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探究
——以智能家电A 企业为例
吕俊霖
作者简介:吕俊霖(1991—),男,四川人,硕士研究生,广州工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财务会计、并购
【摘要】随着新时代技术的发展与更迭,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各种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加持下,企业数字化转型逐步成为代表行业未来的重要变革方向。随之而来的,是全球数字经济浪潮的涌动,大型企业及集团将需要更加快速地找到数字化转型的切入点,因此,启动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逐步成为当下产业改革的关键步骤之一。本文选取智能家电行业A 企业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平衡计分卡对大数据时代下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行相关的财务数据分析以及探讨,以期为类似企业提供转型发展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大数据;数字化转型;企业绩效;平衡计分卡
一、引言
在大数据潮流席卷全球的形势下,数字经济作为新经济业态在近些年被全世界所广泛认知,甚至还出现在众多国家的顶层发展战略设计中。为推进大数据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我国制定并出台了《“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来作为引领我国未来五年大数据产业发展工作的重要行动纲领。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对于企业财务数据深层价值或潜在意义的挖掘与利用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因而数字化转型不仅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还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尽管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还有不少“短板”,但只有发现隐藏在财务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才能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决策支持。
二、A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作为我国数字化转型成功的企业之一,本文选取了智能家电A 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A 企业在互联网极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一直持续地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之路,并于2012 年开始,深入研究“人单合一”这一商业模式,同时开启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因此,本文引入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BSC)来评价其数字化转型后的财务绩效。
三、基于大数据视角下A 企业绩效分析
1. 财务角度
财务指标是BSC 四大评价指标中最关键、最直接反映企业经营绩效成果的指标。本文选取了A 企业2012 年至2023 年为止的财务数据和信息,从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四个维度来衡量数字化转型对A 企业财务绩效的综合影响。
(1)盈利能力
根据A 企业历年财报数据可以发现,在2012 年开始数字化转型以后,其盈利能力获得了显著的提升。在转型初期的2012—2014 年间,A 企业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率呈现稳定上升的态势。2015 年受到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以及天气的影响,导致整个电器行业不景气,因此其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率略微下降。但在这之后,自2016 年起A 企业营业总收入不断增长,从2016 年的第一次破千亿上升至2023 年的约2614 亿元。
根据表1 可以发现,在近五年里,A 企业营业收入水平和净利润率依靠不断进步的商业模式以及数字化转型带来了几乎稳步地上升。而数字化转型更是助力其突破了家电行业2019 年的发展瓶颈,在全年各传统家电基本饱和的情况下,A 企业的营业利润率却逆势提升近1 个百分点。
到了2020 年,大多数家电企业均在疫情期间受到严重的影响。A 企业营业利润率尽管在当年有所下降,但得益于数字化转型的精准成本削减,带来了净利润率呈现上升态势。并且A 企业的大数据和创新发展战略的结合,让其提前一步感知到家电行业危机,快速转型并布局健康家电,使其产出了疫情时代的爆品带来了利润的增长。
2023 年A 企业的毛利率则增长至31.51%,较2022 年同期上升近0.2 个百分点。结合我国居民消费消费意愿逐步恢复,原材料价格回落等其他综合因素影响,家电行业整体行情走好。同时也与采购与研发端数字化变革、数字化产销协同体系构建、产品结构改善等数字化转型因素密不可分。这些手段都加强了企业对于成本的控制能力,以及通过大数据分析后进行按需生产的策略,也助力了整个企业的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实现历史最好业绩。
.jpg)
(2)偿债能力
