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标准化评估方法研究
胡雅萍
【摘要】商务部发布的《“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对商务领域产业数字化提出了明确要求。然而,商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由于评估方法标准规范缺失,面临“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的难题。为此,本研究调研数十家龙头企业,根据商业企业的经营管理痛点和共性需求,结合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征,提出了适用于商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给出了一百多个“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数字化用例,填补了商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估标准空白,构建了商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参考体系,形成了切实可行的商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
【关键词】商业数字化;能力成熟度模型;数据要素;人工智能
一、引言
商务部发布的《“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中要求“顺应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趋势,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商务发展创新和治理效能提升。打造数字商务新优势,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促进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与商务发展深度融合,推动商务领域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提升商务发展数字化水平” 。
由于商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尚未形成成熟模式和参考体系,使其无从评估其组织、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化现状处于何种水平、实际差距在何处,商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缺乏切入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因此普遍存在“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的难题,亟须一个能够衡量商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成熟度的评价模型。
为此,本研究参考现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标准,调研数十家龙头企业,根据商业企业的经营管理痛点和共性需求,提出了适用于商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填补了商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估标准化的空白。
二、数字化转型评估标准研究相关工作
国内数字化转型评估的标准化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和建立。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岀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规定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构成、成熟度等级、能力要素和成熟度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岀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数字化转型 价值效益参考模型》给出了数字化转型价值效益参考模型,确立了价值效益的分类体系以及基于能力单元的价值创造和传递体系,描述了基于新型能力的价值获取体系构建的通用方法。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岀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新型能力分级要求》给出了新型能力分级总体要求,规定了CL1~CL5级能力建设要求。中关村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联盟提出《数字化转型 参考架构》给出了数字化转型参考架构,提出了数字化转型的主要视角、过程方法和发展阶段,明确数字化转型的主要任务、过程联动方法和分步实施要求。中关村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联盟提出《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给出了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构成、不同成熟度等级与水平档次的要求。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的《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估要求》规定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估的评估框架、评估内容和评估体系。
从国内数字化转型评估标准化体系建立的现状来看,针对商业领域数字化和商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评估标准还处于空白阶段,商业企业经营管理的独特性也使其难以套用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标准来识别差距和改进提升。
三、数字化转型能力成熟度模型
为了帮助商业企业快速精准识别数字化转型能力差距,本研究构建了一个以成熟度级别、关键能力和成熟度标准为基础的数字转型能力成熟度框架。该框架起源于对政府承包商在执行合约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能力进行公正评价的工具——能力成熟度模型(CMM)。随后,它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工程技术领域,如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CMMM)、数据治理能力成熟度模型(DCMM)以及中小企业数字转型能力成熟度模型(LCMM)等。当前,对于商业企业在数字转型方面的能力评估尚缺乏相应的成熟度模型,本研究的成果正好弥补了这个领域的不足。
商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成熟度模型(简称“BCMM”)由成熟度等级、能力要素和成熟度要求构成,其中,能力要素由能力域构成。BCMM由组织、技术、经营和管理四个能力要素构成,对不同业态商业企业具有普遍适用性。
.png)
BCMM能力要素给岀了商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提升的核心维度。组织包括战略规划和人员技能2个能力域。技术包括数据和网络2个能力域。经营包括品牌、客户、终端渠道、商品、服务和物流6个能力域。管理包括仓储、财务和人事3个能力域。如图1所示。
BCMM分为五个成熟度等级,一级(初始级)为最低级别,要求企业实现“上云”,对经营管理开展数字化、网络化管理;二级(规范级)和三级(稳健级)为中等级别,要求企业实现“用数”,打通线上线下业务和内部外部数据,对经营管理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存储和应用;四级(优化级)和五级(引领级)为高等级,要求企业实现“赋智”,对经营管理精准洞察和持续优化,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驱动智能化决策。较高的成熟度等级要求涵盖了低成熟度等级的要求。如图2所示。
.png)
四、“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数字化用例
本研究基于“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的数字化用例,提出了BCMM各能力要素及其能力域的成熟度要求,塑造出商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参考体系,绘制出转型升级路线地图。
.png)
.png)
1.组织能力要素中的数字化用例
组织能力是商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大脑”和执行“手脚”,需要企业明确目标,顶层设计,招才引智,打造队伍,上下同心,为数字化转型升级夯实基础,筑牢根基。其数字化用例围绕战略规划和人员技能两个能力域展开,如表1所示。
2.技术能力要素中的数字化用例
技术能力是商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的技术保障,围绕数据要素的采集、流动、管理、存储和应用构筑闭环。其数字化用例涵盖数据和网络两个能力域,如图2所示。
3.经营能力要素中的数字化用例
经营能力既是商业企业“人货场”、品牌、服务和供应链等核心环节,也是“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的重要场景,数字化用例从经营“上云”,到经营“用数”,最终达到经营“赋智”,涵盖品牌、客户、终端渠道、商品、服务、物流六个能力域,如表3所示。
4.管理能力要素中的数字化用例
管理能力聚焦商业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人财物”高效管理的能力,其数字化用例涵盖仓储、财务、人事三个能力域,如表4所示。
.png)
.png)
五、结语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商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估方法,构建了适用于商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能力成熟度模型(BCMM),并提出了丰富的“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数字化用例,为商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线图。BCMM模型的提出,填补了商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估标准化的空白,为企业提供了清晰的数字化转型目标和路径,有助于企业快速精准识别自身能力差距,制定有效的数字化转型策略。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BCMM模型,并根据商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趋势和新需求,不断丰富“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数字化用例,为推动商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参考体系。我们相信,在BCMM模型的指导下,商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为推动商业发展和产业升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商务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的通知。中国政府网 [引用日期2024-10-01][2]GB/T 39116-2020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
[3]GB/T 23011-2022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数字化转型 价值效益参考模型
[4]GB/T 23006-2022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新型能力分级要求
[5]T/AIITRE 10001—2021 数字化转型 参考架构
[6]T/AIITRE 10004—2023 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7]DB31/T 1366-2022 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