金管理成熟体系,以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和人民币跨境双向资金池所构建的双向通道为纽带,由财务公司承担境内外业务协同主动权,不断促进和深化财务公司跨境通道管理水平。财务公司在推进境外资金集中管理、跨境资金调配便利等方面不断打磨和创新自身产品和服务,持续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为集团成员单位境内外资金双向流动构建安全、便捷的资金通道,提升财务公司国际业务综合服务水平。
对于已设立财务公司并在境内开展深入资金管理的中央企业来说,“一核两翼”全球资金管理方案通过搭建以财务公司为业务决策主体、协同双平台运作的管理体系,充分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助力集团全球资金运用效率和境内外产业的协同发展,为我国大型企业集团探索建设高水平司库体系提供可资借鉴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媛 .关于中央企业司库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J].投资与创业, 2023,34(22):106-108.
[2]蔡喆 .资金管理与结售汇:财务公司优化跨境资金的策略与创新实践 [J].冶金财会,2023,42(8):14-18.
[3]叶继蔚 .跨国公司财资管理发展与展望 [J].中国外汇, 2022(6):43-45.
[4]何红心,何山 .境外财资中心的战略价值及创新实践 [J].企业管理,2021(S1):220-221.
[5]付必茂,蒋燕,江瑞林 .财务公司助力企业集团全球财资管理[J].中国外汇,2021(18):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