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有效应用对策
舒朝霞
【摘要】现代企业经营竞争压力持续增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经营成本降低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通过提高税收筹划能力实现降税减负的目标。税收筹划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有效应用是提升企业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文章从税收筹划在企业收入结算、成本费用核算、费用列支和股权投资四个方面的应用进行分析,剖析了其中存在的缺乏重视、税收筹划效率低、缺乏对税收筹划政策的了解等实际问题,并从相应方面提出有效对策,为促进企业会计核算中税收筹划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有益帮助,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税收;税收筹划;企业会计核算
一、引言
税收支出是在国际法度强制性约束下成为企业经营不可避免的重要成本之一。国家的税收政策既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行为也对其经营活动成果产生影响。在传统税收理论下,从企业财务角度和微观企业行为层面分析税收较为少见,而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企业经营决策能力扩大,特别是企业成本控制的迫切性程度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税收成本的研究。在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中,纳税管理直接反映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综合内控能力,是企业实现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税收筹划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应用现状
1.收入结算分析中的应用收入结算过程中,通过合理选择销售收入结算方式和劳务收入计算方法可实现收入结算的税收筹划。第一,合理选择销售收入结算方式。企业销售产品的类型多样,但从销售方式层面来看,则主要可分为现销和赊销两类。现阶段,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规定一致,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纳税人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无论货物是否发出,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均为收到销售款或取得销售款凭据的当天。而以赊销方式销售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按照是否有书面合同约定进行确认。由于企业在不同的货物(产品)销售结算模式下,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存在差异,这也为企业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提供了操作空间。由此,企业纳税人可利用不同结算方式,采取未收到货款不开发票的方式实现延迟纳税的目的,继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的纳税压力。第二,合理选择劳务收入计算方法。根据定义,劳务收入指的是企业为客户提供劳务所得的收入,通常包括信息咨询、产品安装、人员培训等。企业通过劳务收入的跨期分配,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将对企业不同时期的应税所得额产生较大影响。比如,部分企业对合同工程的收益计算使用完成合同法进行,通常在工程全部完工年度缴纳所得税,以获得延缓纳税的利益。
2.成本费用核算中的应用
成本费用核算通过合理选择资产折旧方法和存货计价方法以及合理确定坏账损失来实现税收筹划目标。第一,通过合理选择折旧方法进行税收筹划。折旧具有抵税的作用,但企业在资产计提折旧的过程中由于折旧方法的选择不当往往影响抵税效果。在纳税筹划中,通常使用诸如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限平均法等进行折旧处理。使用不同的折旧方法往往使企业各会计期或纳税期的折旧额有一定的差异出现,由此往往提高了企业进行科学的税收筹划的可能。第二,税收筹划要使用科学的存货计价方法。正确理解存货作为资产项目的价值并进行税收筹划。通常,企业存货金额越大,则销售成本越小,所得税额也相应增加。因此,科学的选择存货计价方法能够提高税收筹划目标。比如在会计核算中采用先进先出法进行存货计价,对于使存货耗费成本在收购前完成转出,这往往使发出与期末阶段的存货成本实现更合理的核算。在计算时使用加权平均法进行存货计价可针对存货加权平均单价进行计算,这也为核算当期的存货发出成本提供了足够的依据。由此也可提高企业成本核算中的税收筹划水平。
3.费用列支中的应用
从费用列支层面看,税收筹划是在税法规定下尽可能的对当前费用加以列支并预计未来潜在的损失,以在法律范围内延缓应交所得税的时间,实现更加科学的税收筹划,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纳税收益。
4.股权投资中的应用
股权投资指的是企业或个人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或通过货币资金、无形资产或其他实物资产投资于股份制企业并获得股本份额的情形。股权投资按照投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税收筹划在两种投资方式中的应用均较为广泛。比如在直接投资中的现金投资领域,需要考虑各类流转税、所得税和财产税等。在税收筹划时应根据法定减免税和税额扣除的差异、免税收入及税率的差异进行税收筹划。而在间接投资的税收筹划过程中,通常针对股票投资和基金投资进行分别筹划。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主要有资本利得和股息所得两种形式。其中企业所得税要根据资本利得缴纳,股息所得则按照税法的要求缴纳。在实践中,企业往往通过长期持有股票等方式来获得股息等的免税利益。相关政策也规定了企业在进行基金等投资项目时的税收筹划路径,由于基金投资不收取企业所得税,故而企业往往大量投资。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投资基金产品会为参与者分红,在分红的基础上拆分基金既有份额,这对于参与投资的人而言,无疑是变相持有了该产品更多的份额,摊薄了基金的持有成本,在赎回产品时可能出现的价差也需要企业缴纳相应的税款,即企业所得税。综合来看,企业股权投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需要根据不同的投资方式进行动态处理。
三、税收筹划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1.企业对税收筹划的重视程度不足
企业常经营过程中缺乏对税收筹划相关理论的研究,部分企业管理者认为税收筹划就是使用各种方法偷税、避税,缺乏对现代税收筹划理论的正确理解,结果不仅未能实现节税的目标反而使自身陷入偷逃税款的泥沼。
