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务共享的企业业财融合措施探究
于开君
作者简介:于开君(2003—),女,青岛城市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会计学
【摘要】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财务共享和业财融合逐渐取代传统财务管理理念、方式,成为企业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将围绕以财务共享为基础促进企业业财融合的重要性、财务共享促进业财融合的要点展开探讨,并从改革财务组织结构、优化业务流程、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几方面入手,制定基于财务共享的企业业财融合措施,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财务共享;业财融合;重要性;要点;措施
财务共享将企业分散在各业务单元的财务流程、资源集中到一个共享服务中心处理,可实现降低成本、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目的。业财融合则是将企业业务和财务活动有机整合,促进业务和财务的一体化运作,以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企业逐渐意识到财务共享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然而实际运营中很多企业的业财融合效果没能达到预期。因此,对以财务共享为基础企业业财融合措施展开分析,探索业财融合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财务共享为基础促进企业业财融合的重要性
财务共享将财务核算和账务处理等基础工作集中处理,消除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使得各个部门的财务数据和资源得到充分共享、利用。企业管理者得以全面了解财务情况、业务开展情况,做出更准确、更有针对性的发展决策。且财务共享要求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各部门理解彼此的需求,共同解决面临的问题,有利于提高企业内部协作效率,增强业财融合管理能力。在业财融合的过程中,风险管理与控制尤为重要,做好财务共享工作可以帮助各个部门识别和评估企业面临的风险,并从业财融合的角度出发,共同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以提高企业对风险的应对能力。处于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创新能力对于其是否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息息相关,财务共享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财务共享的管理模式下,企业能够全面了解市场、行业动态,及时调整战略方向,细化业财融合建设。另外,财务共享还可帮助企业加强与供应商、客户、金融机构方面的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利益共享、开拓市场的目的,对于处于市场竞争激烈的现代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二、基于财务共享的企业业财融合现状
许多企业已经建立了统一的财务数据平台,将不同部门的财务数据整合到一个系统中,方便各个部门进行共享和利用。但在推进财务共享和业财融合的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不畅,难以实现有效的数据共享和分析。有些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存在信息孤岛、系统不兼容的问题,在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等环节难度较大。这些情况制约了业财融合的推进。也有部分企业建立了跨部门的协作团队,由不同部门的代表组成,共同解决复杂的财务问题和挑战,通过协调和共享财务信息,促进了部门之间的协作。但由于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不规范,存在流程繁琐、重复、混乱等问题,业务和财务难以有效协同,影响了业财融合的实施效果。也有些企业在内部设立了共享财务信息的指标和激励机制,以鼓励各个部门积极参与财务共享,整体效果较好。但企业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短板,沟通机制不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等。业财融合通常会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若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将无法有效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给企业的运营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基于财务共享的企业业财融合措施
1. 改革财务组织结构
财务组织结构的改革有助于打破传统部门间的壁垒,促进财务与业务部门的深度融合。企业应减少管理层次,实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并根据业务和财务领域进行专业化分工,形成专业化的团队,例如,组建专门的成本核算团队、税务筹划团队等,以提高财务工作的专业性和效率。将分散的财务部门整合到一个中心化的财务部门中,以便统一财务数据和信息,减少重复工作。财务部门也要从传统的“审核者”转变为业务支持者,财务人员与业务部门紧密合作,一同参与商业决策和战略规划,从财务角度出发提供财务分析结果和建议,帮助业务部门制定和执行财务目标、规划。此种财务结构能够有效促进财务与业务的协同,使财务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核心业务。
2. 优化业务流程
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的重新设计,从根本上改变和优化流程,实现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绩效。优化业务流程时,相关人员应仔细审查业务流程,识别并消除重复、冗余或不必要的环节,将精力集中在创造客户价值和核心业务环节上,以提高效率和质量。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和数据仓库,实现数据和信息的实时共享,提高流程的协同性和响应程度,并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和工具,自动化和数字化业务流程,减少人工干预和错误。例如,采用电子文档管理系统、工作流程管理软件等来简化流程。同时,充分发挥内部沟通和协同机制的作用,利用协同平台、即时通讯工具、项目管理工具来促进信息共享,降低沟通成本和误解。
3. 搭建共享服务平台
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和目标,综合考虑平台的集成性、扩展性、安全性、稳定性等因素,选择更为合适的共享服务平台。同时,制定详细的平台规划,包括功能模块、实施步骤和时间表等。对企业的财务和业务流程进行数据整合,确保数据的统一性和标准化,制定数据规范和标准,建立数据字典和数据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业务需求将共享服务平台划分为不同的功能模块,如财务核算、报销管理、资金管理等,定制和配置模块功能,实现模块间的数据交互和集成。利用自动化技术,实现财务和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处理。例如,自动生成凭证、自动报销处理、自动对账等,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人为错误和操作风险。建立完善的权限管理体系,确保不同用户只能访问其权限范围内的数据和功能,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数据加密、身份验证等,保障平台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在共享服务平台实施过程中,持续关注平台运行情况和业务需求变化,根据反馈和评估结果,不断改进和优化平台。
