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小农村商业银行预算管理新挑战与机遇
杨卫珍
作者简介:杨卫珍(1986—),女,广东清远人,汉族,本科,广东阳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级会计师,中级经济师,中级审计师,研究方向:预算管理
【摘要】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小农村商业银行正经历预算管理领域的变革与重塑。传统预算管理方式因缺乏前瞻性与战略整合能力,已难以满足新时代的发展诉求。本研究首先对中小农村商业银行的预算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度剖析,揭示了传统模式的局限性,同时概览了预算管理的核心议题。其次,研究聚焦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这些金融机构所遭遇的多重挑战——市场激烈竞争、监管标准的提升、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与快速变化,以及数字化转型的迫切性。最后,本研究亦挖掘了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崭新机遇,如全面预算管理的普及、战略导向型预算方法的采纳、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深化,以及数字化技术在预算管理中的创新应用。通过把握这些机遇,中小农村商业银行有望实现竞争力的显著增强与运营效率的大幅提升,进而推动自身向更高层次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
【关键词】中小农村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预算管理;挑战;机遇
一、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小农村商业银行的预算管理现状
1. 传统预算管理模式的局限性
(1)依赖于财务预算,缺乏全面性和战略性
传统预算管理在中小农村商业银行中往往过分偏重财务数据的规划与监控,而对业务流程优化、市场趋势分析及顾客需求演变的关注不足。这种以财务指标为主导的管理方式,虽便于成本管控与收入预测,却忽视了非财务维度,如客户体验优化、员工能力提升与技术创新投入等,这些非财务因素实则对银行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当下,单纯依赖财务预算的传统模式无法提供全面信息,限制了银行在战略决策上的视野与深度。
(2)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要求
缺乏有效资源配置机制是传统预算管理的一大弊端,导致资金未能精准投向最具增长潜力的领域,从而抑制了银行的长期成长。在传统模式下,资金分配往往偏向于维持日常运营,而非探索新兴业务或技术革新。加之对市场前景的洞察不足,银行容易错失投资良机,或将资源错配给低效项目。这种资源配置模式不仅拉低了资金利用率,更妨碍了银行通过创新与业务拓展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
2. 当前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
(1)战略导向的经营目标确立
中小农村商业银行基于其长期战略蓝图,精确定义年度经营目标。这些目标涵盖了从财务绩效,如净利润增长、资产质量指标,到非财务表现,如顾客满意度提升、员工能力发展等多元领域,确保银行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注重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精细的资金计划制定
在明确了经营目标后,银行将依据具体业务需求,细致规划收入与支出蓝图。此环节包括对预期收入的精准预测及成本费用的详尽规划,确保每一笔开支皆与战略目标紧密相连,同时追求成本效率的最优化,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财务目标的精准达成。
(3)动态监控与策略调整
预算执行过程中,银行需建立定期审查机制,密切跟踪预算执行进展,及时识别与目标间的偏差,并适时调整预算策略。这一动态管理过程使银行能够迅速响应市场波动,确保资源分配与战略目标保持高度一致,通过灵活应变,有效提升预算管理的适应性和整体效能。
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小农村商业银行预算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1. 市场竞争加剧
(1)利率市场化、金融科技发展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冲击
面对利率市场波动和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中小农村商业银行必须展现出高度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在预算管理层面,这不仅要求银行精打细算,严控成本,更要前瞻布局,勇于创新。银行不仅应聚焦短期成本优化,还需着眼长远,加大在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升级方面的投入,以期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2)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竞争压力
在与资本雄厚的大型银行及股份制银行角逐中,中小农村商业银行承受着抢占市场份额与客户资源的艰巨挑战。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预算管理需聚焦精准定位,探索独具特色的市场突破点,以实现低成本运营与高效客户吸引。这意味着银行不仅应在产品与服务创新上深耕细作,还需在营销策略上巧思独运,借助精准的市场细分与强有力的品牌塑造,强化自身市场地位。举例而言,银行可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洞悉客户偏好,推出个性化金融解决方案,同时优化营销渠道布局,确保以最小成本实现客户获取的最大化效率,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稳固立足。
2. 监管环境趋严
(1)监管部门对中小银行风险控制的严格要求
监管机构对中小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为严苛的标准,这迫使银行在预算规划中必须预留充分资源,强化风险控制机制,确保资本水平达标。具体而言,银行需在技术与系统层面加大投入,提升风险识别与评估的精准度,建立坚实的资本缓冲区,以有效应对各类潜在风险。例如,通过升级风险管理系统,银行可以增强对风险的预见性,确保资本充足,满足监管要求的同时,保障银行的稳健运营。
(2)资本补充和负债管理的约束
面对市场竞争白热化及存款利率攀升的双重压力,银行的负债成本呈现上涨趋势。在预算管理框架下,银行需着重优化负债组合,寻求成本节约之道。这要求银行一方面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负债产品,以降低整体资金成本;另一方面,强化流动性风险管理,确保资金链的健康与稳定。例如,银行可通过发行多样化债券、吸引低成本储蓄等方式调整负债结构,同时提升资金运作效率,以期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保障银行的流动性安全。
