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子商务英语课程与双创教育融合研究
基金项目: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项目:在线开放课程设计创新研究——以《跨境电子商务英语》课程为例。(课题编号:2022ZXKC610)
孙磊 周国辉
作者简介:
孙磊(1987—)女,吉林珲春人,硕士研究生,广州华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周国辉(1983—)男,广东广州人,硕士研究生,广州华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营销、跨境电子商务
【摘要】随着中国“一带一路”的发展,全球化理念进一步渗透,跨境电子商务逐步成为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的全新增长点。面对饱和的国内市场,跨境电商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行业的需求为跨境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国际商务等经管类外向型专业的学子也带来更多就业机会。但是,跨境电子商务英语课程和双创教育设计的脱节和实践教学的不足,造成了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的现实困境。社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在逐步提升,原有的教学设计和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就业市场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势。为了解决跨境电子商务英语课程与双创实践脱节的问题,本文基于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企业对双创型人才的需求,找出跨境电子商务英语课程在教学设计和内容上的问题 , 尝试在教学中融入双创元素 , 为经管类外向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跨境电商;商务英语;双创教育;一带一路
一、跨境电子商务英语课程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互联网 +”为跨境电子商务英语赋予了全新的教学内容
首先,常规的商务英语与新兴的跨境电子商务英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全新的“互联网 +”大环境中,现代信息技术加持下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产生了依托国际化电商平台,利用英语沟通工具,连接国内外客商的跨境电子商务英语课程。跨境电子商务英语课程的出现,赋予了传统商务英语教学全新的教学内容。
其次,随着时代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英语课程自身也在不断升级。这意味着未来的教学设计要有全新的发展,形成自身的课程特色。一方面是基础理论的培养,跨境电子商务英语课程组在教材的应用上也应与时俱进,寻找适合跨境电商企业用人需求,培养在跨境电商领域学生创新创业(下称“双创”)能力的优质教材。然而,当前跨境电子商务英语教材可选择范围较小,而且教材内容仍偏向于商务英语对话及句子翻译等语言基本训练,还有口语日常交流,很少涉及跨境电商实务以及跨境电商双创的前沿内容,教材在设计上相对创新不多,制约了跨境电商课程的发展高度。另一方面,在课程实践教学方面,部分教师也是沿用了传统商务英语的模式,以培养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主,较少涉及学生未来在跨境电商工作岗位上发布产品,直播和短视频营销等领域的专业英语技能。
2. 跨境电子商务英语课程有待发掘自身教学特色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求,跨境电子商务英语需通过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探索自身教学特色。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课程教学设计若缺乏跨境电商领域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分析,将导致无法最大限度地保障核心教学质量。尽管商务英语类课程群的教学已经融入全新的跨境电商背景,但是相当比例的日常教学仍按照常规的“词汇加语法”为核心展开。课程虽涉足商务领域,但教学内容仍与常规的基础英语没有形成差别;教学方法上往往采用的是填鸭灌输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硬性记忆,缺乏思考,这也导致人才培育方法上存在劣势。加上各个班级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生难以重复接受这样的课堂教学。学期期末考核方式也仅为卷面笔试,学生的学习效果达不到全面考核的要求,学生在真正进入社会岗位时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跨境商务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
3. 课程实践教学与跨境电商实务存在脱节
以往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中,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内容,学生只是在下面听,也缺少提问环节,师生间缺乏互动,往往会出现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进度的情况,尤其是在未来的就业规划方面,学生对本专业的实践过程了解不够详细,致使就业困难。电商的发展其实是建立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基础之上的一种商业模式,所以除了书本讲解以外,实验平台也需要配合。
目前,跨境电子商务英语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与现实环境中的跨境电商实操存在一定差异。以产品发布模块为例,实际工作中,外贸从业人员可能会涉及从 B2B 到 B2C的不同类型平台。而仿真模拟平台因开发资源限制,通常只能模拟部分平台部分功能,如产品标题写作中,核心词、长尾词和属性词可能受到仿真平台的限制,未能如实操一样,展示全部内容。在这种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无法充分体会到平台与课本中理论知识内容的偏差。如何让教师更加倾向于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新模式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二、跨境电子商务英语课程与双创教育融合的前景分析
1. 用人单位对跨境电商领域双创型人才的需求分析