2. 税收筹划效率低下,成本高
企业税收筹划效率低下而成本增加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缺乏严谨的税收预测分析。众所周知,企业进行税收预测的前提是企业尊重自身经营实际和相关的税收法律。在进行税收预测过程中往往要对将来一段时间的经营纳税活动进行分别测算,以得到科学结果。但现实中企业在纳税之后才进行税收预测的情况也不鲜见。这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税收预测工作的基本准则,同时税收筹划为企业合理避税提供的信息提示作用未得到充分显现。因此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效率有限,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资金使用和投融资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增加企业资金占用成本导致整体经营效率下滑。二是缺乏专业人员以及现代化税收筹划工具。企业税收筹划尚未形成独立分支,大部分企业由财务会计负责进行税收筹划,在缺乏对税收筹划基本方法和税收筹划工具应用技能的情况下盲目进行税收筹划,无法提高税收筹划与企业业务财务进展的协同性,增加了筹划成本的同时也导致税收筹划的成效下降。
3. 对税收筹划政策的了解不足
企业的税收筹划要符合国家的税收要求,因此在进行税收筹划时要密切关注税收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变动,提高税收筹划的合规性。目前国家已针对企业税收的规范性管理提出了完备的政策法规体系,如《税收安全法》和《税收规范条例》等。上述政策和法律条款中对企业如何落实和完善税收筹划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界定。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企业的管理人员对相关税收筹划政策的了解不足,缺乏对税收法律法规知识的及时更新和补充,甚至存在曲解国家相关税收法律法规及地方制度条款的情况。对部分企业的调查结果同样显示,税收筹划工作的过程中企业工作人员缺乏对国家相关政策的准确了解,特别是受企业所在行业特征的影响,税收政策的差异性显著,在此种情况下,企业相关人员往往更加重视具体项目的实施,而对税收筹划的关注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对税收筹划的顺利实施产生了显著影响。
四、税收筹划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有效应用对策
1. 正确认知税收筹划的作用与价值
提高税收筹划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有效应用就要正确认知税收筹划的作用及价值。这需要从如下方面进行:第一,加强企业税收筹划意识。现阶段,企业纳税人对税收筹划存在的认知偏差导致其税收筹划积极性不高,甚至抵触税收筹划。税务机关需要借助公共媒体、社会舆论和网络资源加强对企业纳税人有关税收筹划的宣传,提高税收筹划的合法性水平,避免出现企业违规进行税收筹划的情况。第二,厘清税收筹划与偷税、避税的区别。企业管理者需要针对税收筹划进行系统性学习,明确税收筹划与偷税漏税的界限。正确理解偷税和避税是损害国家利益、触犯法律的行为,有悖于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而税收筹划则是税收政策支持和鼓励的,要求筹划者精通税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将企业筹资决策、营运决策、收益分配和其他税收筹划项目结合起来,实现企业长短期利益的有机协同,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2. 企业转变经营方式,重视税收筹划成本
在税收筹划实践中,企业若能够转变经营方式使自己从物资或劳务提供商变为营销商便可实现节税的目的。比如从事商贸流通的物流企业若直接从供应链上游企业处采购货物再销售给下游企业属于转销,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的相关规定,转销环节产生的差价要按照 13% 或17% 的增值税率进行征税。在实践中,企业可通过注册成立分支公司,将增值税转变为营业税,实现税收筹划。
3. 转换企业增值税纳税人身份
在新税法颁行后,企业纳税人的税法规定与此前呈现明显不同。一方面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显著降低并且不再区分商业与工业两档征收率,统一下调征收率至 3%。此外,小规模纳税人认定的标准也进一步降低。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实际经营业务的情况、行业的发展变化和企业税收政策的动态变化来选择对自身经济性最高的纳税人身份并进行相应的税收筹划。在企业经营实践中,企业作为经济单位,要不断扩大经营规模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在此过程中,转换增值税纳税人身份实现税收筹划效果优化也可凭借对税负平衡点的测算和筹划,根据经营货物的总体增值率水平,相应地选择不同的纳税人身份进行缴税,以此获得最大的税负平衡。
五、结论
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成为提高成本管控能力,实现投入产出最大化的重要路径。税收筹划应用在企业会计核算中能够显著控制成本支出继而提高经济效益。本文的研究结论显示:当前税收筹划在企业收入结算、成本费用核算、费用列支和股权投资四个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同时,税收筹划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应用存在重视程度不足、效率低而成本高、税收政策了解程度不高等问题。因此需要通过正确认知税收筹划的作用与价值、转变经营方式,重视税收筹划成本、转换增值税纳税人身份等具体对策推动税收筹划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高质量运用,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周晓梅 . 企业会计核算中税收筹划的运用研究 [J]. 中国集体经济,2024(13):101-104.[2] 周庆忠 . 税收筹划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有效应用措施 [J]. 中外企业文化,2023(9):43-45.
[3] 郑楚峰 . 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3(17):157-159.
[4] 李哲燕 . 税收筹划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有效应用 [J]. 纳税,2023,17(21):16-18.
[5] 吕鸿滨 . 税收筹划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有效应用措施 [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1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