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平台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问题调查与分析研究
基金项目: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业态下保定市平台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研究(课题编号:2022066)
陈雪 赵青 胡艳辉
作者简介:陈雪,女,硕士,河北金融学院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
【摘要】平台经济催生了新的就业形式,随之带来了职业伤害保障的挑战。平台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问题引起国家和地方的关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保定市平台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现状,分析职业伤害保障缺失带来的问题,进而结合保定市的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平台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职业安全
互联网的发展促使平台经济的兴盛,平台经济催生了新的就业形态,使得传统二元制的劳动力市场发生变化。同时,平台劳动者的就业形式扩展了灵活就业的方式和群体规模,使得灵活就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灵活就业服务,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此外,根据《保定市经济统计年鉴2023》数据显示,2023 年,保定市常住人口914.4 万,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有135.1 万人,而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100.8 万人,说明职工工伤保险参保率不高,职业安全保障不足。近年来保定市平台经济发展迅速,外卖骑手、网约司机、快递员、主播等群体数量大,职业伤害保障问题也引起了市政府的关注。因此,建立健全平台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制度,优化社会保障制度设计,有助于推进新业态的健康、良性发展。
一、保定市平台劳动者的界定
平台经济是指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灵活就业形态,以服务业为主,包括外卖行业、网约车行业、快递行业、电商行业等,平台劳动者指的是“平台+个人”的新型用工方式,劳动者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以提供服务或产品为收入来源并接受相应规则的管理,包括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网络主播等。
二、保定市平台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的调查
本次调查针对外卖骑手、网约司机两类平台劳动者,这两类劳动者在平台经济就业形态下具有典型性且职业伤害保障问题较为突出。
1. 问卷设计与发放
本文作者自编平台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调查问卷,问卷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有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等问题;第二部分有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时间、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劳动安全等方面问题。问卷采用“问卷星”线上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保定地区共发放200 份,收集有效问卷140 份。
2. 保定市平台劳动者基本情况
在接受调查的平台劳动者中,男性占比90.7%,远远高于女性;在年龄方面,26 ~ 34 岁阶段所占比例最高,达到47.2%,18 ~ 25 岁占比26.4%,35 岁以上占比26.4%;受教育程度方面,初中、高中(中专)学历为主占比高达85.7%,专科、本科学历站到14.3%;工作年限上,2 年以下的占比为69.3%,2 年以上的占比30.7%;收入方面,4000 ~ 6000 元的占比较大,达到67.1%,4000 元以下的占比9.3%,6000 元以上的占比23.6%;工作时间8 ~ 12 小时的占比达到76%,8 小时以下的占比11.4%,12 小时以上的比例为12.9%。
3. 保定市平台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情况
(1)劳动合同和保险
平台劳动者的劳动合同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平台劳动者在注册时与平台订立电子用工协议,比例为36.4%;二是平台劳动者与劳务公司签订用工协议,比例为42.9%;三是口头约定,占比12.1%;四是签订正规劳动合同,占比仅为8.6%。(如表1 所示)
.jpg)
根据表2 结果显示,本次调查的平台劳动者的社会保险较为缺乏。以外卖骑手为例,平台和第三方劳务公司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人数较少,一般情况下是通过商业险即意外伤害险的形式来应对意外事故的保障,商业险的费用从外卖骑手的工资中扣除。而网约车司机的社会保险全部由自己缴纳,平台并未为其缴纳任何社会保险。平台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健全需要引起重视,避免平台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受到侵害。
.jpg)
(2)安全培训和保障措施
平台企业一般会举行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以线上培训为主,培训方式主要为观看视频。职业伤害方面的预防保障调查中,24.3% 的平台劳动者有保障措施,75.7% 的平台劳动者没有安全保障措施(如表3 所示)。
.jpg)
(3)职业伤害风险
平台劳动者的工作危险性较高已经成为共识,所有被调查者都认为职业伤害风险最高的是交通事故,其次是关节痛等慢性病,排在第三位的是第三人伤害,职业性中暑和冻伤也在风险范畴中,具体比例见表4。
.jpg)
(4)职业伤害发生情况
通过调查显示,外卖骑手和网约司机均接受过劳动安全相关的培训,培训考试通过后才能接单。交通事故次数统计见表5,有60% 的人员发生过交通事故,以外卖骑手来说,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需要完善的职业伤害保障来保障其人身安全。
