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三教”改革视角下“岗课赛证”融通高水平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路径研究
 

“三教”改革视角下“岗课赛证”融通高水平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路径研究
基金项目: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2024 年校级教科研项目《“三教”改革视角下“岗课赛证”融通高水平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研究》(JKY20240107)
李春花

      【摘要】随着“岗课赛证”政策的推动,高水平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面临着重大挑战和机遇。本文从“三教”改革视角出发,从教学目标、人才培育、岗位需求角度明晰了“岗课赛证”融通高水平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内在要求;结合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困境及“岗课赛证”融通的根本目标,提出从师资队伍建设、开发新型教材和创新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专业建设改革,旨在为提高“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改革效果、推动高水平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提供参考思路。      
      【关键词】“三教”改革;“岗课赛证”;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路径
一、引言
      作为新时代下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显得尤为关键。然而,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建设面临着教学内容与实践应用脱节、教学方法和手段较为单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等问题,亟须改革和创新。从三教改革视域出发,在当下探索“岗课赛证”融通的高水平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路径,对于提升电子商务专业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专业改革建设背景概述
      现阶段,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已成为高职院校专业培育的重要目标,在“三教”改革背景之下,实现“岗课赛证”一体化融通,既响应了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的号召,亦满足了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行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可有效推动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向全面育人方向转变。
三、“三教”改革视角下“岗课赛证”融通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内在要求
      1. 以倡导人人皆可成才价值取向为目标
      从“三教”改革视域出发,“岗课赛证”融通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内在要求之一是倡导人人皆可成才的价值取向,即在改革中要以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挖掘为重点,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成才梦想。目前,由于部分高校过度注重聚焦于各类职业大赛获得名次,存在随意增减与职业大赛相关的学习内容现象,部分教师热衷于解读比赛规则和套路,组织参加大赛的学生多为专业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无法给予每个学生平等的成才机会。“岗课赛证”融通的建设目标是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保障学生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个领域找到自己的发展机会,促进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全面进步和繁荣,
      2. 以培育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落脚点
      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日益加速,企业及就业市场对于具备多方面技能的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亦在不断提高,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叉以及信息的高度综合成为显著的时代特征。因此,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跨学科知识,让其具备面向未来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以应对市场的需求和挑战。因此,培育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是“岗课赛证”融通实现过程的重要落脚点,高职院校通过拓宽课程设置,引入跨学科知识,开设相关实践课程和项目,提供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机会,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帮助学生解决跨领域、跨时空、跨系统的现实问题,能够有效地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并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 以深化校企双元融合育人为改革方向
      从“三教”改革要求来看,实现“岗课赛证”的关键在于凸显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两个重任,即基础育人功能与人才素质培养。“课”与“赛”是高职院校实施培养的过程体现,“岗”与“证”则是行业企业对学生能力的基本要求。因此,电子商务专业实施“岗课赛证”的专业改革方向应以深化校企双元融合育人为根本。高职院校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育更加贴近实际需求,双方通过建立实习基地、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邀请业界专家参与教学等,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机会,亦可促进学生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帮助学校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四、“三教”改革视角下“岗课赛证”融通高水平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困境
      1. 师资队伍结构相对单薄,缺乏实践化教学经验
      从教师现状层面来看,高水平电子商务专业需要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来支撑教学质量,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受制于教学资源、资金、环境的影响,存在师资结构不合理、师资队伍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同时,部分高职院校教学内容理论化偏多,缺乏电子商务的实践案例和行业经验的引导,对于“岗课赛证”的教学模式理解相对不足,无法适应“赛”“证”等多元化教学方式,无疑会影响学生的实际技能培养和职业发展。
      2. 专业教材前沿知识局限,缺少立体化教学资源
