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电网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讨
 

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电网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讨
廖梦婕

      【摘要】为探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电网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文章首先概述了会计集中核算的含义及其对电网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包括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优化财务资源配置和强化内部控制。其次分析了电网企业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会计核算责任主体不明确、会计监督作用被弱化、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脱节等。最后提出了完善财务管理工作的措施建议,包括明确责任权利、加强财务监督、加强资产管理、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等。旨在为电网企业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电网企业;财务管理问题
一、引言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电网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在电网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模式通过整合会计资源,统一会计政策和流程,实现了会计核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为提升电网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供了重要支撑。然而,在实践中,电网企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电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电网企业更好地发挥会计集中核算的优势,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二、会计集中核算概述
      会计集中核算是指企业将分散在各个部门或分支机构的会计核算工作集中到统一的会计核算中心进行处理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这种模式通过整合会计资源,统一会计政策和流程,实现会计核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会计集中核算模式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相比传统的分散核算模式,会计集中核算具有明显优势:一是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二是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会计核算成本;三是有助于加强内部控制,防范财务风险;四是便于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但同时,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如何协调总部与分支机构的关系、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等。总的来说,会计集中核算是适应现代企业管理需求的一种先进财务管理模式,对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会计集中核算对电网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1.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对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将会计核算工作集中到专门的核算中心,可以实现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的统一,避免不同部门或单位采用不同标准导致的会计信息不一致问题。其次,集中核算可以充分发挥专业会计人员的作用,提高会计核算的专业化水平,减少会计差错和舞弊行为的发生。再次,集中核算有利于加强会计监督,通过集中审核和复核,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会计核算中的问题,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后,集中核算可以实现会计信息的及时共享和有效利用,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支持。通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会计集中核算模式能够为企业加强内部控制、防范财务风险、提升管理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2. 优化财务资源配置
      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对优化企业财务资源配置具有重要作用。首先,通过集中核算,可以整合分散在各个部门或单位的会计人力资源,实现会计人员的专业化分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其次,集中核算可以减少重复投资,降低会计核算成本。通过统一的会计核算平台和信息系统,可以避免各部门或单位重复购置和维护会计软件等资源,实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再次,集中核算有利于加强资金管理,通过集中管理企业资金,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最后,集中核算为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提供了基础,有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营效益。通过优化财务资源配置,会计集中核算模式能够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 强化内部控制
      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对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集中核算实现了会计核算与业务管理的分离,有利于建立健全内部牵制机制,防范舞弊风险。其次,通过集中化、标准化的会计处理,可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降低内部控制风险。再次,集中核算有利于加强会计监督,通过集中审核和复核,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最后,集中核算为企业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提供了基础,有利于企业及时识别、评估和应对各类财务风险。通过强化内部控制,会计集中核算模式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经营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降低经营风险,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集中核算还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增强企业的社会公信力和投资者信心。
四、电网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问题
      A 电网企业是我国大型国有电力企业之一,主要负责特定区域内的电力输送、配电和售电业务。公司拥有覆盖城乡的输配电网络,包括超高压和高压输电线路、变电站以及中低压配电设施等。近年来,公司积极推进电网智能化建设,不断提升供电可靠性和服务质量。然而,在财务管理方面,A 电网企业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会计核算责任主体不明确
      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该电网企业的财务核算中心与被核算单位之间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确的问题。一方面,被核算单位因失去会计核算职能而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足,参与度降低;另一方面,财务核算中心由于远离业务一线,对具体业务情况了解不充分,难以有效履行会计监督职能。这种责任主体不明确的状况导致会计核算质量下降,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性。例如,在资产管理方面,财务核算中心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握资产实际状况,而被核算单位又缺乏管理动力,造成资产账实不符、闲置浪费等问题。因此,明确会计核算责任主体,协调好财务核算中心与被核算单位的关系,是该电网企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 会计监督作用被弱化