.jpg)
(5)意外伤害险赔偿情况和需求
针对意外伤害保险的赔偿情况来看,所有调查者都认为意外伤害保险的赔偿金额不够补偿职业伤害带来的损失,最终的赔偿费用还是由保险公司和平台劳动者本人共同承担。平台劳动者对于职业伤害保障需求有较高,80%的人认为职业伤害保障十分必要,16.4% 的表示有必要,仅有3.6% 的人认为没有必要。
三、保定市平台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存在的问题
1. 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工伤保险参保低
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权利义务需要以存在劳动关系为前提,由于部分平台劳动者不受劳动关系保护,故而无法参加工伤保险。平台劳动者工作的流动性、短暂性特点使得参保和转移衔接难度加大,多数平台劳动者通常选择放弃参保。对于平台劳动者而言社会保险的缺失使得他们的职业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2. 工伤认定难,程序繁琐
工伤认定有严格、明确的标准,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等方面都有界定,平台劳动者的工作地点是不确定的,这使得平台劳动者工伤认定的难度加大。而且多数平台劳动者与平台企业不具备劳动关系,平台企业一般不会为受到职业伤害的劳动者申请工伤认定,且工伤认定的程度繁琐、周期较长,这也是造成多数平台劳动者无力支撑工伤保险维权的原因。
3. 平台逃避保险缴纳责任
平台作为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极大地追求经济利益,想法设法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社会保险会增加企业运营成本,这就导致平台企业有意规避缴纳社会保险的责任。如果平台企业与所有平台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按照保定市最低缴纳标准,将使得平台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增加20%,多数平台企业也无法维持长期的高社保支出。
4. 意外伤害保险赔偿效果差
商业保险通常是盈利性质的保险,当意外伤害事故发生时,理赔的门槛和数额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平台企业在购买商业保险时投保金额较低,保险理赔金额带来的作用和价值并不明显。甚至有些平台对于出过险的劳动者附加了一些限制性条件,一旦出险后续平台劳动者在接单时会受到限制,对于平台劳动者而言接单量是工资的主要来源,为了保住工资多数平台劳动者选择不出险。
四、保定市平台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的建议
1. 设立工伤单险种,适应新业态需要
平台劳动者人身伤害事故发生率较高,在没有劳动关系保护的前提下,工伤保险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我国部分省市已尝试允许平台劳动者参加单一险种的工伤保险,保定市可以借鉴该做法,设立平台劳动者工伤保险,平台劳动者无需将五个险种全部缴纳,只优先参加工伤保险这一险种,解决最直接的职业伤害问题。例如,在缴费标准方面,平台用工无法按照传统劳动者按比例扣除工资的形式来执行,可以平均工资水平作为缴费基数,按月缴纳;在缴费费率方面,平台劳动者并不是高收入群体,可参照工伤保险二类行业的基准费率0.4% 来缴纳;在缴纳流程上,可以尝试“一站式”服务窗口,材料齐全、责任清晰即可快速办理。
2. 定制意外伤害保险,提高保险赔付效果
保定市可尝试推行“专项意外伤害保险”来保障平台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参保缴费方面,平台企业和劳动者共同分担,保险费用由政府来监管,避免费用滥用。这种分担制合理分配了职业伤害风险,也分担了缴费负担,平衡了平台企业和平台劳动者之间的权利义务。
3. 规范平台企业责任,切实保护劳动者权益
平台企业的迅速发展为社会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是也隐藏了极大的职业安全风险。平台企业作为用工主体,应进一步规范劳动关系,最大限度地保障平台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定市可尝试头部平台企业树立“标杆”引领其他规模的平台企业集体规范用工。依法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积极履行企业方的责任和义务,不断改善用工环境,促使平台经济可持续的发展。
4. 协同三方作用,履行社会责任
新兴行业、新兴职业的发展不只依赖平台企业和平台劳动者,还需借助政府的有序管理。保定市可尝试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平台劳动者配合的三方协同机制,三方发力共同为平台劳动者的职业伤害保障保驾护航。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信息的共享,依托新兴科技手段,构建“云平台”将参保信息上传信息平台,既能共享重要信息,又能实现协同管理。平台劳动者应提升自身的权益保护意识,积极参保,积极处理。
五、结语
平台经济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用工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随之带来的职业伤害保障问题显露出来。推行全员纳入社会保障范畴短期难以实现,在过渡阶段,保定市可尝试设立“单险种工伤保险”“专项意外伤害保险”等方法来保护平台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同时,规范平台企业履行主体责任,主动为平台劳动者参保缴费,政府负责监督管理,平台劳动者积极配合,只有“三方联动”才能带来实效,在保护平台劳动者的职业安全的同时,也能促进平台经济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增文,陈耀锋. 新业态职业伤害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与制度构建[J].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2,35(2):74-83.
[2] 娄宇. 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的法理基础与制度构建——以众包网约配送员为例[J]. 社会科学,2021(6):20-29.
[3] 郑瑶. 外卖骑手职业伤害保障困境与对策研究——以临沂市为例[D]. 济南:山东大学,2023.
[4] 马慧. 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劳动保障问题研究——基于石家庄市三个就业群体的调查[D]. 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