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业公司 ESG 表现与企业环保投资:独善其身还是趋之若鹜?
梅林海 陈抒彧 黄聪权
【摘要】本文使用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 2011—2022 年数据集为研究样本,从同群效应视角出发,探究同行业公司 ESG 表现对个体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进一步地,本文探究了融资约束在行业 ESG 表现与企业环保投资中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同行业公司的 ESG 表现水平与个体企业的环保投资之间存在正向同群效应。(2)同行业公司的 ESG 表现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环保投资的增加。
【关键词】ESG 表现;同群效应;环保投资;融资约束;
一、引言
在当前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正面临着来自环境和资源的多重挑战,同时需满足利益相关方对环境可持续性的期望。市场趋势日益倾向于选择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企业,推动整个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这为企业在 ESG(环境、社会与治理)领域的战略发展提供了明确指引。
然而,随着全球社会和环境变化的加速,ESG 的内涵和影响日益复杂多变。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科技迅猛发展且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间的集聚现象愈发显著。这要求企业不能孤立决策,而应借鉴同群企业的行为来规避潜在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同群企业因相似的竞争环境和经营业务,其决策行为往往具有参考价值,有助于企业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因此,企业需积极关注 ESG 领域的最新动态,加强与其他企业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二、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
1. 竞争者“趋利”一方面,动态竞争理论认为,企业作为一种竞争性组织,其在企业 ESG 表现上与同行业其他企业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个体企业很有可能会因为同行业中其他企业的ESG 表现而改变自己的行为。良好的 ESG 表现能够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同群企业卓越的 ESG 表现体现了其对高质量发展的高度重视,若个体企业观察到同群企业ESG 表现更好,很有可能产生竞争对手普遍重视环保、企业管理以及社会责任的认知,由此激发自身的绿色竞争意识。若个体企业不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在与同群企业的对比下,很可能会被投资者视为是缺乏对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投资者对其未来发展状况的预期也会被扭曲,甚至有可能会使得声誉受损。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可以通过模仿同群企业的 ESG 行为来向市场释放更为积极明确的竞争力信号,以此来应对激烈竞争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
另外,有研究发现,环保投资作为能够显著影响企业ESG 表现的方式之一,能够通过环境维度有效提升企业的ESG 表现。具体而言,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投资能够促进企业的创新和技术升级,采用更环保的生产方式和技术。这种技术升级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环境表现,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更好地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绿色、低碳生产。面对企业间激烈的综合竞争,为了避免成为“落后者”,当个体企业观察到同群企业在 ESG 领域表现突出时,会产生学习模仿的动机,加强对自身 ESG 建设的关注,进而增强主动进行环保投资的意愿,使其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更多认可,以谋求今后更好的发展。
假设一:同行业公司 ESG 表现良好能够促进企业环保投资增加。
2. 融资约束
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支持。但在外部资本市场上,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等问题的存在会使资金拥有者提高对企业投资的风险预期,从而增加企业融资成本,使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这就容易对企业环保投资产生不利影响。而企业加强 ESG 实践,为解决融资约束难题进而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ESG 把对上市公司的评判角度从传统的财务绩效扩展到可持续发展、公共利益和公司治理等领域,所以 ESG表现越好的上市公司在成长性、持续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会更加卓越。
当决策者面临信息模糊的困境时,会倾向于通过观察与目标对象具有相似特征的组织或个体的行为制定相应的策略。投资者若观察到同群企业 ESG 表现良好,可能预示着同群企业在绿色环保方面的投资回报较好且具有稳定性。这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投资参考方案,降低了不确定性导致的风险,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和投资者增添了更多信心,最终促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环保投资。
假设二:同行业公司 ESG 表现对企业环保投资的提升是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实现的.
三、研究设计
.png)
.png)
2. 稳健性检验—替换解释变量
为避免数据观测量所导致的结论偏差性问题,除了采用彭博 ESG 指数来衡量企业 ESG 表现外,本文选用华证指数作为本文解释变量替代衡量指标。
.png)
回归结果如上所示,同行业公司 ESG 表现的回归系数为 0.799 且在 1% 的水平下显著,与上文研究结论一致。
3. 中介效应
本文借鉴 Hadlock、Pierce(2010)的做法,以企业规模(Size)、企业年龄(Age)两个指标为基础构建了 SA 指数。
.png)
上表汇报了以融资约束为中介变量的回归结果。列(3)中核心解释变量的系数显著,但与列(1)中的结果相比,系数值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说明融资约束在同行业公司 ESG 表现和企业环保投资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假说 2 得证。
五、结论
本文对 A 股上市企业 2011—2022 年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
1. 在全样本回归条件下,同行业企业 ESG 表现良好能够促进企业环保投资水平的提升,即同行业企业的 ESG 表现水平与个体企业的环保投资之间存在正向同群效应。
2. 融资约束在行业 ESG 表现对企业环保投资产生正向影响的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即同行业企业的 ESG 表现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环保投资的增加。
参考文献
[1] 易志高,张烨 . 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的“同伴效应”研究——来自管理层业绩预告的实证证据 [J]. 技术经济,2022,41(1):136-147.
[2] 韩一鸣,胡洁,于宪荣 . 企业加强 ESG 实践能否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J]. 产业经济评论,2024(1):21-40.
[3] 钱明,吕明晗,沈弋 . 同群正面环保叙述对企业绿色投资的溢出效应研究 [J]. 管理学报,2023,20(11):1608-1616.
[4] 聂辉华,林佳妮,崔梦莹 .ESG:企业促进共同富裕的可行之道 [J]. 学习与探索,2022(11):107-116.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