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效益分析与优化策略
张 杰
【摘要】电网工程施工管理在国家能源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其高效管理直接关系到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然而,施工过程中常常面临成本控制难、资源浪费等问题,影响项目的整体效益。因此,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是提高电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关键途径。通过深入分析施工成本的构成及其对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影响,可以识别出优化空间,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提升效益,从而为电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本研究旨在探讨电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及优化策略,为相关领域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电网工程;施工管理;成本效益
一、引言
电网工程施工管理在国家能源战略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其高效运作关系到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电力需求显著增加,电网工程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也随之提升。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项目常常面临成本控制难、资源浪费和进度管理等诸多挑战,这不仅影响了工程质量和进度,还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整体效益。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如何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提升项目效益,成为电网工程施工管理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开展电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效益分析研究,探讨优化成本控制的方法和策略,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的应用价值。这将有助于提高电网工程的管理水平,促进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最终为国家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电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效益现状分析
1. 成本控制的现状及挑战
在电网工程施工管理中,成本控制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可能会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然而,目前的成本控制仍存在着诸多挑战。首先,从人力成本角度进行分析,电网工程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当前社会发展中,人工费用的不断上涨,人力成本逐年增加。例如,在某大型输电线路项目中,项目在实际构建的过程中初期预算的人力成本为 800 万元,但由于项目延误和工人加班,实际所具有的人力成本最终达到 1200 万元,相应的支出超出预算 50%。这种情况在许多电网工程中普遍存在,其主要的原因在于项目管理不善,工期延误,由此进一步支持人力资源浪费。其次,材料和设备成本的控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电网工程中使用的大量材料和设备价格昂贵,同时其自身所具有的价格波动较大。例如,某电网扩建项目中,初期估算的材料成本为 3000 万元,但由于市场铜价上涨,所具有的材料成本上升至 3600 万元,相应的支出超出预算 20%。4 种类型的不可控市场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成本控制的难度。再次,材料浪费和设备利用率低也是成本超支所具有的重要原因。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材料采购过量或设备闲置的问题,相应的问题致使资源浪费。例如,某电网工程项目中,由于实际的设备利用率低,设备闲置时间达到总施工时间的 30%,在此过程当中大幅度增加项目成本。最后,间接成本和管理成本的控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挑战。间接成本主要会包含管理费用、办公费用、交通费用等,相应的费用在项目预算中往往被低估。
2. 效益分析的现状及问题
在电网工程施工管理中,效益分析已经成为评估项目经济和社会价值的重要工具。然而,目前的效益分析存在一定问题,相应的问题致使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项目的实际效益。首先,经济效益分析不全面,主要会进一步体现在成本收益分析上缺乏系统性和准确性。例如,在某电网改造项目中,项目初期经济效益评估报告中仅会考虑所具有的直接收益,具体而言主要包含电费收入增加和运营成本降低,预计项目收益为 5000 万元。然而,在项目具体的落实过程当中,实际收益仅为 4000 万元,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并未充分的考量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额外费用,具体而言主要包含环境治理费用和不可预见的维护费用。其次,社会效益分析充分度较低,有可能会进一步忽视项目对社会发展的长期影响。电网工程不仅具有相对直接的经济效益,还包含社会效益,包括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
三、电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效益优化策略
1. 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优化成本控制
在电网工程施工管理中,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是优化成本控制的重要方式之一。信息化管理在实际的应用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通过相应的方式做到对施工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由此为基础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例如,某电网扩建项目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通过引入施工管理信息系统,由此进一步做到对项目进度、材料使用和人力资源的实时监控和优化。首先,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更加有效的提高项目进度管理的精确性和透明度。通过施工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跟踪各施工环节的进度,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够有效的防止因延误导致的额外成本。例如,某输电线路项目通过引入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进一步将项目延期率从 20% 降低到 5%,在此过程当中有效的降低因延误而增加的人力和设备成本。数据表明,通过精确的进度管理,相应的项目有效的节约约 200 万元的额外费用。其次,信息化管理手段能够更为充分的优化材料和设备的使用效率。通过物联网技术,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监控材料库存和设备使用情况,也能够有效的防止材料浪费和设备闲置。例如,某电网工程项目通过更为有效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进一步做到材料的智能化管理,材料浪费率从 10% 降低到 2%,相应的设备利用率提高了 15%。