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时代银行会计风险和防范
徐媛媛
作者简介:徐媛媛(1985—),女,河南焦作人,汉族,研究生,中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银行会计运营管理
【摘要】金融是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血液,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是金融的职责。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银行发展也来到了快车道。但紧随而来的是竞争压力的激增和会计风险频发,如何应对处理会计风险成为银行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新时代银行不少工作发生变化,造成银行会计人员无法顺利解决一些新问题。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新时代银行会计风险的主要类型,其次简要分析了产生银行会计风险原因,最后着重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和应对对策,期许能够推动银行业稳定发展和改革。
【关键词】会计风险;会计风险原因;防范措施和应对对策
银行运营的全部过程都可能产生会计风险,它直接或间接地阻碍银行发展。状况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支付危机的产生,损害银行声誉,降低银行利润,甚至导致银行破产。因此银行应当增强会计风险防范措施,努力提高银行应对处理会计风险的能力。
一、新时代银行会计风险主要类型
1. 操作风险
新时代,尽管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有了尽可能避免会计人员操作失误的检测防范手段,但还是有一定概率出现操作失误,使得会计风险产生。银行会计活动由会计人员进行操作,在执行某一会计活动过程中,会计人员应当肩负相关责任,认真完成各项会计任务。但在实际操作中,会产生会计人员僭越规则的事件,从而使银行产生一定风险。当前经济快速增长,我国银行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大量从业人员进入银行行业中,造成银行会计专业能力良莠不齐。这就可能造成低水平的会计人员对整个会计业务板块认识不到位,还可能无法精确地识别出假汇票等伪造凭证,使得银行产生巨大损失。
2. 内控风险
现代银行经营中,如果银行内部没有完善的规则政策监督会计,将使得会计结算过程产生较高的风险。新时代,银行需要严格遵守金融机构最新会计制度,认真统筹会计活动相关程序,积极履行银行监督方职责,对会计活动实时进程进行准时、精确的反馈和收集。但如今银行内部监督体制仍需完善,市场运行可能受到人为控制,导致银行在进行相关财务结算过程中,无法充分了解各种权责制度,从而造成多项风险问题产生,最终威胁到银行的正常运营。资产所有者与银行经营者间存在的利益冲突,可能导致银行做出一些不合理行为,如为保护自身实际利益,引导银行会计操纵或者修改会计信息问题,将实际利润进行虚假增长或帮助隐瞒,银行会计工作过程中无法使用合适的政策或法律,从而造成会计风险出现,影响银行形象和利益。
3. 会计监督风险
新时代,会计部分活动被智能化软件所代替,但仍有一部分活动需要银行会计进行操作。例如会计对经济活动的结算和核算,以上行为结束之后,会制作出一份报告来描述该业务或公司的实际状况。原本的这一行为需要严格依照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但由于现代的市场经济运行制度并不完善,相关法规可能无法遏制全部的违法犯罪行为,从而造成银行机构的财务结算过程会出现一些不确定因素。在一般的银行运营活动中,银行会计一定要认真仔细地对相关会计原始凭证进行核验,查看监督下的各项业务是否真实合法,避免企业造假或隐瞒真实情况。现代的银行业务活动过程中,银行缺少较为完善的监督制度,可能存在监督手段、监督人员缺失的情况,造成会计部门无法定期接受检测或者会计活动不能完整地被监督,导致银行运营产生问题。以上问题将会影响接下来的会计问询过程和银行审计审查过程,导致市场运行制度和金融政策的作用无法完全发挥,减弱了相关制度优势,减缓审计公司的业务质量,甚至会产生部分审计公司违法隐瞒、篡改银行实际信息等相关风险。
4. 税务风险
新时代各种企业缴税或其他税务活动都是非常普遍的,银行也需按要求开展各项税务活动。如果银行会计人员在进行相关税务活动时,未能依照出台的税法规则处理,可能会给银行带来税务稽查风险。在银行缴税过程里,如果出现银行缴税不足或过多缴税行为,都存在违反税收征管条例问题,易产生税务风险,给银行运营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二、银行会计风险原因分析
1. 会计人员专业能力不强,风险意识薄弱
新时代大量从业人员涌入银行行业,使得会计人员专业能力参差不齐,将会对银行业务服务质量产生较大影响。银行业务较为琐碎,各个工作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银行会计人员自身能力不过关,专业知识水平达不到标准,可能会使得工作流程无法顺利进行,降低工作效率和质量,甚至会出现损害公司形象的状况。不少低素质、低水平的会计人员还可能会受经济利益和人际关系的影响,进行一些违法犯罪的操作行为。最重要的是,部分会计人员风险意识薄弱,无法敏感地察觉出风险,这将会对银行运营产生巨大的风险隐患。
2. 不完善的银行监督制度
现代银行内部的会计工作需要相关银行部门监管,防止会计人员贪污,这样便可以准确、及时地追踪到银行的实际运营状况。相比其他业务来说,银行内部核算业务工作量相对较大,例如贷款、汇票、存款等。在现代银行工作过程中,部分银行不具备完善的内部监督制度,甚至在监督意识方面缺乏重视,这可能会导致银行无法准确评估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较难检测出其违法犯罪行为。当然,这也会使得不同部门之间无法完美地协调,会计工作进行不顺利。所以,不完善的内部监督制度也是银行产生会计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3. 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新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进度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和发展,我国银行所处的金融环境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各行业的市场化速度不断加快,使得银行的利率要完美地适应快速市场化。这就给银行带来了发展壮大的契机,尤其是国内中小型银行。但这也使得整个行业竞争程度不断加深,不少银行为了生存发展,被迫开始追求利益最大化,忽视会计核算过程可能出现的风险,甚至有银行进行恶意违规运营,进行不正当的市场竞争,扰乱市场秩序,这些行为都加剧会计信息无法准确记录和反映,造成会计风险频发。还有的银行在日常会计工作中只重视经济利益,对会计风险和监督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而银行也没有着手修复这些潜在的工作问题,可能会对银行运营造成一定的影响。总而言之,银行要十分重视这种情况发生,着力做好预防措施,努力把风险扼杀在摇篮里,保证银行稳定、绿色发展,推动国内金融行业成长。