3. 客户需求变化
(1)客户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面对客户日益多元化的金融需求,银行必须加速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步伐,以满足市场期待。预算管理中,资源分配应重点倾斜于研发与市场拓展,旨在激发产品创新活力,同时扩大市场影响力。银行需投资于研发团队与技术基础设施,加速产品迭代,同时强化市场推广,提升新产品市场认知度。例如,银行可通过跨界合作降低创新成本,利用数字媒体渠道扩大品牌影响力。
(2)客户体验成为银行竞争的重要因素
客户体验已成为银行竞争的制胜法宝。预算管理应着重于服务品质与效率的提升,确保客户满意度。这涉及对客户服务系统与技术的升级投资,以加快响应速度,提高问题解决效率,同时深化与客户的互动,通过构建忠诚度计划增强客户黏性。例如,银行可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开发用户友好的移动应用,以优化客户体验,赢得市场青睐。
4. 数字化转型压力
(1)数字化技术在银行业务中的广泛应用
数字化技术的蓬勃发展为银行业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同时也带来了转型压力。在预算管理中,银行需预留充足资金以支持系统升级与人才培育。这意味着不仅要对IT 基础设施进行持续投资,确保技术的先进性,还要强化员工数字技能的培训,提升团队整体的技术应用能力,从而加速业务流程优化与服务效率的提升。
(2)中小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压力
在数字化转型的征途中,中小银行常遭遇资金、技术与人才短缺的三重难题。预算管理需精明决策,确保每一份投入都能产生最大效益,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顺利进行。例如,通过与外部技术服务商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与知识互补,可有效缓解资金压力,加速转型步伐。此外,设立专门的数字化转型基金,定向支持关键技术项目与人才发展,确保银行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稳健前行。
三、中小农村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的新机遇
1. 全面预算管理理念的引入
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倡导将预算编制与企业战略无缝对接,以宏观视角统揽预算规划。此举不仅增强预算管理的前瞻性和适应性,更能精准响应市场波动。通过视预算为战略执行的利器,中小农村商业银行能在预算制定中深思熟虑未来市场走向与业务需求,确保预算安排与整体战略目标同频共振。这种前瞻性的预算管理,赋予银行在市场风云变幻中灵活应变的能力,实现资源的精妙布局,助推战略目标的圆满达成。
2. 战略导向的预算管理
将预算管理与银行战略规划深度融合,确保预算目标与战略愿景步调一致。此举优化资源配置,驱动银行向高质量发展目标挺进。预算编制与战略规划的紧密结合,使每一笔预算支出皆为战略目标铺路,杜绝资源虚耗,助力银行在多变的市场竞技场中稳操胜券。
3. 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意味着预算管理深入至各业务单元的细枝末节,提升预算执行的精准度。此举有利于潜在问题的早发现、早解决,业务流程的优化,以及整体运营效率的飞跃。精细化管理下,中小农村商业银行能精确评估各业务单元的业绩表现,适时调拨资源,确保资金流向最具价值创造潜力的领域。此举不仅促进业务单元的自我驱动与责任担当,更驱动整个机构效能的跃升。
4. 数字化转型的赋能
数字化技术赋能预算管理流程的优化,中小农村商业银行借助数据分析工具,实现预测分析的智能化,决策制定的科学化。数字化不仅提速信息流通,缩短决策周期,更通过大数据分析为预算决策提供坚实依据。例如,运用先进分析工具,银行能洞悉市场未来趋势与客户需求,精准制定预算计划。此外,数字化技术提升预算管理的透明度,管理者得以实时监控预算执行,迅速应对偏差,调整策略。
四、应对挑战与把握机遇的策略建议
1. 加强预算管理认知与培训
中小农村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员工对预算管理理念的理解与掌握,将其视为提升管理效能的基石。定期组织全面的培训与教育活动,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熟悉预算管理的核心知识与操作技能,从而构建一支熟知预算管理的高素质团队。
2. 完善预算管理体系与机制
构建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是保障预算管理科学性与效能的核心。中小农村商业银行应明确界定预算编制、执行、监测及调整的规范化流程,并设立灵活的调整机制,以迅速响应市场动态。此举旨在打造一个高效率、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生态,确保每一环节都得到精细化管理。定期审视预算管理体系的实效性,依据评估反馈适时优化调整,以适应不断演进的内外环境,确保预算管理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3. 加强战略与预算管理的协同
为确保预算管理与银行长远发展愿景的同步,中小农村商业银行亟须强化战略规划与预算管理的协同效应。在预算编制阶段,应全面考量银行的战略蓝图与市场趋势,以实现预算计划与战略目标的精准对接。此举不仅确保预算管理成为战略实施的坚实后盾,更有助于银行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健前行,实现取得战略与财务目标的双重胜利。
4. 推进数字化转型与创新
加速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是提升预算管理智能化水准的基石。中小农村商业银行需加大在数字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与应用,旨在实现预算管理流程的自动化、智慧化与即时响应。借助前沿的数字化工具与技术,银行能够显著增强预算管理的效率与精准度,为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通过不懈创新与实践,银行将能更有效应对未来挑战,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五、结语
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洪流中,中小农村商业银行正身处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历史节点。本文全面剖析了这类银行在预算管理领域面临的难题,以及应对策略与机遇捕捉之道。通过深入探究中小农村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的现状,我们揭示了传统预算管理模式的局限性,该模式已无法匹配当下发展所需。展望未来,中小农村商业银行亟须深化预算管理的改革进程,积极拥抱数字化技术的红利,探索创新的预算管理机制,以适应市场环境的疾速变迁。
参考文献
[1] 汤林. 浅谈农村中小商业银行全面预算管理[J]. 中外企业家,2019(33):49.
[2] 童卫萍. 农村中小商业银行全面预算管理闭环构建[J]. 财富生活,2020(24):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