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格局下江苏省对外贸易制约因素与增长机制研究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社一般项目;课题名称双循环格局下江苏省对外贸易逆势增长的内在机理分析与提升路径研究;
课题编号:2022SJYB1208
魏淑航 李小舟 吕晓晴
作者简介:魏淑航(1990—),男,山东新泰人,汉族,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徐州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贸易发展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中国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江苏省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其在“双循环”格局下的对外贸易表现尤为重要。为深入分析当前阶段江苏省对外贸易的特点、制约因素和增长机制,本文首先阐述“双循环”理念的提出背景、内涵以及中国申请加入CPTPP 的意义。其次,分析了江苏省当前对外贸易的规模与结构,指出其对新兴市场出口比重大、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占比提高等特点。最后,运用改进的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测算了2020—2023 年江苏省与CPTPP 各成员国之间的双边贸易效率,根据模型结果分析了江苏省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机制。
【关键词】双循环;江苏省;对外贸易;SFGM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格局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旨在内循环为主体、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经济动态平衡。在外部环境多变的大背景之下,中国的开放战略继续深化,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CPTPP)更是其中的“关键一着”。2023 年6 月,商务部表示,已经全面研究、评估了CPTPP 的2300 多项条款,“有意愿、有能力加入CPTPP、达到CPTPP 的高标准”。江苏省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和经济强省,其在“双循环”格局下的对外贸易表现,不仅关系到地方经济的稳健发展,更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了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外贸动态。CPTPP 的框架对中国,尤其是江苏省的对外贸易,无疑将成为新的发展契机。
一、“双循环”理念的提出
“双循环”理念首次在2020 年5 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被提出,其核心是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指的是以国内市场为主导,促进供需的有效对接与经济的自我循环;国际循环则指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与竞争,推动国内与国际市场的深度融合。“双循环”并非闭关自守的内循环,而是在更大程度上主动融入全球市场,提升国内市场的吸引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形成新的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二、CPTPP、RCEP 与CECAI 协定的内容、特点比较
CPTPP、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及CECAI(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议定书)是当前亚太地区的三项重要的多边贸易协定。CPTPP 协定内容涵盖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投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与劳工权益等多方面,要求成员国在多个领域内改革,其标准和要求较为严格。RCEP 着力于降低关税壁垒,简化通关程序,促进货物和服务的自由流动,特别是强调区域供应链的建设与优化。CECAI 是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FTA)的升级版,致力于进一步降低贸易壁垒,更多聚焦于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便利化和市场准入。
三、江苏省对外贸易现状与特点
江苏省作为经济强省,其对外贸易规模一直占据全国前列。据统计数据,2022 年,江苏省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45万亿元人民币,相较于上年的增长率为4.8%。2023 年11月份省内外贸进出口额达4 825.3 亿元,创15 个月以来的新高。在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显现出强大的经济韧性。在产品结构上,机电产品作为江苏省的出口支柱,其出口总值占比高达68.1%,凸显了江苏省在高新技术产品领域的竞争优势。
四、基于SFGM 模型的构建与测度——以江苏省为例
1.SFGM 模型介绍与设定
本研究运用改进的随机前引力模型(SFGM)对江苏省与CPTPP各成员国之间的双边贸易效率进行实证检验。研究提取了2020 年至2023 年最近3 年江苏省与CPTPP 11个成员国之间的双边进出口贸易数据,数据主要来源是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进出口统计和联合国贸易数据库。研究拟定SFGM 模型的基本形式为:
.jpg)
其中,Tradeijt 代表在时间t,江苏省i 与贸易伙伴j 之间的贸易流量。GDPi 和GDPj 分别代表江苏省和贸易伙伴在时间t 的国内生产总值。Dij 代表地理距离,ECij 代表江苏省与贸易伙伴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TSijt 代表江苏省与贸易伙伴在时间t 的贸易结构相似性,STRijt 代表双方在时间t 的贸易战略协调性。POLit 与POLjt 分别代表江苏省和贸易伙伴的贸易政策变量。 ijt 为误差项。
2. 回归结果
在构建增强式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之后,采用面板数据,使用Stata 软件对模型进行回归估计,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jpg)
3. 江苏省与CPTPP 国家间贸易效率的测算
本研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结合面板数据模型,对江苏省与CPTPP 国家间2020—2023 年的贸易效率进行测算。根据估计得到的参数,计算出江苏省与每个CPTPP 国家间的贸易效率值,如表2 所示(CPTPP 成员国11 个,篇幅所限仅展示4 个主要出口国)。
.jpg)
五、立足测度结果的制约因素与增长机制分析
1. 制约江苏省对外贸易的主要因素
根据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江苏省与CPTPP 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效率数据,可以看出多个重要因素制约着我省对外贸易的发展。分析表2 的模型回归分析表明,贸易政策变量系数为负,关税每降低1%,贸易量可扩大0.2%。目前CPTPP 多个成员国对我国出口产品维持较高的关税水平,同时复杂的海关查验和认证程序也增加了交易成本;贸易结构相似性指数的系数也为负,说明江苏省与部分CPTPP 伙伴之间存在产业结构高度同质化的问题。地理距离是持续存在的结构性制约,模型结果显示,与贸易伙伴距离每增加1%,双边贸易量将下降0.62%。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也对贸易产生负面影响,服务贸易壁垒显著制约贸易效率,服务贸易限制指数每下降1%,贸易量可提升0.16%。
2. 推动江苏省对外贸易增长的主要机制与建议
基于测算数据,可以深入分析推动江苏省对外贸易增长的主要机制,主要体现在:其一,lnGDPit 和lnGDPjt 的系数分别为5.8951 和1.0129,表明江苏省及其贸易伙伴的经济规模对贸易流量有显著影响。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和贸易规模扩大,贸易流量也相应增加。应通过政策激励和资金支持,推动江苏省内部经济的增长,特别是在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领域,与CPTPP 国家深化经贸合作。其二,lnDij 系数为-0.0004,强调了地理距离在贸易效率中的影响。随着运输成本的降低和运输效率的提高,地理距离对贸易的负面影响减少。应进一步投资于物流和运输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如港口、铁路、高速公路和数字化物流系统,引入智能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技术,提高运输效率。其三,lnECij 的系数为0.7725,表明江苏省与CPTPP 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强度正向影响着贸易流量,深化双边投资、技术交流将进一步增强这种联系,应通过建立双边经济合作区、技术交流平台,以及推动文化和教育交流,鼓励企业投资于CPTPP 国家,并吸引CPTPP 国家企业在江苏投资,共同开发新市场和新项目。
六、结语
江苏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大省,其贸易发展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认为,当前江苏省对外贸易面临一定的制约因素,如地理距离障碍、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以及服务贸易限制等。为提升贸易效率,扩大经济规模、优化贸易结构、加强经济合作、提高运输效率等都是可行之策。但对外贸易的问题十分复杂,还需要持续观察与研究,以期为江苏省对外贸易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互动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胡筱涵.CPTPP 对中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影响及中国对策[J]. 现代商业,2023(24):67-70.
[2] 黄先海,周禄松. 全球数字贸易规则比较、挑战与中国应对策略——基于CPTPP、DEPA 与RCEP 比较视角[J]. 社会科学战线,
2024(1):44-53.
[3] 王晶晶,张光. 跨境数据流动规制的公共利益保护:CPTPP与RCEP 规则比较及中国因应[J]. 东南亚纵横,2023(6):97-104.
[4] 付滨, 窦学诚. 基于SFGM 模型的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效率评价[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2(4):28-34,88.
[5] 陈闻鹤,常志朋. 中国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贸易效率研究——基于SFGM-Tobit 模型[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9,32(5):1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