由表2 可知,A 企业的流动比率基本在1 左右,且与各年度家电行业的流动比率相比,可以发现其短期偿债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在2019 至2021 年间,A 企业速动比率也是逐年下降。尤其是2021 年出现了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疫情导致的存货积压所造成的变现能力下降。但在这之后,其速动比率恢复至2023 年的0.78,可见在数字化转型帮助下有所好转。而A 企业资产负债率基本上是下降趋势,反映其中长期偿债能力稳定上升。这主要得益于其净利润增长增厚总资产所致,而净利润的增长也离不开大数据转型带来的盈利能力提升所致。
.jpg)
(3)营运能力
通过表3 显示的营运能力指标可以看出,A 企业的存货周转率从2018—2022 年来看是从2019 年的5.56 逐年下降到2022 年的4.11。这说明A 企业可能出现了库存积压的情形,而这种现象会导致企业资源被占用,致使企业资源无法有效利用,从而使总资产周转率也受到影响。但近几年总资产周转率稳定在1.07 左右,这主要得益于A 企业持续推进数字化变革取得成效。A 企业利用大数据模型初步实现了企业的订单智能评审、订单智能决策最优分配等能力,促使国内库存周转天数优化了8%。相应2023 年存货周转率也快速增至4.42 次/ 周。
.jpg)
(4)发展能力
根据表4 中的增长率数据可以发现,A 企业各增长率波动较大。其中2020 年的营业利润增长率受到疫情影响不增反减,跌幅达5.89%。但净利润增长率在2021 年则呈现出47.1% 的巨幅增长。这是由于领先的全球布局,加上积极的线上渠道转型与数字化营销以及全球资源的整合协同,让A 企业在疫情期间成功占领了海外市场。另外则是因为在国内市场上,数字化变革了市场组织的全流程,提升了终端获客能力与交易转化效率,从而带动了营业收入以及净利润的增长。
.jpg)
2. 客户角度
在存量格局下,A 企业利用大数据来剖析用户需求,找准用户痛点对产品进行迭代创新。过程中,发现客户群体分层趋势逐步凸显,因此选择围绕以体验为核心,利用大数据工具结合用户体验云平台以及数字化展示门店等渠道,触及更多客户,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客户对产品全流程服务的实时感知,并通过有效的反馈机制推动业务竞争力提升,使用户抱怨量下降了24%。同时,A 企业通过加强在薄弱区域的网络覆盖,运用数字化营销提升了获客精准度,提升了8% 用户转化率。
3. 内部流程角度
(1)大数据转型对销售费用以及管理费用优化
.jpg)
从表5 可知,A 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之后期间费用率呈逐年上升的状态。而根据表6,销售费用率也在不断优化,这就得益于该企业选择在国内市场持续推进数字化变革,致使企业在营销资源配置、物流配送及仓储运营等方面提升了效率。此外,管理费用尽管整体上升不多,但管理费用率也做到了持续优化,主要是源自于A 企业采用了数字化工具在来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组织效率。
.jpg)
(2)大数据技术对供应链成本的影响
供应链管理在一个企业的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涉及各个价值链环节。而大数据技术可以很好地帮助企业导入供应链决策引擎,做出更好的决策的同时,控制企业成本,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而A 企业深化供应链布局,搭建了从市场到供应商到生产到物流的端到端全球供应链数字化管理体系。不仅能够通过智能算法实时快速调整全球产能布局,还能强化零部件自制能力,并通过建立物料数字化核算模型,进一步增强了成本竞争力。
4. 学习与成长角度
在大多企业选择开源节流、削减研发投入的当下,A企业却选择持续投入研发,支持着其自身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与版本的更新迭代。如表7 所示,研发费用从2018 年的51.05 亿元飞速增长至2023 年的102.21 亿元。这背后的驱动因素主要是因为消费者对居家生活体验越来越高,对健康、保鲜、营养以及物联的需求升级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不断拓展深化大数据与制造技术融合应用能力,推进家电向智能化、场景化发展演进。
.jpg)
四、结论与建议
一般企业在面临大数据转型时可能会产生很多问题,尤其是在业财融合这一问题上,但是通过对A 企业的财务绩效研究发现,该企业很好地做到了在大数据的帮助下实现了业财一体化并且取得了不错的转型成效。自实施大数据转型策略以来,A 企业推进了采购、精益制造、营销、研发等各节点的数字化变革。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并联与打通、数字化运营与业务变革、数据共享,成功实现了各环节的成本控制以及降费增效。该企业高效率、高质量的内部运营模式为其带来了更好的经济效益,很好地印证了部分学者提出的数字化转型投入能够促进企业绩效水平的提升。这也就给其他制造业企业在面对大数据转型时带来了一定的参考意义,值得其他企业的学习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袁凤霞. 大数据背景下化工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策略[J]. 投资与创业,2023,34(10):96-98.
[2] 郝素慧. 大数据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转型分析[J]. 中国中小企业,2022(7):98-100.
[3] 姬文燕. 大数据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转型策略[J]. 全国流通经济,2021(2):60-62.
[4] 刘楠. 试议大数据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转型[J]. 商讯,2022(11):88-90.
[5] 刘靖. 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转型——以美的集团为例[J]. 现代营销(下旬刊),2023(12):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