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校会计制度下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与实践
钟洪磊
作者简介:钟洪磊(1985—),女,吉林长春人,汉族,硕士研究生,淮阴工学院计划财务处,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高校财务实务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新高校会计制度的实施,高校财务管理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基于新高校会计制度下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与实践展开探讨,分析当前高校内部控制机制的现状,阐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为高校在新会计制度下构建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高校会计制度;内部控制机制;实践
新高校会计制度的出台,旨在规范高校财务管理行为,提高财务信息质量,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但是从当前的执行过程来看,高校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更好地提升内部管理效果,已经成为当前管理人员关注的重点话题。
一、当前新高校会计制度下内部控制机制构建现状
1.内部控制环境初建
随着高等教育领域对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化与加强,大部分高校已初步构建起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涵盖专门的内部控制机构以负责整体协调与监督、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与颁布。相应的系统性措施共同为高校内部控制机制的进一步构建与深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推动高校财务管理向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2.财务管理信息化提升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高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实现显著提升。高校方面积极引入并采用先进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相应的管理系统不仅实现财务数据的实时、自动采集,还通过高效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为管理层提供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支持,进一步提升了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为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保障。
3.内部控制实施成效初步显现
通过内部控制机制的深入实施与严格执行,高校在财务管理相关方面逐渐取得发展成效。一方面,内部控制的实施有效提升财务信息的质量与可靠性,为高校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另一方面,内部控制规范了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有效降低财务风险与舞弊行为的发生概率。但是在发展的同时,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内部管理需求,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仍需持续优化与完善,以确保其能够持续适应并服务于高校的发展需求。
二、当前新高校会计制度下内部控制机制构建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
尽管众多高校近年来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上取得一定的发展,并初步构建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但仍然有部分高校在内部控制环境的营造上显示出不足之处。从实际的管理情况来看,一些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未能将其提升至战略高度予以重视,而且内部控制机构的设置与配置尚显粗糙,存在权责不明、监督乏力的情况。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随着新高校会计制度的出台与实施,其对内部控制提出了更为严格和细致的要求,但是面对这一新的挑战与机遇,部分高校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与制定上却未能紧跟时代步伐,存在明显的不足与缺陷。一方面,部分高校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缺乏对本校实际情况的深入调研与细致分析,导致制度设计缺乏针对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即便制定相对完善的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往往遭遇重重困难与阻力,大多会面临执行力度不够、监督机制不健全等,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难以发挥其应有的规范与约束作用。
3.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随着高校经济活动的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各类潜在风险也随之不断涌现,对高校的稳健运营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然而部分高校在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明显缺乏对于风险管理的足够重视与深刻认识,正是因为管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的薄弱,不仅体现在对潜在风险的敏感度不足,更在于未能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识别、评估与应对。
4.内部控制人才短缺
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与实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内部控制人才队伍作为支撑,但是从当前的管理工作效果来看,部分高校却面临着内部控制人才短缺的严峻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既存在高校对内部控制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的原因,也有内部控制领域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人才供给不足的因素。由于内部控制人才的匮乏,高校在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制度设计不合理、执行效果不佳、风险评估不到位等问题成为困扰高校发展的关键节点,严重影响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运行与作用的充分发挥的同时,也制约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与财务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三、新高校会计制度下内部控制机制的解决措施
1.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强化管理效率
高校管理人员应切实增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将内部控制视为高校财务管理体系中的核心环节,充分认识到其在保障资产安全、提升财务信息质量、促进资源高效配置以及防范财务风险等方面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某知名大学曾因忽视内部控制,导致一笔大额科研经费在运用上存在疏漏,不仅影响科研项目的正常进行,同时也给正常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影响。此后,该校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提升,并且采用组织专题培训、引入外部专家咨询等方式,全面提升管理层及全校师生的内部控制意识,逐步提升内部管理效果与成效,为后续工作打下可靠基础。
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升监管成效
