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关键利益相关方提前介入模式对科技成果转化适用性研究
 

关键利益相关方提前介入模式对科技成果转化适用性研究
蒋琪 胡淼 胡仲春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 蒋琪(1992—),女,山东枣庄人,汉族,大学本科,中建材科创新技术研究院(山东)有限公司,工程师
胡淼(2000—),女,山东昌乐人,曾留学英国,杜伦大学(DurhamUniversity)商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国家能源集团置业有限公司
通讯作者:胡仲春(1974—),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中南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建造师(市政、铁路),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全国首届工程建设行业杰出科技青年。担任山东发明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技专家等职。现任中建材科创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变得越来越重要。科技成果转化是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变为实际应用和商业化产品的过程。然而,许多科技创新项目在转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包括技术难题、市场需求不匹配、缺乏资金支持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利益相关方提前介入模式逐渐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重要策略。本论文旨在对市场方、资本方两个关键利益相关方提前介入模式对科技成果转化适用性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其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
    【关键词】关键利益相关方;市场方;资本方;成果转化;提前介入
    一、引言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成果从研究、开发、中试、试制、生产、销售直到取得较高的经济回报所经历的一系列过程,这是国家科委课题组在20 世纪90 年代对这一概念的首次书面界定。据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年的科技创新成果真正实现转化的比例不到10%, 与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的40% 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过程的顺利与否,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潜力和国际竞争力。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管理对转化成功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大学技术经理人协会认为此类概念都指科研机构向社会其他机构进行新技术的转移和创新运用,这是技术商业化的权利。
    Lewis 认为转化意味着成果要越过横亘在科研机构与市场企业之间的“达尔文之海”,这需要科技成果完成由实验室产品到市场应用产品的形态转变,这通常被称为“惊险的一跃”。我国戚湧等按照科技成果社会功能的不同,提炼出了政府主导转化、混合主体转化以及市场主体转化三种模式。在成果转化的过程中,通过加强市场与资本等关键利益相关方要素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将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向市场产品的转化,而关键利益相关方的提前介入更加可以推动以成果转化、产业化为目的全过程目标管理模式的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本文以某国企高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在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探讨关键利益相关方提前介入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管理模式在成果转化中的高效促进作用。
    二、关键利益相关方提前介入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管理模式
    1. 关键利益相关方的基本概念与意义
    本文的关键利益相关方主要指的是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市场方和资本方。广义的市场指的是各方参与交换的多种系统、机构、程序、法律强化和基础设施之一。市场是商品和服务价格建立的过程,在关键利益相关方提前介入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管理模式中的市场方指的是行业内有相关技术需求的或者能够反映行业市场化需求的大型国有企业。
    广义的资本(Capital)指的是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的总称。在关键利益相关方提前介入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管理模式中的资本方指的是为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投入的大型国有企业。
    2. 关键利益相关方提前介入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管理模式基本概念
    关键利益相关方提前介入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管理模式主要是指在传统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基础上,关键利益相关方在技术评估阶段完成后开始介入,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基于市场方与资本方的要素特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转化率的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关键利益相关方的提前介入,使项目在科技成果转化前期从重点关注技术要素转为对市场、利润率、技术的同时关注,形成以产业化、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模式。关键利益相关方的提前介入,促使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紧紧围绕市场需求、聚焦经济效益,构建以产业化为目标的市场与资本要素全流程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模式。关键利益相关方提前介入通过模拟股权的方式参股占股,成为孵化项目的资源投入者,形成资本、市场与科技成果的深度互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成果转化创新管理模式。
    三、关键利益相关方要素作用研究
    1. 市场提前介入模式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开发产品的最终用户将其应用于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活动。市场方提前介入模式能够在技术评估后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再评估,对项目的市场前景给出评估意见,有利于项目立项更具有市场价值。市场方提前介入模式强调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科研机构需要提前与潜在市场进行合作和沟通。这种模式通过市场需求调研、产品定位和市场营销等手段,有效地将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相匹配,从而提高科技成果的商业化成功率。