      从教材现状层面来看,目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材大多沿用传统 B2B、互联网电商营销等方面的系列教材,由于电子商务行业快速发展迅猛,教材更新速度较慢,部分高职院校采用的专业教材存在前沿知识局限的问题,缺少最新的行业发展趋势和案例。同时,“岗课赛证”要求高职院校要构建立体化的教学资源,许多高职院校往往在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中缺乏经验,没有开展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建设和实践平台开发,无疑限制了学生在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培养。
      3. 课程设计实践融合不足,教学方法存在局限性
      从教学现状来看,由于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更新换代,课程内容需要与实际市场需求保持同步。部分高职院校在实施“岗课赛证”过程中缺乏主攻方向和重点方向,在电子商务专业组建职业岗位共性要求的平台课程群和职业岗位特色能力的方向课程群中没有较好地与实践环节进行契合,导致学生所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无疑影响其实际应用能力。同时,部分院校采取的教学方法仍旧是以“理论为主 + 实训为辅”的教学思路,对于校企合作的重视度不足,无法有效引领和带动电子商务专业群跨专业、跨学院课程体系重构、就业岗位匹配和教学改革的实施,亦在校企合作中存在合作机制不健全、合作项目单一、双方沟通不畅等问题,无疑制约了双方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五、“三教”改革视角下“岗课赛证”融通高水平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路径
      1. 加强师资建设:构建分层递进课程体系,培育双师型教师队伍
      为了更好地促进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提升专业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应加强师资建设,构建分层递进课程体系,培育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应结合电子商务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方案和“岗课赛证”的核心内涵改进当前课程体系,从教学标准、过程及内容方向出发,按照学生就业相关岗位标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内容以及职业技能大赛内容三个层面进行解构,设计一套符合“岗课赛证”融通模式的课程体系;其次,制定师资培训计划,建立分层递进的教师发展体系。通过设立不同级别的教师发展路径,为不同级别的教师提供相应的发展机会和培训资源,鼓励教师参与电子商务行业的实际项目或实践活动,培养其实践能力和行业背景,提升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最后,与企业积极对接,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即既具备学术研究能力,又具备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计划地采取“引、聘、派、下、带”模式,鼓励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项目,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促进本专业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2. 创新教材形态:对照职业技能根本要求,开发实用性专业教材
      为了契合“岗课赛证”融通建设需求,高职院校要积极创新教材形态,对照电子商务专业职业技能根本要求,开发实用性专业教材,以满足师生日常授课、实践及各类学习场景的教学资源需求。首先,教师要对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就业需求进行深入调研,了解行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和技能需求,根据调研结果,更新和完善专业教材内容,引入最新的行业案例、实际操作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技巧,确保教材内容与实际职业技能要求匹配;其次,开发实用性强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对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从跨学科融合角度出发,结合市场营销、数据分析、电子商务法律等多方面知识,提供具体的电子商务实例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最后,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遵循“岗课赛证”融合理念,组建由校内教师、企业专家和社会专业人士组成的团队开发交互式专业教学资源。例如,电子商务营销视频教程、电商在线学习资源库等,增强学生的专业学习体验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专业教学提供优质的数字化教学教材资源。
      3. 深化课程模式:重构岗课融合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
      为了有效实现电子商务专业高水平教改建设,高职院校应不断打造“岗课赛证”四位一体课堂,重构岗课融合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首先,“岗”“课”“赛”“证”之间并非一一对应,而是具有交叉的关系,教师应将岗课教学环节融入电子商务专业的主干课程中,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确保教学内容全面、连贯,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引入校企参观、电子商务模拟体验、企业专家咨询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所学知识,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其次,结合电子商务专业特点,开展团队项目合作,对接就业岗位需求,采取任务驱动法、项目式教学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项目策划和实施,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引赛场入课堂,突出“岗课赛证”融通重心任务,通过结合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类电商大赛之中,激发学生参赛兴趣,将比赛作为衡量学生专业技能、检验教学活动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度。六、结语
      综上,“三教”改革视角下“岗课赛证”融入高水平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不仅能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更能够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对电子商务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不断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 陆德光,梅莹 .“岗课赛证”融合育人的价值意蕴、理论依凭与实践路径探索 [J]. 机械职业教育,2023(11):1-6.
[2] 刘珈如,禤圆华 . 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模式对人才培养效果的影响研究 [J]. 山西青年,2024(6):148-150.
[3] 顾雯娟,陆奕 . 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 上海商业,2023(9):186-188.
[4] 邱习兑,廖四成 . 三教改革下广西高职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人才培养行动研究 [J]. 商场现代化,2024(14):42-44.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890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