4. 集中化的业财处理
财务共享中心是实现集中化业财处理的基础设施,其可以将各个业务单元的财务处理活动集中到一个中心进行处理和管理,包括统一处理业务流程、财务核算、数据分析和报告等,提高处理效率和准确性。为实现集中化业财处理,企业需制定和执行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确保各个业务单元的财务处理活动遵循统一标准,提高数据可比性和一致性,降低操作成本与风险。数据治理是实现集中化业财处理的关键环节,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明确数据来源、数据标准、数据存储和数据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还应强化数据质量治理,在使用数据前对数据进行去重、查缺补漏,并引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高财务人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优化业务流程和财务管理方式,实现业务与财务数据的集成和共享。
5. 专业化分工
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和财务管理的特点,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分工,充分发挥员工的专业技能和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要确保每个岗位的人员具备相应的素质和能力胜任工作。针对特定的业务领域或财务处理任务,建立专业化的团队,要求团队专注于财务分析、风险管理、成本控制等特定领域,以提高处理效率和准确性,并通过团队协作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促进业务和财务之间的深度融合。应对现有的工作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消除冗余和不必要的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以简化流程、优化操作步骤等方式,提高财务处理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操作成本和风险。业财融合是一个持续改进和优化的过程,企业需要不断评估现有流程和制度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及时反馈问题和建议,不断完善和提升业财融合的水平。
6. 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
跨部门合作的目的是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效率。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能确保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畅通无阻,相关措施包括:定期召开跨部门会议、分享业务数据、财务状况和其他相关信息来源。同时,应制定明确的合作流程,包括合作项目的立项、任务分工、进度跟踪和成果验收等环节,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保证合作项目的顺利进行。企业可组织团建活动来培养跨部门的团队精神,拉近不同部门员工的距离,增强员工之间的信任和合作意识。另外,企业应完善相应的激励制度,对于在合作项目中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和表彰,以此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应定期评估跨部门合作的效果,收集反馈信息和建议,持续改进合作机制,优化流程和方法。为提升跨部门合作效率,应明确各个部门和个人的角色与职责,避免出现职责重叠或空白。
7. 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财务共享的环境下,企业需要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实际推动业财融合。复合型人才不仅应具备财务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业务洞察力、技术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企业制定针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实践安排等,确保培养计划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相匹配,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企业可提供跨部门轮岗的机会,让员工在实际工作中了解和掌握业务部门的运作和需求,通过轮岗实践,员工可以加深对业务的理解,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培养跨部门合作的意识。同时,企业也应为员工提供持续学习
与培训的机会,鼓励员工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培训内容需涵盖财务专业知识、业务知识、技术能力、沟通技巧等方面,以增强员工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8. 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项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覆盖企业的各个方面,包括财务、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定期进行风险评估,识别企业面临的内外部风险,针对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另外,完善内部审计机制,定期审计和监督企业财务、业务活动,以免企业出现财务、业务不合规的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研究以财务共享为基础企业业财融合措施发现,财务共享作为一种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式,能够有效促进企业业财融合的实现,通过标准化管理、强化数据质量、引进先进技术手段等为业财融合提供强大的支持。为了更好地实现业财融合,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改革财务组织结构、优化业务流程、搭建共享服务平台、培养复合型人才等,以便更好地整合业务和财务资源,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飞娴. 施工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业财融合研究[J]. 财会学习,2023(35):11-13.
[2] 段永丽. 财务共享模式下施工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市场周刊,2023,36(12):135-138.
[3] 王晓天,叶馨雨. 财务共享视角下建筑施工企业业财融合模式探究[J]. 大陆桥视野,2023(11):64-66.
[4] 尹清. 煤炭企业财务共享与业财融合决策分析——基于战略成本管理视角[J]. 财会学习,2023(29):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