    市场方对科技成果(孵化项目)的适用性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市场能够直接反映科技成果的市场需求,市场的需求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直接目标。通过对市场需求的调查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科技成果在市场上的潜在价值和可行性。其次,市场的反馈机制可以提供具体的需求要素,及时修正、明确科技成果的孵化方向,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进程。科技成果如果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就能够更好地转化为产业化产品,从而增加其适用性。
    2. 资本提前介入模式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
    资本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一项基本要素,是企业创建、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资本方提前介入也能够在技术评估后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再评估,对项目的投资回报率给出评估意见,有利于项目立项更具有投资价值。资本方提前介入强调资本要素在技术评估阶段后就介入进来,并从资本运营的角度,利用市场法则,通过资本本身的技巧性运作或资本的科学运动,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盈利性分析和风险性评估,促进转化项目的价值增值、效益增长。资本方提前介入中,资本方以模拟股权的方式参与投资,并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资金投入比例给予科学合理建议,提高投入产出比。
    四、关键利益相关方提前介入模式的互补作用
    关键利益相关方提前介入模式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具有互补作用。市场方提前介入模式可以提供市场对科技成果的需求信息,帮助产业化项目聚焦市场应用性方向;资本方提前介入模式为科研项目提供早期资金支持,对产业化项目进行投资可行性分析,并进行风险评估,提高项目利润率,降低项目风险性。两者相互促进,可以形成良性循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
    关键利益相关方提前介入模式对科技成果转化适用性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还在于资源的整合和协同创新。市场方可以为项目孵化提供方向指引,增加孵化项目的市场价值;资本方可以在项目孵化过程中起到监督作用,对项目孵化过程中的投入产出率进行阶段性分析,增加孵化项目的商业利润价值。关键利益相关方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共同作用,打破创新壁垒,链接科研与市场,协同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资源、产业资源、市场资源、资本资源,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提高合作伙伴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多方面的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通过不同领域的合作和资源共享,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领域的需求,拓宽其应用范围和市场适用性。
    五、关键利益相关方提前介入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管理模式实施策略与挑战
    关键利益相关方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内知名的隆平高科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 该公司业务经营取得了快速发展,并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国家科技创新型星火龙头企业、湖南省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在高科技农作物种子、种苗领域的研究水平已经处于世界最前列, 并牢牢掌握着核心技术。
    山东省近几年致力于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打造创新创业共同体,创新创业共同体是以建设一流科研设施、集聚一流创新人才、产出一流科研成果、形成一流转化机制为目标,以科技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的融合创新平台,旨在促进创新要素有效集聚和优化配置,全面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某国企高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以建设一流科研设施、聚集一流创新人才、产出一流科技成果、形成一流转化机制为发展目标,坚持研发一批市场化成果、孵化一批产业化成果、控股(参股)一批高科技公司的发展路径,致力于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业务,该公司在科技成果孵化转化过程中就遇到因市场和资本未能提前介入而导致成果转化速度过缓的情况。该企业现有高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方向的孵化项目5 个,技术成熟度均达到可以示范应用的程度,集团、行业内部也有较大的潜在市场需求,且孵化平台自身也具备一定的项目孵化资本投入实力,但孵化项目已启动4 年有余,目前仍不具备项目出孵、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能力,分析其原因,最大的问题在于中试产品与市场对接存在“断裂带”、中试孵化资本投入产出率与市场投入产出率存在“断裂带”。鉴于此,就技术成熟度有较强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来说,市场方和资本方,这两大关键利益相关方的有效提前介入会大大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提高转化成功率。
    关键利益相关方的提前介入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模式,是在现有普遍的传统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基础上探究的创新成果转化模式,各个要素在介入的各个阶段可以根据项目孵化情况作出利益化选择。市场方在对孵化项目进行再评估时,可以基于现有技术成果成熟度给予有利于提高项目市场竞争力的项目入孵建议甚至选择不加入;市场方在项目孵化过程中可以根据市场方的技术需求、现有可迭代产品市场价格等具体情况给予指导,并可以在必要的情况下提出退出;市场方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管理,能够为项目出孵、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更具有市场价值的项目出孵建议,促进项目出孵、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够更好、更快速的融入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
    六、结论和展望
    做为关键利益相关方的市场方和资本方的提前介入模式对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地解决转化过程中的难题,并促进科技成果的商业化成功,通过市场的需求反馈和资本的支持与风险防控,科技成果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和应用需求,推动其转化和商业化进程。关键利益相关方的介入还可以促进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拓宽科技成果的应用范围和市场适用性。
参考文献
[1] 国家科委课题组. 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与对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3] 张胜,郭英远,张岭等. 发明人主导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研究——以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成果转化为例[J]. 科研管理,2016(4):110-117.
[4] 贺德方. 对科技成果及科技城转化若干基本概念的辨析与思考[J] 中国软科学,2011(11):1-7.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886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