面对新高校会计制度带来的新挑战与新要求,高校应当积极响应,紧密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与办学特色,制定出一套既符合政策导向且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需要深入考量高校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与流程,确保从预算编制、资金筹集、资金使用、资产管理等环节均被纳入内部控制的范畴之内。例如,某地方高校在新会计制度的指引下,针对科研经费管理,特别制定了《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实施细则》,详细规定科研经费的申请、审批、使用、报销、审计等各个环节的控制点与控制措施,有效遏制科研经费的滥用与浪费现象,保障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在制度设计过程中,高校应注重控制点的精准识别与控制措施的细化落实。通过风险评估与业务流程梳理,明确哪些环节是容易出现风险的关键点,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加以防范。此外,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是保障内部控制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高校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与检查机制,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与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并且对于违反内部控制制度的行为,应坚决予以惩处,保障管理的公平性与有效性。例如,某高校在深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切实执行与高效运行,特别设立独立的内部控制监督小组。在日常工作中,内部控制监督小组采用定期巡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校范围内的经济活动进行深入的审查与监督,有效避免预先准备与刻意隐瞒等现象的出现,保证检查结果的客观性与真实性。监督小组通过细致的核查与比对,及时发现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偏差与漏洞,对财务记录的准确性、审批流程的合规性、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全面监控,保障管理流程的规范性。
3.强化风险管理,落实内部管控机制
高校作为复杂经济活动的主体,面临着多样化的风险挑战。为此,高校应当构建一套健全而系统的风险评估机制,确保能够定期、全面对经济活动进行深度剖析与评估,精准识别潜藏于各环节的潜在风险点。这一过程不仅涉及对财务数据的细致分析,还需结合市场环境、政策变动、内部管理等多维度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例如,某高校在筹备一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时,积极组建跨部门的风险评估小组,对项目的融资风险、建设成本超支风险、完工风险等进行全面评估,为后续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针对识别出的风险点,高校应迅速响应,制定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控制措施与应急预案。相应措施旨在通过制度建设、流程优化、技术升级等手段,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减轻风险发生后的影响程度。同时,应急预案的设立则确保高校在面临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机制,保障经济活动的平稳运行。以该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例,针对建设成本超支风险,该校采取严格的成本控制制度,明确各项费用的预算与审批流程,并设立成本超支预警机制,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顺利推进。
4.培养内部控制人才,落实监管机制
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下,高校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内部控制人才队伍。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内部控制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将其作为提升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的重要战略举措。高校方面可以通过制定长远的人才培养规划,明确内部控制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与路径,同时加大资金投入,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定期举办内部控制专题培训班、邀请行业专家举办讲座、组织内部控制案例研讨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相应的培训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内部控制人员掌握最新的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知识,也能进一步强化其风险意识、责任意识与创新能力,为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某高校每年会结合自身发展规划,定期举办内部控制培训课程,邀请业内知名学者与专家授课,着重解析内部控制理论、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设计与执行等多个方面,深受内部控制人员的欢迎与好评,激发人员参与热情的同时,也予以正向反馈,为管理人员技能提升以及人才发展指明新方向。此外,高校还应积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等多种方式,吸引具有丰富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加入内部控制团队。管理人员队伍中通过新鲜血液的加入,不仅能够为内部控制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与思路,也能够通过他们的示范与带动作用,促进整个内部控制团队素质的提升,并且为今后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进一步强化高校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落实与推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高校会计制度下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与实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不断优化内部控制环境等现实因素,进一步提升管理机制与效果,以确保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实施和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整体管理效果的同时,也为今后管理工作的深化与创新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胡豫晗,孙璐.高校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策略分析[J].经济师,2024(3):104-105.
[2]周炜.基于管理会计视角下的高校财务内控优化措施[J].财经界,2024(3):153-155.
[3]张睿天.关于新会计制度对高校会计核算的影响研究[J].商讯,2024(2):57-60.
[4]孟霞.高校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强化对策探究[J].现代商业研究,2024(1):62-64.
[5]丛晅.管理会计在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应用研究[J].市场周刊,2023,36(10):107-110.
[6]唐浩.高校会计制度改革内部风险控制的策略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3(7):159-162.
[7]王慧.论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23(11):99-101.
[8]张睿.高校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初探[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1(2):89-91.
[9]杜佳亮.新时期高校会计内部控制的优化策略探讨[J].技术与市场,2021,28(12):165,168.
[10]高艳.关于完善高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思考[J].当代会计,2021(14):63-64.
[11]杨想.财务风险管控视角下的高校内部控制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22):102,104.
[12]李林华,王芬.新时期构建高校和谐会计环境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8(25):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