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航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航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22 年度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重点课题资助项目——构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航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项目编号:JATC22020103,主持人:刘晓丽);2021 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岗课赛证”融通的航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21SJA2135,主持人:刘晓丽);2023 年度横向课题资助项目——绿色发展背景下物流管理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023321101000319,主持人:刘晓丽)

刘晓丽

作者简介:刘晓丽 (1988—),女,山东临沂人,汉族,硕士,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航空物流管理、航空物流职业教育

    【摘要】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从 2012 年开始试点现代学徒制,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航空物流管理专业作为主要面向航空货运的新兴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学生实习就业岗位不够集中、实训室条件难以匹配行业发展和专业吸引力还不够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航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开展现代学徒制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充分发挥合作企业的实训实践条件来提升技能训练,以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提升专业吸引力。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航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
    职业院校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为更加适应行业企业的需求,职业院校各专业对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进行探索和改革,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将企业列为人才培养主体方的教育模式,为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和方法。随着民航业的大力发展,航空物流管理专业在职业院校受到青睐,然而航空物流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存在与就业市场的不匹配和不适应等问题,开展现代学徒制航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匹配航空物流行业的需求。
一、现代学徒制内涵
    2012 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行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国家开始推行现代学徒制,2014 年在各院校先后确定了562 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为现代学徒制推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2017 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了校企合作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为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与推行提供了校企一体化育人的模式与机制。2019 年国务院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 年)》中提出“在全国各类企业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培训”。从两个角度分别制定了以学校为主导的现代学徒制和以企业为主导的企业新型学徒制。2020 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提出“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中国特色学徒制是在探索与发展现代学徒制与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基础上的整合与创新,把历经十年的学徒制试点与发展跟中国特色的国情、民情等进行充分结合,寻找一条更加适合中国的学徒制培养模式,提升全民技术技能水平,助力“技能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的建设。2022 年新修订的职教法更是为国家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确立了法律地位。
    由现代学徒制发展到现在的中国特色学徒制,其在吸取各国学徒制经验和总结我国多校试点的同时,更加强调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学徒制要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学徒制培养的目标是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适应的就是产业的发展,行业的用人需求。因此,要推进学徒制就必然离不开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需要企业作为学徒制的主体单位参加学徒技术技能水平的锻炼与培养。中国特色学徒制要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在学徒制育人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社会组织等主体方的参与。各主体之间要共担共享、分工合作、协同,充分发挥各方参与主体的优势和特点,共同推进学徒的教育与管理。中国特色学徒制需要学生的配合与理解。作为学徒制培养对象的学生或学徒,是决定学徒制培养成果的关键一环。
二、目前航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航空物流管理专业是随着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而设立的专业,专业的发展时间不长,在航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一直在积极主动探索,与其他院校和相关企业积极沟通联络,探讨航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目前对航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有如下基本要求和规定。
    1. 培养目标
    航空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民航货运、报关员和国际货运代理员等职业群,能从事航空货运的进出港操作、货运配载、货运产品销售和报关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 培养规格
    在培养规格上航空物流管理专业从素质、知识和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在素质方面要培养学生使得他们能够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严谨规范、精益求精、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团队协作、人际沟通的社会交往能力;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意识;强烈的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物流法律法规常识、基本文化素质和健康的身心素质;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有搜集信息、查阅并利用资料的能力;一定的商务礼仪常识,按商务礼仪规范待人处事参与物流活动;中英文录入基本技能和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能力,能较熟练地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获取物流信息,并处理相关业务;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在航空物流知识方面让学生学习掌握航空运输、配送、航空货运、航空配载、地面处理等专业知识;仓储管理知识,了解仓储工作岗位职责,具备入库、在库和出库相关理论知识,并能熟练进行实训操作;航空市场营销基础知识,航空物流市场调查、分析、预测以及营销计划与控制,物流客户服务与关系管理等知识;报关报检基础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国际贸易商品归类与编码并能熟练进行关税核算。在能力方面能够使得学生具备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熟练完成民航货物运输各项操作的能力;民航危险品的辨别能力;熟练完成载重平衡计算的能力;各类货物进出口通关流程和报关报检单证填报等业务能力;熟练操作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软件的能力;航空货运市场营销的开拓能力。
    3. 课程设置
