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林 文

作者简介:
林文(1982—),女,福建龙岩人,汉族,本科,新罗区机械产业发展中心,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摘要】为响应《“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号召,践行《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宏观战略,促进我国工业经济的高效能、高质量发展,文章以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为切入点进行了深入系统探究。先简要介绍新质生产力内涵特点,然后探析新质生产力对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引入新罗区成功案例,分享可用的发展策略与经验,提出完善新质生产力发展制度体系、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龙头企业、突出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要点等建议,希望能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新质生产力内涵概述
    新质生产力是区别于传统低端、粗放生产力的全新生产力结构模式,倡导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全方位优化,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综合提升。其特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面向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将目光更多地投入到未来产业之中,倡导大力发展 AI智能、基因工程、量子信息等,力图打造一个更加高端化和智能化的全产业生产体系。(2)强调生态和谐。将绿色清洁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基调之一,要求积极升级产业链条,将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深入融合到生产链体系中来,实现低碳环保发展。(3)聚焦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新质生产力衍生发展的动力引擎,要求各产业主体坚持自主创新,加大研发力度,打造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现代化产业格局。

    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
    1.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提高工业资源配置效率
    工业产业运营过程中会消耗各种各样的人力物力资源,传统模式下资源的配置方式比较单一和刻板,各工业企业的产出和投入往往是不成比例的,利润空间较为狭窄,生产过程也较为粗放,容易阻碍企业的发展壮大。而新质生产力面向未来产业,强调科技创新,以物联网、AI智能为代表的技术手段被应用到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提高工业运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降低控制管理过程对人力资源的依赖性,达成解放劳动力的中短期目标。同时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自动控制模式的建成,也能够更好地协调各类物料资源的消耗进程,促进各类资源配置应用效率的提升。
    2.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增强工业产业综合实力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重要引擎,倡导通过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优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工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这种科技创新是贯穿于工业生产的各个方面的,从上游资源的供应层面看,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能源开发可以较好地节省工业企业运营成本,为工业企业争取更加广阔的利润空间。从中游企业的生产过程看,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提高设备控制的自动化水平,优化工业生产现状的大数据统计分析能力。从下游企业的销售过程看,新质生产力则可以应用于物流、宣传的各个方面,有助于增强产业综合实力。
    3.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促进工业产业长远发展
    工业产业覆盖多个行业领域和多个门类,能够为第一、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为民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但传统工业发展模式是较为落后的,开采环节过度开发资源、过度破坏环境,很容易损伤工业可持续发展动力。而新质生产力强调绿色、清洁和低碳,力求通过创新创造提高产出投入比。在该种背景下,以光伏、风力发电为主的可再生新能源被引入工业生产进程之中,固态电池等高新科技市场化转换步伐加快,有助于解决资源耗竭难题。工业生产过程中,新质生产力也可以提供更多低排放、循环利用方案,有助于推动工业产业的长远发展。