通过调研跨境电商相关工作岗位对应届毕业生商务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笔者发现,用人单位除了要求毕业生具备过硬的基础英语能力,能够高效地与客户面对面或者依托社交媒体沟通之外,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跨境电商业务技能,如站内产品发布、新媒体营销和搜索引擎优化等。为此,跨境电商全新业态为商务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人才培养需以打造学生在跨境电商环境中,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和沟通技能,完成创新创业的能力,即以“双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学生不仅需要具备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还要学会在跨境电商领域开展营销的技能,如发布产品、录制英文短视频和直播带货等。
2. 跨境电子商务英语融合双创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可行性分析
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从最初的五个到现在的全面铺开,更有力地推动着跨境商务向纵深发展。政策红利的支持和新兴技术的应用,使得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迅速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更需要新的人才支撑。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只能是通过传统课本的传导来吸收知识,对于现实国际市场发展走向缺少了解。学生学习的侧重点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跟市场变化与时俱进。借鉴国外学者 Jamieson (1984) 提出创业教育三目标,高校可以采用在商务英语类课程采取产教融合的发展模式,适时引入高水平企业导师参与跨境电子商务英语课堂授课,为学生传授一线的国际化业务技能,帮助学生将自身的商务英语知识和技能,顺利用于国际化背景下的跨境电商双创活动。
此外,跨境电子商务英语课程建设还可以依托课程群,与跨境电商实务和跨境电商创新创业等专业课一起,共同组成跨境电商领域的双创教学课程体系。教师组成跨学科的课程组,指导学生在速卖通、敦煌网和亚马逊等真实的跨境电商平台上运营店铺 , 面对国际客户 , 在实际的买卖货品中,总结掌握当前市场客户所需最新流行品类,快速熟悉产业商业规则,以便满足跨境电商领域的用人单位对国际化双创人才的需求。
3. 跨境电子商务英语与双创教育融合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为了顺利实现跨境电子商务英语与双创教育融合,课程组在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着力解决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和双创项目对接等三方面问题。
(1)校企合作,打造跨境电子商务英语实践教学平台针对当前实训平台与实际工作存在脱节的问题,高校可以通过打造校企合作平台,引入高水平导师参与课程实训环节的设计和授课;以企业的实操项目作为蓝本进行课程设计,引导学生在仿真,甚至真实的实操环境中,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带着项目参与互动式教学。在此过程中,课程组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来为学生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2)优化师资结构,为培育国际化双创型人才提供保障
本科院校为培育国际化双创型人才,在跨境电子商务英语课程中积极优化师资结构,采取一系列措施提供保障。首先,通过引进具有国际化背景和行业经验的优秀教师,为学生提供更贴近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同时,加强现有教师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其次,高校可与跨境电商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参与国际交流,拓宽国际视野。此外,构建多元化师资结构,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高管担任客座教授或讲师。最后,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确保教学质量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这些措施有助于本科院校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
(3)实现课程教学与双创项目对接
校企合作是跨境电子商务英语教育教学与双创教学的重要路径,是为学生提供实战机会、实战场地、实战环境的关键所在。课程组在跨境电子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可利用企业提供的新型模拟平台,在互联网模拟操作系统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真实工作语境中学习跨境电商环境下的专业英语技能。教师可以在讲授跨境电商的网店管理、英文策划、客户售后服务,网络营销和国际物流与支付结算这五个关键环节中常用英文表达。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校企合作的跨境电商双创项目,从中了解当前跨境电商的具体业务流程和相关细节,充分认识到跨境电子商务工作的实质内容。
三、融合双创元素的跨境电子商务英语课程优化措施
1. 基于“线上 + 线下”混合式教学提升教学成效
基于“线上 + 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跨境电子商务英语教学内容多元化,需要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充分利用在线教学资源和平台,关注行业最新动态和规则,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培养出适应跨境电商双创发展的国际化人才。教师可以利用社交媒体,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文化、习惯和风俗,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在线主题讨论、社区等途径,让学生参与跨境电商的讨论和交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此外,在实际教学设计中,教师可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如跨境电商模拟软件、在线外贸平台等,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跨境电商操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在线视频、直播等方式,让学生与跨境电商企业进行交流和互动,了解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