三、新时代银行会计风险防范措施
1. 树立风险意识,提高专业能力
银行的会计风险处理工作需要专业、优秀的会计人才处理,如果银行聘请的会计人员能力不达标,会计工作质量也就无法得到保证,所以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迫在眉睫。第一,银行在招聘会计人员时,适当提高入职门槛,着力聘请优秀的会计人才加入银行。优秀的会计人员普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风险意识,能够自觉遵守相关道德规范,识别会计风险。在处理会计风险时,也拥有相对丰富的经验,可以从容不迫地解决工作产生的问题。第二,银行业需要加强建立培训制度,重视银行会计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例如可以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引导会计人员积极参与。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银行自身急需的相关会计人才,促进银行改革或转型。
2. 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制度和监察部门
现代经济体系下,银行内部监督制度建立对银行发展极为重要。不仅创建出完善的监督制度,还要设立专业的内部监察部门对会计业务进行审查和处理,并且要确定内部监察人员的专业性和清廉性。此外,我国银行内部监察重点关注的风险一般是内部风险,在法律风险、市场风险等方面不够重视,没有对各方面的风险做全面的评估和预防,限制了银行应对风险的能力。新时代银行需要着重加强内部监察对外部风险的重视,极力改善内部监察制度,实现有效、实时的全过程监督,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监督制度越完备,应对会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如果不能严格落实监督制度,再先进的制度设计也发挥不出它全部的效用。
3. 加强税务管理,构建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
国内银行金融产品与销售模式比较复杂,而税务管理涉及到银行运营的每项活动,这就要求较高的工作效率去完成相应工作。所以,银行可以简化工作流程,便于税务会计人员准确无误地核算出应纳税数额,降低工作中的税务风险发生率,避免税务风险,防止偷税漏税。此外,现代银行还需要建立起完备的税务管理制度,认清自身实际情况,不可完全模仿其他银行管理方式,在合理税法范围内制定出高效、便捷的制度。比如:现代银行金融产品种类繁多,使得核算内容复杂,一旦产生数据、计算失误,可能会造成银行税务统筹出现问题。因此,银行一定要严格落实税务管理制度,认真履行自身纳税职责,确保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相一致,增强银行税务管理能力。最后需要充分落实追责制度,保证税务管理制度顺利实行。
新时代背景下,银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业务总数量不断增多。但伴随着部分金融公司的不正当竞争,使得各种银行会计风险不断产生。所以银行就要使用先进的办法去防范会计风险,会计风险预警系统应运而生。随着银行数字化程度不断加深,极大地减少了会计人员手工录入操作,即使部分仍需手工操作的业务,会计风险预警系统也能够对会计全部过程进行监督和追踪,快速找到操作失误源头,监控风险指标警戒值,及时提醒银行管理部门。通过对会计风险进行全方位实时、动态监控,将进一步加强银行对会计风险的处理和防范能力。同时,银行也要推动系统的革新和优化,借鉴、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对相关数据分析,努力提高会计监督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 适应发展现状,提升银行智能化水平
新时代互联网发展迅速,外部竞争激烈,银行在业务往来时,需洞察发展现状,适应时代潮流,避免可能产生的会计风险。银行应当创设信息化平台,聘请、培养相关人才对必要信息保持绝对的敏感,增强银行整体防范风险意识,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便利和潜力。银行也要对内部信息化软件不断改善,保证自身信息安全。银行管理部门需积极落实实干政策,杜绝恶意竞争行为,让银行走在正确、坚实的发展道路之上。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银行会计风险对银行发展运营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银行务必要加强对会计风险的控制。其本质便是提高工作业务质量、减少核算过程失误、加强内部监督手段。围绕以上几点,从政策、工作流程、会计人员等方面切入,努力提升银行应对会计风险能力,保证银行稳定、绿色发展。所以银行需要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养,建立完善的内控监督制度,提升会计风险管控能力,以此来提高银行运营效益,推动我国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尤佳彬. 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J]. 商业观察,2021(28):88-90.
[2] 卢君. 银行会计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J]. 现代商业,2020(22):98-99.
[3] 梁丽平. 银行会计结算风险及其防范策略[J]. 辽宁经济,2020(5):92-93.
[4] 王付芷晴. 银行会计风险成因分析及防范[J]. 财会学习,2020(1):94-95.
[5] 单红磊.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J]. 中国集体经济,2023(27):141-144.
[6] 张苗苗.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成因与控制策略[J]. 商业2.0,2023(13):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