      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该电网企业的会计监督作用被明显弱化。财务核算中心由于远离业务现场,难以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有效监督。一方面,财务人员无法及时了解业务发生的真实情况,容易出现 " 只见数字不见实物 " 的现象,导致会计监督流于形式。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业务的深入了解,财务人员难以发现潜在的经营风险和管理漏洞,无法发挥会计监督的预警作用。例如,在采购业务中,财务核算中心仅能对单据进行形式审核,无法判断采购的必要性和价格的合理性,难以有效控制成本。这种会计监督作用的弱化,不仅降低了财务管理的效果,还可能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增加经营风险。因此,如何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强化会计监督作用,是该电网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3. 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相脱节
      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该电网企业的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出现脱节现象。资产的实物管理仍由被核算单位负责,而账务处理由财务核算中心完成,这种分离导致资产账实管理难以协调一致。一方面,财务核算中心难以及时、准确地掌握资产的实际状况,如资产的增减变动、使用情况等,影响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另一方面,被核算单位由于不直接参与会计核算,对资产账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下降,容易造成资产管理松懈。例如,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财务核算中心无法及时了解资产的报废、转让等情况,而被核算单位又缺乏及时报告的意识,导致账面资产与实际资产不符。这种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的脱节,不仅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还可能导致资产流失、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如何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实现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的有效衔接,是该电网企业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五、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电网企业完善财务管理工作的措施建议
      1. 明确责任权利,完善制度建设
      为解决会计核算责任主体不明确的问题,电网企业应着力完善制度建设,明确各方责任权利。首先,应制定详细的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办法,明确财务核算中心与被核算单位在会计核算中的职责分工和权限划分。其次,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业务流程,规范各环节的操作要求和审批程序,确保责任落实到人。再次,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会计核算质量纳入被核算单位的绩效考核,提高其参与度和重视程度。最后,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业务协调会,及时解决核算过程中的问题。例如,A 电网企业通过制定《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财务核算中心负责会计核算和监督,被核算单位负责原始凭证的收集和业务审核,并建立了月度业务协调会制度,有效解决了责任不清的问题,会计核算质量显著提升。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明确责任权利,可以为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有效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2. 加强财务监督,扩大监管范围
      为强化会计监督作用,电网企业应加强财务监督,扩大监管范围。首先,应改变传统的事后监督模式,将监督关口前移,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监督。其次,加强财务人员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定期组织财务人员深入一线调研,了解业务实质,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再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财务监控平台,实现对重点业务、重要环节的实时监控。最后,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强化对重大经济事项的审计监督。例如,A 电网企业通过建立 " 财务-业务 " 双线监督机制,组织财务人员定期轮岗到业务部门,并开发了财务监控系统,实现了对采购、工程、资金等重点领域的全面监控,有效提升了会计监督的效果,降低了经营风险。通过加强财务监督,扩大监管范围,可以有效弥补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监督弱化的不足,提高财务管理的有效性。
      3. 加强资产管理,实现账实一致
      为解决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脱节的问题,电网企业应加强资产管理,实现账实一致。首先,应建立统一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资产实物管理与会计核算的信息共享和实时对接。其次,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规定资产变动的报告流程和时限要求,确保会计核算及时反映资产实际状况。再次,加强资产盘点工作,定期组织财务人员与资产管理人员联合盘点,及时发现和纠正账实差异。最后,加强资产管理培训,增强相关人员的资产管理意识和专业能力。以 A 电网企业为例,该企业通过建立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实现了资产实物管理与会计核算的无缝对接,并建立了月度资产盘点制度,有效提高了资产账实一致性,资产利用效率显著提升。通过加强资产管理,实现账实一致,可以有效解决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脱节的问题,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
六、结语
      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是适应现代企业管理需求的一种先进财务管理模式,对电网企业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其实施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电网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通过明确责任权利、加强财务监督、加强资产管理、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等举措,电网企业可以有效应对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的各类问题,充分发挥集中核算的优势,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管理实践的深入,会计集中核算模式还将继续优化完善,为电网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雷亚京 . 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电网企业财务管理探究 [J]. 投资与创业,2024,35(8):37-39.
[2] 孙丽婷 . 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电网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讨 [J].中国市场,2023(32):163-166.1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886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