2. 赛教结合,检验并促进教学成效
赛教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跨境电商英语知识和实践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比赛和教学成果展示等方式,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比赛,如商务英语演讲、商务函电写作等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课程组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级的商务英语类和跨境电商类专业技能竞赛。在模拟环境中实际操作跨境电商的各个环节,如产品发布、订单处理、物流配送等。通过比赛,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发现自己在跨境电商知识方面的不足之处,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学习 为了学生在仿真实践环境中的专业技能,帮助学生把跨境电商英语课堂上学到的专业英语知识,运用于专业实践,跨境电子商务英语课程应联合其他跨境电商相关专业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简称“三创赛”。竞赛中,参赛学生团队根据主办方的创业主题,在国际化的项目背景下,设计并展示创新方案。来自跨境电商行业各个领域的顶尖专家就创新、创意、创业、演讲及文案五个维度在三创赛系统对项目进行评分。相关竞赛为学生科技创新的能力增长搭建了成长平台,有助于学生在服务社会、实践成长的同时,增加对跨专业知识的探索和认知,从而全面提高综合学习能力。为此,应进一步增强学生双创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发掘、培育一批敢比赛、能比赛、会比赛的学生群体。
3. 发挥课程组集体备课的作用,推进教学设计创新
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决定着教学水平。跨境电商发展背景下,双创融合的教学活动应基于“复合型”的人才发展模式为基本目标,这对于教师的复合型发展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课程组应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可以更好地整合和优化教学资源,交流教学经验和方法,共同备课,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协作开发教材以及组织教学研讨等。这些都有助于推进教学设计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课程组成员可以定期组织教学研讨,针对跨境电子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因此,在现有经费框架下,要积极拓展优化教师队伍的道路。一方面,要积极推动教师赴跨境电商企业实习顶岗,亲身体验具体的相关流程和业务模式,体验跨境电子商务英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规律,并总结经验,加强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将岗位积累的学习内容融入教学设计方案,从教学思路到层次条理,从重点难点到前后的衔接,打造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的知识。另一方面,
可聘请跨境电商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教师队伍的指导。虽然高校教师在课堂教授理论知识相对拿手,但是在一些真实的实战技术平台及管理方面还是有很多的不足。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可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洞察实践中的问题,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正确地引导学生就业创业中遇见困难如何解决,学生在岗位中也能有更多的精力和发挥空间来驾驭自己的工作。
四、结语
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不断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跨境电子贸易规模逐渐扩大,为国内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与此同时,跨境电子商务英语课程的人才需求也日益增长。商务英语在跨境电子商务的背景下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展现出了先天的优势条件。利用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拓展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式,可以提升毕业生在跨境电商领域,运用所学的专业英语知识和技能,完成双创的能力,满足当前跨境电商的发展需求。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等措施也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进而更好地满足跨境电商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促进我国经济在全新的双循环模式中,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海霞 . 基于跨境电商发展下的商务英语教学有效策略 [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2(5):165-168.
[2] 李佳 .“互联网 + 双创”背景下《跨境电商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J]. 科技视界,2020(6):72-74.
[3] 杜丽红 . 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创业能力培养探索——以长江职业学院为例 [J]. 教育教学论坛,2019(12):39-41.
[4] 张罕琦,于洋 .“互联网 +”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探讨 [J]. 产业创新研究,2020(11):191-192.
[5] 雍瑾 . 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 [J]. 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1(13):114-116.
[6] 潘静 . 创业教育语境下跨境电商英语课程设计研究 [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9):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