在此过程当中能够有效的节约大量的材料费用,还可以大幅度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并且能够充分节约项目的整体成本。具体数据表明,该项目通过优化材料和设备管理,全部项目能够节省了约 300 万元的成本。再次,信息化管理手段能够特别有效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进一步安排施工人员的工作时间和任务,并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由此为基础减少不必要的加班费用。例如,某智能电网建设项目通过更为有效的引入大数据分析系统,可以进一步将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提高了 20%,减少了约 150 万元的人工成本。数据分析表明,相应的工作人员通过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该项目的人力成本从原计划的 800 万元降至 650 万元,在此过程当中有效控制了成本。总之,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是优化电网工程施工管理中成本控制的有效策略。通过在实际工作中应有信息技术,能够更为有效的实现对项目进度、材料和设备使用以及人力资源的精细化管理,结合实际的情况降低成本,提高项目效益。
2. 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效益分析的准确性
在电网工程施工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提升效益分析准确性的策略。精细化管理在实际的落实中,通过对各项施工活动的详细规划和严格控制,能够进一步的确保项目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效益的最大化。例如,某大型输电工程项目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由此技术能够实现对成本和效益的全面分析和优化。首先,精细化管理能够更为有效的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通过对施工过程的详细记录和分析,能够在工作中准确核算各项成本,由此能够防止漏算和误算。例如,某电网改造项目在实际的开展中,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可以更为充分的将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和设备费用详细记录在案,成本核算准确率从 85% 提高到 95%。具体数据显示,相应的项目通过精细化管理,所具有的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偏差从 10% 降至 5%,在此过程当中大幅度提升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其次,精细化管理能够全面评估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更为合理的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效益的详细分析,能够从全方面了解项目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例如,某农村电网改造项目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不仅能够在工作中详细评估电力供应改善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也可以综合分析项目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相关数据体现出,该项目实施后,当地经济发展速度提高 15%,居民用电满意度提升了 20%。通过全面的效益分析,相应项目所具有的综合效益评估结果准确反映了项目的实际贡献。最后,精细化管理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够有效的防止成本超支和效益损失。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更加合理的对各项活动的实时监控和分析,有关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3. 应用新技术提升施工效率和成本效益
在电网工程施工管理中,应用新技术是提升施工效率和成本效益的重要基础。新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更为充分的提高施工质量和速度,还可以更加有效的降低成本。例如,某特高压输电项目在实际的落实中,通过引入无人机巡检技术和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真正做到施工全过程的高效管理和成本优化。首先,无人机巡检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度提升施工效率和安全性。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费时费力,在应用的过程当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通过应用无人机巡检技术,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获取施工现场的高清影像,并且能够实时监控施工进度和质量。例如,某电网工程项目中,通过更加合理的引入无人机巡检技术,也能够进一步将巡检时间从原来的每次 5 天缩短至 1 天,巡检效率提高了 80%。此外,无人机巡检能够充分地防止人工高空作业的风险,也能够进一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据统计,该项目在实际落实中,通过应用无人机巡检技术,每年节省人工巡检费用约 100 万元,同时也能够大幅度减少因安全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约 50 万元。其次,BIM 技术的应用在提升施工精度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BIM 技术通过三维建模和信息集成,能够充分的做到对施工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例如,某智能电网建设项目通过更加合理的应用 BIM 技术,在施工前进行了详细的三维建模和施工模拟,能够进一步确保施工方案得到有效的优化,以此充分的防止施工中的返工和材料浪费。相关数据体现出,该项目通过 BIM 技术的应用,施工效率提高了 30%,材料浪费率降低了 25%。据统计,BIM 技术的应用使项目总成本减少了约 300 万元,能够进一步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此外,新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充分提高项目管理的透明度和协同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效益分析与优化策略对于提升项目整体效益至关重要。通过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实施精细化管理、应用新技术以及优化采购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提高施工效率,确保项目质量。这些策略的应用不仅能够显著降低项目成本,还能提升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电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理念的更新,电网工程施工管理将进一步实现智能化和精细化,为国家能源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黎欢欢,李光勖 . 电网基建施工管理的分析与研究 [J]. 农村电工,2023,31(11):15.
[2] 邓清影 . 电网工程会计中的成本控制与核算研究 [J]. 科学与财富,2023(15):127-130.[3] 边飞挺,孔琳玲,王言珂,等 . 基于 BIM 技术的电网工程造价管理应用模式研究 [J]. 工程管理与技术探讨,2024,6(1).
[4] 彭纯 . 电网建设工程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研究 [J]. 数字化用户,2024(41):167-168.
[5] 王星照,李凌青 . 配电网工程施工机械化探索与研究 [J]. 数字化用户,2024(45):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