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数字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数字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东静雨

作者简介:
东静雨(1985—),女,河北大城人,汉族,盘锦市融资担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金融

【摘要】在农业现代化转型背景下,数字金融助推农业经济增长,可以缓解农村用户融资难和融资贵的困境,能在提高农村金融普惠性中,实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目标。本文联系提出的数字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假设,组织开展研究设计和实证分析活动,并围绕所得实证结果提出几点有效数字金融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建议,希望可以发挥参考作用。
【关键词】数字金融发展;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措施

    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和《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中提出,要加快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农村数字服务供给,助力农村持续增收和农业经济发展。但结合目前情况来看,数字金融服务在农村的可及性始终面临诸多阻碍,比如有较大的生产经营风险、缺乏抵押物资产等,导致农村居民难以顺畅地获得数字金融服务。要求加强数字金融研究与分析,准确认识其对农业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对农村数字金融服务进行优化改进,以此推动农业经济增长与持续发展。

    一、研究假设
    假设1:数字金融发展会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正向的影响
    数字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①缓解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约束。数字金融可以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不断降低金融机构的服务成本、克服金融服务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使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得到切实满足,在提高农业生产资本要素投入中,实现农业经济增长的发展目标。②加快农业产业链融合步伐。数字金融通过大数据对客户信用情况和资金需求进行分析后,能围绕不同主体为涉农产业链客户提供贷款、理财、保险等金融服务,打通农业产业链利益主体的沟通联系桎梏,吸引更多商业资本流入同时,促进农业产业链深度融合与延伸发展,最终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增长与稳定持续发展。
    假设2:数字金融会通过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中介渠道对农业经济产生正向影响
    数字金融发展除了可以为农业部门提供资本要素外,还能从微观角度实现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升,间接影响农业经济增长。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方面,数字金融的出现直接破除了信贷的时空约束,农村用户可以通过这一路径获取资金完成土地租赁、机械生产等活动,提高家庭收入,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在居民消费水平方面,数字金融会通过便利居民支付,推动消费转型升级。尤其是在完善农村数字化基础配套设施、提高居民对农副产品的需求方面,农村商品流通和消费环境会得到极大改善,以此反作用于农村经济增长。

    二、研究设计
    1.数据来源
    本次研究选择数据主要为数字金融发展数据和农村县域宏观数据。前者源于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2011—2020)》,具体包括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和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后者源于中国区域、县域经济统计年鉴。在对两部分数据进行更新匹配后,得到 100个县 2017—2020年共计 500个观测样本的平衡面板数据。
    2.变量选择

    研究变量包括被解释变量、核心解释变量、中介变量和控制变量。其中,被解释变量是第一产业增加值,核心解释变量为数字金融发展,中介变量包括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控制变量为户籍人口数、农业机械总动力。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见表 1所示。   



    三、实证分析


    在采用构建的面板固定模型对数字金融发展带给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探究,根据所得基准回归结果(见表 2所示),可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不断增加,县域第一产业增加值也会明显提高,加入控制变量后,核心解释变量系数仍在 1%水平上显著,由此可以得到数字金融发展会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同时,以第一产业增加值为被解释变量,深入分析数字金融发展与中介变量带给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根据所得模型 2基准回归结果,依然显示出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变量在 1%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数字金融的发展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总额得到提升,由此间接促进第一产业增加值提升。

    四、有效建议
    充分发挥数字金融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可以保证农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会显著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尤其是在扩大县域金融服务范围、满足农村居民不同金融需求后,可以促进金融资源广泛流入农业农村,让农村居民有更多资本投入到土地开发、农业生产、机械作业中,实现农业经济的增长。另外,数字金融发展也能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两个渠道,间接推进农业经济增长。在得到这一研究结论后,后续开展数字金融助力农业经济增长工作,也能有效利用研究所得结果,对数字金融服务农业经济做出科学合理规划,最大化发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
    1.强化数字金融服务农业经济顶层设计
    根据数字金融和农业经济发展实际,做好农业数字金融发展规划与布局,可以增强数字金融服务农业经济的能力与效果。我国农业发展存在较大区域差异,且不同地区发展农业经济自身资源禀赋也有较大差别,实际发展农业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布局数字金融发展过程中,注意考虑不同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空间存在差异,在助推数字金融有效服务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使不同区域金融服务需求均能得到有效满足。政府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数字金融机构及服务模式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按照各地农业和数字金融发展现状,优化布局本地数字金融服务体系,最终取得数字金融服务农业经济增长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2.健全完善农村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数字金融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还需完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以便贯彻落实农业经济数字金融服务。从满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支付需求入手,牢牢抓住移动支付发展机遇,提高农村移动支付普及率,推出快速支付、转账、存取等业务,为现代数字金融更好服务农业经济增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搭建并完善农业数字基础设施,通过宽带建设普及、移动信号全面覆盖、强化农村网络建设等,降低农业经营成本,提高农业经营效率。此外,在央行征信规则指导下,制定征集、管理信用数据统一标准,各数字金融机构也要主动对接征信标准,在扩大信息来源渠道的同时,增强农业数字金融服务安全性和有效性。
    3.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不同经营主体有不同的金融服务需求,要充分发挥数字金融助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需立足农业经济发展不同金融需求,优化创新农业农村数字金融服务,在满足多元化数字金融需求中,助力农业经济增长。一方面要结合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加大农业信贷资金的投入力度,尤其是一些优质农产品企业,通过放宽数字金融服务门槛、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等,帮助这些优质农产品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农业保险,以规避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出现保险事故后,依托区块链信息具有的唯一性和不可纂改性,预防骗保道德风险事件发生。理赔时保险公司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再结合区块链上反映数据信息,为后续风险预防提供有力支持。另外,从服务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战略等角度入手,优化数字金融服务产品及内容,引导金融资源真正流向民生领域,满足多元化金融需求,改善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实现农业经济增长。
    4.数字技术推动农业供应链融资圈建设
    数字金融的发展与应用提高了农业供应链运行的智慧化水平,侧面说明农业供应链的发展与数字技术有较强的契合性。在推动农业企业平台化转型过程中,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完成对数字化供应链融资生态圈的建设。比如某农业企业是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供应链上的龙头企业,在围绕自身管理优势和利用现代先进技术,推出智慧农业发展服务平台后,可以通过其在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的数据优势,提升相关农产品供应链的融资效率,同时供应链末端农户也能以较低成本和较高效率得到自身生产运营所需资金。同时,该龙头企业在通过构建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对接平台与支付、物流、数据管理等环节,数字金融嵌入其中也能帮助各类供应链主体完善各自职能,在信息高度透明基础上,使供应链上的各主体及时偿还贷款,在扩大数字金融服务范围和深度中,助力农业经济增长和发展。

    五、结语
    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带给农业经济增长积极影响,数字金融发展扩大了农业金融服务的覆盖广度,提高了传统金融体系数字化程度,满足了农业经营主体不同金融需求,推动金融资源流向农业农村,实现了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使数字金融服务农业经济增长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拓展,最终赋能乡村振兴和农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昙娜 .数字金融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研究 [D].湖南大学,2022.
[2]陈欣 .信息化时代数字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J].中国科技论文,2023,18(9):1053.
[3]闫颖斓 .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J].农业与技术,2022,42(10):164-167.
[4]谢源祁,刘辉 .数字金融发展对县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3):104-109.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886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