    三、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与经验
    1.完善新质生产力发展制度体系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持续化、动态化过程,仅靠零碎分散的举措手段是很难保证成效的,需要完善的制度体系予以扶持和监督,以清除发展阻碍,保障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崛起。因此,以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时,要着重健全制度体系,加快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建设。政府主管部门要以身作则,加强市场调研分析,立足地区工业发展优势明确未来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方向,有针对性地制定新质生产力优惠政策。要加强对新质生产力企业的认证监管,完善项目申报标准以及企业资质认证标准,面向高新工业产业放低贷款门槛,推行贷款贴息、政策补贴等福利机制。同时按照经营年限对新质生产力工业企业进行税收减免,降低企业经营生产压力,提高企业存活率。比如新罗区围绕“新制造、新平台、新业态、新集群”,全力以赴发展新质生产力,结合当前产业建设状况特别推出了分段补助、“科技贷”等政策,惠及区内 188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区工信科技局也积极抢抓国家电网对口支援、广龙合作、厦龙山海协作等政策机遇,在优惠政策的支持下探索“老区 +湾区”“老区 +特区”共建新模式,高标准打造北部新城产业平台,建成标准化厂房 100万平方米,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争取了更多空间。区内还积极开展了“千名干部挂千企”活动,创新开展“企业接待日”活动,深入企业宣传落实系列政策措施,确保惠企政策快速直达、及时足额兑现,主动回应企业关切。针对企业用地、用电、办证问题,区内也展开了“重点企业惠企纾困解难”专项行动,让企业安心经营、专心发展。
    2.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主要指经营规模较大、经营模式较为成熟,且综合竞争实力强劲的企业主体,这些企业具有广阔的转型升级和研发创新潜力,能够承担起新质生产力培育升级的重担,成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探索者和领路人,为其他企业树立榜样和标杆,使得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实践过程中,各地还要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龙头企业,提高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对高新科技手段的融合应用,尝试将物联网技术、AI智能技术,以及环保清洁新材料、新工艺引入到现状产线之中,实现产线的优化升级。同样以新罗区为例,区工信科技局从 2023年便开始推进新质生产力项目申报,促成银行向科技型企业发放“科技贷”50笔、1.5亿元,12家企业获省科技创新券补助 40.53万元、8家企业获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奖励 480万元,大力推动了龙头企业科研发展。同时引导龙头企业主动开展工业设备国产化改造,协调好现有产线和国产核心设备之间的衔接关系,做好软件程序的关联过渡和硬件设备的升级调整,建成现代化、高精度的示范产业园区。新罗区在该方面的努力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区内着力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建壹真空、威而特等 19个省重点技改项目为抓手,鼓励龙工、龙麟、卓越等 30家重点骨干企业抢抓上级支持大规模更新设备的机遇,积极运用新工艺、新设备等开展增资技改,加快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力争全年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5%,为区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了强劲推动力。
    3.突出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要点
    新质生产力是覆盖高素质劳动者,高品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全要素生产力形式,需要完善、先进的产业链条作支撑,所以在培育和扶持新质生产力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各地还应当秉持统筹兼顾发展意识,不断完善生产链,补全上下游企业主体空缺,打造自给自足、实力强劲的工业产业生态园区。要加强对区域工业市场的调研分析,找寻存在发展潜力的中小微企业进行针对性扶持,优先解决企业筹融资困难,科技研发推动困难的问题,为中小微企业营造相对良好的经营发展环境。还可以打开思路,进一步强化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分析当前产业链的劣势和短板,吸引更多创新实力强劲的企业入驻,密切上中下游企业的合作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长期订单、大量订单的签订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打造以工业生态园为核心的规模化集聚效应。新罗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同样给予了产业集群问题充分关注,区内积极进行产业链群建设,结合现有产业分布情况绘制了系统化的产业链图谱,引进了一批前景好、带动效应强的项目,对现有的产业链条进行了补充,推动园区产业供需链条收尾相连、环环相扣。区工信科技局更是秉持“全链培育、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的工作思路,围绕“3+N”产业结构大力进行了机械装备、精细化工、能源互联网主导产业的培育建设,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 4个新兴产业进行了集群发展。截至目前已经培育规上企业140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6家、“专精特新”企业 26家、上市企业 3家。2023年,应急抢险救援装备产业集群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机械装备产业集群获评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新质生产力培育成果斐然。
    4.把握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特征
    绿色低碳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之一,旨在通过各种高新技术的引进和研发,改变工业产业粗放落后的生产状况,摒弃以往牺牲环境换取发展的错误思路,实现工业产业与生态保护产业的协同高效发展。因此新时期实践过程中,还需要牢牢把握住绿色低碳要点,从多个方面入手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加强工业环保监督,激励工业产业通过技术创新找到一条适配性更高、生态环保特征更加突出的自主发展道路。要聚焦工业能源短缺现状,着重开发绿色新能源工业产业,立足本地优势探索水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的并网可行性,不断完善新能源并网发电基础设施,实现对可再生能源的稳定高效利用。对于区域新能源产业,也要做好扶持和监管,从全产业链视角出发进行招商引资和企业培育,积极开发和引进固态电池技术、智能网联交通技术等,形成集传感器制造、电池生产、测试服务、智能监控为一体的现代化新能源应用体系,丰富新质生产力发展内涵,驱动工业经济高质量、高和谐发展。新罗区在新质生产力培育时,主要引进了生物质能源技术,包括生物质发电、生物质燃料生产等关键技术类型,促进了生物质能源转化效率和利用价值的提升。区内还积极布局新能源、半导体、高端制造、智能仿生与超材料等新材料产业,招引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从上游原料、设备到中间高端材料再到终端应用的闭环式集群,不仅能够凸显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特点,还能够实现绿色低碳市场化创收。对于传统工业企业,新罗区还积极组织开展了“三赛三竞”及五个专项行动,围绕“搭平台、强链条、聚资源、优服务”的工作思路,与鑫鹭钨业、山力液压等 13家重点工业企业签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备忘录》,助力企业发展壮大;制定下发《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若干措施》,稳步推进企业绿色化、低碳化、高效化转型升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提高工业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工业产业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缓解生态保护压力、促进工业产业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实践中务必要给予充分重视。要积极完善新质生产力发展制度体系,从政策角度做好扶持和监管工作,积极培育有实力、有优势的新质生产力龙头企业,以重大项目为依托不断强化区域工业发展动力。同时突出新知发展力协同、创新、绿色的发展特征,通过产业链条的完善和科技的优化创新改变工业粗放生产面貌,培育更高素质的新质生产力劳动者,为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胡莹,刘铿.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研究——基于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视角 [J].经济学家,2024(05):5-14.
[2]黄亚军 .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J].今日国土,2024(04):23-24.
[3]陆文涛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J].南方论刊, 2024(04):28-30.
[4]曹嘉颖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绿色技术创新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策略 [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37(02):59-63.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886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