    航空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教育、体育、军事理论、大学生心理疏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劳动教育等课程列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同时根据学院与专业实际,将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高职英语等课程列为其他的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课程在充分调研市场需求和遵循国家关于人才培养方案标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了选择,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民航概论、管理学基础、民航市场营销、现代物流管理、运输作业实务、物流专业英语、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技术、服务礼仪等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仓储与配送实务、机场物流运作与组织、航空配载与平衡、航空货运代理实务、民航快递服务和报关与报检实务等课程。除在课程中设置一定的实训、社会实践等安排之外,还开设物流企业认知实习(航空)、物流信息模拟实训和航空货运基本技能训练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三、航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困境
    1. 学生实习就业岗位不够集中
    在民航业的快速发展下,航空货运市场稳定攀升,航空物流发展的前景与形势较好,对航空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航空物流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向上主要是面向机场、航空公司和货运代理行业,从事民航货物运输、航空快递、航空货运代理、报关报检以及机场仓库仓储配送等相关工作,与传统物流相比,航空物流更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高度切合航空物流管理专业的就业岗位主要在机场和航空公司等领域,由于各机场和航空公司货运发展规模的不同,他们对航空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不一。因此,学校在安排航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就业时容易出现学生比较分散,就业岗位零散等现象。学生在不同企业和不同岗位上,岗位职责和实习内容也会有较大的差别,在实习就业安排上不够集中。
    2. 实训室条件难以匹配行业发展
    航空物流管理由于其较强的专业性和工作场所的独特性,要培训学生技术技能水平,就需要具备跟机场和航空物流企业相匹配的航空物流实训设施设备。尽管学校按照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要确保专业实践课程超过 50%,要建设有相应的实习场所,但学校无论在实习场地面积和实训设施条件方面如果近靠学校资金都存在一定的压力。尤其在现在航空智慧物流和数字化发展的背景下,机场与航空公司还在不断对航空物流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和创新。而学校对实训设施设备的更新速度相对较慢,因此,在学校实训室所训练的航空物流相关技术技能操作方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对行业企业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缺乏了解和训练,需要对航空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室建设提出新思路和新方向。
    3. 专业吸引力还需要加强
    学生在高考结束选报职业院校专业时容易存在对各专业具体内容、岗位职责和就业形势不够了解,凭借专业的热度和个人的感觉喜好来进行选择。物流相关专业给各位学生和家长的印象大多是送快递,而快递员岗位对年轻学生的吸引力较弱,对很多家长来说其专业性也不够强,不需要在大学里专门学习也可以从事的行业。而一些专业如无人机、飞行器等相关专业由于其热点宣传和专业性较强,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往往更大。职业院校在物流相关专业每年的招生数量一般,航空物流管理作为面向航空货运方向的新兴专业,没有达到空乘和无人机等专业的招生数量。而航空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广阔,航空物流专业学生的实习、就业和未来长期职业发展通道良好,专业学生的发展机会较大。因此,需要就这些方面对学生、家长和社会进行加强宣传,促进航空物流专业的吸引力。
四、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航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 开展现代学徒制深化校企合作内涵
    针对航空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就业岗位不够集中、就业单位比较分散等问题,职业院校以实施现代学徒制为契机,通过深化校企合作,联合校企双主体培养航空物流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充分发挥和利用企业的资源与优势,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与就业环境。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因此职业教育办学离不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然而尽管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会积极开发校企合作单位,但是很多单位在校企合作的深度与校企双方的紧密度还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而航空物流作为新兴专业和物流发展新方向,要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就需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的内涵。职业院校通过与部分规模较大和实力较强的航空公司、机场等航空物流企业建立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在实习与就业过程中为职业院校提供支撑与保障,尤其是促进实现学生实习单位相对集中,实习岗位内容能够密切对接航空物流方向。让学生的实习实践更具有指导性,职业院校在航空物流专业的办学方向更加明确,同时,企业也能够获得稳定的实习生资源和满意的航空物流专业毕业生,提升职业院校专业学生与航空物流行业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匹配性。因此,航空物流管理专业通过开展现代学徒制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业的多方共赢。
    2. 充分发挥合作企业实训实践条件
    由于学校在资金和场所等方面的限制,现有的航空物流专业实训室条件难以匹配行业发展要求。而通过校企合作以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方式,学生作为学徒进入航空物流相关企业进行实践和实习的过程中,可以在企业的实际工作场所和真实工作任务中得到有效的技术与技能训练,弥补在学校期间的实训条件限制。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学生在学校主要是学习航空物流管理专业的基本工作原理与专业知识,并通过学校实训室的仿真和部分设备,对专业技术操作有一定的了解与练习。在学生进入企业后,作为学徒身份在企业指导师傅的带领下,进行航空物流相关设施设备的实操,能够达到熟练使用的程度,并能结合实际工作任务与要求,灵活进行调整与处理,以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尤其是随着行业转型升级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航空物流作业中不断涌现出一些新技术与新工艺,这些更加需要在航空物流企业中进行接触与了解,现代学徒制中学生的学徒身份给了他们学习与训练的良好机会,让他们能够学习到企业的最新技术与最新工作流程。通过学校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实训练习,结合航空物流相关企业的实际工作训练,共同促进学生技术技能水平的提升,助力复合型高素质民航服务人才的培养,为能工巧匠与大国工匠提供培养平台。
    3. 以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提升专业吸引力
   通过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模式来加强专业的吸引力,学校与实力强劲的航空物流公司深入合作,联合办学。尤其是在招生公告和招生宣传过程中就让学生和家长明确选择航空物流管理专业就选择了就业单位,对就业与职业发展有了清晰的认知。现代学徒制模式通过招生即就业,入学即能进入相应企业,以良好的专业实习与就业平台向社会展示专业发展的特点与优势。很好地解决了目前容易存在的高中毕业生在选报专业时的对专业不理解对就业市场环境不清晰的问题,可以促进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特点和兴趣来选择合适的专业,提升高职院校航空物流管理专业招生的匹配性。学生在充分了解本专业的情况下通过学校的基础知识学习,加深对专业内涵的理解。同时,继续作为学徒身份进入到航空物流相关企业中进行实践与实习,跟着企业指导师傅开展航空物流实际业务,使用各项航空运输、仓储与配送实施设备,并学会解决开展业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企业作为学徒阶段能够把在学校所学专业的知识进行运用与检验,也在企业实际工作中训练和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与素养,增强对航空物流职业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为后期的就业适应性和职业发展通道做好铺垫。现代学徒制以良好的学习环境、真实的实践实习场所和前景广阔的就业市场,助力航空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提升专业吸引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李博,姜乐军 . 新《职业教育法》背景下中国特色学徒制未来指向与发展路径 [J]. 职业技术教育,2023(21):133-137.
[2] 李玉珠,王娱,张秋月 . 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内涵与制度优势研究 [J].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23(17):42-46.
[3] 杨卫卫,王荣娟 . 我国航空物流方向人才培养现状与优化 [J].滨州学院学报,2021(1):48-52.
[4] 刘培,刘涛,李富军,蔡桂芳,付闯 . 航空物流专业“产教实训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J]. 中国航务周刊,2022(15):54-56.
[5] 李政 .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探索 [J]. 中国储运网,2020(8):73-74.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8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