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成人员 封面文章 海商论坛 品牌培育 管理在线 企业文化 刊号索引 联系我们 登录   
新收入准则对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新收入准则对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课题项目: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院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等职业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一流核心课程建设研究》(JGY20243011)
贾会棉
作者简介:贾会棉(1981—),女,河北隆尧人,汉族,硕士研究生,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
    【摘要】本文分析了新收入准则实施后对工业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影响。通过梳理新准则下收入确认时点、合同成本的确认与摊销、特定交易会计处理以及报表列报的变化,阐述了准则变革对企业财务核算的冲击。研究指出,新准则实施后,工业企业需要重点关注合同管理、强化成本核算、完善内部控制流程、提升财务人员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变革。针对财务转型的需求,企业应积极采取健全合同管理体系、优化业务与财务流程、升级信息管理系统等策略,实现平稳过渡和重塑财务竞争力。
    【关键词】新收入准则;工业企业;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合同管理
    一、引言
    新收入准则从“风险报酬转移”到“控制权转移”的变化,改变了收入确认的时点和计量,尤其是某些特定交易的会计处理差异将直接影响利润表现,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作为实体经济的中坚力量,工业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着政策执行、合规与风险控制、流程优化等一系列考验。本文将重点剖析在新准则实施后工业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应如何应对,为顺利实现平稳过渡、提升财务管控水平提供参考。
    二、新收入准则对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1.收入确认时点的变化
    传统收入准则以“风险报酬转移”作为收入确认标准,通常在商品发出并开具发票时确认销售收入。新收入准则则以“控制权转移”作为收入确认时点的判断标准,要求企业在客户取得商品控制权时才能确认收入。这要求企业审慎判断控制权转移的时点,关注商品所有权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法定所有权的转移、实物转移及客户接受资产等关键指标。对于工业企业,销售合同的签订、商品生产与交付、价款结算等环节可能蕴含收入确认时点的变动风险,需要重新评估收入确认的恰当性与合规性。
    2.合同成本的确认与摊销
    工业企业在签订销售合同并组织生产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差旅费、运杂费、包装费、保险费等履约成本。依据新收入准则,企业为履行合同发生的成本应作为合同履约成本,在确认收入时结转至当期损益,计入营业成本或其他相关成本。因此,工业企业在核算产品成本时,不仅要将直接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生产成本计入,还需识别并归集相关合同履约成本,此外,对于取得合同的增量成本,如销售佣金等,需在相关收入确认时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这对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财务与业务部门密切配合,精细化管理合同成本。
    3.特定交易的会计处理变化
    新收入准则对客户未行使权利、销售退回、质量保证、主要责任人/代理人判断、合同变更等特定交易的会计处理进行了修订,可能直接影响工业企业的收入确认。
    例如,对于可退货销售,企业需根据历史数据和预计退货率确认预计负债,而非仅按实际退货处理。对于客户未行使的权利,应确认为预收款项,并在客户可能行使权利期间按行权模式确认收入。企业需审慎评估积分兑换可能性,合理预计负债。不当处理这些特殊交易可能导致收入确认跨期,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财务报表列报的调整
    为符合新收入准则,工业企业需调整财务报表:在资产负债表中合并应收账款和票据,重分类预收款项为合同负债,并按流动性重新分类资产;利润表要细分收入和成本项目,并单独列示信用减值损失;现金流量表要重新归类现金流量项目。企业需更新财务报告格式和会计科目,以提高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和清晰度。
    三、新收入准则对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1.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凸显
    新收入准则要求工业企业基于合同履约义务确认收入,提升合同管理能力。企业需审慎评估合同条款,考虑价格、风险等因素对收入确认的影响,对非标准合同进行特殊事项评估,并在必要时咨询法律专家。合同执行期间,要监控变更影响并调整会计估计。财务部门应与业务部门紧密合作,建立合同评审机制,通过预防、监控和评估降低风险,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2.成本管理与核算的精细化要求
    新准则要求工业企业在履约成本归集与结转、必要支出的资本化处理上提高成本核算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企业需细化成本管理标准,严格控制非必要支出。在产品成本核算中,应将运杂费、保险费、包装费等与合同直接相关的履约成本计入合同成本,并在确认收入时结转营业成本。在期间费用管理中,要准确归集费用,并关注可资本化支出,如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满足条件时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因此,企业应完善预算管理,实施精细化成本控制,并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以提升对新准则的认知。
    3.财务风险管控难度加大
    新收入准则实施后,工业企业面临合同管理、收入确认、发票开具、款项回收等环节的挑战,增加了财务风险点。例如,分期收款销售业务中,回收货款周期长会增加资金成本和信用风险;复杂项目如软件销售、工程承包在履约进度评估、收入确认金额时易出现判断偏差,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因此,企业需优化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完善风险点识别、评估和应对手段,提升财务人员专业能力,确保财务管控目标实现。
    4.财务人员专业能力面临挑战
    面对新收入准则带来的变化,工业企业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都面临较大挑战,需要尽快实现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角色转变。一方面,要加强对新准则及相关税法、解释的学习,全面掌握收入确认的“五步法”、识别合同成本、判断履约进度等核心内容,提高对新准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另一方面,要主动了解公司业务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产供销各环节的风险与管控重点,为经营决策提供有价值的财务分析与建议。此外,还应善于运用财务软件、数据分析等信息化手段,提升会计核算效率,减少人工处理偏差。显然,新准则背景下财务管理的重心已从事后核算为主转向事前控制、事中管理,这对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持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以适应新形势下财务转型发展的需要。
