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创新引领变革,2024中国国际零售创新大会在沪召开
 

创新引领变革,2024中国国际零售创新大会在沪召开

      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主办,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支持的2024 中国国际零售创新大会近日在上海举行。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平出席大会并致辞,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二级巡视员张斌作主旨发言,浦东新区副区长徐欣作浦东国际消费中心推介,市商务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刘敏、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彭建真等政府及行业领导出席活动。会议期间,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等近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零售行业专家共同探讨零售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平表示,近年来,上海在商务部等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深入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取得积极的成效。2023年上海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万亿元,同比增长12.6%;网络零售额17014亿元,同比增长10.8%;服务零售额1.3万亿元,同比增长29.2%。今年11月3日,商务部会同五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在上海启动首个中国国际精品消费月的活动,上海以创新多元的举措,更大力度地来提振消费的信心和挖掘消费的潜能。目前,在上海世界知名品牌的集聚度已经超过90%,国际零售商的集聚度位列全球城市的第二位。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上海要重点推进以下工作:持续做强首发经济,大力培育新型消费,引领消费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促进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二级巡视员张斌表示,我国零售业规模体量大,经营主体多,业态模式创新活跃,但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今年以来,我国零售业总体保持向好的态势,但也面临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困难问题,消费者在商品和服务的品质化、差异化、体验性和高性价比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施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徐欣表示,经过34年的开发开放,浦东已成为全国经济规模最大,开放活力最强,城市功能最复合,各类人才最集聚的现代化城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00多亿美元。每年吸引外商投资约100亿美元。作为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核心区,浦东正按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要求,比肩纽约、巴黎、伦敦、东京等城市,努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
      徐欣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浦东新区的优势:到达便利、商业活跃、场景丰富;空间布局方面:建设国际消费中心空间布局,打造“4+6+N”消费空间新格局;政策保障方面:制度与政策双护航。“在此我们向在座零售行业的朋友们发出诚挚的邀请,欢迎大家多来浦东,了解浦东,投资浦东,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建设的合伙人。”徐欣表示。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彭建真发表致辞。他表示,中国国际零售创新大会已连续举办20届,是全面展示零售行业创新发展最新成果的平台。近年来,国内大众的消费转向理性消费,应对消费变化,企业纷纷提升自己核心竞争力,打造差异化服务能力,因此,本届大会主题定为“在新时期实现零售的进化”。他表示,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其资产化已成为企业战略资源的新趋势。大会特别邀请了权威专家就数据资产并表进行深度讲解,并探讨AI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如何为零售行业带来新机遇。此外,大会还设有多个交流活动和展览展示区,集中展示零售科技的最新成果。
      会上,IGA全球董事局主席Mark Batenic(马克·贝塔尼克)、SPAR国际总裁Tobias Wasmuht(托比亚斯)、Retail Store Tours创始人兼CEO Daniel Hodges分别从各自组织机构、企业的实践经验和行业观察出发,深入剖析了全球零售业的发展变革与模式创新。他表示,无论经济如何波动,人的因素始终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即使在拥有先进技术和资源的今天,一切创新的起点和终点都应以人为核心


      IGA自1926年成立以来,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拥有7000多家门店。目前IGA在中国拥有1500多家门店,它们来自于14个独立的家族为核心的零售企业。IGA坚持诚信、品牌、包容和分享的核心价值观。
