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科背景下AI赋能电子商务教学改革应用探索
课题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AIGC赋能新商科教师科研教学能力提升师资培训”,编号:231004637271348
张奕琴
作者简介:张奕琴,女,硕士,广东培正学院,讲师,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产教融合
【摘要】随着 AI技术的广泛应用,本文分析了电商岗位需求及其工作流程的变化,基于OBE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载体、教与学路径探讨AI工具如何赋能电子商务教学改革路径,针对专业教师缺少系统的人工智能素养培训、AI工具缺少信息验证能力等困境,提出通过创造-应用-比较-深化四段式融入批判性思维、增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等优化对策。
【关键词】AI教学改革;人工智能;AI设计;AI电商
据艾瑞咨询《2024年AIGC+教育行业报告》及《2024年中国AI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显示,AIGC技术是对人脑计算、思考、判断、学习等内在能力的衍生,AIGC在知识量、信息获取和处理方面的强势能力正在驱使现有教学框架改革。而电商产业已经成为AIGC核心商业应用场景之一,AI电商产业将实现从电商运营端、供应链端、消费者端全方位智能化转变,以高新技术为电商强势赋能。本研究先分析AI技术引起的电商岗位变化,再探索AI赋能教学内容、教学载体的改革路径。
一、AI技术应用对电商产业的变革现状
AI电商是指能借助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对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智能化升级,实现更精准的用户推荐、智能客服、个性化营销等服务。AI电商的快速发展不仅提升消费体验感,同时涌现对智能客服训练师、AIGC设计师等岗位的新需求。
1.AI应用正促使电商岗位需求发生变化
伴随着AI工具在电商行业的广泛应用,企业对于电商相关岗位的技能需求也产生了变化。以设计岗、客服岗、文案策划岗为例,除了基础技能外,部分企业还新增对AI理论和AI工具运用等相关技能的需求,或将具备运用AI工具能力作为优先选择。因此,AI工具的广泛应用并不是取代传统专业人才,而是推动不同岗位人才掌握AI应用技能。如表1所示,可看出AI技能正逐渐成为电商岗位的通用技能,但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对电子商务类经管方向尚未增设AI相关课程内容或将其作为专业知识能力的要求。
2.AI技术正重塑电商相关岗位的工作流程
以电商美工的工作流程为例,从表2可看出,借助AI工具进行创意构思可减少设计过程中审美能力的影响,从而提供了更多的创造力。对于更新频率高或素材不足的企业,AIGC美工能快速处理图片、图片生成视频的能力,更契合其降低运营成本的需求。
.jpg)
.jpg)
二、基于OBE理念AI赋能电子商务教学改革应用路径设计
1.岗位需求驱动教学内容改革
从岗位技能需求和工作流程的变化来看,AI工具在不同岗位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不同,且不同岗位涉及的AI工具、提示指令、操作流程也存在差异。以《网店视觉营销设计》课程为例,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在视觉创意或操作能力存在差距。将AI设计工具融入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对AI的掌握程度阶段不同,将课程模块切分穿插进课程,提升学习效果。如表3所示。
.jpg)
2.AI知识图谱创新教学载体
传统的教学载体往往以线性和静态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以思维导图为例,以课程为核心,章节为分支,层层拓展,无法跨章节、跨学科的展示关联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如何相互关联。以学习通为例,通过建设丰富的在线资源,并结合AI知识图谱工具,可实现知识体系的可视化、教学资源的聚合以及网状化的课程知识结构构建,从而推动对传统教学载体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改革。通过将课程的章节、知识点、视频、练习、实验等元素作为节点,构建动态的、多维的课程和知识点关系网络。学生能通过知识图谱直观地了解各知识点及课程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升课程资源的可发现性和可访问性。同时AI知识图谱使教学载体的数字化、智能化以及动态实时更新,支持随时增加新的知识及教学资源,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
推动AI知识图谱创新教学载体,不仅需要提前梳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课程的前后关系,关联各课程的知识点形成专业知识图谱,还需要教师在建课前熟悉专业知识图谱,随着课程资源的不断丰富,持续拓展知识点及关联节点,以构建系统化的专业知识图谱。
3.AI工具优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路径
以学习通AI工具的智能评估和个性化支持为例,教师能实时追踪学生在平台行为数据,综合分析在知识获取、自主探究、不同任务的时间应用能力等,评价学生不同维度的能力,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策略。而AI知识图谱和AI助教的应用支持不同基础的学生能够根据需求、学习方式等调整学习计划,借助AI助教实时辅导随时获取答疑解惑,增强学习的连贯性和深度,提升学习体验。
三、AI赋能教学的困境及应对策略
1.推动商科教师系统提升AI技能素养
尽管高校专业教师已广泛采用AI技术辅助教学,但较多应用于如教案设计、行政总结、试卷编制等提高工作效率的工作场景,与专业课程内容深入融合仍较为有限。如在AI+专业技能实操中,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出现的输出内容偏差或不正确输出,这需要专业教师具备AI基本原理、虚假信息风险等系统认知,才能解释大语言模型工作原理如何导致偏差和不正确,并提出训练对策。
2.为学习者提供验证渠道及提升批判性思维
现有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在其输入端缺少对信息的验证或交叉检查能力,随着训练材料的多样化,语言大模型出现数据中毒、模型崩溃、创建回声室和内容质量下降的问题,因此,使用者在获取信息后需验证信息的真伪及有效性。教师需判断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引导其批判性看待AI生成内容,同时建设系统的知识图谱以供学生验证。如表4所示,学生通过比较和分析AI生成内容与自身的差异,获取拓展知识或提升创造力。
.jpg)
3.加大提升高校对AI工具赋能新商科的重视程度
虽然市场对教师及学生快速提升AI工具运用能力的需求十分迫切,但在每个专业课程中增设AI认知及伦理模块并不现实,这需要高校加速推动在新商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引入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这不仅可全面提升新商科人才对AI的基础认知和技能,还能有效防范人工智能在学生群体中广泛应用而带来的意识形态问题以及相关风险。同时,增加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提升自身AI素养,改革教学内容深入融合AI工具在专业场景的应用。
四、总结
虽然AI工具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载体的创新以及教与学路路径的优化,但仍面临专业教师缺少系统的人工智能素养、生成式人工智能缺少信息验证或交叉检查的能力以及高校重视度不够的困境。本文虽探索了AI与视觉设计的课程教学改革应用路径设计,但仍需更多的AI与专业课程深入融合的教学实践案例,以便探索出更丰富的AI与教学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如花,石乐怡,吴应强,等.全球视野下我国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内容框架的构建[J].图书情报知识,2024,41(3):27-37.DOI:10.13366/j.dik.2024.03.027.
[2]李鑫,籍孟合子,杭静.2024年AIGC+教育行业报告[R].艾瑞咨询,2024.
[3]艾媒产业升级研究院.2024年中国AI电商行业研究报告[R].艾媒咨询,2024.
[4]Miao, Fengchun, Cukurova, Mutlu, UNESCO. AI competencyframework for teachers[DB/OL]. 10.54675/ZJTE2084,2024.
[5]Miao, Fengchun, Shiohira, Kelly, UNESCO. AI competencyframework for students[DB/OL]. 10.54675/JKJB9835,20.