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数字经济背景下新商科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与研究
 

数字经济背景下新商科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与研究
基金资助: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企业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背景下职业教育新商科人才培养研究”(JRSHZ-2024-02213);石家庄市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高职财经商贸类学生数字化能力培养路径探索与研究”(20241125)
潘荟有 赵冬婧 韩素军 胡怡昕 李玉婷

      【摘要】数字经济催生新的人才需求,同时倒逼职业教育必须适应时代变革,优化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案。本研究通过分析目前企业端的数字化商贸人才需求,总结高职数字化商贸人才应具备的核心技能,同时剖析职业院校商贸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在模块化课程设计,教学场景搭建,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探寻解决方案,探索数字化商贸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职业院校商贸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关键词】数字化;新商科;人才培养
      2018 年 4 月 ,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式上强调“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财经商贸行业催生出更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主要岗位呈现出“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化、复合化、协同化”的发展特点,对从业人员数字技能的要求大大提高。
      然而,通过调研发现,目前高职类院校还存在着专业人才供给与产业数字化需求脱节,专业人才培养与数字化实践要求融合不足,教学资源无法满足专业数字化教学需求等问题。职业教育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应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时代适应性,注重学生跨学科融合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市场需求对接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工作。探索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高职财经商贸类专业学生数字化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和路径,重新审视并调整现有人才培养策略,以期形成可推广的解决方案,对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数字经济时代的人才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数字经济背景下新商科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1. 数字经济时代的浪潮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驱动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报告,数字经济在全球 GDP 中的占比持续上升,预计到 2025 年将超过 50%。在中国,数字经济更是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2023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2. 新商科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传统商科教育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在数字经济时代,商业活动日益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企业不仅需要具备扎实商业理论基础的员工,更渴望拥有能够熟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解决商业问题的复合型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新增标注了 97 个数字职业,财经商贸大类所对应的行业包含了如数字化管理师、互联网营销师、商务数据分析师等诸多数字职业,财经商贸行业众多岗位也呈现出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化、复合化、协同化等特点。数字技能已成为财经商贸行业从业者必须拥有的基本技能。
      3. 新商科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数字经济不仅改变了商业形态,也重塑了商业模式和竞争格局。新商科人才需具备跨学科素养、创新思维、数据驱动决策能力等核心素质,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同时,他们还需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适应全球化竞争的需要。因此,加强新商科人才培养,对于提升国家竞争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其中由人社部、中共中央组织部等九部门印发《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 年)》明确指出:“结合数字人才需求,加大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力度”,推进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培养复合型数字人才。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新商科人才能力分析
      1. 跨学科素养
      在数字经济时代,商业活动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新商科人才需具备跨学科素养,能够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信息技术、数据分析等多学科知识解决复杂商业问题。他们应了解不同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
      2. 数据驱动决策能力
      数据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资源。新商科人才需具备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应用的能力,能够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市场预测、风险评估、客户行为分析等,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需掌握数据可视化技术,将复杂数据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图表和报告。
      3. 创新思维与创业精神
      数字经济时代鼓励创新和创业。新商科人才需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能够敏锐捕捉市场机遇,提出创新性的商业模式和解决方案。勇于尝试新事物,敢于挑战传统观念,不断推动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三、现阶段高职院校新商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 专业人才培养缺乏跨学科交叉融合
      现阶段高职院校招生和教学主要围绕学科专业进行,不同专业学科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与沟通,专业学科之间的联系性不强,教师也缺乏跨学科的研究合作。以商贸类专业为例,虽然市场岗位需求各异,但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却存在较大的相似性,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难以适应数字化经济的实际需求,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就业难度。因此,需要重新审视并调整现有人才培养策略,以更好地满足数字经济时代的人才需求。
      2. 专业人才供给与产业数字化需求脱节
      数字商贸背景下,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为产业的升级提供了动力,并引导产业结构的变革,然而传统商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数字化经济发展需要之间的联系度较低,人才培养体系中未能体现数据思维理念,课程设置缺乏前瞻性和针对性,难以满足企业对新商科人才的需求。此外,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职场环境。
      3.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滞后,难以满足学生实践锻炼的需求;另一方面,实践教学环节缺乏有效管理和指导,导致学生实践效果不佳;同时,实践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资源与数字化教学需求不匹配,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
      4. 师资力量不足
      新商科人才培养需要一支具备跨学科素养、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然而,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商科教师普遍缺乏跨学科背景和实战经验,缺乏对商贸行业实时情况及最新动势的把握能力,使得教学内容未能融合数字化能力的培养,难以胜任新商科人才培养的重任。同时,教师培训体系不完善,导致教师难以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
四、数字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新商科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1. 加强校企合作,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升级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应积极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访企拓岗”活动深入了解企业用人需求,拓展学生就业渠道。学校可以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确保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相衔接。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的培养,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与调整,使学生成为既掌握电子商务、物流、营销、财务等专业理论知识,又掌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和就业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信息。
      2. 提能双师教学团队,强化师资力量,引领新商科教育创新
      高职院校应加大对财经商贸类学科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一方面通过引进具有跨学科背景和实战经验的高水平教师来充实师资队伍;另一方面通过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加强校企合作,邀请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行业知识、在数字化技术应用方面拥有独到的见解的企业专家,通过“云讲座”、指导创新性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应用等形式,助力高职教师数字化能力的提升。学校还应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制定科学的绩效评价标准,将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纳入考核范围,激励教师积极提升数字化能力;对在数字化教学、科研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 打造高水平专业化实训基地,深化产教融合,促进知行合一
      以数字思维创设教学空间,利用数字化资源赋能高效教学。通过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形式,利用实训场所模拟工作场景体验、企业现场职业真实体验等具象化学习方式,全面提升学生数字素养。构建虚实融合的实训支撑系统,强化校内实训的职业体验。通过持续开发“在线精品课 + 云教材 + 教学资源库”等高质量多样化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支撑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专业发展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4. 协同科研与服务,驱动新商科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高职院校应深化与企业的合作机制推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建研发中心、创新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工作,与企业、科研机构等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根据学校特色和专业优势,组建不同领域的专业服务团队,如电子商务、金融科技、供应链管理等,依托学校的科研实力和人才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市场调研、战略规划等服务,推动科技成果的应用,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同时还可以邀请企业参与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过程确保实践教学与企业需求相衔接;此外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竞赛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以校内双创孵化基地为依托,逐步探索学生双创能力提升方面的制度和双创课程学分置换等激励政策,为学生提供创业支持,激发学生创业活力,为服务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贡献数字智慧和成果。
五、结语
      数字经济时代为新商科人才培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应积极响应时代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模式培养适应数字经济需求的新商科人才。通过“访企拓岗”促就业、“人培修订”筑基石、“企校联动”强实践、“科创反哺”惠民生等四维驱动策略,推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实现新商科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以培养出更多符合国家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新商科人才,使他们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具备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宜,王艳 .《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 年)》《职业教育专业简介(2022 年修订)》如何高质量落地——以财经商贸大类为例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8):12-18.
[2] 苏萌 .“互联网 +”背景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研究 [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24(27):220-222.
[3] 王艳 . 财经商贸类专业数字技能人才培养的价值、挑战和优化路径 [J]. 教育与职业,2023(24):96-99.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886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