    四、工业企业应对新收入准则的策略
    1.健全完善合同管理体系
    合同管理是新收入准则实施的基石。工业企业应从销售合同签订、执行、结算等环节入手,构建全方位、动态化的合同管理体系。合同评审是风险防控的第一道防线,要充分评估合同条款对收入确认时点、金额及回款的影响,审慎设定价格、账期等商务条款,必要时引入法律等其他专业人员参与论证。合同执行阶段管理的重点在于掌握履约节奏,加强对存货发出、到货确认、验收、质保等环节的跟踪管控,确保各环节按时完成,降低延期交付风险。合同结算与回款管理应以应收账款管控为抓手,严格按合同约定的时点催收款项,建立客户资信评级体系,动态评估其偿付能力与信用风险,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客户实施差异化管理,对高风险客户及时采取缩短账期、动态调整信用额度等管控措施。对已完成的合同,要及时开展“复盘”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持续优化合同条款与流程。同时,还应加强对销售、采购等相关岗位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将合规要求嵌入绩效评价体系,提升其专业胜任能力,筑牢业财融合防线。
    2.强化成本核算与管控
    成本核算是确保利润质量的关键所在。工业企业要进一步完善以“料工费”为主线的生产成本核算体系,细化成本核算对象,优化归集与分配方法,为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直接材料是工业企业成本的主要构成,要聚焦采购价格、消耗定额等关键因素,加强材料采购计划管理,建立采购、仓储、领用一体化管理平台,减少跑冒滴漏,提升投入产出效率。直接人工成本要强化人机联动,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在做好人员配置的同时,关注员工技能培训,提升人均产出水平。制造费用方面,要进一步细化费用开支标准,加强能源管理,降低单位能耗,减少非必要支出。在产品成本核算中,要采用标准成本法等先进管理工具,加强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的比较分析,将成本差异纳入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管理闭环中,发挥对生产运营的导向作用。成本控制要立足全局,打通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以客户需求为拉动,实现产供销联动,强化存货管理,压缩存货规模,加速资金周转。同时,还要加大技术改造和管理创新力度,通过产品优化、工艺改进、流程再造等举措,进一步挖掘成本潜力,实现降本增效。
    3.升级财务信息系统
    信息化是财务转型和企业数字化的重要引擎。工业企业要顺应新收入准则变革,加快财务信息系统的优化升级,为管理变革提供有力支撑。当前,业财融合已成为企业管理变革的主旋律,实现业务与财务高效协同,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已成为企业的共同诉求。对此,工业企业要以客户、供应商、存货、资产等基础数据标准化为切入点,打破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的“数据孤岛”,实现数据在采购、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的贯通共享,为业财深度融合奠定数据基础。在此基础上,要聚焦新准则实施对收入、合同、成本等核算领域带来的新要求,有针对性地优化系统功能,完善控制流程,将新准则要求嵌入业务流程各个环节。如在合同管理方面,实现销售合同审批、存货出库、收入确认、开票收款、应收账款管理等业务流程的系统集成与线上协同;在成本核算方面,将直接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流程固化到系统中,实时核算产品成本,提升数据及时性与准确性。与此同时,要加强数据分析应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强化多维度交叉分析,挖掘数据价值,实现由事后核算向事前预测、预警的延伸,助力管理决策与风险管控。总之,工业企业要立足自身实际,将财务信息化建设纳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中,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持续提升系统集成化、智能化水平,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五、结语
    新收入准则实施给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一系列挑战和变革,同时也是推动企业财务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工业企业应以新准则实施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对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影响,找准风险防范和管控提升的着力点,通过健全合同管理、强化成本核算、优化业财流程、升级财务系统等务实举措,实现平稳过渡,进一步提升财务管控能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本文分析梳理了工业企业应对新收入准则的关键点和应对策略,对于充分认识准则变革、把握影响重点、制定有效举措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后续实践中,各企业还需立足自身实际,持续深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财务管理模式,以适应新形势下稳健经营、提质增效的要求,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桂.新收入准则对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3(33):118-121.
[2]刘力霞.新收入准则对企业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的影响探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2024(8):98-101.
[3]闫英.新收入准则对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影响[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4(1):156-158.
[4]刘靖.新收入准则对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影响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4(1):68-70.
[5]吉祥,顾亚运.新收入准则对企业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2024(3):165-168.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945号311室   邮编:200041   电话:021-52282229,62727208   传真:021-62727208        E-mail: sh62727208@163.com
版权所有 上海商业杂志社  客户管理
制作单位    商益科技(电话:021-62710011)
沪ICP备案20019254号
 沪公网安备(备案办理中)号
网站访问量:886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