      从2014年至今,美国CPI指数上升了34.4%,而外出就餐的CPI上升了49.5%,相比之下,在家做饭的食杂CPI仅上升了29.9%。这一变化反映了消费者在经济压力下更倾向于在家烹饪,这对社区超市构成了挑战。Mark表示,企业应重新关注消费者,以应对信心丧失的问题。在他看来,美国的零售渠道整合趋势可能在中国重演。那些“世界水平的本地品牌(Glocal)”将会赢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会上,他提出三个赢得未来的要点:回到本地、待人如家人、成为社区的骄傲。他以HEB超市为例,强调了长期关注消费者和本地社区的重要性,以Meijer超市和胖东来举例,指出善待员工和投资员工的长期重要性。他还以Wegmans和中国的信誉楼为例,展示了成为家乡的骄傲才是基业长青的必由之路。
      SPAR国际总裁Tobias Wasmuht(托比亚斯·华斯穆特)表示,SPAR在中国经历了充满挑战与机遇的20年。SPAR在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经营近14000家门店,2023年销售额达到3600亿人民币。面对劳动力短缺、人工成本上升和消费者需求快速变化等挑战,他表示,SPAR通过引入现代化的商品陈列标准、强化量陈低价销售策略、提供高标准专业服务和优化供应链等措施,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和顾客购物体验。SPAR还积极采用AI技术分析消费者需求,提供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同时提升供应链的弹性和柔性,以应对国际供应链的不确定性。
      在他看来,技术在提升客户体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丝芙兰的“SkinIQ”技术,以及亚马逊生鲜的人性化互动,无缝购物体验也是关键,例如智能购物车和多种支付选项的使用,极大提升了顾客的购物便利性。此外,品牌故事的本地化和个性化商品展示是提升消费者体验的重要方式。当消费者购买本地生产、本地供应的产品时,会对产品的质量和价值产生更强的信任感和认同感。最后,Daniel表示,尽管技术在零售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人性化的接触和互动仍然是零售成功的关键,毕竟全球75%的零售业务仍然通过实体店完成。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黄丽华带来题为《数据要素化重新定义数字化转型》的演讲。她指出,数字技术的颠覆性影响首先在零售业显现,而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地位自2019年被正式确立以来,中国在数据要素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黄丽华教授表示,数据要素化是技术革命的产物,与人类社会迈向第六波“数字革命”相契合。信息化和互联网化的普及、计算能力的提高以及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的进步,共同推动了数据成为独立的资源。在经济学视角下,生产要素是不被消耗的投入,而数据要素正是这样一种资源,它通过计算方式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发挥重要价值。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转型不仅仅是技术的应用,更是企业组织特性的重大变革。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在于提高企业的洞察和预测能力,这可以通过优化运营、聚焦客户和拓展基于数据的业务来实现。在她看来,企业需要构建五种能力:数据管理、数据平台、数据科学、理解客户和负责任的数据使用,这些将成为未来企业的核心能力和资产。
      在宏观层面,数字化转型与数据要素化互为因果,数据要素化需要市场,而市场的形成依赖于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数据+计算服务商将成为第六波技术革命的主导企业,而数字化转型成功的企业将是下一波经济长周期中的主流企业。黄丽华教授表示,数据要素化的当前核心使命是赋能数字化转型。她鼓励企业抓住当前数字革命的机遇,通过数据要素化和数字化转型,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华润万家(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健带来题为《激活数据要素,以新质促高质》的演讲。他说,数据要素化是国家战略全方位布局的关键一环,通过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可以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三大要素:新质劳动对象、新质劳动资料、新质劳动者,从而实现业务驱动力、数字运营力和组织变革力的提升。徐健介绍了华润万家的数据要素化商业模式,该模式以万家生产力中心和万家数科为主体,构建零售数据孵化平台,对内支持业务贯通与数智决策,对外通过交易流通实现多方共赢。
      华润万家在数据要素化的实施路径上采取了三步走策略:数据资源化、数据资产化、数据资本化。在数据资源化方面,华润万家构建了统一的数据湖、数据治理平台、数据开发平台和AI算法平台。在数据资产化方面,华润万家通过“双中台”架构实现业务中台生成数据、数据中台赋能业务,发挥“数据飞轮”效应。此外,华润万家还探索了数据资产入表,将费用转为资产,提高资产规模和质量。在数据资本化方面,华润万家正在探索数据金融、数据资产证券化和数据资产投资运作模式,以深度挖掘数据资产的价值。
      天虹数科商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章林带来题为《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在天虹的最佳实践》的演讲。肖章林表示,天虹是央企支持特区建设在深圳自主培育的零售企业,已发展成为拥有购物中心、超市、百货等多业态,线上线下全渠道发展的数字零售企业,拥有100家购百大店和110多家超市,以及5000万数字化会员。
      从2012年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开始,天虹认识到数字化必须成为公司底层逻辑,并提出了三大战略。他将数字转型分为三个阶段:1.0消费互联网、2.0产业互联网和3.0AI大模型时代。目前,天虹正处于2.0和3.0相互交织的阶段,致力于从数字企业向智能企业转型。肖章林回顾了天虹的数字化转型历程。
      在1.0消费互联网时代,天虹重点解决了顾客消费端的问题,在售中和售后通过技术和服务的迭代,从而优化顾客体验。2.0产业互联网时代,天虹实施了“三链四力”战略,围绕顾客链、商品链和场域链进行数字化重构。肖章林还提到,天虹通过数字化提升了人效,减少了人工成本,同时提升了顾客体验。3.0人工智能时代,天虹将AI+零售视为数智化转型核心战略之一。目前,天虹聚焦AI+人的精细化运营、AI+货的智慧供应链管理、AI+场的智慧招商管理三大核心场景并取得一定成效,为顾客构建愉快购物旅程、提升实体经营的运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提供了AI+零售的实战样本。
      航旅纵横创始人,中航信移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薄满辉带来题为《创新驱动打造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演讲。薄满辉回顾了航旅纵横的初衷,即解决用户出行信息获取不便的问题,并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信息和服务的即时获取。在他看来,航旅纵横不仅是一款信息服务APP,更是民航新一代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者。此外,他还介绍了航旅纵横在电商领域的创新尝2Policy Information 政策 . 资讯试,包括离岛免税、会员购和乡村振兴伴手礼等场景电商模式,旨在通过航旅纵横的场景捕捉、用户识别、服务连接和智能触达能力,与供应链合作伙伴紧密协作,创造新的零售模式。
      日本永旺集团执行董事副总裁、数字化首席行政官朱菁带来题为《相伴银发经济》的演讲。随着65岁以上人口的增加,亚洲特别是日本和中国正迅速步入超老龄社会。朱菁回顾了永旺集团的业务拓展历程,目前永旺集团其在中国及东南亚的商场网络和5000多万会员的坚实基础。永旺的数字化转型始于2019年,现已在日本、中国和东南亚全面推进。朱菁提出了银发经济的几个关键点。首先,社会对老年人的定义已经发生变化,不再局限于65岁以上的群体。其次,退休年龄的推迟和第二人生启动的时间段对银发市场的影响。此外,老年人的需求已经从单纯的购物转向了体验、互动和交流。
      永旺通过理解银发群体的马斯洛需求理论,来调整其商业策略。提出Health&Wellness概念,强调了构建一个促进身心健康的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这不仅包括购物,还包括营养、医疗、社区交流等多方面的需求。此外,空巢老人现象,以及专业护理人员的不足,这都为居家养老市场提供了新的商业机会。永旺推出了MySCUE平台,这是一个旨在提供全面养老信息的平台,通过信息网站、实体店和电商三个渠道,为顾客提供养老解决方案。
      百联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史小龙带来题为《百联集团全域商业创新》的演讲。自2003年由原上海一百集团、华联集团、友谊集团、物资集团合并组建以来,不断探索零售业态的创新发展,集团总资产已达到1700亿的基础上,通过线上线下全渠道、多业态的产业布局,形成了包括百联股份、联华超市、上海物贸、第一医药等4家上市公司在内的强大阵容。
      自2016年i百联全渠道平台上线以来,集团便开启了全渠道零售模式,成立了百联商业互联网科技创新和创客中心、百联资控公司、百联时尚中心以及逸刻新型便利店等,都是百联在不同领域创新的具体体现。
      在空间维度上,百联集团通过更新历史建筑,结合商业创新和城市更新,打造了如淮海TX、百联ZX创趣场等新地标。在产业维度上,商业与时尚产业相结合。百联携手品牌的发展,布局消费品的产业。例如百联时尚中心的建立,为设计师品牌提供了全流程的生态赋能。在社区服务方面,商业创新与社区服务相融合,深耕社区的需求,打造15分钟的生活圈,推出了“Touch-Care”特色服务品牌,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波司登集团首席信息官李强带来题为《奇点临近—用AI改造传统行业,实现生产力的飞跃》的演讲。AI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在产品质量控制、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以波司登集团为例,波司登通过引入智能生产线,实现了生产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此外,波司登还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优化了供应链管理,减少了库存积压,提高了市场响应速度。
      在市场营销方面,波司登利用AI技术进行消费者行为分析,实现精准营销。通过分析消费者的购买历史和偏好,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市场趋势,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
      在对话环节,安永大中华区零售与消费品行业主管合伙人郑铭驹作为主持嘉宾,与对话嘉宾成都市奥特乐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陈诚、北京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fudi)创始人王兴水、福建万辰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EO王泽宁,共同围绕“零售新增长点”这一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会上,还有来自互联网平台,信息技术方案解决商代表带来的精彩分享,为转型期的零售企业带来参考。北京石基大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唐天明带来题为《AI驱动供应链创新与整合》的演讲。腾讯智慧零售技术副总裁、腾讯云副总裁程伟带来题为《智驭变革 助力零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演讲。美团副总裁、闪购事业部负责人肖昆带来题为《即时零售推动实体零售的数字化变革》的演讲。京东集团副总裁、达达秒送总经理杨文杰带来题为《万物到家:服务升级,让即时配送更“确定”》的演讲。企业微信行业拓展总经理陆昊带来题为《零售企业商业增长和组织进化》的演讲。AI电商公司创始人邓天卓带来题为《AI带来的又一次产业升级》的演讲等。
      大会期间,举行了中国零售技术创新中心——联合创新中心的授牌仪式。 (本刊编辑整理)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890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